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太后之心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唐.劉禹錫《烏衣巷》話說陳龍與何太后老情人相見,一切盡在不言之中。

可惜漢獻帝被人劫持的陰霾,始終籠罩在兩人心頭,陳龍終於瞭解了漢獻帝被劫持的前後經過。

陳龍正欲隨太后去探尋地道,太后寢殿外魏延的粗嗓子忽然響起,卻說是諸葛亮想要覲見。

陳龍已經習慣了魏延的歪心思,見有個宮女在殿門外閃閃縮縮的觀察,忙道:“那女官,太后讓他們都進來!”

那宮女明顯鬆了口氣,如蒙大赦般忙回身將眾人引入。

陳龍點手為何太后一一介紹,眾人還是行了叩拜之禮,陳龍也是無奈,畢竟還是名義上的皇族,繁文縟節還沒有正式作廢。

何太后恢復了雍容氣度,在殿裡高臺的鳳座上說道:“我大漢自先高祖創立以來,享國已有四百餘年矣。

中間雖有王莽之流篡漢自立,然天幸先光武帝驚才絕豔,遂有光武中興之新世界。

其後又有先明帝、先章帝沿襲輕徭薄賦,與民生息,開創‘明章之治’盛世,先和帝繼位後,先後大破北匈奴、收復西域,開創‘永元之隆’,我大漢朝國力達到極盛!可惜先靈帝末期國運衰微,爆發黃巾賊起義,雖剿滅民亂卻導致地方財政匱乏,各地軍閥擁兵自重,董卓之亂後我大漢已名存實亡。

幸虧文龍義薄雲天、拔刀相助,協助我皇庭撥亂反正,終於剿滅董賊,方有皇室今日之優渥。

當今天子聰明睿智,一直將文龍愛卿的恩情牢記心間.”

說罷從鳳座上站起,虛虛遙遙,竟朝著陳龍微微鞠了一個躬。

陳龍本是坐在堂前,忙也站起謝恩,口中連稱“不敢”。

魏延等見主公如此,只好也隨著跪下謝恩。

只聽何太后繼續道:“是故,我皇家對南鄉候是絕對的信任,南鄉候的話就是本後的話,南鄉候的意旨就是本後的意旨。

文龍愛卿,請您念在本後孤苦伶仃,皇兒他年幼無知,命運中諸多不幸,本後欲請愛卿親自尋找皇兒下落,切不可推脫!”

說著竟是掉下淚來。

陳龍沒想到何太后一番宏論拐彎抹角,最後竟是為了求自己去救漢獻帝,不禁說道:“太后不必悲傷!待長安平定,小臣必定盡心竭力,尋找皇上下落!”

眼角瞥了一眼諸葛亮,諸葛亮立即會意,侃侃說道:“太后,小臣諸葛亮,字孔明,現為南鄉候座下青龍軍軍師。

今次南鄉候發現長安有奸臣當道,意欲引導皇上屠戮忠臣,以達到獨霸朝綱之目的,幸虧我等縝密偵查且及時出手,方得免除朝廷災禍.”

何太后臉色微黑,問道:“諸葛軍師說的奸臣,不知又是何人?”

諸葛亮繼續道:“大司徒王允,曾暗中遣人刺殺我主多次未遂,其族弟王越號稱劍神,主公若不是身懷絕技,就險些被他暗殺得逞。

此人還暗中勾結軍隊首領,意欲控制長安京畿,挾天子以令諸侯,將皇上的權力徹底架空。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我主陳龍對王允的密謀早已洞若觀火,因此得以在長安先發制人.”

何太后臉色更黑,怒道:“王允竟敢如此險惡用心!諸葛軍師,試問與王允勾結的軍隊首領又是誰?”

諸葛亮不疾不徐道:“城西盧毓、潼關皇甫、西北朱儁,都是與王允眉來眼去,嫌疑難免.”

何太后咬牙切齒道:“王允之流,欲要陷我皇族於萬劫不復之地嗎?南鄉候此來,請派大軍替朝廷掃清寰宇.”

陳龍見太后如此,趁熱打鐵道:“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何太后忙道:“速速講來!”

“孟子有云:‘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

諸侯危社稷,則變置。

聖人的意思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諸侯如果危及到國家,就要改立諸侯.”

“國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換,只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換的。

所以,百姓才是最為重要!《尚書》也說:“民惟邦本,本固君寧.”

老百姓才是國家的根本,根本穩固了,整個國家也就安寧。

所以要想治癒天下亂離,唯有讓人民當家作主!”

何太后臉色難看,旋即不解道:“愛卿所言,真是匪夷所思。

在本後眼裡,只有一個文龍罷了,如果按照你剛才所說,皇室仍是皇室,只是要交出權力,然則文龍你又獲得了什麼呢?”

陳龍粲然一笑道:“我不過是人民其中的一員,只要有選舉和被選舉的權力就可以了.”

何太后還是不解,搖著頭道:“文龍,本後心中所想,與你所說大相徑庭。

恐怕朝中百官、天下諸侯乃至各大家族族長,都難以理解你的所言。

但本後深知文龍智慧如海,只要是你所說的,我都會認真考慮。

皇室目前話事的仍是皇兒,等文龍找到他下落,我當為文龍的理想親自與他說項.”

陳龍微微一笑道:“這件事,必須要達成,這是我此來長安的目的所在,希望得到皇室的支援。

雖然目前皇上不知去向,但臣下認為,在找到他之前,正好用來磨合新的政體,在長安籌備第一屆****大會。

出了什麼問題,也好及時糾正.”

何太后再次臉色發黑,有些無力的緩緩說道:“宮中的一切規矩,任憑文龍更改便了。

只是此事真的要皇兒親自點頭才好.”

想了想繼續說道:“只是這宮中日常用度不小,文龍準備給我皇室多少開支?”

文龍想不到何太后會直接問給多少錢過日子,心想給多給少都不好,隨口說道:“這個太后放心,只要我陳龍有的花,就不會讓皇室過苦日子。

這樣吧,等他們測算一下前幾個月皇室的具體花銷,平均後翻倍供給吧.”

何太后想不到陳龍如此大方,應該是給足了自己面子,臉色稍微好看一些說道:“這樣說來也算優待我皇室了。

但皇室一向開枝散葉,子弟遍於天下,以後這方面還要和文龍具體商量怎麼辦.”

陳龍正欲說話,何太后擺手繼續說道:“傳我懿旨。

即日起,遷陳龍為大司馬,統天下兵馬,攝政,賜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

賜爵襄陽侯,食邑十萬戶.”

萬戶侯本是漢代侯爵中的最高等級,具有至高無上的尊貴榮耀和權勢,因享有萬戶農民的賦稅而得名。

何太后一下子就給了陳龍一個十萬戶候,恩寵不可謂不隆。

官位更是直奔三公之首,甚至超越了司徒王允。

陳龍暗中苦笑,自己本是要掃除舊官制,不料官兒卻越做越大,但心裡還是感念何太后的良苦用心,在太后心裡,陳龍為了天下百姓勞苦功高。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醫科學生下鄉,你讓我來做皇帝

夢言痴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