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撤退巴人王府中,巴峻正在燈下研讀兵法,忽聽北城方向喊殺一片,正待查問。

狐三扶著暈厥的鄭鐸進來,巴峻見鄭鐸滿身血汙,大吃一驚。

狐三憤聲道:“奸細盧桐開啟北門,引秦軍攻進城內了.”

巴峻急切道:“趕緊送鄭鐸醫治!”

此時,小校跑進稟報:“秦軍從北門已攻佔西門,正向內城攻來.”

巴人王強作鎮定,快速地思索著對策。

狐氏三雄和幾個虎賁將進來,焦急地等待巴峻做出決定。

巴峻堅毅地:“眼下形勢危急,龍門關已難以守住,我們唯有棄城,儲存實力。

狐氏三雄聽令:你們三人分領前軍人馬,從三個方向堵住秦軍,掩護中、後軍大隊從東門出城,其餘諸將率隊隨我突圍.”

眾將聽令下去。

巴峻叫住狐氏三雄:“三位兄弟切記,大軍出城後,不可戀戰,迅速從東門出城,我在城門口接應你們.”

三人領命而去。

巴峻領兵來到東門,看到出城的隊伍中,鄭鐸躺在馬車裡,還在昏迷中,即吩咐人務必細心照料。

半個時辰後,巴軍大隊撤出東門,巴峻命人發響箭通知狐氏三雄。

巴峻立馬東門口,護送狐氏三雄領著剩餘的巴軍出城而去後,令兵士把預先準備好的十幾車澆上油的乾柴,堆到城門洞裡,然後揮兵退出城外。

此時秦兵已經追到城門口,巴峻和幾個兵士迅疾將手中火把拋向乾柴堆,並把吊橋也點著了,門洞內燃起的大火阻擋了秦軍出城。

巴峻率領巴軍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天明時分,司馬錯將戰車輜重留在城中,自領輕騎和步兵,從東門出城,準備追擊巴軍。

他知道昨夜一戰,秦軍雖攻破龍門城,但巴軍主力尚存,倘若不乘勝追擊消滅他們,今後勢必會不斷地受到襲擾,秦國後方不穩,統一六國就有後顧之憂。

於是司馬錯頒下命令,不惜一切追剿巴軍,不給巴軍以喘息之機。

秦軍順著巴軍出城方向,追出一天約四十餘里後,前哨來報:“前面樹林裡有巴軍留下的營地.”

司馬錯領著眾將前去察看,見林中有一堆堆熄滅的篝火,他甩蹬下馬,用劍鞘撥開幾個灰堆,手摸灰燼試試溫度,然後站起身對部將道:“巴人雖然走前用水撲滅篝火,但還是留下痕跡。

從火灰的餘溫看,敵軍在兩個時辰前剛離開此地,而且從火堆的數量,可以判斷出敵軍有萬餘人.”

司馬錯眺望東方,接著道:“由此東去,就將進入以前的巴人腹地,地勢多為崇山峻嶺,利於巴人戰法,而不利我軍施展。

傳令下去:今夜在此宿營,自明日起,全軍晝行夜宿,小心巴人偷襲我軍.”

連續三天,秦軍沿著巴軍留下的蹤跡追蹤而來,令秦軍懊惱的是,巴人似乎就在前方不遠,但無論秦軍走多快卻還是見不到巴軍的影子。

這天,前哨秦兵向司馬錯稟報,巴軍留下的營地有異常。

司馬錯前去察看後,發現火堆比前幾次增加一半。

副將道:“巴人營地火堆增加一半,難道他們增兵了嗎?”

司馬錯思忖一會,不屑道:“昔日孫臏用逐日減灶之法,誘使龐涓在馬陵道中計身亡。

此番巴人反用增灶之術,誘使我軍以為巴人增兵而放棄追擊,哼哼,可惜我司馬錯不是龐涓.”

副將道:“大將軍明見!巴人增灶反倒說明其膽怯.”

又過兩日,司馬錯發現巴軍火堆又增加了一半,秦軍不以為意,繼續追趕。

此時巴峻率龍門關撤出的巴軍與前來接應的黎化龍部會合一處,巴峻召集黎化龍、狐氏三雄、相芸、巴都等人來到一個山腰,巴峻開言道:“秦軍自龍門一路追來,沿途我們故意以增灶之法,迷惑秦軍,司馬錯肯定以為我虛張聲勢。

現我們兩軍會合,兵力增加兩倍,可利用機會給秦軍迎頭一擊.”

黎化龍點頭道:“巴人王所言極是,此處巴蘿山脈連綿數百里,山路崎嶇、樹木茂密,秦軍不慣此中地形戰法,而這反倒是我巴人優勢.”

相芸讚許地看著黎化龍,眼裡流露出仰慕的神情:“峻哥,化龍哥說得有理,我們可利用地形、樹林,用我們拿手的圍獵野獸的方法襲擊秦軍.”

狐三聞言調皮地笑道:“三公主,你何時改叫化龍哥了,如此親近,才一個多月時間,你們就相互傾慕了?”

相芸登時窘得滿面羞紅,啐了狐三一口:“啊,你胡說八道,看我不把你的狐嘴撕爛!”

說著就去追打狐三。

狐三跑到巴峻身後,相芸想抓住他,怎奈狐三拿巴峻擋著。

巴峻笑著攔住相芸:“芸妹,我是看著你長大的,如同自己的親妹妹一樣,化龍的確是文韜武略和人品俱佳,這一個月來對你亦是關心得無微不至,既然你們二人有意,姊夫就替你做主,許給化龍吧.”

相芸嗔道:“姊夫,你也欺負我,等我告訴姐姐,讓她好好管教管教你,哼!”

說完一扭身,見黎化龍站在一旁,只是笑著不吱聲,就佯做惱道:“枉你號稱‘小孫武’,眼見別人取笑我,怎麼就沒法子幫我呀?”

一席話說得大家愈發鬨堂大笑,自龍門一戰以來,他們還是第一次如此開心。

剛進山的三天,山勢相對平緩,秦軍行進很謹慎,各隊相互間尚能保持著隊形、距離。

待第四天以後,漸漸進入巴蘿山脈深處,秦軍沿著崎嶇的山路在山脊上行進,陡峻狹窄的道路並肩只能同時走兩人,秦軍隊伍從山腳一直綿延山樑,頭尾距離幾里遠,秦兵厚重的盔甲盾牌在爬山時成了最大的負擔,兵士們紛紛摘盔解甲,用馬馱著。

因一路上未遭遇過巴軍,加上行軍的疲憊,秦軍開始有所懈怠。

臨近黃昏,秦軍準備爬上山頂宿營休息時,突然山頂上響起牛角號聲,隨後滾木、石塊夾著風聲,從山頂轟然飛下,剛爬到山腰的秦兵死傷慘重。

緩過神的秦兵衝上山頂,發現剛才山頂的小股巴軍,已從另一面山坡逃下山去,鑽進一片茂密的林子。

秦軍前隊數百人隨即向巴軍追殺過去,秦兵衝進林子裡就見到不遠處的數個巴兵,巴兵一見秦兵追來即轉身逃向林子深處,那裡的樹木茂盛濃密,光線暗淡,秦兵在後面邊追邊喊著奔向巴兵。

突然,跑在前面的幾十個秦兵被迎面射來的一排冷箭,射中倒地。

與此同時,從樹頂上象下雨般,飛下一根根削尖的竹矛,秦兵沒有提防頭頂上的襲擊,中矛者近半,剩餘的秦兵在躲閃上面的飛矛時,卻紛紛中了巴人在草叢中、樹葉下的陷阱、夾子、竹籤的埋伏,秦軍將領驚恐地退出樹林,身後跟隨幾個逃出的秦兵驚魂未定。

司馬錯聽完秦將的敘述,認為這只是小股巴軍的襲擾,目的是延緩秦軍追擊,於是決定暫不與此股巴軍糾纏,天黑前,大軍在山上安營紮寨。

午夜時分,秦軍營寨中燃著篝火,整個山頭到山腰都是秦軍。

巴峻等人從林中悄悄摸到山腳下,他們觀察一陣後,退回到樹林中。

巴峻道:“司馬錯不愧為秦國大將軍,秦營設在山上,四周防守甚嚴,倘若我軍襲營,就只能仰攻,暴露在秦軍弓箭手面前,成了活靶子,秦兵從上而下反攻,亦是佔盡優勢。

今晚不是機會,還是另想辦法吧.”

隨後,幾人消失在夜幕籠罩的樹林中。

第二天,秦軍繼續沿著山路行進,近黃昏時分,前哨來報:山下五里有一處大湖,湖邊有巴軍營地。

司馬錯立即命秦軍先鋒隱蔽,前去襲擊。

秦兵從山上下來,偷偷包圍了湖岸邊巴軍營地,見幾十個巴兵正在收拾營地,似乎準備撤離。

秦兵迅速撲上去,巴兵一見秦兵突然出現,慌忙跳上湖邊幾隻竹筏逃去,秦兵大多不習水性,只能眼睜睜看著巴兵逃走。

這個湖處在群山之中,由山上流下雨水、溪水彙集而成,達方圓十幾裡。

司馬錯領大軍從山上來到湖邊,又飢又渴的秦兵紛紛走到湖邊去喝水,司馬錯急忙喝住:“不許喝湖水,小心巴人下毒。

來人,先讓馬喝水試試.”

待看到戰馬喝完水沒事後,司馬錯才准許秦兵喝湖裡的水。

秦兵還欣喜地發現巴兵匆忙逃跑,留下的幾筐剛從河中捕撈上來的魚,這對於幾天來風餐露宿的秦兵,無疑是絕佳的美味,趕忙支起一口口大鍋煮起魚來。

不少秦兵從河邊樹上採下野果,嘗後覺得此種野果雖微微帶點酸,但清甜汁多,於是有人爬上樹去,用長矛敲打樹枝,用盾裝了很多,秦兵紛紛大吃起來,這是秦軍自圍攻龍門城以來,難得的美餐。

到了後半夜,吃了魚和野果的秦兵們個個感到腹中脹痛難忍,一會兒就要大便好幾次,拉得人人全身無力,一些多吃了的秦兵,開始虛脫,只能躺著,無法起身。

司馬錯昨晚只吃了一點,反應倒還不嚴重。

見秦兵中毒,即叫來隨軍郎中問詢,郎中道:“小人猜測可能是昨晚吃的東西有毒,本來野果和魚都無毒,許是混在一起吃下,產生毒素,令人腹瀉不止。

小人帶有一些止瀉草藥,可命人煎成水,給兵士們服下,興許能醫好.”

司馬錯吩咐照郎中的方法煎藥,又交代眾將晚上須加倍提防巴軍來襲。

天將亮時,山中飄起濃霧,湖面亦籠罩在霧中,幾米開外看不見任何東西,這是巴地常見的天氣特徵。

秦軍將士經過一夜折騰,個個筋疲力盡,沉沉睡去。

巴峻指揮巴軍在濃霧中掩護下,乘竹筏、獨木舟悄悄接近湖邊秦營。

巴軍在距離秦營十幾米遠的湖中停住,而後巴兵們齊聲叫喊起來。

秦兵在睡夢中被驚醒,紛紛掙扎著爬起身,朝聲音方向望去,但根本看不見湖中情形。

突然湖上飛來密集的箭和竹槍,站起身的秦兵被射到一片,其他秦兵醒覺過來,紛紛抄起盾牌,排成一道防線。

此時湖中又飛來一支支火把,呼呼地夾帶著風聲,砸向秦營,秦兵被燒得焦頭爛額。

待司馬錯組織秦軍向湖中射箭時,巴軍已在濃霧的掩護下,劃出很遠,撤出戰場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影視從海豹突擊隊開始

小兵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