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大將之風一身轉戰三千里,一劍曾當百萬師。

--------唐.王維《老將行》話說陳龍來到蔡府,蔡琰魂飛夢魘,如在夢中與愛郎相遇。

等到意識到面前真是活生生色陳龍,感念陳龍君心未忘,又得知陳龍始終無嗣,終於同意放下一切矜持,奉子成婚,嫁給陳龍。

從此,這世上有了胡笳的第十九拍,好在這最後的一拍,是蔡家的平安喜樂。

陳龍大婚訊息在長安傳開,皇室與陳龍關係良好,自然有喜誥傳來。

而何太后的一封私信,卻是醋意十足,除了說奉子成婚、有傷風化等語之外,最後要求今夜要與他私會。

陳龍本次到長安,除了與蔡琰再續前緣之外,就是要理順與皇室及其擁躉的關係,特別是皇甫嵩、盧植等幾個當世名將,以及他們手裡的兵馬力量,徹底將長安控制在自己手中。

而最重要的還是盧植,如果能獲得他的支援,那自然會獲得盧植大徒弟公孫瓚的好感。

公孫瓚與劉備一起師從盧植,劉備雖然仍在顛沛流離,而公孫瓚卻是在幽州混的風生水起。

將來公孫瓚若能在後方掣肘袁紹、曹操,對自己的荊州安全自然十分重要,至少能爭取不少時間。

當夜,陳龍乘坐御用車馬,直直進了太后寢宮。

護衛得了太后懿旨,自然不敢阻攔,而自從皇室遷入長安,已經不再使用宦官,除了護衛是清一色的御林軍,皇宮內部一律使用女官。

自從上次有了一夕之緣,何太后就對陳龍一直念念不忘。

當時,作為何太后唯一可以依賴的男人,也只有用身體來換取彼此的絕對信任。

可是何太后的心思,並沒有因為陳龍的離開而斷絕,反倒成了不可逆轉的單相思。

如今皇室尊嚴不再,陳龍雖然同意保留皇權,卻對外明說要將皇權收歸****會議,何太后一介女流,倒也不十分介意。

可是,這次陳龍忽然迴歸,竟是為了迎娶一個大了肚子的蔡文姬,也不說來宮內看看她,著實讓何太后傷心了一夜。

猶豫著寫了那封給陳龍的私信,真是說軟了也不好,說硬了怕陳龍不高興,最後終於忐忐忑忑的將信送走。

果然回信說陳龍今晚就到,何太后是久曠之身,平時連個說話的人都少,當時就喜翻了心。

一番沐浴更衣,巧妝豔抹,銅鏡中反映出的宮裝美女,膚如白雪,柳眉含春,說不盡的風情無雙,仿似十八歲的嬌羞少女,連自己都看的怦然心動。

盼著夜色見黑,不知問了幾次人來了沒有,守門的女官都在心中竊笑,也不知今夜來的是怎樣一個郎君?等的十分焦躁,終於步履聲響起,門官引來一個高大雄偉的身影,在臺階前跪倒失禮,口稱太后千歲。

何太后拿捏精神,坐穩揮退宮娥,待眾人退下,忽的站起撲下臺階,口中嬌聲道:“陳卿,快快平身!”

陳龍站起,面對已經近在咫尺的美豔太后,不由也回憶起那夜風流。

何太后豔麗如昔,明顯經過了靜心的打扮,年歲雖長,卻毫無殘花敗柳之色。

身心俱傾,已經依偎在陳龍身邊。

兩人都不知從何說起,陳龍心中一軟,咳嗽一聲,先開口說道:“太后來信責罵,臣下不敢不來.”

何太后抬起頭顱,美目緊盯著陳龍雙眼道:“文龍,不要怪哀家,你來了就好,為了見你一面,即使我這個皇太后也要騙人呢。

文龍,你.......可還能記得我?”最後一句,已經是赤裸裸的調情。

陳龍心道,太后比我還著急,看來是孤獨的狠了。

板著臉道:“太后,我上次離開長安,咱們可有言在先,我會全力保留漢統,但權力將收歸****會議。

時過境遷,太后沒什麼別的想法吧?希望太后能遵守皇室一脈的承諾.”

何太后右手挽住陳龍的胳膊,兩人彷彿卿卿我我的戀人般走上丹犀,何太后邊走邊道:“文龍,這個承諾,只要我在,就絕不會變。

別說文龍能繼續維持大漢皇室尊嚴,就算文龍有什麼別的想法,我一個婦道人家,又豈能左右於你?”說著扶著陳龍,兩人親親熱熱同在鳳座上坐下。

陳龍見何太后親親熱熱,也不算忸怩作態,放下懷抱問道:“你信裡說的,我也明白。

你雖然明白我的心,難保你手下那些老臣們對我沒有意見,我這個婚禮還是要防著點他們,你只是善意提醒罷了.”

何太后見陳龍通情達理,心中歡喜道:“文龍,可不是嘛,那些老頑固就是如此固執,喜歡管別人的閒事。

尤其是你最近又開疆擴土,現在有很多人對你頗有微詞呢.”

陳龍微微緊張起來,就要站起。

順口問道:“哦?你說說看,都是誰對我有意見?”何太后連忙一把拉住陳龍,按他坐下,給他按摩肩頭道:“文龍何必計較他們,待你天下一統之日,到時候我皇室同意將權力移交,就輪不到那些老頑固多說什麼.”

陳龍放鬆下來,享受著何太后溫柔按摩,問道:“你這麼說,我真是心花怒放,看來太后對我才是真愛.”

一句話說的何太后笑的滿臉皺紋,舉手虛打了他一下,說道:“真會說話!”

就勢斜靠在陳龍懷裡,享受溫存。

陳龍撫著何太后肩膀,心中一動問道:“皇上和陳留王身邊,現在都是誰在幫他們?”何太后聽出他話中有話,還是老老實實答道:“皇上身邊,無非皇甫嵩、王子服、種輯、吳碩他們幾個,有時候西涼那邊馬騰將軍、洛陽那邊王允將軍還有賦閒在家的盧植也偶爾來拜見。

陳留王那邊,因為一直幽禁,只有他那個老婆董氏和他老丈人董承時不時走動一下.”

陳龍聽了,不由得微微一笑,心道這大半個衣帶詔都快湊齊了,就差劉備了。

笑著說道:“在下有一事相求,太后可要幫我.”

何太后忙道:“文龍,春夜苦短,你說什麼我都答應。

不過你的要求提完之後,今夜可否不再說朝堂之事?”陳龍哈哈大笑,拍了一下太后粉臀道:“沒想到太后比我還急!我的要求很簡單,明日我大婚之後,還請太后讓皇上下詔書,讓皇甫嵩升任大司農,將手中軍權交給盧植.”

何太后清醒了一些,沒想到陳龍要求如此具體,心中疑惑陳龍為何不直接索要軍權,口中滿口答應道:“就按文龍說的辦。

公事說完了吧?”說道最後一句,已是媚眼如絲。

這一夜何太后如狼似虎,在此略過不提。

陳龍凌晨返回客棧,心說老婆多了真心累。

睡了不到兩個時辰,就被手下搖醒,開始準備大婚事宜。

當日,蔡府紅燭高照,鼓樂喧天,賓客滿門,婚禮之後陳龍正式遷入蔡府居住,佔據了左邊幾間耳房。

蔡邕自然喜出望外,以前洛陽那些前呼後擁的日子,似乎又回來了。

奇怪的是,與皇上親近的幾位大臣,這次只有盧植因自己獲罪後是布衣,並沒有出現。

第三天,果然皇宮中傳出訊息,聖旨已下,皇甫嵩升任大司農,位列九卿首位,而盧植獲罪後賦閒在家,這次被任命為太尉,掌管朝廷軍馬。

盧植奉昭後,第二日到朝堂謝恩,陳龍也以南鄉候的身份得以出席。

盧植鬚髮皆白,重新披上官服,重又威風凜凜、氣振八方,龍行虎步,頗有當世名將之風。

盧植,字子幹,涿郡涿縣人,東漢末年經學家、軍事家。

盧植性格剛毅,師從太尉陳球、大儒馬融等,為鄭玄、管寧、華歆等的同門師兄。

曾先後擔任九江、廬江太守,平定蠻族叛亂。

後與馬日磾、蔡邕等一起在東觀校勘儒學經典書籍,並參與續寫《漢記》。

黃巾起義時為北中郎將,率軍與張角交戰,後被誣陷下獄,皇甫嵩平定黃巾後力救盧植,於是復任為尚書。

後因上諫激怒董卓被免官,隱居在上谷軍都山,被袁紹請為軍師,初平三年去世。

著有《尚書章句》、《三禮解詁》等,今皆失佚。

唐代時配享孔子,北宋時被追封為良鄉伯。

白馬將軍公孫瓚以及後來的蜀漢昭烈帝劉備皆為盧植門下弟子,范陽盧氏後來也成為著名的家族。

陳龍讓盧植掌握軍權,自有深意。

不但是因為與盧植有交情,更是因為不會馬上引起皇甫嵩的警惕和反彈,如果盧植掌控了長安部隊,一旦自己能說服盧植倒向自己,則長安一下子就剩下黃蓋和盧植兩隻自己的軍隊,從此變得固若金湯。

剩下朱儁一支朝廷軍馬在外,已經對自己不構成威脅。

退朝之後,盧植有意無意經過陳龍身邊,腳步不停,頭也不歪,幽幽語聲飄來:“南鄉候明日有時間,午時在水邊的大風樓相見.”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我孟獲不想被七擒七縱

糊糊味的糊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