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聲名鵲起名聲若日月,功射如天地。

——戰國末期.荀子《荀子·王霸》話說成龍一番關於月旦評的言論,徹底鎮住了有野心的麴義。

麴義忍不住熱血上湧,威震天下的名聲對他的誘惑實在太大了。

麴義陪著笑問道。

龍先生,你想組織一個新的月旦評?敢問先生有哪些資質?”

陳龍知道麴義還是半信半疑,信口胡謅道:“麴義將軍,中原大亂,你可知許先生去了哪裡避難?”麴義神色一動,彷彿想起了什麼傳言,說道:“傳說許先生舉家遠赴交州,以避禍亂,不知是不是真實的情況?”陳龍一本正經道:“當年劭師受到司空楊彪徵召,又被舉為方正、敦樸,各種朝廷特徵都不肯答應。

楊司徒知道劭師才學,親勸劭師做官,劭師回答說:'現在小人得志,王室將亂,我想去淮南東海避難,這樣來保全家中老幼。

'於是南到廣陵郡,低調入城,其中包括我的許靖師父.”

麴義大驚失色道:“你的許靖師父?你竟然是.......”陳龍連連搖手,意思是讓自己說完,麴義果然乖乖閉嘴,陳龍繼續道:“劭師到達廣陵郡後,徐州刺史陶謙以禮相待,很是周到。

但許師仍深深感到不安,告訴他的門生說:'陶恭祖表面上好名,內心卻不是真的。

他對我雖然很好,但這種情況是不能維持長久的,不如走吧。

'於是又到曲阿,去投靠揚州刺史劉繇。

後來陶謙果然收捕了寄居在他那裡的賓客.”

“靖師慧眼如炬,力勸劭師不要投靠劉繇,劭師卻念著劉繇的好處,不聽靖師之言。

靖師無可奈何,只得帶著自己的家眷,與劭師分道揚鑣。

果然,劉繇被孫策擊敗,奪了揚州多郡,我劭師與劉繇南逃豫章,不幸最終在那裡去世,時年只有四十六歲.”

“我靖師曾任舉貶升降天下的官員的官職,專責淘汰腐敗昏庸的官員,提拔舉薦懷才失意之士。

被靖師提拔任用的,有荀爽、韓融、陳紀等為公卿、郡守,任用韓馥為冀州牧,侍中劉岱為兗州刺史,張諮為南陽太守,孔伷為豫州刺史,張邈為陳留太守,而靖師本人則被提升為巴郡太守,但靖師不肯到任,被改任為御史中丞.”

“靖師的堂兄許瑒為陳國國相,與孔伷共同謀劃進攻董卓,所以靖師預料董卓會誅殺自己,於是與劭師一同出逃。

靖師出於仁厚之心,臨走收養撫卹親族鄉鄰,許多人願意跟隨.”

“孫策東渡長江,人們紛紛逃往交州躲避戰亂,而劭師決定與劉繇同去豫章郡。

靖師決定遠赴交州避難,就此與劭師分道揚鑣。

靖師自己坐在江岸上,讓隨從人員乘船先走,親屬族人都出發後,自己才起身隨後跟去,當時看到這一場景的人莫不讚嘆。

到了交趾郡,受到了交趾太守士燮的格外敬重厚加款待.”

“同時寄身交州的,還有陳國人袁徽,他給尚書令荀彧寫通道:'許文休乃是英才偉士,智謀策略足以參與國家大事。

自他流落交州以來,與眾人生活在一起,每當遇到憂患危急之事,他總是先人後己,與親族內外的人同飢共寒。

他以人倫綱常對待同類,仁義寬厚,都很有收效,只是無法一一列舉而已。

'荀彧遂請皇命,令鉅鹿人張翔出使交州,想再度徵召靖師,試圖與許靖訂下誓約,許靖拒不答允。

靖師又寫信給曹操,希望他能讓國家安寧,百姓得到恩濟,並對他提出了一些意見。

張翔怨恨許靖不為自己所用,把靖師寄給曹操的信簡搜查出來後,全部都扔到了水裡。

靖師高風亮節,在交州聲名鵲起,念念不忘當初月旦評之盛況。

如今靖師年事已高,我等許氏弟子,這一次重出江湖,就是想重新將劭師和靖師開拓的月旦評發揚光大.”

“吾原為東京子弟,上一輩與許家有淵源,自幼就在許氏家族行走,得在許氏私塾讀書。

到一十二歲,得許氏劭師和靖師親自指點,後隨靖師直下交州。

我的目標,就是在靖師提出的天下人物中重新啟動月旦評,而麴義將軍恰好是靖師武將人物名單中的一員.”

陳龍終於停止忽悠,眼巴巴看著麴義的神情。

麴義卻早已掩不住喜色,見陳龍看著自己,連忙說道:“失敬失敬!原來龍先生是兩位許先生的高徒!兩位許先生早已名揚天下幾十年,沒想到我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小州相,也能進入許靖先生法眼。

龍先生的新月旦評,我一定支援到底,若能把第一屆新月旦評放在滄州,我願意傾我所能幫助龍先生達成心願.”

麴義最後又加了一句:“只要龍先生能在月旦評上,對我有些點評,龍先生可明白?”陳龍呵呵笑道:“這個自然!就算是麴義將軍想獲得靖師的點評,我也會不遺餘力進行!”

心中想的卻是,若麴義知道自己是麴義的主公,不知會做何感想。

麴義聞言大喜道:“若我有那等榮幸,異日當親赴交州,親自去求見許靖先生!”

陳龍也大笑出聲道:“這個沒有問題!不過,不瞞麴將軍說,這次我奉師命巡遊冀州,麴義將軍這裡只是我的第一站。

待我巡遊之後,再回來組織月旦評不遲.”

麴義點頭稱是,忽然問道:“龍先生,我聽說交州士燮,早已投降那荊州牧陳龍,靖師在交州落腳,那不就是在陳龍治下?”麴義見龍珠點頭,繼續說道:“聽說陳龍是那長江以南的絕對霸主,剛剛又佔據了漢中地面。

此人到底是不是英雄?龍先生何不先點評一番?”陳龍見話題忽然扯到了自己,想了想說道:“陳龍驚才絕豔、文武雙全,追隨他的人如同百川歸海,令他年紀輕輕就佔據了交州、荊州、漢中之地,甚至控制了西京長安,本可列為超級英雄之列。

可惜他也有重大的疏漏,將自己擁立控制的漢少帝,被人所乘殺死,致使漢獻帝一脈的人奇峰突起,嚴重威脅了他的地位。

不過,靖師對此人十分推崇,蓋因陳龍施政為公,又有蔣琬等內政奇才輔助,為民謀福、輕徭薄賦、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百姓安居樂業。

若說天下英雄,無疑陳龍是頂級的。

靖師更是點評道:'文龍乃天上紫微也!信亂世當結束於君之手。

'這個評價可以說是無與倫比的.”

麴義哦了一聲,靠在椅背上,似乎是嘆息了一聲,又像是鬆了一口氣。

其中滋味,只有他自己知道。

只聽他低沉的聲音繼續問道:“那麼陳龍的武藝如何?”“他的武藝?這麼說吧,呂布雖勇,不見得能敵國劉關張聯手;而劉關張聯手,也不一定抵得過一個陳龍。

更何況強如趙雲、馬超、黃蓋等名將,還有冀州張郃、高覽,都是陳龍手下大將,若陳龍武藝不強、人望不足,怎會有如此人才依附?”麴義默默點頭,連以公平公正著稱的許靖都這麼說,自己還能有什麼疑問呢?陳龍乃是這天下第一等英雄,正所謂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秦國龍起

三國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