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章 點化劉長生

老丹微微點頭:“此事我已經知曉,你們不必去管,反而有一樁機緣給你們。”

老丹道:“我乃以教化得道,證得先天自然教化老君之位,乃為天帝之師。”

“你們從今往後,伱們只需早中晚,通讀經課,正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久而久之,可以增加大道感悟,拾前人牙慧,即便悟性不行,二三十年積累下來,也比尋常人多出許多道理。”

老丹道:“如今人人都可修行,便以鬥法,神通為上,此非天仙正宗,是旁門左道,不識天時,不通天規地律,只憑借一股本心恣肆,以為逍遙,其實在樊籠而不自知。”

這些修士,當年也得老丹傳授,但一個個都修法力,修神通,對老丹所言,又覺得玄玄妙妙,不能悟出究竟道理。

是智慧不足的表現。

等著老丹飛昇,他們才知道,這些智慧,是“道行”的表現,再想聆聽教誨,就晚了。

劉長生又枯坐修持,一直不得天仙,他們雖有些和外界交流,可哪門哪派會將天仙大法外傳他們,收集的也是一些最高修到元神的法門。

如今祖師下降,親自指點,他們便磕頭跪拜,不再多言:“還請祖師教誨。”

“增長智慧道行,是其一,但只得智慧,是元神之變,你們修持個二三十年,天魔魔考,一些幻境變化,無非是選擇題,輕鬆可過。”

“第二便是在法力精純,溫養肉身,肉身無疾,無損,便是三寶具足,可於衝關破境有所助力。”

“貧道遍觀諸門功訣,創下一法,為《子午朝陽採炁訣》,此訣於晨時採東來紫氣,於午時採初陰,於子時採初陽,三者摶質,能逆後天之精炁,作先天之精炁,返還嬰兒本質。”

“如此雖說你們後天根骨資質不足,也能日積月累,達到中人之姿。即不為人仙,也不為人後,總有所得,不至於枯坐等死。”

“雖說進境緩慢,但若能採氣一甲子,便金丹可望,若能採炁六甲子,元神可望,採炁三十六甲子,天仙亦不難證就。”

“唯難者,堅持,毅力而已,只怕你們念來念去,念不進心裡,採炁一兩年,見不到速效,於是放棄。”

這就是老丹所傳法門,只用了“勤能補拙”,來達到他所說的“中等資質”。

可見老丹要求之高,確實只有黃帝一人,即創世神轉世的熊昱能修成他的“天仙”大道。

對應的說不得就是老君傳說中的唯一弟子,玄都大法師。

諸多弟子聽聞:“一甲子可望金丹”,暗暗道:“不修持此法,門中天才弟子,也能一甲子到金丹。”

“六甲子可望元神,就是三百六十年,這倒是進境不錯了,但也只是說“可望”。”

“三十六甲子,就是兩千一百六十年了,證得天仙,倒也算不得天才。”

但老丹可是天帝之師,他們只往強者看齊,也是將這番話記在心裡,至於能堅持多久,那就不清楚了。

“此法門,不可私藏,可廣傳天下,若問起,你們便說是玄門正宗,直指天仙的大法,你們修不成,世間總有蠢人,笨人,只修這一法。”

老丹說蠢人笨人卻只是那些沒有小聰明之輩,卻是一個篩選。

傳完法門,老丹這才往著地心看,見到了雲臺教主,石化之身,認出本質來,乃是天帝化身。

只是那養妖訣,智慧心通之法,和念頭傳遞的《靈寶定觀經》,他沒見過。

但觀摩一二,便知曉了精髓,得其神,忘其形,成了自己的東西。

“這法門一個類似於還丹點化,一個類似於太上清淨。”

“不過大有毅力,能讓金石開竅,草木器物,皆證智慧。”

“他在此立教,我卻不好與他爭,不過他傳法非人,我傳法物件卻僅僅是人,也不相干及。”

當即便留下自己所感悟的“還丹點化”之法,還有《太上清淨經》,在石壁上,作了所贈同參。

只是玄玄妙妙,非得養妖訣和定觀經修持到了“得其神意”,才能同參此二經文,將靈寶法和太上法,相互比較,相得益彰。

老丹又在此處立了一個“太虛幻境”,守護其中,叫外人輕易進入不得,否則便會神陷其中,陷入智慧辯論之中。

離開之後,老丹乃對其他人道:“並非先天神聖出世,而是這座島嶼,得了天地之靈性,要化形出世,如今在孕育內臟,或化作巨鯨,或成巨龜,從此遨遊四海,騰挪虛空,這也是你們的機緣,每日多唸經文,可以助他一同增長智慧,亦是你們教化之功,也算一大功勞。”

聽聞可以騰挪虛空,一行弟子門人歡喜不自勝:“這不就是天然的護教神獸麼?”

卻並不知曉是雲臺教主在此修持法門,開闢靈寶教主通天一脈的道統。

“將來島上,一草一木,一石一泥,走獸飛禽,鱗甲介昆,都會受造化氣機所染,擁有靈性,化作妖靈,你們莫要殺戮,可悉心教化,亦有益處。”

此處本來就是從妖魔手中奪下的領土,聽聞妖靈會復甦,諸弟子一時驚訝。

雖是聽從順服,暗中心思,卻將從前煉的什麼招妖幡,鎮妖塔,煉妖葫之類的法寶,要重新啟用,需得先有自保之力,才能發揮良善,去教化。

否則只怕會被戕害至死,猶如農夫與蛇。

這倒是誰也沒有錯,老丹知曉其所想,並不指摘。

只問道:“劉長生在何處?”

“老祖在洞天之中閉關,勵志要成天仙。”

“他外功雖然已足,可心性差了一些,想必魔考沒過,資質也平常,本來得了當年天帝憐惜,尋常證個天仙等閒,如今卻另有一番志氣,或可一鳴沖天,他既然閉關不見人,我卻不好打擾,只是你們跟他說一聲,我曾下界來過便好。”

當下又化作一縷青煙,消散不見,乃是回了玉皇彌羅天境之上。

老丹走後,劉長生便出了洞天,他分明聽得清楚親切。

畢竟島上出現心跳聲音,亦將他從入定之中驚醒,他也查詢過,只是沒有出關。

老丹下界,他也是知曉,但他和老丹一併修行,甚至他在黃天還是九品小神之時就跟隨,成了廟祝,代了一陣土地。

可就是同在廟宇之中修持的辛十娘,如今都成了天仙夫人,侍奉在玉皇彌羅天中,之前還侍奉過一段時間聖孫,屬於是天上紅人了。

他還是元神打轉。

如何有顏面見昔日好友,不是說人間逍遙,愛在人間呆,是真的很難具足了。

如今老丹走了,他才出來,問詢了所傳法門。

不過簡簡單單,卻也點點頭:“從今往後,皆做早晚功課,誦讀經典,島上各處道院門人弟子,一併依照,採炁法門,亦作入門築基之法,築基之前的練氣期,只修此法,不可作其他法門。”

諸弟子都比較聽從這位長生祖師的話,且劉長生雖然道行未進,八景四玄真妙功卻是十分之玄奧,修持多年,已經入了化境,等閒仙人比不得他,於海外諸島之中,眾散仙之中,也是一號人物,更有傳道授業之恩。

劉長生得了法門,於是每日早晨,率弟子於高處採氣,命人專門在各個山峰修建了採氣臺。

至於通讀經典,也是一些道德經法,不涉及神通法力,講萬物運轉的哲書。

九洲歷史悠久,這樣的經書並不少,劉長生親自瀏覽群書,選了一些覺得有道理的,作了本派持誦之經文。

如此帶著弟子採氣唸經,不過三個月,忽然有所得,智慧開悟,放下了心中執念。

引來了魔考大官,是欲界諸天魔之中的天魔妙境界主,是為多心天魔王。

多心天魔王穿著一身判官服,兩邊是記錄魔考的魔師,劉長生心靈中顯露身形來。

“下界散仙劉長生,功果已成,陷於我執,今日脫困,登仙了道,可準備好了渡過魔考幻境?接引仙籍?”

劉長生點點頭道:“請吧。”

多心魔王對著手中簿子一劃,那劉長生瞬間便覺得眼前茫茫一片,失去本心自我,他化幻境之中,卻是體悟“生老病死,喜怒哀樂”是紅塵歷劫之難。

多心魔,即多心思也,料想俱全是非心,羞恥心,好惡心,諸心不除,難得“真心”。

劉長生經歷困苦,早已經煉成赤誠一顆求道之心。

一時間幻境種種,或父母病危,乞他留家照顧,又或者新婚之夜,妻子要與他歡好,又或兒子指責,他多年不顧家,只想著求仙問道……

劉長生皆十分堅定,接觸愛,放下愛,經歷苦,脫離苦。

最終九九八十一重幻境之後,元神終於蛻變昇華,破境作了仙家元神,道果成熟,無非“男女老少,貧富貴賤,生老病死,愛恨情仇。”作為八景四玄之宗。

一時天花亂墜,法螺吹響。

一道玄光接引,一隻仙鶴降下。

劉長生睜開眼,諸魔考官已經不見,天雷都不曾落下。

便已經有天上天相府派遣了仙鶴,接引他飛昇去了。

於是當著眾目睽睽之下,無數弟子採氣誦經之時,駕鶴昇仙脫形去跡。

一句話也沒留下。

(本章完)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劍向大道

劍心道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