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陛下竟然如此重賞,看來是對大將軍所為極為滿意啊!!”

親兵統領看到趙王送來的賞賜,也是欣喜若狂,作為親兵統領他已經與邱福繫結。

邱福的地位越高,權勢越重,他的日子也就越好。

聞言,邱福臉上也露出了自得之色,“我在參考你所的,寫了一份奏報之後,又給王爺寫了一封密摺,將事情的原委全部講清楚了。”

當日,邱福將軍報交給斥候之後,心中忐忑。趙王並不是不知兵的主君,相反他的軍事能力在大周應該只有楊清源敢言略勝一籌,到底能不能贏也在兩之間,主要是楊清源的四場仗打得太漂亮了!

剩下的李承恩、吳克明、唐聖嘆等人最多也就是和趙王相當。

邱福左思右想,也不覺得自己這點聰明能夠瞞過趙王的眼睛,

其實這點聰明也不是他的,而是他親兵統領的……

考慮再三之後,邱福覺得與其等趙王主動看出來,不如率先攤牌。走趙王的路,讓趙王無路可走。

以趙王對他的信重,應該不會嚴厲地處罰他。而且臨陣換將,乃是大忌。

只要還在帶兵,那他就有機會繼續立功!

邱福再送完第二封密奏之後,就等著趙王的處罰,這幾連飯都吃不香了!

結果處罰沒等來,反而等來了趙王的重賞,這讓邱福有限的政治能力達到了極限。想不通,真的想不通。

“……”親兵統領聽完邱福的話也沉默了。

他原本是想邱福靠著話術,來將原本不好看的戰績變成好看的,邱福這第二封密摺一上,不就等於自己打自己的臉嗎?!

這下把親兵統領給搞懵逼了,既然邱福把事情給講清楚了,那王爺就該知道這裡發生了什麼,那怎麼還會賞賜自家將軍呢?!

親兵統領雖然有些機靈,但是顯然也不可能懂政治。

虛報戰果是昏招,趙王是不會放任這樣的事情在軍中發生的。

但照實彙報也是錯,若是初戰不利,對於趙王的奉靖難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兩條路都是錯的。

邱福和親兵統領,這兩個政治上的臥龍鳳雛將兩條錯的路都走了。

誤打誤撞之下,成了真正的臥龍鳳雛的效果。

這是最正常的答案了,這才有了現在的賞賜。

……

就在邱福數著金銀樂呵呵的時候,張世美這裡卻不好過。

他本是趙王麾下的頭號大將,但這一次卻失手了!

曹雪陽利用資訊差,打了張世美和朱士宏二人一個措手不及。

不過,這件事情嚴格意義上來講,不能全怪張世美和朱士宏,曹雪陽晉升洞玄的訊息,江湖和朝中都沒有人知道。

江湖上的人自不待言,機樓的情報冠絕下,可能專業性上略有不如,但其全面性更勝護龍山莊。但有一個地方的情報,機樓是從來不插手的。

軍中之事,機樓絕不沾染。

護龍山莊和機樓都沒有能查到曹雪陽晉升洞玄的訊息,趙王府自然也不可能查到。

曹雪陽身為龍武軍主帥,其主要職責就是練兵,而不是練武。

就算她在軍中會練習槍法,也不會暴露洞玄境的實力。

曹雪陽也是憑著這個優勢,誘殺了趙王軍四員戰將,生擒一人,還重賞了趙王的愛將,朱士宏。

這樣的損失對於張世美來不可謂不大,但相比於四死一擒一傷,更大的問題是現在張世美所部計程車氣。

曹雪陽取得戰果之後,在眾目睽睽之下,射斷了平山郡城頭的所有戰旗,然後堂而皇之地離去。

這讓軍卒們心中都有了其他想法,一個曹雪陽帶著三千騎兵就壓得他們抬不起頭來。

那二十萬龍武軍呢?!三十萬策軍呢?!

李承恩呢?!楊清源呢?!

士氣這種東西,在戰場之上是最微妙的,運用得當,高昂計程車氣可以讓軍隊發揮出超越極限的戰鬥力——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前唐太宗的玄甲軍,前宋嶽武穆的背嵬軍。

鼓舞士氣,看似簡單的四個字,但真的做起來可是一個巨大的麻煩。

現在的張世美就在發愁該如何激勵士。

但他沒有思考太久,因為趙王的書信來了!

書信不僅僅帶來了趙王的指令,也帶來了邱福大勝的訊息。

目前為止,雁門關外的真實戰績,趙王軍中依舊沒有幾個人知道。

在看到邱福以重騎兵全殲龍武軍斬馬營的時候,張世美感到了深深的威脅。

他敗了,邱福卻大勝,讓感受到自己趙王軍第一將的地位正在被挑戰。

不過當他看到後半封書信之時,他又放下心來。趙王對他的信任依舊存在,不日便即將增兵。

張世美的心暫時安了下來,雖然失利,但那是短暫的。

個饒勇武在萬軍陣中的作用沒有那麼大,能以一己之力改變大軍勝負的人有,但古往今來也就那麼幾個,這其中是不包括曹雪陽的。

南軍也有這樣一個人,但是這位現在不在中原!

……

雁門關外,邱福大營。

“什麼,王爺要給我們增兵七萬?!其中還有精騎三萬?!”

邱福聽到這訊息,瞬間樂開了花!

他原本就有兵力優勢,兩倍於趙麟,再加上這七萬大軍,想要收拾一個趙麟,簡直不要太簡單。

其中的三萬精騎還是混編騎兵,乃是趙王軍的騎卒和後金的青壯混編而成,戰力彪悍,正面對決怕是還要略勝龍武軍的騎兵。

邱福的目光之中閃現出貪婪之色,有了這一支精銳的援軍,他想的就不是如何打敗趙麟了。而是如何全殲趙麟所部。

趙王手中的兵力雖然不少,但比之周廷是沒有兵力優勢的。

他之所以將兩部兵馬分別交給了邱福和張世美,是因為有一支更加精銳的騎兵將入他的手鄭

此時的趙王,並不在燕城,而在大寧。

自周秦漢魏以來,前後出師北伐,唯有三道……其中一道東北發,向中山,經北平、漁陽,向日檀、遼西,歷平岡,出盧龍塞,直向匈奴左地,即左賢王所理之地。

當年曹魏武討伐烏桓就是走得這一道。

盧龍塞、大凌峽,白狼山篝火奏胡笳。

而大寧在喜峰關外,古會州之地,東連遼東,西接宣府,實為幽燕巨鎮。

當年太祖高皇帝初定下,暫定於金陵故都,而邊土曠遠,故簡諸子英武智略者戍邊。相比于軍中的大將,他更加信任自己的兒子。

燕城、大寧為幽州重鎮,正面面對後金的兵鋒,於是趙王封北平,寧王駐大寧,皆宿重兵備邊。

寧王帶有甲兵八萬,戰車六千,麾下的所屬兀良哈三衛的五萬騎兵均驍勇善戰。

兀良哈三衛乃是北乾投靠大周的元蒙人,北元脫古思帖木兒汗被中山王所擊潰,隨後鐵木哥斡赤斤的後裔遼王阿札失裡遣使降周,太祖高皇帝遂分其為三衛,設定了三個羈縻衛所。

兀良哈三衛的騎兵都是原本精銳的元蒙騎兵,戰力之強、騎射之精,堪稱下無雙。

就算是策軍的鐵騎也不敢言勝。

這支兵馬趙王眼饞許久了!自己的這個弟弟麾下兵馬精銳,其中甲兵三萬分屬策軍序立三萬分屬龍武軍序列,兩萬為其護衛兵馬擴充。

這位寧王殿下對於朝廷中樞表現出來的一直是恭順,也一直與野心勃勃的趙王劃清界限。

削藩之事,太宗文皇帝已經做得七七八八了。

高祖分封諸王,趙王封燕城,谷王宣府,代王大同,晉王晉陽,慶王韋州,肅王甘州,權王大寧。

其中的谷王、晉陽、代王、慶王、肅王都已經被削去實權,當個閒散王爺。

他們手中原本十二衛的兵馬也被文皇帝改編成了,子六軍中的神策、策、龍武三軍。

寧王在太宗朝時,一直對太宗忠心耿耿。

太宗有召,從不拖延,即刻進京面聖,相比於趙王,那是沒有絲毫的猶豫。

太宗患病之時,更是日日進宮請安,侍奉湯藥。

對於太宗,寧王是忠心耿耿的,可也僅僅是對於太宗。

熹宗厲皇帝鎮不住寧王,現在的麟德子一樣鎮不住他。

從太宗病重開始,寧王就開始變了,先是在後金之戰中划水。他麾下戰力強勁的兵馬被十萬後金軍所牽制,遲遲不曾參與正面戰場。直到趙麟帶兵犁庭掃穴之時,才一道出兵攻擊後金。

而趙王起兵奉靖難之後,寧王的態度也顯得有些曖昧。

大寧城中,寧王聽聞了趙王朱楷親自前來,不由眯起了眼睛,“孤的這位四哥現在來這裡,怕是想要拉本王入夥啊!”

寧王轉頭看向了身側的白衣謀士,“陸先生以為呢?!”

這位陸先生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反問寧王,“在下如何認為不重要,關鍵是王爺想要什麼!”

寧王的心態是很矛盾的,他不想當皇帝。

不管是他父皇太祖高皇帝還是他的長兄太宗文皇帝,都是工作狂,兩個人一最多能幹八個時辰,還沒有加班工資和節假日。

簡直是不把勞動法放在眼裡,一十六個時,就算是黑工也不至於這樣沒人權。

當一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簡直是這個世界上最累最痛苦的事情了。

但寧王又享受大權在握的感覺。

太祖高皇帝是父,太宗文皇帝是兄,寧王敬愛二人,甘為其下。

可現在他不想受約束,既想要大權在握的權利,又不想承擔相對的責任。

這位寧王爺看似聰明,實則卻不如趙王通透。

比如此時他的抉擇就很出人意料,他竟然在趙王起兵之後,選擇了中立。

作為朝廷的王爵,他在第一時間沒有選擇支援朝廷,對於中樞來就是反叛。

現在因為趙王的叛亂,朝廷或許沒空管他,但待到叛亂平息之後,一定會扭過頭來收拾寧王。

寧王不像趙王,可以自己養的起兵馬,他軍中的糧餉有一半多是朝廷下撥的,寧王根本沒有自立的資本。

最重要的是,他已經是王爺了,太祖高皇帝冊封的一字親王,他的上面只有一個位置了。

若是選擇和趙王聯手,先破神都,再爭下,這還算是合理。

可他也沒有這個想法,也不知道他想當皇帝,現在的猶豫圖什麼?

就算是覺得趙王能笑到最後,和趙王兄弟情深,但他也沒有在第一時間選擇支援趙王,而是保持了中立。

趙王陰鷙多疑,若是第一時間交出兵權,沒有了威脅,待趙王成功之後,寧王一個元從勳貴定然是少不聊,富貴一生肯定能保證。

但寧王按兵不動,坐山觀虎鬥,若是有一日趙王真的登上了大位,也絕不會讓寧王好過的。

所以寧王爺算是在眾多的大道之中,找了一條荊棘叢生,坎坷難行還隨時有可能摔死的山路……這操作,也是沒誰了!

寧王見陸先生不回答,也沒有繼續問,這個問題陸先生和他過不止一次,但是寧王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身,見利而忘命。從來沒有認真考慮過陸先生的建議。

寧王轉而看向前來通報的人,“趙王帶了多少兵馬來!”

這時候,寧王又猶豫了,他現在有了一個新的想法,如果趁此機會把趙王給抓起來會如何?!

進可憑藉趙王掌控他麾下的軍隊地盤,退則可將趙王獻於朝廷,立下不世之功。

只是寧王的想法雖多,但沒有什麼執行力。

好謀無斷四個字,可謂概括得精準至極。

“回王爺,趙王爺帶了千騎,不過他們都停在了城外五里的地方,趙王唯獨帶了兩名親兵前來。”

“……”這下子輪到寧王想不明白了,“什麼意思,孤的這個四哥就這麼信任本王嗎?!三個人就敢來見孤?!”

“先請趙王入城,本王親自前往城門處迎接!”

不管做什麼選擇,先把趙王給放進來,到時候不管是抓還是殺,還不是他了算的事情。

“孤的這位四哥,真的是好魄力啊!可惜了,有時候也不能太有魄力,不然很容易把自己給玩死!”

寧王從自己的王座之上起身,點齊自己的身邊的親衛。

“陸先生,和本王一起去見見四哥吧!”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綜武:我的逍遙人生

綠蟻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