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錦棲走過來,身邊還跟著李子喻。

楊錦棲笑道:“我還道你怎麼丟下我就跑了,原來是已經有約,幸好路上遇到了子喻哥,不然我一個人可就無聊了。”

姜硯見有人來,眸光再次掃過楊承忱,便也離開。

楊承忱盯著姜硯的背影,眼中不好的情緒一閃而過。

楊錦棲沒注意,目光落到楊承忱受傷的手臂上。

她其實已經來了有半盞茶的功夫,也親眼看見自己兄長是怎麼受傷的,包括在兩人的談話之間隱約猜到為什麼受傷。

作為家中獨女,母親有什麼事情不方便和夫君兒子說,都愛跟她講。二哥與鄭家姑娘的親事毫無預兆中斷,其中原因她多少也瞭解——畢竟母親碎碎念過很多次。

要說這件事鄭家姑娘委實無辜,但她也不贊同母親把錯都歸咎到姜姑娘身上,有錯的,分明是二哥自己。

如今又為了自己的心思使小手段,挨這一箭,委實不冤枉。

楊錦棲嘆口氣,遲疑一番:“……二哥,有些話放肚子裡就好,意見不合,也別起爭執,有緣分未到的,也不要勉強。”

楊承忱面無表情:“我的事情我自己有分寸。”

小妹分明比自己年幼,卻事事都愛教育他。

楊承忱從前沒覺得有什麼,今日第一次對此產生了不高興的情緒——明明是他的妹妹,還不向著他。

“放心好了。”楊承忱語調淡淡,“我明白自己在做什麼。”

他只是在堅定自己所堅定的事情。

楊錦棲也沒再多說,畢竟是自己二哥,她心中還是略擔心楊承忱傷勢的:“二哥受傷就先別待在獵場裡了,問陛下能否請隨行太醫給瞧瞧吧,正好我和子喻哥也準備要回去。”

楊承忱深呼吸一口氣,然後才看向跟著楊錦棲一起來的李子喻,心下有些複雜:“子喻準備回去了嗎?”

會試第二,殿試第三……極好的成績了,可其實在私塾時李子喻並沒有那麼突出。

其實好友的努力得到了回報,他應該為對方高興的。

李子喻答他:“沒什麼意思,早知道把我妹帶過來,她應該會對這些感興趣。”

見楊承忱仍舊在盯著自己,李子喻還不明所以,嘖了一聲:“多日不見楊兄對我是如隔三秋啊,這麼專心看著我。”

楊承忱笑得有些勉強:“確實是許久未見了。”

說起來上次跨馬遊街後,兩人就沒再見過。

作為探花郎的李子喻騎著帶著戴大紅絹花的馬匹和狀元榜眼一起走在最前面,而自己反倒落後,楊承忱心裡說不出的彆扭。

楊承忱按下心裡那點怪異的感覺,語氣如常問:“在翰林院待的還習慣嗎?”

“沒什麼習不習慣……”李子喻想了想,“反正挺清閒,整日就是看看書,有點什麼事情也被同僚處置了。”

他嘻笑道:“白拿俸祿,感覺還不錯。”

楊承忱微微垂首。

對啊,他這問得什麼問題。

翰林院無裨行政,但必須存在,因其為儲才之所……陛下怎麼會讓繁重的瑣事消耗掉學子們的精力?

正所謂非進士不能入翰林,非翰林不得入內閣。翰林院這個轉折點,可不只李子喻所說“清閒白拿俸祿”那樣簡單與廉價。

正想著,有個弱弱的聲音在旁響起:“楊兄、李兄,你們慢慢聊,在下就先走了?”

楊承忱看過去,眉間一皺,神色裡明白寫著——“你還沒走啊?”

金韋意:……

沒人講話,他哪裡敢走?!好不容易以末位考中了進士,身邊竟沒有一個人是他得罪的起的!

原來成為寒窗苦讀一朝揚名天下都是話本里的無稽之談,金韋意委屈得想哭——自從過了殿試,他真的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好不容易以為抱上楊承忱這個大腿,抱一半結果又沒了。

他現在最希望希望皇帝能把他外放,他好去做山大王——哪怕是當個偏僻小縣的縣丞!

雖然同樣家境不富裕,但李子喻好歹是探花郎,自有心思活絡的來巴結,又是京城本地人,處境就比自己好太多了。

他羨慕地看向李子喻。

李子喻暗暗納悶,這一個兩人怎麼都這樣看著自己,今日他臉上開花了不成?

李子喻遲疑片刻問:“……金公子,是要與我們一同回去嗎?”

同一批的進士,他們之間相互自然是認識的。

金韋意慌忙擺手。

他才不要!

他現在只想好好的一個人靜一靜,順便反思一下自己答應楊承忱的時候到底是怎麼想的。

順便再思考如何能讓陛下把自己外放。

金韋意立刻告了退,他走後,這邊就只剩下三人。

楊錦棲正要開口問自家二哥到底是要回去還是要留在這裡,忽然草叢中一隻黑毛兔跑過去,隨後一支箭伶俐射過來,沒入兔身,黑毛兔掙扎了一下,當場斃命。

緊接著馬蹄聲傳來,扎高馬尾的落玉公主飛快騎馬而至,風把她的頭髮往後吹,飄起一個自然的弧度。

落玉公主拾起黑毛兔,揪住它的兔耳朵,惋惜搖頭:“怎麼又死了啊。”

所以她不喜歡春獵,處處有限制,還是秋獵盡興。

可能感受到旁邊有人在看自己,落玉公主偏頭,一眼就看到了身著深藍胡服、身形頎長的李子喻。

面前三人皆行了禮。

落玉公主嗤一聲,徑直離開。

站在李子喻身邊的楊錦棲微微抬頭。

只見他偏頭看向她揚唇笑:“怎麼,我今日難道臉上真有花了,你哥盯住我看,你也這麼看著我,都快把我看害羞了。”

楊錦棲莞爾,又暗道子喻哥揣著明白裝糊塗。

三年前的殿試,皇帝就想把才貌兼備的探花郎指給落玉公主為駙馬。在落玉公主的奮力頑抗之下,去年年末終於等到了那位探花娶妻。

而今年的殿試皇帝把李子喻點為探花,意思同樣不言而喻。

落玉公主過了年已經十八歲,皇帝不可能再等三年,一定會在新晉進士或世家子弟中挑選一個駙馬……身為探花的李子喻是最有可能的。

楊錦棲眸光又落向落玉公主離開的方向,那裡草叢微動,可能是有風。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歡迎來到修真學院

紅色機頂盒

悟性逆天:大唐小狀元震驚李世民

醉愛楓林晚

快穿成了系統

暖陽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