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偶,神童試競爭好激烈,比普通科舉還激烈。】

【這次全國神童四十四名,只取前九!】

【也不知道那兩個人小鬼大,幫人打官司的神童這次是第幾名。】

【哦豁!厲害了!一個第四,一個第五。】

新任工部尚書挑了下眉。

他還以為自己兒子鐵定能得第一,沒想到居然才第四第五?

那小子這次可算是摔跟頭了。不過也好,殺殺他的銳氣,這世上從來不缺天才。

【厲、厲害!第一名居然才三歲!】

【雖然有些題回答得沒有其他人優秀,但也很點題了——主要是,這小孩才三歲啊!怪不得顏小郡主和邴小郎君沒辦法排第一。】

許煙杪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那些不怎麼關注神童試的官員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都說後浪催前浪,但你們這些不只是“後浪”了吧,你們他祖宗的是颱風捲起的巨浪了吧?

三歲?!老子三歲還在吃奶呢!

【第二名我看看……也、也好厲害!過目不忘誒!我第一次碰到過目不忘的,而且對九家都有涉獵,每一家都能說得頭頭是道!】

老皇帝默了一默。

九家,指: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橫、雜、農。

說實話,他覺得自己十八歲打天下已經算是天縱英才了,但……確實一山比一山高。

不過,這些山現在都是他的了!嘿嘿!

【第三名……嘶!六歲寫文章——雖然神童試不考文章,但是他回答完之後,在其他人答題的時候,直接抓緊時間現場寫了一篇文章,而且還是以自己前後考生的答題思路寫的,避免有人說他是提前背好文章作弊。】

【這一寫,可不就讓考官看中了嗎!】

【救命!這腦子能不能分我一點!】

在場有一些五六十歲才當官的大臣立刻跟著點頭,羨慕的目光幾乎化成了實質。

他們如果也能有這種腦子就好了。

【顏小郡主是第四名,邴小郎君才華上倒是沒差,但年齡上大了一點,只能屈居第五。】

【說起來,也不知道老皇帝會不會給顏小郡主官當。現在朝堂上也有一些邊邊角角的官分給女性,應該是可以的吧?】

老皇帝把嘴角拉成了平直。

如果是其他官員為女兒搞這種小心思,他未必會如其所願。問題是,顏令徽還是他外孫女,他的貼心小棉襖,前兩年進京的時候,還特意給他帶了她親自動手織成的新棉襖和新褲子。

——對於皇親國戚而言,親自動手,指,指揮下人去動手。

算了,一個官而已,他都兩個女兒在朝了,還缺一個外孫女嗎。

老皇帝並沒有意識到一點:

擱以前,他只會想官不可能給,但是可以給個誥命,再給個口頭上的表彰。

但如今有兩個公主破格在朝,他就會覺得,已經有兩個了,再多一個也不算多。

——底線就是這麼一點一點拉低的。

既然想到了,就順手辦了。

老皇帝直接吩咐:“叫那九名神童過來。”

在等人過來的過程中,順便進行一下朝政。

半個時辰後,在各家的神童都被傳喚過來了,打頭的三歲,在末尾的十四歲。都用提前練習過的禮儀恭恭敬敬地行禮:“參見陛下!”

老皇帝站起來,緩緩踱步到他們面前,依次打量:“不錯不錯,都是我大夏棟樑。”

九位神童又立刻一拜:“謝陛下!”

老皇帝突發奇想:“你們還未殿試,便在此處殿試吧。”

——他們之前過了中書省複試,就已經可以授官了,殿試只是給他們在皇帝面前露臉的機會。

但是,正常殿試是不用當著百官的面進行的,這完全是殿試ps版,就算是一些成年人碰到這個場面,也不一定能穩住情緒。

聽到這話,九名神童裡有人懵在原地,有人彷徨迷茫,有人斂容正色做好準備,還有人激動萬分,眼中幾欲燃起熊熊烈火。

老皇帝看了一眼自己外孫女,給出了最後的考驗:“此次殿試答題,能答上者,入翰林。”

百官:“!!!!”

直、直接授官?!

神童試透過的人確實能得到授官,但歷朝歷代大多數是給個掛名,等人年過十五後再給實職,很少會直接給官當。

上一個被破例的人,是前朝丞相王餘愛。

——五歲善詩文,六歲能棋賦,七歲背四書,八歲習武經,九歲便文能給經典作註釋,武能排兵佈陣,十歲過神童試,得入翰林。

——不過他之所以成為神童,卻不是天生比別人聰慧,而是他從小就比別人有自制力。同齡小孩還在玩鬧時,他就給自己制定了每天的計劃表,早起挑一本書背誦,中午研習國家律法,下午及晚上學六藝——禮、樂、射、御、書、數。時間表排得特別滿,除了吃飯睡覺洗澡沐浴,就是學習學習學習。

神童試第二名直徑看向老皇帝,聲音脆脆:“陛下請出題!”

老皇帝不言語,繞著他們慢慢踱步,踱得幾個小孩子心慌慌,意亂亂。

走了會兒,老皇帝才停下腳步,慢慢地說:“朕對如今的科舉,不太滿意。因著前朝盛行八股,許多學子思想已呈僵化,只知不行,有道無術,你們可有什麼破局之法?”

——這是他從聽到第五昂說童生試裡,大多數人背背程文就能過考後,就一直思考的問題。

這段時間和大人探討不出來什麼,不如另闢蹊徑,看看小孩子有什麼想法。說不定小孩子不曾僵化的思想,能夠給他一些啟發。

不行也沒關係,他有個極端的想法,假若無法解決,就先暫停科舉,重新採用薦舉制試試。

正好,他那大女兒的駙馬不是支援辦書院嗎,等新人培養起來再開科舉說不定就可以了。

文武百官不知道老皇帝腦子裡有那麼危險的想法,但還是被老皇帝這個問題嚇了一跳。

——你是真不把他們當小孩看啊!

科舉這個問題,你看我們之前討論了一兩個月,有討論出個子醜寅卯來嗎!

老皇帝不管,他只是拍拍手,讓人燒上一炷香。

不用說,就是給這些小神童一炷香的思考時間。

——當然,你如果提前想出來了,直接搶答也可以。

一炷香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沒有一個神童提前說話。事關前途,他們都在抓緊時間整理自己的思路。

香燃盡。

神童試第五名,新任工部尚書兒子,邴琰率先走出來,闆闆正正地行了一禮:“陛下,臣有想法了。”

他沒緊張,他爹倒是先緊張起來了,整個人繃得死死的。

他旁邊的刑部尚書低聲說:“平常心。”

邴暉很自責:“要是我平時多和琰兒聊聊朝政就好了,現在他說不定可以更有底氣一些。”

——平常心,不存在的。

刑部尚書想了想,說:“沒事,從你兒子自己能去辦轉學,自學律法還能自己找到惡棍來試驗看,他可能早就關注朝政了,他比你會做準備。”

邴暉:“……”

好了,現在不用平常心了,改扎心了。

邴琰確實做足了準備:“臣於太學及國子監上學,曾見學子有優劣之分。優者可自學成才,劣者只能照本宣科,歷來優者少而劣者多。然而人所學四書五經,無法讓其在做官時照本宣科,臣認為,只要能多添幾‘本’,哪怕士人思想僵化,也有路徑可循。”

說著,他又舉例,比如《孫子兵法》,不是所有人看了《孫子兵法》就能學會打仗,但是,看了《紀效新書》的,至少能打呆仗。

因為《紀效新書》裡詳細教導了讀書的人怎麼選士兵,怎麼編成行伍,陣法橫多少人豎多少人,和敵人接戰時的注意事項有什麼,管理野營時應該遵循什麼教令……

“如果六部部門事務,地方官事務,能有這麼一本書,前期便可讓他們更快地度過生澀期,更好的上手事務。”

很多事情,練著練著,就熟能生巧地練會了。到時候便不需要書了。

許煙杪發出感慨:【新出廠的腦袋瓜兒就是靈光。】

老皇帝也點了點頭:“這個辦法可行,卻很呆。”

邴琰仰頭,認真道:“打仗也最怕對手安安分分安營紮寨打呆仗。”

邴尚書為兒子捏了一把冷汗,老皇帝聽完卻是哈哈一笑:“不錯!任何兵法都是用險,用險就容易被速破,只有打呆仗,才很難讓對手覓見破綻。好,你過了。”

邴琰聽了這話,眼神一亮,退到旁邊時,鬼使神差側頭看了一眼顏令徽小郡主,投去一個自得的眼神。

顏令徽和他對視之後,身體裡的血液都好像岩漿那樣沸騰。便也迅速出列,丟擲自己的想法:“陛下!臣請科舉重考君子六藝的數科!”

“臣來京時,曾經聽到一句話——”

其實是從許煙杪那裡流傳出去的。

“人被逼急了什麼都會,但數學不會就是不會!”

顏令徽大聲說:“策論可以有程文,但數學沒有,數學題目一變,對於有些腦子呆板的人,便搞不清楚該怎麼算了。科舉考數學,便能過濾掉那些思想僵硬的人!”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神都豪婿

小螃蟹吹泡泡

逆天:開局打臉車間主任

我不練劍了

開局一首私奔,娛樂圈炸蒙了

大魚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