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初探韓國羋鈺在與巴峻相芸的交談中知曉,自己要嫁的巴國王相敖,現在已經臣服於秦國,而眼前的巴峻這些人才是真正抵抗秦國的。

羋鈺是楚王失寵妃子姚妃的宮女所生,姚妃早年因為小產,不再能生育,後宮妃子終有年老色衰的時候,若有了王子,母以子貴,日後就有了依靠。

故而姚妃就想辦法讓楚王臨幸了自己的貼身宮女,宮女產下公主就是羋鈺,姚妃大失所望,對羋鈺母女冷眼以待,羋鈺雖身份貴為公主,實際在後宮沒什麼地位,好在羋鈺自小就懂事自立自強,詩書禮樂、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深得楚王喜愛,怎奈出身卑微,難有出頭之日。

正巧楚王欲拉攏巴王,使巴國成為自己抵擋秦國的屏障,故與相敖約定將楚國公主許配給巴王為妃,將來還能成為巴國王后。

母親覺得這是個很好的機會,就透過王后向楚王提出讓羋鈺與巴王結親,楚王雖有些不捨,最終還是同意了。

當晚,因為相芸是巴國三公主,羋鈺是未來的王嫂,故而兩人同住一個帳篷。

羋鈺心情沉重,本以為可以離開楚國王宮、從此脫離苦海,沒成想又跳進另一個火坑,想到這,羋鈺止不住眼淚、輕輕地哭泣。

相芸剛要迷迷糊糊睡著,隱約聽見聲音,她起身坐到羋鈺身邊,輕撫羋鈺微微顫動的肩膀,問:“鈺姐,你這是為何啊?”

羋鈺知道相芸與王兄相敖已然反目,所以對她也就不再保留:“我該怎麼辦?楚國回不去了,這樣回去無立錐之地,巴國又不能去,去了完不成父王的願望,還要被秦國挾持.”

說完淚水撲簌簌滴落在衣襟上,相芸摟緊羋鈺的肩膀:“鈺姐,你先別急,我去找峻哥他們商量.”

說罷,走出帳篷。

巴峻、黎化龍、相芸、樊坤、狐三等人在另一個帳篷裡商議楚國公主羋鈺的事情。

巴峻道:“楚國公主現在進退兩難,我們商量一下,看看怎麼給她安排.”

狐三眼珠一轉說:“要我說,也沒什麼可商量的,峻哥你就把她收了得了.”

“狐三,不可胡說.”

巴峻訓斥道。

黎化龍看看巴峻、又看看相芸。

“你看著我幹嘛?讓你想想辦法呢.”

相芸嗔道。

“我倒覺得狐三說的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峻哥是巴人擁戴的巴人王,留住楚國公主,與秦國爭鬥,可以獲得楚王的支援。

只是峻哥是你姐夫,自然要你同意更好.”

黎化龍溫柔地看著相芸。

“姐姐不在了,我也希望姐夫能找一個體貼賢惠的妻子,羋鈺姐很好,我無異議。

姐夫你看呢?”

“你們幾個愈發的胡鬧,虹兒過世不久,現在還有很多抗秦的大事要辦,其他的吾一概不想.”

巴峻見眾人不說話了,口氣緩和了一些:“這樣吧,既然楚國公主無處可去,就暫時跟著我們同行.”

“那她以什麼身份和我們同行呢?”

狐三狡黠地眨眨眼。

“你還沒完啦.”

巴峻瞪著狐三:“儘量不見外人就是了.”

“另外,請公主修書一封給楚王,把事情原原本本告知楚王,讓楚國送親的都回去,有了這封信他們也好交差,只把公主貼身丫鬟留下即可,人太多了過於招搖.”

第二天,羋鈺寫好書信,讓送親的隊伍回楚國送信,本來打算只留下丫鬟小琴,另一個稍稍年長几歲的宮女鳳兒也想留下,羋鈺想有個比小琴大一點的人在身邊更好,就答應了。

其實鳳兒有自己的小心思,在宮中,當宮女到了一定的年紀,除非被楚王臨幸過,大多是要出宮的,或回家嫁人、沒家的由官家發給兵卒當妻子。

鳳兒也快到出宮年紀了,家中也無人,所以不想回楚國王宮,這幾天她幹活的時候,狐三總是主動幫忙,她偷偷地看上了狐三。

送走楚國送親隊伍,巴峻一行準備出發了,原計劃先去楚國的,現在有楚國公主同行,去楚國反而不便,萬一楚國向巴峻要回公主,而公主又不想回去,就兩難了。

故而巴峻決定改道先去韓國。

一路上相芸有時騎馬、有時鑽進羋鈺的馬車裡,兩人說說笑笑,儼然成了多年閨蜜姐妹。

三天後,一行人來到韓國都城新鄭。

晚上吃完飯,巴峻、羋鈺、黎化龍、相芸、狐三、樊坤幾人圍坐在客棧房間裡,丫鬟小琴和鳳兒斟上茶水,眾人開始聊起韓國的軼事。

巴峻說道:“既然來到韓國,你們應該知道韓國最為出名的是什麼?”

見眾人搖頭不知,巴峻接著說,“天下強弓硬弩皆韓出,聽過嗎?韓國出產的弩箭,遠可穿甲,近可破甲穿心.”

“哇,這麼厲害!”

狐三張著大嘴。

“韓國不僅弓弩厲害,冶煉鍛造技術更了得,劍、戈、矛等兵器打造也是一絕,有人說韓國兵器‘陸斷牛馬,水截鵠雁’、‘當敵則斬堅甲鐵幕’.”

黎化龍醒悟道:“峻哥,吾等來韓國是要採買兵器吧.”

巴峻微笑著:“還是化龍懂我,採買兵器、招募工匠只是其中之一。

你們看”巴峻取出一張地圖,“這是七國分佈圖,周天子位於中央,只有洛邑周圍小小的一塊地方,可見其勢力弱小;它的西南就是韓國,韓國的西面是秦國,南面是楚國,北面是魏國,東面是齊國,也就是說韓國處於四大強國包圍之中,不但沒有拓展空間,還隨時會遭遇強敵攻擊,實屬夾縫中求生存。

這就是為何,即使經過申不害變法圖強十五年,在此期間,韓國迅速崛起,內修政教,外應諸侯,加強君主專權,國家機器運轉效率提高,鼓勵生產,國力增強,重視軍事,新軍崛起,國家富裕,百姓生活有所提高。

十五年間,四面強敵皆不敢輕易來犯。

但韓國曇花一現、依然弱小之根源所在.”

巴峻停頓一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接著問道:“韓國出過什麼名將嗎?”

黎化龍答道:“暴鳶,勉強算一個吧,他在垂沙之戰中,與齊國匡章、魏國公孫喜一起率軍打敗了楚國,並俘虜了楚國大將唐昧.”

“此人平庸,不如明晚我們見見韓國上黨郡守馮亭,他是從武陵山來的.”

巴峻道。

“是的,馮亭是我師兄.”

樊坤接話。

黎化龍恍然這是巴峻叔祖的武陵山弟子。

第二天上午,巴峻幾人在韓國都城新鄭街上逛著,他們是想多接觸瞭解韓國。

雖然因為長年戰亂,導致各地人口銳減,百業凋敝,但新鄭地處中原腹地,齊楚衛秦等國的往來,必須經過中間的韓國,新鄭成了交通樞紐,故而這裡熱鬧繁華。

新鄭分內城外城和王城,三個城都有城牆隔開,城中央是韓國王宮稱為王城,王城外圍是韓國達官貴族居住的地方,這是內城裡,內城裡有兩條寬闊的道路呈回字形環繞,內城外分佈著韓國工商各業,通常都是前店後宅的居住方式,也是兩條回字行街道,比起內城裡的道路要窄一半。

外城是各國各地往來商賈、走卒各色人等貨物的集散地,在外城可以看到各國出產的貨物,西邊主要是秦國往來的人馬貨物居多,甚至還有少量義渠的;南城以楚國商賈貨物為主;東城多數是齊國的;北城則是魏趙燕的。

相芸第一次來到如此繁華的地方,看到各國琳琅滿目的貨品,目不暇接、興奮異常。

她拉著羋鈺東看西問,羋鈺剛開始還有些矜持,但很快就被環境和相芸感染了,也放鬆地東挑西選起來。

街頭小販和店鋪夥計一看這兩個大美人,容貌、衣著、出手皆不凡,紛紛殷勤地招呼相芸羋鈺,還沒逛完一半,小琴鳳兒雙手就挎上幾個包裹,狐三見狀趕緊接過包袱,鳳兒高興地謝過,把狐三美得眼角都笑出了褶子。

黎化龍對巴峻說:“他們真象出籠的小鳥,那麼的歡快.”

巴峻感慨道:“要是沒有戰亂紛爭就好了,百業興旺,百姓安居.”

正說著,巴峻看到前面有一家飯莊招牌上寫著:楚香樓,想必是楚國菜,於是讓樊坤到前面把相芸羋鈺幾個叫回來。

待羋鈺來到跟前,巴峻柔聲道:“公主離家多日,想家了吧,這裡有家楚國菜,可以解思鄉之愁.”

羋鈺感激地看著巴峻:“多謝峻哥.”

不知不覺中,羋鈺已經對巴峻換了稱呼。

黎化龍讓飯莊掌櫃選了個二樓靠街的大房間,巴峻看著裡面擺了一張大圓桌,就說:“出門在外,不用講繁複的禮數,我們隨意坐吧.”

黎化龍搶先過去,把正中主位讓巴峻坐下,主位左邊請羋鈺坐下,自己坐在右邊,相芸挨著自己,狐三樊坤坐定後,巴峻見還有空位子,就讓小琴鳳兒也坐下,兩個丫鬟誠惶誠恐、不敢落座,相芸安慰道:“你們就安心坐著吃飯,有飯莊夥計招呼呢.”

二人這才坐下半個身子。

喝了一盞茶的工夫,夥計小二上菜了,紅燒鯉魚、辣子雞丁、香辣鴨、小炒肉、牛骨湯、油炸河蝦、麻婆豆腐、爆炒肚絲、油燜煙筍、滷豬蹄、蘑菇青菜等十幾個菜陸續上桌,色鮮味俱全,令人胃口大開,加上逛了半天街也委實有點餓了,眾人一邊稱讚飯店手藝、一邊敞開吃著。

羋鈺小琴鳳兒覺得比起在楚國宮裡,這簡直是天上神仙日子,自由自在、好吃好玩。

這頓飯足足吃了近一個時辰,狐三樊坤摸著圓鼓鼓的肚子說,實在吃不下了,黎化龍這才找掌櫃的結了帳,掌櫃的一看這是大主顧,忙不住地道謝,還問他們住哪,說可以送餐到客棧。

出了飯莊,一行人往內城走去。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整個學校穿越1938

BINGUN

穿越之掉崇禎面前

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