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一念神佛話說姜伯約為人謹細,當時頭腦一熱,答應陳龍用傳家之寶明王槍法交換按摩腿腳之法,但臨到交換之時,又覺得虛無縹緲。

陳龍明白姜維心意,親自給他按摩示範,從腿到腳,從上到下一番忙乎,盡顯按摩大師風采。

殊不知陳龍完全是照著光腦裡的教學影片,現學現賣,哪裡是什麼真的按摩大師?姜維舒爽之餘,方知陳龍按摩技藝超凡,絕非虛假騙人,母親腿腳康復有望,忙把手中帛冊塞到陳龍手中,意求陳龍授予絕藝。

陳龍只覺手中一陣冰寒,知道又是一件至寶,緩緩將帛冊塞回姜維手掌道:“伯約,你誤會為兄了。

按摩之法雖然神奇,但不足以交換你的傳家至寶。

只要能讓伯母有所康復,我情願免費教給伯約。

這槍法帛冊,你就收回去吧!”

姜維本意是有些捨不得,如今聽陳龍如此說,心頭先是一陣感動,接著微微怒道:“槐楊兄當我是什麼人?言而無信,我姜伯約誓不為也.”

陳龍知古人最講究誓言,特別是姜維這一類士子,把名聲看得比生命更重要。

想了想道:“不是我看不上這套槍法。

實在是為兄我的仙師教授的也是槍法,恐怕我無法在修習明王十八槍.”

姜維聞聽,不由釋然說道:“原來如此。

不過,以我之見,槍法流派雖多,主要招式卻都類似,其它細節儘可互相借鑑。

不是我吹牛,馬明王驚才絕豔、槍術大成,恐怕這本帛冊對槐楊兄的槍法會大有裨益.”

陳龍心中,一直也對這個神仙般的存在感到好奇,自己一直對外界放風,自己的仙師乃是山中神仙,而這個馬明王,倒的的確確是天山仙隱。

光腦中對於馬明王的介紹,一點兒都不少,可就是因為介紹的太多,讓陳龍頗為迷惑,這位天山仙隱馬明王,在這個自己穿越的歷史,到底是誰?首先,蠶神馬明王。

中國民間影響最大、流傳最廣的蠶神,傳說她是一位身披馬皮的仙女,在民間也有叫馬鳴王菩薩、馬明菩薩、蠶花娘娘、馬頭娘、蠶姑、蠶皇老太等。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桑養蠶的國家,對於蠶絲是如何被發現的問題,千古流傳著的美麗傳說給出了目前最具影響力的答案:“馬明王”作為蠶神,影響著人們在蠶桑習俗中生活和生產,堪稱“世界絲綢之神”。

在古代,蠶神有著重要的地位,勞動人民為了向蠶神表示敬仰,並表達蠶農對來年豐收的美好希冀,所以蠶農們對蠶神進行祭祀,並衍生出許多風俗。

可蠶神娘娘是浙江東陽人,似乎與天山過於遙遠,也難以想象蠶神同時也是槍神。

其次,馬明王是道教的神明。

馬王爺即馬神,一般俗稱馬王爺,全名叫“水草馬明王”,又稱“靈官馬元帥”。

傳說長有三隻眼,又稱“三眼靈光”、“三眼靈曜”。

在中國民間關於馬王爺傳說很多,他也曾大鬧天宮,也曾殺死東海龍王,也曾怒闖閻羅殿,比孫猴子似毫不差,性如烈火,剛直不阿,主持正義,有顆公正的心,豪放不羈,被尊為運元鼎化三十三天金臂圓光火犀大仙,都統王殿治靖捲簾大將軍,輔正除邪避瘟使,掌執火府火部使,封山破洞正一靈官都大元帥。

居六天火府,主管南極天樞院,部領六天吏兵,降伏天下妖魔鬼怪。

傳說馬王爺最初是佛殿中的燈芯,因聽經開悟,兼具火之精、火之靈、火之陰與火之魂。

因罪被佛祖罰下凡塵,先以五團火花托胎於馬耳山一戶姓馬的人家,生下來就有三隻眼,降生後三日就驍勇善戰,比當年哪叱還要叱詫風雲。

後來偷偷進入鬥牛宮放走了風火兩個判官,又取走紫薇大帝的降魔金槍,被紫薇大帝祭起九曲珠鎮住殺死。

馬王爺一靈不散,又投胎做了火魔王公主的兒子。

一降生就左手手掌上有一個“靈”字,右手手掌有一個“耀”字,故得名“靈耀”,拜妙樂天尊為師,得金磚、火旗、火鴉,收神荼(千里眼)、鬱壘(順風耳),被敕封為五顯靈官。

其後因為與金龍太子鬧翻,火燒南天門大鬧天宮,幾番地獄大戰天翻地覆,最後在如來的斡旋下成為真武大帝旗下華光大帝,也算是修成了正果。

陳龍微微搖頭,若是這一位傳說中的人物,恐怕一招就將自己擊成碎粉。

眼光到處,忽見光腦中兩條小小記錄,一說馬明王是殷紂王之子,三隻眼的殷郊。

另一說,卻道馬明王乃是西漢之金日磾,字翁叔,匈奴休屠王太子,隨昆邪王降於漢,身高八尺二寸,貌甚威嚴。

武帝封為馬監,遷侍中駙馬都尉光祿大夫。

這是第一條將馬明王與大漢朝聯絡起來的條文,歷史與穿越的時空忽然如此奇妙的連線到一起。

若是如此,馬明王並非虛構,而是西漢金日磾的後人,武帝功勳之後。

金日磾,字翁叔,初為匈奴休屠王太子,兵敗為霍去病所降,隨兵進入長安。

漢武帝賜姓為金,封御馬監,遷侍中、駙馬都尉、光祿大夫,領兵平定叛亂。

後元二年,漢武帝病重時,隨從霍光接受顧命,輔佐太子劉弗陵,封為秺侯。

漢昭帝即位後,用心輔佐,鞠躬盡瘁。

始元元年去世,時年四十九歲,諡號為敬,得陪葬茂陵。

元狩二年春,漢武帝派遣驃騎將軍霍去病,率領騎兵一萬,自隴西出發北擊匈奴,越過焉支山一千餘里,切斷匈奴右臂,執渾邪王子,繳獲了休屠王的祭天金人。

至夏,霍去病經居延及小月氏攻祁連山渾邪、休屠二王,使他們遭到慘重打擊。

同年秋,匈奴單于因渾邪王屢為漢軍所破,傷亡數萬,怒不可遏,欲召誅渾邪王。

渾邪王便說服休屠王共同降漢。

而休屠王因其部損失不大,估計單于不會殺他,後又中途反悔,渾邪王便殺了休屠王,其眾四萬餘人降漢。

漢武帝封渾邪王為列侯。

金日磾因父親被殺,無所依歸,便和母親閼氏、弟弟今倫隨渾邪王降漢,被安置在黃門署飼養馬匹,時年僅十四歲。

漢武帝一次在宮中宴遊歡樂之極,詔令閱馬助興。

當他看到一個體形魁偉、容貌威嚴、目不斜視的青年牽著膘肥體壯的駿馬從殿上走過時,感到很驚訝,就問起這個牽馬人的情況。

當漢武帝得知金日磾為休屠王之子後,就拜他為馬監。

之後升遷為侍中、駙馬都尉、光祿大夫。

金日磾親近漢武帝以後,不曾有過失,漢武帝很信任寵愛他,賞賜累積千金,漢武帝外出,他就隨侍車駕;在宮中,金日磾就侍候身邊。

一些貴戚在私下怨恨,說:“陛下不知道在哪得到一個匈奴小兒,反倒十分看重他.”

漢武帝聽說後,不以為意,反而更加厚待他。

金日磾的母親教誨兩個兒子,很有規矩,漢武帝得知後很讚許。

他母親病死後,漢武帝下詔在甘泉宮為她畫像,題名“休屠王閼氏”。

金日磾每次看見畫像都下拜,對著畫像涕泣,然後才離開。

金日磾的兩個兒子都被漢武帝所寵愛,是漢武帝逗樂子的弄兒,常在皇上身邊。

有一次,弄兒從後面圍住漢武帝的脖子,金日磾在前面,看見後生氣地瞪著他。

弄兒一邊跑一邊哭著說:“爹爹發火了.”

漢武帝對金日磾說:“幹嘛生我弄兒的氣!”

後來弄兒長大,行為不謹慎,在殿下與宮女戲鬧,金日磾正好看見,厭惡他的淫亂,於是殺了弄兒。

這個弄兒就是他的長子。

漢武帝得知後大怒,金日磾叩頭告罪,把為什麼殺弄兒的情況一一說出。

漢武帝很哀傷,為弄兒掉淚,後因此對他以禮相待。

馬何羅兄弟策謀造反,金日磾發現他們神情異樣,心裡懷疑他們,暗中獨自注意他們的動靜,與他們一同上殿下殿。

漢武帝還未起床,馬何羅袖藏利刃,從東廂而上,看見金日磾,神情大變,跑向漢武帝的臥室,不料撞到寶瑟,摔倒在地,金日磾得以抱住馬何羅,隨即高聲呼喊:“馬何羅造反!”

漢武帝從床上驚起。

侍衛拔刀想殺馬何羅,漢武帝恐怕傷到金日磾,阻止他們不要用刀殺。

金日磾揪住馬何羅的脖子,把他摔到殿下,侍衛才能捉住捆綁起來,徹底審訊,最後都伏法受誅。

金日磾因此以忠誠篤敬、孝行節操而聞名。

金日磾自從在漢武帝身邊,幾十年從不用目光直視漢武帝。

漢武帝賞賜給他宮女,也不敢親近。

漢武帝要把他的女兒納入後宮,金日磾不肯。

金日磾的為人就是像這樣篤厚謹慎,漢武帝認為他的行為特別奇異少見。

後元二年,漢武帝病重,囑託霍光輔佐太子劉弗陵,霍光要謙讓給金日磾。

金日磾說:“我是外國人,那樣將讓匈奴輕視漢朝.”

於是就成為霍光的助手,霍光把女兒嫁給金日磾的嫡子金賞,金家幾代從此隆恩不絕。

陳龍查到此處緩緩點頭,仰望金日磾之忠義無雙,傾慕霍去病之英勇無敵,心中思潮起伏,終於對耐心守候的姜維說道:“這帛冊我萬萬不能接受,但承蒙兄弟如此盛情,請為我開啟帛冊一觀明王十八槍,於願足矣.”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來了,此刻NBA由我來主宰

一包六塊五的真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