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二這天,先是張平育帶著王家綢緞莊的周鎮掌櫃到了黃縣,藍怡派了夏順在黃縣碼頭迎接以示恭敬。

張平育乘船前來,身邊只帶了小廝張勝,張勝手裡也只拎著兩個不起眼的禮品盒,但夏順可不敢有絲毫怠慢。

夏順在梅縣呆了幾年,當然知道,梅縣三公子張平育的大名,他跟過世的王家大少爺,可都是經商奇才。

張平育草擬的合作協議書青山商記的幾個主要管事都已經看過,並在開會時協商過兩次,一致認為和張平育所代表的梅縣張家展開生意上的合作,對青山商記好處大於弊處。

且張平育也展示了十足的誠意,在合作條件上讓利不少,這更讓初初起步的青山商記有了更多的迴旋餘地的空間。

須知道隨著生意鋪展的越來越大,幾個主要管事都是以一當十的衝在最前面,就算是這樣,青山商記的人力和財力還是捉襟見肘,若非有藍怡在背後出謀劃策,把手中的銀兩合理籌劃,商記會因為缺人少錢錯過許多良機。

不過,年初之時,商記定下的“講誠信,穩發展,共富裕”的目標得到了青山商記上下眾人的一致認可。

眾人有了主心骨,並沒有因無法快速賺取最大利潤而沮喪失望,反而心思沉穩地做著手裡的生意,把能抓住的每一文生意抓住,把能握住的每一個顧客握住。

相比於那些做一錘子買賣的小攤販,青山商記這樣的態度和從容更讓人信服,是以商機的聲譽越來越好,甚至他們的店鋪裡出產的貨物比旁家高上些許,買家也認為是理所應當的。

且青山商記的特色之一,不同於現代很多商鋪的“貨物出手,概不負責”而是有非常詳細的“售後退換和服務”條款,買家付款取貨後發現貨物有缺損,只要是在商記的退換和服務的範圍內,青山商記的夥計們經過一定的程式認定後,兩三天內就能給予退換或修理,且態度極好,這更讓它積攢了更高的口碑和人氣,商記的發展被許多人看好,上門來尋求合作機會的商家絡繹不絕,但青山商記對合作方的要求很高,不止是規模,更要求對方能夠提供一些必須的帳務資料和合作之後的保障,缺一不可。

那些通不過稽核的商家,見明面上走不通,便拎著貴重禮品去擠黃縣夏家的大門檻,在他們眼裡,青山商記的當家人就是夏重瀟。

夏重瀟應對這些人自然是小菜一碟,不過人多了也是厭煩的,為此他在每次開會時都要抱怨幾句,讓藍怡給他單開出一份辛苦錢來。

沒想到藍怡真的把這些考慮在內,取出了一份詳細的文書,言明商記主要管事外出應酬的接待標準、認定辦法和酬勞計算方式,莫說其他人,便是被譽為商界奇才的夏重瀟都心悅誠服。

夏重瀟更加覺得,藍怡若是男子,在此一途必大放異彩。

若非有她,青山商記不可能有這樣的規模和發展。

因為商記發展的好,幾個主要管事越發被人尊敬起來,特別是商記的大掌櫃夏順,現在在黃縣不說橫著走,但不管走到哪裡,都會有人上前湊近乎。

張平育一下船便發現了這一點,不由心中詫異。

須知青山商記在黃縣雖發展的不錯,但是比起程家、夏家還差了幾個檔次,更逞論與梅縣的張家相比,但是夏順所受到的愛戴,就連他這個張家當家人都沒有受到過。

這裡面雖有他為人嚴肅不易親近的原因,但更多的,還是青山商記被人看重的緣故。

夏順雖身居要位,看起來仍是那個協調地將精明和樸實結合於一身的夏家陪房,只是越發沉穩幹練,且越發顯得年輕起來,不似四十出頭,反而像是三十多歲正當年,因此夏重瀟沒少說他與六子看起來越發不像父子,而像兄弟,戲稱他一聲“順子”。

夏順在梅縣待了幾年,自然認識張平育和周鎮,“張二爺,周掌櫃,一路辛苦了。

藍夫人著實脫不開身,特派了小人在此迎侯二位大駕,還請二爺和周掌櫃勿怪.”

持重的周鎮自不敢託大,客氣相待。

張平育仍舊是那副不苟言笑的模樣,微微點頭。

“馬車早已備好,您二位是先到客棧歇息,小人再送二位到北溝村見我家夫人.”

夏順陪著他們向馬車走去,張平育雖只帶了一個小廝拎兩個盒子,周鎮身後卻帶著四個夥計,送給藍怡的賀禮源源不斷地從船上搬下來。

夏順暗暗點頭,心說還好自己預備了三輛馬車,否則還真不好說能裝得下。

張平育一揮象牙骨純白紙扇,“不必去了,勞煩夏掌櫃直接送我等到北溝村,客棧麼也退了吧。

我聽說青山丹園裡,你們蓋了處別緻的小棧,我等在青山丹園落腳便是.”

雖說牡丹花季已過,但青山客棧並沒有完全停業,原因是那些想尋地方一品田園之樂的城裡人還會光顧客棧,住上幾天。

林遠便與大夥商量了,客棧以最經濟的模式運轉著,想到客棧居住的客人需提前三日預訂,言明要住的時間和人數,需要的服務專案,客棧也能提前做好準備。

現在客棧的生意雖說不溫不火,但每天有些盈利,至於客棧的管事,除了青山商記派來的李應外,副管事乃是牛嫂的大兒子牛修堯。

牛修堯雖只有十三歲,初入青山客棧時也只是個端茶倒水的小夥計,但很快他便以精明能幹贏得眾人的認可,被破格提拔為客棧的副管事,每月只固定月錢就有十五吊,牛嫂為此樂得合不攏嘴。

夏順陪同二人到了北溝村,王春榮將他們接了進去,王承德熱情接待,藍怡也趕緊上前見禮。

因臨近婚期,藍怡本來安靜的大院子這幾天是熱鬧不已,更不用提隔壁周衛極家的院子。

周鎮先給文軒磕頭見禮後,又給藍怡行禮,送上賀禮被王春榮迎著到東廂房歇腳喝茶,廚房旁邊的柴房早已被收拾出來,整理一新,此時正好派上用場。

“不知恩師現在可在村內?”

張平育並未落座,與藍怡見面後說了幾句話,便先問起恩師無名先生。

藍怡請人端上茶,“先生確在村內義學,不過現在正是他老人家給學生講書的時辰,張二爺不若在此喝杯茶,稍待片刻,等先生講完,我再送二爺過去.”

張平育微微皺眉,對藍怡對他的稱呼有幾分不滿,“不必了,你告知平育恩師在何處講書,平育直接前往恭聽,先生講書,極是難得,平育已多年未親耳聽聞先生教誨.”

張平育的話,勾起了藍怡的興致,她十分想看看若張平育發現無名先生教一屋子大大小小的“師妹”認字,是個什麼表情。

於是,她身子微微前傾,眼睛閃著難解的笑意,低聲道:“書墨兄所言甚是,不過那裡卻不好找,大家都忙著,就我一個閒人,還是讓我送你過去吧.”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奪舍古屍!

武乙

謀殺自殺者

當貓

覺醒小至尊

爽口鍋包肉

刀俎

摸魚刀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