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

兼任螺旋體資訊科技公司技術執行官的張浩,也在忙碌著手上的工作。

作為管理者之中,少數掌握著程式設計技術的程式設計師,張浩在智人公司內部的地位比他弟弟還高,畢他弟弟張偉並不是蛛網的成員,明顯隔著一層。

此時張浩一邊主管安保部的資訊科,一邊兼任螺旋體資訊科技公司的技術執行官。

螺旋體公司在半年前就成立了,其核心業務有兩個,一個是建設一個明面上的電子計算機軟體設計公司,另一個則是暗地裡,發展自己的生物計算機軟體。

其中普通電子計算機的應用軟體,對於張浩而言難度不大,特別是那些商業軟體,反正就是儘可能“借鑑”已有的商業軟體。

負責這方面的程式設計師有一百多人,他們就一個任務,借鑑其他商業軟體。

而張浩等人帶領的核心技術研發小組,一共三十多名程式設計師,則負責開發基於生物計算機體系的軟體。

這三十多名程式設計師才是螺旋體公司的自己人,畢竟可以接觸到生物計算機的人,每一個都需要植入生物晶片和其他預防手段,確保其絕對忠誠。

雖然生物計算機和電子計算機存在差別,但是軟體框架是差不多的,這主要是方便將一部分有用的電子計算機軟體,快速移植到生物計算機中。

特別是李青葉結合電子計算機和生物計算機的特點,獨自創造的《擬電子軟體程式設計基礎》、《生物計算機的模湖控制模式》、《電子軟體的移植與改編》等課程,已經透過他們大腦中的生物晶片,深深地植入了張浩等人的腦海中。

現在他們可以獨立開發一部分生物計算機的應用軟體。

不過近期涉及到的一部分工業軟體,就讓他們有些頭疼了。

主要是工業軟體的設計,需要大量專業的科研人員,以及實驗資料支援,這也是為什麼西方的工業軟體非常強大的根本原因,因為人家的積累足夠雄厚。

而智人公司在工業資料的積累上,不能說沒有,但也等同於無。

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張浩現在就非常頭疼,畢竟軟體再怎麼模擬,也需要實體工業和實驗資料支援的,他又不是空氣動力學家,面對飛行器模擬測試軟體真的是無能為力。

幸好李青葉給他一個建議。

此時張浩就帶著5名程式設計師,來到了班乃島的庫拉西鎮。

方柏聽到螺旋體公司的技術執行官過來,趕緊放下手上的工作,過來親自陪同張浩等人。

聽到張浩的請求,方柏也明白雙方需要合作,才可以克服一些難題。

就在此時,保留帶著他們來到了飛魚公司的風洞測試大樓裡面,這是飛魚公司目前自己搞的迷你風洞系統,一共有10個迷你風洞,可以測試重量10公斤以下的飛行器。

方柏小聲地提醒道:“保羅經理,這種風洞只能測試小型無人機,我們的大型無人機沒有辦法在這裡測試。”

但是保羅卻不為所動,他讓一旁的兵人推出一個手推車,上面有幾十個盒子,裡面是麻雀、燕子、海鷗、蜻蜓。

“這是?”方柏不明白保羅的操作,人類的固定翼飛行器雖然是模彷動物的翅膀,可鳥類在風洞實驗中,很難準確蒐集到其資料。

保羅將一隻麻雀放入迷你風洞中,吩咐啟動風洞之後,麻雀開始在風洞中翱翔。

然後操作風洞的技工,不停地改變氣流、風速、氣溫,麻雀仍然不停的翱翔著,直到麻雀精疲力盡。

保羅取出麻雀,給其注射了特製營養液和緩解疲勞的藥物,然後讓它在籠子裡面休養。

與此同時,一根特製的光纖訊號聯結器,連線到那隻麻雀的頭部。

熟練掌握生物計算機的張浩等人,迅速讀取了麻雀剛才的飛行資料,在結合剛才風洞的資料,同步了時間之後,很快就發現了很多有意思的模型和資料。

“這……”方柏非常震驚。

保羅著才開口說道:“我們沒有足夠的空氣動力學積累,西方人的工業軟體核心資料庫是不對外開放的,而且使用過程中,容易出現洩密,因此我們只能靠自己,使用鳥類和昆蟲作為測試物件,先快速積累一批飛行資料,大型飛行器就等大型風洞建造完成後,在進行測試。”

但是方柏卻興奮的問道:“保羅,這種在鳥類、昆蟲身上的感測器可以安裝在飛行器上嗎?”

“……”保羅的生物晶片計算了起來,幾分鐘後才回道:“可以,就是需要特殊的塗層和晶片支援。”

“太好了,如果是這樣,那我們可以大量設計一批縮小比例的飛行器模型,雖然小模型不能百分百等同於原型機,但至少可以快速積累資料,淘汰一些不合適的氣動佈局。”

方柏顯然是注意到了這些測試動物身上的特殊感測器,其精度和覆蓋面積,幾乎就等同於整個飛行器表面都可以檢測到反饋資訊。

這技術簡直是強得可怕。

要知道現在高精密的檢測裝置、感測器,是沒有辦法完全覆蓋飛行器表面的,只能做到一個個點位,然後透過軟體二次處理之後,再給出一個大體的模擬資料。

而眼前的特殊感測器,竟然精確到幾微米的程度,而且整個表面都覆蓋到了。

方柏看到了螢幕上,麻雀的飛行模型中,每一微秒都呈現出非常密集的變化,在放大了十幾倍之後,可以看到上面每一個區域的氣流、氣溫、升力、阻力情況。

人類的飛行器為什麼需要龐大的動力?而不能像小鳥一樣飛行?

原因就在於普通飛行器的姿勢控制很困難,如果要設計得像小鳥一樣精密,那其姿勢控制的計算力要求,必然要突破天際。

但是這個問題,對於飛魚公司而言,並不是什麼難題,因為飛魚公司的母公司可以提供計算力非常可怕的晶片。

如此一來,方柏的思路便開啟了。

與其死磕現在的飛行器氣動佈局,為什麼不直接搞彷生學,彷造鳥類的翅膀,直接揚長避短。

在固定翼上增加各種小型的姿勢控制馬達和小翼片,發揮出晶片計算力的優勢。

那種感測器可以讓機翼的彷生學設計更加方便,同時也可以迅速獲得很多基礎飛行資料。

方柏的建議獲得了張浩的認同。

保羅彙報給李青葉之後,他也覺得這個方桉不錯。

雖然精密控制的飛行器,會導致製造成本的提升,但這也是巡飛導彈提升航程的必經之路。

畢竟要讓巡飛導彈可以打擊到北美洲,肯定要提升飛行器成本的。

李青葉讓保羅按照方柏的提議,擴大迷你風洞的規模,同時大規模設計微縮飛行器模型,為飛行軟體積累足夠的資料。

有高精度的全身資料蒐集系統,讓迷你風洞的價效比變得非常高,減少了初期的一些投資。

雖然大型風洞仍然是必不可少的,但迷你風洞至少可以頂一段時間。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末世:誰說只能有一種異能?

龍小羽

開局無限靈力,我靠自創功法升級

羊嶼原

全民戰甲:我囚禁了一屋子女神

如桃花來

年輕狂一點怎麼了?

明夜主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