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爪巨星發出的密集光斑,持續了三個多月。

直到星河8年年初,各個宇宙監測站才沒有檢測到密集的光斑,不還是有偶爾的一兩道光斑冒出。

這顯然是六爪文明的內戰出現結果了。

不過究竟是哪一方贏了,宇宙偵察部也沒有分析出來。

但是三個月的激戰,宇宙偵察部至少偵測到了萬道閃光,這意味著六爪文明內戰的激戰期間,至少引爆了萬顆核彈。

簡直是恐怖如斯。

要知道,這可不是智人公司用來推動宇宙飛船的微型氫彈,而是動輒幾萬噸當量起步,普遍在百萬噸當量的核彈。

由此可見,六爪文明的內戰是多麼殘酷。

而智人公司內部對於這一次六爪文明的內戰,也在公司內部放出了很多相關情報,讓全體員工感受一下小小的“六爪震撼”。

月球。

背面的門捷列夫環形山之中。

這裡有一個不小的基地,名為門捷列夫基地城。

該基地城主要從事宇宙飛船的科研工作,隸屬於太空事業部,此時該基地內部正在測試一種全新的發動機。

連米高揚都親自過來,而負責研究這款新型發動機的人,就是卡爾。

卡爾工程師之前從事航空發動機的研發工作,後來隨著智人公司的各大航空集團,對於航空發動機研發的深入,以及各種人才的井噴,卡爾覺得自己應該幹一點新事業了。

而太空事業部對於外太空的開拓,加上老朋友的邀請,卡爾工程師選擇轉業到太空事業部。

這一干就是四年多。

今天終於要驗收成果了。

“卡爾,有沒有把握?”米高揚的同步機器人臉上有一絲擔憂。

因為之前門捷列夫基地的宇宙飛船發動機研究工作,進行得非常不順利,這倒不是卡爾等人的科研水平有問題,而是他們研究的方向非常難。

門捷列夫基地城的航天發動機研究方向,是核聚變發動機,而且不是核爆推進發動機那種方案。

之前他們在地球研究了兩年,隨著月球開發進度的提升,太空事業部又將研究所搬遷到月球背面,卡爾團隊又在月球背面研究了兩年多。

在此期間,他們的研究一直處於難產階段。

今天的測試,讓米高揚也不得不擔心。

“放心吧!這一次我有信心。”卡爾的同步機器人臉上自信滿滿。

倆人透過觀察視窗,可以看到一個巨大的航天發動機測試平臺上,正安裝著一臺噴口口徑達到5米左右的大型發動機。

大量同步機器人正在忙碌著檢查工作,為接下來第一次實測做準備。

卡爾團隊設計的核聚變發動機,採用了變種的託卡馬克裝置。

具體而言,就是將託卡馬克裝置的封閉式環型磁場,變成封閉式環型磁場結合開放式的螺旋體磁場。

其中託卡馬克環一共有六個,而螺旋體磁場只有一個,六個託卡馬克環和螺旋體磁場之間,是可以開啟通道的,也可以關閉通道。

其中託卡馬克環的技術之前一直難產,倒不是發不出電,而是Q值(投產比)太低了,哪怕是智人公司技術雄厚,也一直沒有辦法將Q值重新整理到3。

另外託卡馬克裝置的小型化,也非常困難。

直到李維斯博士改進了託卡馬克裝置,利用尾場加速和磁場束縛,加上加馬射線的電漿加熱技術,重新組合之後的變種託卡馬克環。

變種的託卡馬克環,不僅僅很容易將原子溫度加熱到億攝氏度,而且原子加速也非常提升了一個量級,另外控制精度也進一步提升。

改進版的託卡馬克環,又名為“李維斯環”,核聚變反應非常快,而且原材料用普通的氫原子也可以,不需要提煉重水和其他放射性元素。

當然,李維斯環還可以進行其他核聚變反應,比如氦核聚變、鋰核聚變、鈹核聚變、硼核聚變。

也就是說李維斯環之中,投入氫元素之後,會先進行氫核聚變,氫轉變成為氦之後,又進行氦核聚變,以此類推。

這個優點實在是太厲害了。

不僅僅將核聚變的Q值提升到了,更是讓核聚變的燃料不再侷限於重氫、氦3之類的放射性同位素。

這個優點可以讓宇宙飛船在星際空間航行過程中,很容易獲得核燃料補給。

雖然星際空間看起來空無一物,實際上密佈大量的星際星塵和小行星。

如果當初那艘六爪文明的逃亡飛船掌握李維斯環這個技術,那它們就不會中途因為無法獲得補給而全軍覆沒了。

畢竟星際空間之中,星塵的核心成分就是氫氦,另外小行星含有水冰,也可以用於提煉氫元素。

李維斯環可以進行多重可控核聚變,可以將一個氫元素壓榨到極致。

現在地球總部已經開始淘汰核裂變反應堆了,準備全面更新成李維斯環型核聚變反應爐。

而李維斯環還有另一個優點,那就是可以小型化,目前最小的李維斯環原型機,大概只有372噸左右。

這個重量對於智人公司的宇宙飛船而言,就是小型化了。

畢竟核爆地爐技術,裝置和輔助建築物加起來,動輒就是幾十萬噸起步,根本沒有辦法塞進宇宙飛船裡面。

這也是當初太空事業部直接採用核爆推進方案,也不用地爐式核聚變的原因。

李維斯環噸裝置可以壓縮到幾百噸,對於中大型宇宙飛船而言,已經不算重了。

因此卡爾工程師才敢採用李維斯環作為宇宙飛船的動力。

當然,由於外太空不同於地球,卡爾團隊肯定需要調整李維斯環,以及重新設計調整發動機的方案。

目前卡爾團隊是各個合同發動機團隊之中,研究進度最快的一個,連原型機都搞出來了。

就是這臺原型機有點重,六個李維斯環,加上螺旋體磁場裝置,總重量達到了3521噸,這個重量終於大型宇宙飛船才可以安裝。

經過半個多小時的最後檢查,這臺原型機終於可以開始測試了。

很快卡爾工程師就帶著米高揚等人,前往測試平臺的控制室。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智慧修行:開局冒充氣運之子

不要吃火龍果

算死命2

克而千亦

末日妖弓

江南巡閱使

神族奇譚

D4卷軸

穿越魔物大陸

小號子

重生戰帝之橫掃八荒

h無塵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