做喜劇跨界表演的人有很多,目前還不明顯,等到了後世,那簡直就是有點名氣就去跨跨界。

沒有名氣就去選秀,火了之後過氣就去帶貨。

反正只要你有流量,或者曾經有過流量,網際網路總不會虧待你。

每個大火之後的人都有受眾支援,畢竟這個世界太大了!

小品王也有受眾,而且他不僅自己火,還能變著花樣的帶人火。

像春晚這樣的舞臺,小品王就有很大的自主選擇權。

選那些徒弟上春晚,只要節目足夠精采,央視給他開了很大的後門。

當然,這些徒弟並未讓他失望,不管以後怎麼樣,至少在臺上的那十幾分鍾是兜住了。

小品王自己除了是二人轉、小品演員之外,同時也是一名優秀的演員。

《劉老根》、《馬大帥》這些就不用說了,簡直就是家喻戶曉的電視節目。

像《落葉歸根》這樣的優質電影,小品王也能拿捏得住。

唯一的翻車大概就是在老謀子那裡了。

當然,這也是兩人相互翻車,這部電影讓老謀子拿到了史上最差、最庸俗的名聲。

而小品王的演藝事業也因此飽受外界抨擊。

似乎搞喜劇的都挺喜歡進軍影視作品,一個是小品王,一個說相聲的小黑胖子。

當然了,小品王的成績要比小黑胖子亮眼多了,人家再不濟還有三部電視劇和一部電影打底呢。

再看小黑胖子,好像沒有什麼深入人心的角色或者影視作品。

要真要挑個角色,那就是他塑造了一個愛演爛片的人設。

演一部爛一部,就跟受了詛咒一樣!

對於小品王的問題,江培安微微思索了一下,笑著道:

“那感情好,到時候我還得多向趙老師您多討教討教呢.”

小品王微微一笑,掐滅了煙,道:

“那就有空多聯絡,我先進去了.”

“得嘞,您忙.”

江培安朝對方擺了擺手。

小品王啊,一個連續上了21次春晚的男人,春晚看小品王的小品幾乎已經成了婦孺皆知,影響兩三代人的事情。

在華夏小品屆,這位堪稱是第一人。

江培安獨自感慨了一會,隨後就進了大廳裡準備自己的節目。

央電一號演播大廳,2005年春節聯歡晚會在這兒進行了最後一次彩排。

這次彩排中的節目可以說是春節聯歡晚會節目的最後排定。

隨著開場歌舞“盛世大聯歡”的熱烈場面,呈現給人們的是一臺大氣磅礴喜氣洋洋的大聯歡場面。

在這場彩排中,來自港省的劉天王、容竺兒、房祖明以及灣省的蔡依伶都相繼登場。

現場更是群星璀璨,熠熠生輝。

總共38個節目中,歌舞類節目佔24個之多,其餘基本為相聲和小品。

開場歌舞《盛世大聯歡》由央視“金牌”主持人朱均、周韜、李永等帶領一干地方臺主持人表演。

這次春晚還有一個令人關注問題。

在頭兩次彩排中都有曲目,但一直沒有亮相的歌手劉奐、毛阿閔,在第三次彩排中正式退出了“春晚”。

春晚的歌舞導演稱,兩人的節目被“拿掉”的原因是“他們沒有合適的歌曲”。

有意思的是,劉奐的經紀人則表示,劉奐沒有參加彩排是因為他沒有得到任何有關參加“春晚”的通知,節目為何被刪,他並不清楚。

但是,在多達六十多人的春晚歌手大隊伍中,有些歌手尤其是港臺歌手憑著一些跟“春晚”主題顯然只能算勉強相關的曲目都上了。

在內地實力數一數二的劉奐和毛阿閔卻擠不上。

春晚只用一句“沒有合適的歌曲”來解釋顯然不怎麼說得過去。

同時落馬的還有牛峮跟馮龔合作的小品。

春晚給的解釋是“表演死板”。

最騷的操作來了,最後馮龔的名字還是出現在演員名單中。

那這個“死板”指的無疑是久未在春晚中露面的牛峮了。

這口氣牛峮顯然咽不下去,之後就在媒體面前表達了他對春晚的不滿……

但奈何,牛峮怎麼可能抵擋住春晚的來勢洶洶,吐槽不滿再多,最終還是沒什麼用。

還給觀眾留下來一個無能狂怒的形象。

說到底,春晚這種政治性很強的晚會,絕對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為了平衡,就肯定會誤傷到一些人,這是在所難免的事情。

春晚的節目單也終於在越演越烈的風波中定了下來。

一共38個節目,都是在精挑細選下所呈現出來的。

隨著第五次彩排的結束,春晚正式的節目也終於來了。

“媽,我今年得等到過完年才能回去了,上次不是給你打電話說過了嘛.”

江培安無奈的說道。

“要我說,你們和小叔嬸子還有爺爺奶奶直接來京城過年多好,房子我都有。

正好也給爺爺奶奶還有你們都檢查一下身體,別老是想著省錢.”

“嗯嗯,央視一套可以看春晚,你們都看多少年的春晚了還懷疑啥。

肯定能看到我啊,不過就一首歌的時間,也沒有多久,您不是喜歡劉天王嘛,我今天在春晚後臺看到他了……”

自從聽說江培安要上春晚之後,江家人都激動的睡不著。

你說江培安在國外拍電影拿獎了,在國內拍電影票房過億了。

這些話在他們聽來覺得很牛,但是具體怎麼個牛法,他們不清楚。

但是,如果是江培安上春晚表演節目,那他們可就懂了。

對於他們而言,這絕對是祖墳冒青煙了。

那可是春晚啊,全世界的人都在關注的節目。

在他們心裡,上春晚可比江培安的電影票房破億、拿獎有成就感多了。

……

2005年2月8號,大年三十,晚上七點整。

距離春晚直播開始還有一個小時。

春晚的後臺很樸素,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不像舞臺那麼富麗堂皇,非常的樸素。

角落裡堆放著暫時不用的雜物,看上去很混亂。

化妝間地方不大,但擠滿了大腕和不知名的演員。

不管誰來了,都要遵守這裡的規定,畢竟無規矩不成方圓。

所以,央視這一點做的還是比較到位的,對所有人一視同仁。

不管多大的咖位,在央視鏡頭面前都沒有特製的標籤。

每一個人,不管是工作人員還是演員都是不苟言笑行色匆匆,氛圍很是緊張。

舞蹈演員們身上帶著裝扮站著休息,其他人也都是穿著戲服靜靜等待著節目的開始。

很辛苦,但在他們看來,值得……

“最後十分鐘,演員都準備.”

“倒計時十個數.”

“十、九、八、七……”

“三、二……開始!”

耳機裡傳來導播的聲音,所有人此時都繃緊了神經。

江培安反倒是放鬆下來了,這種倒計時在他聽來很熟悉和親切,畢竟經常在片場喊。

還有一個原因,他不是第一個表演節目的。

他們的節目算是在上半場靠前的位置,但老話說得好,萬事開頭難嘛。

只要前面的節目撐起來了,後面的節目自然就能順利過去。

當導播的聲音結束之後,舞臺上的燈光效果頓時拉滿。

舞蹈演員們魚貫而出,歌手的聲音也從音箱裡傳了出來。

值得一提的是,春晚上所有關於演唱的節目都是閉麥。

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假唱。

一直以來,關於春晚假唱的各種訊息一直討論不斷。

因為很多表演者都明顯地表現出來假唱的痕跡。

幾乎每年都有傳出某某歌手因為春晚不能真唱而拒絕登上春晚舞臺的新聞。

春晚從83年到至今一共舉辦了22次。

83年到93年,這開始的十年裡春晚的舞臺上全部都是假唱。

這些也都是可以理解的,因為當時的現場收音技術和轉播技術還不支援比較高質量的轉播。

如果真唱出現的效果可能非常差,所以為了舞臺和播放的效果,當時的節目全部都是假唱。

其實春晚並非沒有嘗試過真唱,而是真唱背後的付出非常大。

春晚的第一次真唱嘗試是在1994年。

當時的春晚總導演是朗坤,沒錯,他也是今年2005年的總導演。

他大膽嘗試讓所有節目都真唱。

為了保證儘可能地減少歌手的失誤,當年登臺表演歌曲節目的歌手基本上都是唱民族和美聲的歌唱家,幾乎沒有什麼流行曲。

不僅如此,為了表示自己是真唱,朗坤還在春晚舞臺上安排了現場樂隊伴奏,連伴奏帶都沒有放。

所以說朗坤的膽子還是比較大的,無論是前十年還是後世的二十多年,都沒有出現過這樣的場景。

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也不誇張。

但這這樣的嘗試是伴隨著極大的風險的。

如果歌手或者樂隊有一方出現了一點問題,整個節目都會垮掉而造成舞臺事故。

畢竟這是全國觀眾的盛會,在這樣的晚會上就必須避免失誤,甚至做到零失誤。

雖然這次的春晚安然度過,但因為準備和直播的過程太過於費心費力。

後來的導演都預設了春晚假唱的行為,只是在後來有些歌手堅持真唱才會有零星的真唱舞臺。

而這些舞臺也或多或少出現了一些問題。

比如在1999年的春晚也是梅豔紡第一次登上春晚舞臺。

當時的她信心滿滿拒絕了導演假唱的建議而是堅持選擇真唱。

但最後還是因為舞美效果過於陰森以及在演唱過程中由於技術故障而導致她根本沒有辦法聽清楚伴奏。

最後梅豔紡雖然頂著壓力靠著感覺把整首歌唱完。

結果還是因為舞美效果和演唱時的問題被全國觀眾吐槽,她本人也在演唱完以後崩潰大哭。

後世的2011年的春晚舞臺上,邀請了李劍、方大童、蕭雨神三位實力派歌手在舞臺上一同演出。

因為三個人的實力觀眾都非常瞭解,所以導演組決定讓這三個人真唱。

結果問題就出現在了蕭雨神身上。

當時蕭雨神因為連續多日的感冒影響到了嗓子再加上多次的排練訓練。

導致他的聲音與平時的歌喉判若兩人,全程有好幾次破音的情況。

所以讓很多看了直播的觀眾認為他的實力就是如此……唱功拙劣。

所以決定在春晚上的真唱,需要的也是天時地利人和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一旦在現場出現了一些問題,就需要花費更多的人力物力去做臨時救場處理。

無論對工作人員和表演人員來說都是十分考驗勇氣和運氣的。

所以這一點也是江培安不算太緊張的原因之一,至少他的演技還是過關的。

……

新安縣,江臺鎮。

江臺鎮上熱鬧非凡,江培安雖然不在,但是村晚還是照常舉行。

鑑於前兩年的村晚大獲成功,今年無論是市裡還是縣裡都十分重視此次村晚的舉辦。

甚至在年前全市都在學習江臺鎮“村晚”模式,準備這種罕見的文化現象發揚光大,打造成品牌。

但是奈何其他地方沒有像民間藝術團這樣的凝聚力。

在村裡辦村晚?大年三十黑燈瞎火的,又沒有錢拿,一年到頭好不容易等到過年休息呢,還讓排練?

所以,哪怕是官方出面干預,不聽話的藝人大有人在。

別問,問就是沒空。

什麼老婆生孩子、要結婚見家長的、年底太忙沒空的。

拒絕的理由千奇百怪,主打的就是個叛逆。

一沒錢,二沒名聲,還不讓在家跟家人一起過年包餃砸。

雖然各個縣城也有自己的文化巡演隊,但關鍵是僅僅憑著這幾個人根本不成氣候。

最終無奈,各地放棄了村晚的舉辦。

但是江臺鎮的村晚就不一樣,因為是民間團體自發組織的,官方只需要配合出示相關檔案,他們自己就能解決所有的流程。

今年江臺鎮的村晚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這裡儼然已經成為年輕人“跨年”的中心。

不過今年江培安的家人卻沒有去村晚看節目,而是一家老小都守在電視機前等著正牌春晚的播放。

“安子是第幾個節目來著?”

“加上序曲是第十五個,媽你都問好幾遍了.”

“哦,現在是第幾個節目啊?”

“第二個呢.”

“安子也不知道吃飯沒,這節目真是折騰人啊.”

“您放心吧,之前打電話說了,他自己會看著辦,您就別操心了.”

……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貼身保鏢:美女總裁很怕疼

柳如花

蛇杖

芸豆花

四合院:這背鍋俠我不當了

林冰冰

成為神豪後的日常

陌上飛影

番外在此處

關心則亂

眾人在升級,我在當鹹魚

胖橘肥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