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大明的火器水準!!!

唐朝末年時,火藥就已經被用於戰場上。

宋初,公元970年兵部令史馮繼升進火箭法,世界上最早的噴射火器“火箭”在中國誕生。

截止大明,火器運用到戰場上,從北宋時期用竹子製作的突火槍,到元朝時改成了金屬的火銃,差不多已經經過了五六百年的發展歷史。

火器的稱呼也在這段時間裡不停變化,從木頭到金屬,從噴射到射擊,現下的大多數火器也都被稱之為了火銃。

洪武年間,明朝火器達到巔峰,軍隊當中火器開始被普遍裝備使用,

各地衛所按編制,其中十分之一的會被裝備火銃,水軍每艘海運船上裝備碗口銃四門,火槍二十支,火攻箭和神機箭二十支。

至永樂年間,世界第一支火器部隊“神機營”出現,成為世界上最早專門使用火器的部隊。

直至此時,可以說大明的火器水平其實一直是處於世界巔峰,站在了一個絕對領先的地位。

對此,朱瞻基最佩服的其實並不是自家一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支火器部隊的爺爺朱棣。

而是大明的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不得不說,在很多事情上,自家這位太爺爺的眼光絕對是超乎所有人的想象的。

特別是對於火器的重視程度,可以說某種程度上來說,明初火器水平之所以能夠處於世界巔峰,近乎上百年。

這位太祖皇帝的影響絕對是首當其中的,無論是手持的火銃,還是洪武將軍炮,又或者後面的各式水雷,地雷,幾乎可以說都是在這位太祖的影響下出現的。

但是有的事情又不得不說確實遺憾,無論是火藥的發明,還是世界上第一支噴射式火器,又或者是其他的水雷,地雷,火炮,最初出現的時候,都是在華夏這片土地上。

但是最終的結果,卻是又被別人拿著自家發明的東西,轟開了自家的國門。

不得不說是一件十分諷刺的事情!

“好在現在也不晚,中國人自古以來,便從來不缺乏創造能力!”

原紀綱的府邸前,朱瞻基的馬車,緩緩停下。

看著這座往日裡十分氣派的院子,現在已經成為了他名下的別苑,朱瞻基眼中流露出幾分感慨。

二十個從軍械局調來的工匠,一早就得到了朱瞻基到來的訊息,看到馬車停下,就爭先恐後的跑上前來行禮道:

“參見太孫殿下!”

朱瞻基看著眼前一群“寶貝”,臉上露出濃濃的笑容,走上前扶起一位工匠後,笑道:“諸位免禮!”

緊張了一夜的工匠看到朱瞻基這位太孫殿下如此平易近人的模樣,心裡也是鬆了口氣,紛紛起身道謝:

“謝太孫!”

朱瞻基目光在這些人身上掃過,沒有過多的去閒扯,直接開口問道:“你們當中,誰對火器的瞭解最多?”

朱瞻基話落,一群人大部分的目光都下意識的看向人群裡面一個大約四十多的中年男人。

“你叫什麼名字?”

看到眾人反應,朱瞻基目光也看了過去,問道。

聽到朱瞻基詢問,中年男人臉上露出幾許驚慌,連忙行禮道:“啟稟殿下,小人趙準!”

“趙準,好名字,希望你製作的火器也能和你名字一樣準!”

朱瞻基笑笑,揮了揮手,示意其免禮後,繼續道:“能和我介紹一下,現在你們能製造出來最好的火器是什麼嗎?”

“最好的火器………”

聽到朱瞻基問,不僅趙準陷入了沉思,就連其他的工匠也是思考了起來,過了一會兒,趙準才開口道:

“回太孫殿下,目前來說,最好的火器,說起來應該是“一窩蜂”了。”

“一窩蜂?”

朱瞻基聽到這個稱呼愣了一下。

趙準立即解釋道:“回太孫殿下,一窩蜂其實就是一種火箭,這種火箭是在火弩流星箭的基礎上研發而來的,只不過因為可以一次連射三十二支箭,數量超過火弩流星箭許多,加上其形如同蜂窩一般,所以被稱作一窩蜂,皇上靖難時,便曾使用過此等武器!”

這不就是後世多管火箭炮的原始版嗎?

朱瞻基聽到趙準解釋,臉上露出幾分古怪的表情,多管火箭炮這玩意兒在後世的作用可不小,特別是火箭炮配皮卡,這絕對是經典中的經典了。

造價低,靈活性高,威力還不俗,一度打得某國懷疑人生。

雖然皮卡這個時代還沒有,但是馬車還是不缺的。

想到這,朱瞻基就問道:“威力如何?”

趙準搖頭道:“因為增加了火箭數量,威力十分有限,但是用來震懾敵軍,卻是再恰當不過!”

朱瞻基聽了也忍不住搖了搖頭,明白這裡面估計還是火藥的問題了。

這也是早期火器之所以不能徹底取代冷兵器的主要原因。

這個時代的火藥配方原始,火藥威力有限。

想要增加威力就必須增加火藥的用量,然而增加了火藥的用量,不僅裝彈時間會增長。

火器為了增加威力,體積相應的也會增大,重量提升,靈活性就會降低。

就像是這個“一窩蜂”火箭炮,其實也是很有意義的發明,但是就是因為火藥威力不足,火箭的威力也被減弱,殺傷力也降低了。

不然朱瞻基倒是覺得把這玩意兒結合一下後世火箭炮和皮卡的搭配模式,裝在馬車上,雖然會降低一些準頭,但是對於追擊戰,又或者是巷戰,這種武器絕對是個神器。

但是火藥這玩意兒朱瞻基也沒有好辦法,他能記住的火藥配方不多,其實也差不多是最原始的火藥配方了。

相比這個時代的火藥配方,未必能先進到哪兒去。

想到這些,朱瞻基覺得也沒了詢問下去的必要了,火藥威力的問題不解決,再好的想法,也全都是空談。

一旁的趙準倒不知道眼前這位太孫殿下的想法,見朱瞻基臉上失望,又立即有些忐忑的介紹了幾種威力不錯的火器。

單眼,雙眼,三眼的火銃,口徑不一的幾大將軍炮,甚至還有“傳說中”的“仙器”轟天雷,能夠在水面上三四尺高度飛行兩三里地,還能進行二次發射的二級火箭火龍出水,還有後世大型捆綁式運載火箭的老祖宗,神火飛鴉。

朱瞻基聽的也是大開眼界,不得不說,大明在火器的發明創造能力上,絕對是沒有絲毫含糊的。

不過缺點也是很明顯,除了火藥的本身,還有火器的材料也基本都是銅築,或者乾脆就是最原始的竹子,特別是火炮,也並沒有一直往大口徑上面去發展,反而是對各種輕便的小口徑炮有些情有獨鍾。

炮彈上也是多種多樣,鉛彈,石彈,鐵彈,但是就是沒有開花彈。

等到趙準差不多把大明現有裝備在軍隊中的火器全部介紹了一遍,看著已經有些口乾舌燥的趙準,朱瞻基這才壓下心裡繼續讓趙準給自己普及大明火器知識的衝動。

然後在懷裡掏了掏,隨即掏出一張早就準備好的紙張遞了過去:

“你看看這樣的火器,你們能製造嗎?”

趙準下意識的接過紙張,對於朱瞻基這位太孫殿下吩咐的事情不敢絲毫怠慢,連忙就認真的看了起來。

出現在他眼前的是一張畫著他十分熟悉的火銃設計圖紙。

大體的樣式和現在的單眼火銃看上去好像區別不大。

但是趙準卻在一些細節上,發現了很大的不同。

首先眼前的圖紙上,相比臃腫的單眼火銃,這個圖紙上的火銃,銃身更加細長,

而且也沒有了原本長長的把柄,看上去像是徹底放棄了近戰的能力。

要知道這個時代的火銃雖然屬於火器,但是其實是具有一定的近戰能力的。

長長的木質把柄,加上粗大的金屬銃身,這玩意兒近戰時,完全可以拿來當做一把鐵錘。

當然更重要的是趙準仔細的看了之後,並沒有發現任何火繩的存在。

“這種火槍……嗯,姑且把這種火銃稱之為火槍吧。”

朱瞻基看到趙準愣住,微微一頓,然後就解釋道:

“這種火槍因為放棄了很大的近戰能力,所以它的槍管,也就是這節銃身被加長了許多,大約長度在兩尺左右,這樣一來,便可以使彈藥射的更遠,更準確一些。”

趙準聞言陷入沉思,現在火銃的銃身並不長,因為長銃身意味著重量增加,近戰起來,也並不方便,但是眼前的這種火銃卻是放棄了近戰,如此一來,增加了射程,以及精準度,這種方式的抵消,趙準一時間說不出是好是壞,

但是有一點他卻可以肯定,單單從火器的角度出發,這無疑是好的。

但是如果失去了近戰能力,戰場上,敵軍一但衝到了近前,那反抗能力便幾乎等於沒有了。

朱瞻基看了一眼趙準,繼續道:“還有這個點火方式,我的想法是用燧石取代火繩,在點火的地方裝置兩塊燧石,激發時,直接使燧石產生火花,從而引燃火藥,如此一來,只要火藥不被打溼,哪怕是下雨天,這種槍也能正常使用。”

點火位置,朱瞻基畫的很模糊,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朱瞻基雖然知道燧發槍的原理,但是具體的如何去弄,他也不知道。

不過好在這原理不難,知道了原理,再給工匠講解一遍,剩下的那就是工匠的事情了。

趙準原本也在疑惑這個火銃為什麼沒有火繩,聽到朱瞻基的解釋,這才恍然大悟。

然後眼睛一亮道:“太孫殿下英明,以燧石激發火星,然後點燃火藥,如此一來不僅可以省下許多裝彈時間,同時,沒有了火繩燃燒的時間,彈藥發射也幾乎就在頃刻間就能完成,如此一來,此火銃使用起來必然更加方便。”

“嗯,所以這樣的火銃你們可以製作嗎?”朱瞻基有些期待的問道。

這把燧發槍其實問題很大,很多東西都是朱瞻基東拼西湊搞出來的。

外形上,朱瞻基唯一印象最深刻的就差不多是落地一把98k了。

加上98k的造型也並不複雜,設計起來不難。

所以這把槍的外形上,朱瞻基很大程度上採用了98k的外形。

而激發方式,則選擇了燧發槍的激發方式,雖然燧發槍的激發方式問題也很大,但是這也是朱瞻基能弄出來的極限了。

畢竟燧發槍這玩意兒,即使不懂槍,但是根據這名字,再學會了如何用燧石取火,也就能輕鬆明白這裡面的原理了。

而更多的東西,就壓根兒不是他一個業餘人士能搞得出來的了。

趙準聞言想了想,這才拱手道:“回太孫殿下,想來是有些把握的,這種火銃構造並不複雜,唯一麻煩的就是銃身,如此的長度,對銃身堅硬程度的要求也會增加許多,若是銃身太過脆弱,火藥引燃後必然會直接炸開!”

這就是炸膛了。

朱瞻基聞言沒有覺得有什麼意外的,就算到了後世槍械也是有著炸膛的危險,就更不要說這個時代了。

所以想了想就道:“這件事,等會兒我會讓工部再調遣幾個制鐵的工匠過來,屆時你們再和他們提出要求,讓他們解決這個問題,需要銀子的話就讓人通知我。”

說著話,朱瞻基就看向昨日將這些工匠帶到這裡的太監,喊道:

“昌盛!”

太監昌盛原本正在一旁侯著,聽到朱瞻基喊,立即小碎步上前行了禮道:“奴婢在。”

朱瞻基吩咐道:“這裡以後就是我的別苑,就暫時交給你了,你到時候安排幾個負責打理的太監和僕婦,負責這些大匠們的日常起居,這些大匠們平日裡有什麼需求,你也得儘量滿足,如實在無法做主,便上報於我,我也會不時來此視察,若是這些大匠遭了罪,受了苦,我拿你是問!”

“這………”

聽到朱瞻基的安排,昌盛一愣,張了張嘴,就想說些什麼,但是看到朱瞻基臉上不容置疑的表情,立即就道:“奴婢遵命!”

幾個工匠聽到朱瞻基的話,立即躬身道:“謝太孫殿下厚愛!”

“嗯!”

朱瞻基擺擺手,然後笑道:“新式火器的事情,還需你們負責,現下北伐在即,若是北伐前你等能夠將其研製成功,我便親自向皇上請旨,嘉獎爾等。”

幾個工匠聞言神色一震,立即再次謝恩道:“謝太孫殿下!”

“無妨!”

朱瞻基道:“另外還有就是我剛剛聽了趙準的話,發現現下我大明的火器最大的問題便是火藥的問題,你們也得想盡辦法,一來最好消除火藥燃燒時的煙塵,二來則是必須提高火藥的威力,以及其他方面的問題,讓火藥可以更好的適應戰場。”

“太孫放心,小人等定當竭盡全力!”

趙準幾人立即躬身應是。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無敵皇孫

漁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