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臺宮燈火通明,躬操文墨,晝斷獄,夜理書,熱火朝天。

自從嬴玉識破了盧生的仙丹毒計,始皇便斷了修仙的念頭。

加上不再吃毒丹,持續吃生雞蛋和豆漿排毒,原本灰暗澀澤的面容居然多了些許紅潤,精氣神好了許多,更加勤政。

加之大秦人才科舉、柔化秦法、輕徭薄賦三大長策正緊鑼密鼓的推進,因每一項長策都不是孤立存在,如人才科舉並非一個單純制度推出,首先編撰標準化的科考教材與範圍。

由儒家牽頭,博採眾家之長,說起來簡單,除了四書五經,還要糅合秦律、農家、甚至醫家、算術等學科,更是盤根錯節,犬牙交錯,絕非易事。

科考的目的,絕非選拔吟詩作賦的讀書人,而是治世之幹史能吏。

博士宮一干博士帶著改變世界的強烈使命感,旺盛的精力也找到了正確的釋放出口,晝夜加班,有序推進,但速度極為緩慢。

“陛下,科考之公允,首先是科考書籍的標準與統一,我等在重新編纂之時發現有幾大障礙,比如,同樣一本書,理解卻千差萬別。”

博士宮僕射周青臣眉頭緊蹙,雖然是馬屁精,卻也有真才實學。

“同樣的文章,視野與高度不同,理解意圖定有偏差,此為正常?!”李斯愕然間,像看白痴一樣,不解道。

“如此淺薄道理,青臣豈能不知?”

周青臣苦笑道,“同樣一段文章,由於斷句的不統一,才導致內涵天壤之別。

如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一解,也可斷句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附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同樣的一段話,完全是兩個意境。”

“是有這個問題。正好趁科考,將文章斷句全部統一。”嬴政頷首道。

“???”周青臣欲言又止,無奈道,“是,陛下。

其次,臣等在編纂之時發現,達到舉人級別,所需竹簡可謂浩瀚如煙,汗牛充棟,如果科考普及,或許將竹林伐光,也無法解決竹簡之需。”

嬴政、李斯、馮去疾等人:“???”

“再有,書簡極為笨重,如此多的竹簡,攜帶極為不便!”周青臣再次補充道。

始皇豈能不知竹簡之苦,每日批閱竹簡重達一百多斤,簡直是個體力活,關鍵還不能二次利用。

始皇等人陷入了沉思。

難道,科舉就此作廢,亦或調整新的方向?

“陛下,嬴玉求見!”寺人傳話道。

眾人眼神一亮,始皇穩如老狗:“傳!”

嬴玉迤迤然進入大殿。

自從始皇敲打之後,嬴玉每日都會抽出些許時間,朝堂議事,似乎只要嬴玉在,就沒有能難住他的問題。

“父皇,兒臣明日即將啟程韓趙兩地,一來辭行,而來獻兩本書。”

嬴玉清朗的聲音在大殿響起,隨之將兩本線裝書遞於寺人。

始皇接過從未見過的兩本書,定眼看去頓時目光如炬。

兩本書都是一尺長寬,卻是麻線裝訂,分別為《田間醫護寶典》、《戍邊屯田寶典》。

這是臨行前,嬴玉專門借調了幾位博士,在甘泉宮由嬴玉口述,幾位書寫而出。這都是答應公子高和公子豹的承諾。

始皇隨手取出一本遞給李斯,自己無師自通的翻閱起《田間醫護手冊》。

不由自主間呼吸變得急促,雙目橫向掃來掃去。

李斯、周青臣看向內容更是震驚不已,顯然不是震驚的內容,而是書的形式,以及表達的方式。

“看出些什麼不同嗎?”嬴玉看向周青臣輕飄飄問道。

在座之人都是朝堂巨擘,甚至無需解釋便能體會文字表達之要義,而且閱讀起來絲毫沒有障礙。

“陛下,九公子真乃神人啊?!且不說書籍的內容,就表達形式有三處變化,讓文字表達更加準確、清晰、明瞭!”

周青臣笑容可掬說道,“其一,古之書籍乃竹簡書寫,所以皆為以豎式文字排列,而此書文字居然是橫向排列,閱讀起來稍許適應後,更加的輕鬆。

第二個變化,便是斷句。規範各種符號的使用方法,本書蘊涵額‘逗號、句號、冒號、引號、問號、頓號、感嘆號’七種符號,不僅能表達內涵,而且可體現情緒。

第三個變化,便是分段。同一段內容合併一處,然後重新分段,更加容易理解。

陛下,這真是瞌睡了送來枕頭,此種表達方式,甚至一看便能無師自通。”

隨之,周青臣滿臉堆笑,“九公子,此書的體積和重量,不及竹簡的兩成,攜帶更加方便,此書的材質可否普及?”

“當然,紙張僅需竹簡的兩成費用,更加輕便!”嬴玉悠悠道。

“可否量產?”李斯急促道。

李斯親自增補的內史雜律中指出:“有事請也,必以書,勿口請,勿羈請。”不論是多小的事,下級都需以書面公文的形式向上級彙報工作,不得口頭稟報了事。

此外,金布律中有規定,“官相輸者,以書告其出計之年,受者以入計之。”

官府輸送物品,應以文書通知其出賬的年份,接受者按收到的時間記賬,如此不僅能精確上計,還能追查責任。

這種“文書行政”在各郡縣廣泛推行,所以每年都需要海量的竹木簡牘。

然而簡牘笨重,休說搬運的人了,就連李斯每天審閱郡縣送來的法律爰書、乞鞠,都累得乏力。

儲存運輸起來也不便,一卷卷的竹冊太佔空間了,所謂的學富五車,不過是數十萬言而已。

隨著天下一統,中央和郡縣處理的政務與日俱增,簡牘的不便之處更加明顯,秦朝上到皇帝,下到斗食吏,迫切需要一種新的書寫載體,來提高行政效率……

紙的普遍使用,不但促進了書籍文獻資料的勐增和科學文化的傳播,而且促進書法藝術的發展、繁榮和漢字字型的變遷。

在一片窄而堅硬的簡牘上寫字,筆鋒受書寫材料空間及質地所限制而不能充分施展。但用潔白平滑又柔韌受墨的大張紙上揮毫,情況便能根本的改觀。

“可!但一時間不能滿足整個大秦之需求!”嬴玉成竹在胸。

始皇大喜。

畢竟秦始皇每天要批閱一百二十斤奏疏,實在是一個沉重的體力活。

若真能像嬴玉所說,能做出輕薄如帛,便宜勝過簡牘的”紙“來,不但皇帝自己的工作輕鬆了不少,對推行書同文字,也大有裨益。

“若真如九公子所言,順利製出輕薄似帛,便宜如木牘的紙來,對秦而言,當真是大功一件!”

作為左相,李斯很清楚,秦制與六國的一大不同,那便是堅持“文書行政”。

“九公子能否在三個月內,造出的紙張,率先滿足朝廷文書之需求?”李相看向嬴玉,越看越滿意。

“父皇,關於造紙術,兒臣已委託巴清氏利用水打磨動力生產。”

嬴玉拱手道,“至於以後是否需擴大生產基地,由父皇乾綱獨斷,統一運籌。”

“呵呵……再次見證了九公子算路深遠,化腐朽為神奇的手法,真乃無處不在。”

甘羅大喜道,“原本巴清真正接手千架筒車才發現,工程量極大,而且財力無法支撐,這授予造紙術,又是一個雙贏啊!”

“咳咳……”

始皇清清喉嚨,乾笑道,“嬴玉發明造紙術,規範文書寫作規範,包含提供這兩本寶典,堪稱及時雨。

功勞不小。”

隨之板著臉,一臉嚴肅,“然,汝作為大秦九公子,又是奪嫡皇子,做這一切應視為汝之本分。”

看向嬴玉一臉誇張的震驚和不解,始皇乾咳兩聲,皮笑肉不笑道,“咳咳……大秦是法度國家,有獎有罰。至於獎勵,父皇會酌情考慮給你奪嫡加分,如何?”

“父皇說了算!”嬴玉一臉揶揄,連他都不知需要什麼。至於立嫡,嬴玉敏銳意思到,過早立嫡絕非好事。

根據後世的馬斯洛人類七層需要……

1、生理需求:人們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衣食住行;

2、安全需求:勞動安全、生活穩定、希望免於災難、希望未來有保障等;

3、社交需求:歸屬與愛的需要;

4、尊重需求:自尊、他尊和權力慾;

5、認知需要:對自身和周圍世界的探索、理解及解決問題的需要;

6、審美需要:對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欣賞;

7、自我實現:竭盡所能,使自己趨於完美,實現理想和目標,獲得成就感。

嬴玉更是直接達到了最高層,每天都在享受自我實現帶來的成就和滿足感。

始皇也很頭疼,倒並非擔心嬴玉功高震主之嫌,主要是嬴玉賞無可賞。

地位?已經是在奪嫡!況且,又不能拔苗助長,不適當打壓已然不錯。

金錢?如果想賺錢,根本不會上交朝堂。

美女?人家撩女有一整套,而且都是極品。

名聲?誰還有嬴玉如彗星般懸空,風頭無兩?

“酒肆和繡房籌備的如何?”始皇問道。

“酒肆稍微簡單一些,明日便可如期開業。至於繡房,布匹生產、上色染色、終端銷售,三點一線,還需一些時日。”

當國家處於良性的執行機制中,科技的發展與創造才是驅動文明邁向更高臺階的驅動力。

沒有燧人,世間就沒有火,世人將永遠生活在黑暗裡;

沒有後稷,天下人就不知道如何種莊稼,得永遠茹毛飲血;

沒有蒙恬,或許還無法使用毛筆;

作為先知,嬴玉能大放異彩,除了有一整套文明體系,包含國家架構,以及層出不窮的格物致知技術。

“你所做的一切,為父心中都有數。

原本,你和淺淺、詩詩兩個丫頭正處於濃情蜜意,蜜裡調油的階段,正如你所說,當下百廢待興,而你身為皇子,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明日便趕赴韓趙兩地吧,畢竟三大救災策略都是你提出。”

嬴政的聲音少有的柔和。

李斯、馮去疾、內史騰、甘羅等人的耳邊卻如雷霆炸響。只要嬴玉不夭折,必然承接未來的大位。

……

是夜,甘泉宮。

原本,淺淺與詩詩如同閨蜜,卻因共效于飛難免有些彆扭。

而明日嬴玉即將啟程,又有三個月不見,食髓知味,蜜裡調油,這才短短几日即將分開,讓二女萬分不捨。

嬴玉溫柔而堅決,將羞答答的二女拉進了廂房般的玉榻,說是臨別前的最高階別家庭會議。

紗幔垂下,檀香鳥鳥,風鈴清脆作響,鶴形油脂燈的彤光傾瀉而入紗幔之中,更為幾人渡上了朦朧魅惑的色彩。

“明日秦風酒肆開業,都籌備好妥當了嗎?”見著淺淺那桃腮上閃過的羞澀,嬴玉輕輕一笑。

“夫君,我捨不得你離開!”

淺淺雙眼充滿著水霧,“其實,只要夫君在身邊,哪怕什麼都不做,就看著,淺淺都感覺充滿著力量!

“女為悅己者容,淺淺更願意把‘容’變成‘榮’,能夠幫助夫君登頂,是我的榮幸。

其實,淺淺更想與夫君分享成功開業的快樂,一同欣賞這飲食巔峰的風景。”

隨之,嬴玉又交流了酒肆經營的要點,首要問題,便是食品的安全,沒有這個“1“,後面所有的的“0“都毫無價值。

包含人員、流程有細細的鋪排了一番。

三人就經營的交流又碰撞出許多火花,又完善了一番。

“詩玉繡房還需幾日才能開業?”嬴玉看向右側迷醉中的詩詩。

“玉郎,我後悔了,就不該開繡房的……你不在,詩詩六神無主的。”

詩詩梨花帶雨,楚楚可憐,“讓我更著你去韓趙吧,捨不得你,想每日都服侍你!”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嬴玉莞爾道,“我家詩詩連春種大典這樣的盛事都能操辦的井井有條,又何況一個區區繡房。”

“玉郎是我的主心骨,是我的天。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未曾見過光明。我們才新婚燕爾,你不在跟前,讓我怎麼活?”

“春宵一刻值千金,讓我給你力量吧!”

嬴玉話音剛落,在其一聲嬌呼聲中,擁佳人入懷。

人生得此,夫復何求?

即將短暫的分離讓二女拋棄了羞怯,坦誠相見,更是消融了心中隔閡的堅冰,徹底開啟心扉,居然有種格外的新奇之感。

一家人居然可以如此相處?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晉太祖武皇帝傳

空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