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臺宮御書房。

“綱舉目張,以終為始。說治國三策之前,先確定帝國的目標與方向。”

嬴玉金石玉律的聲音的殿堂迴盪。

“畢竟,所有的‘策’都是‘終’的服務手段,方向錯誤,良策只會加速南轅北轍。”

“哦?”

下午參議之人僅有壽宴的三成,卻薈萃了帝國真正的精英集團。

嬴玉的開局便讓始皇與眾人眼神一亮。

對呀,首先要確定去哪兒,然後在決定用何種方式去。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在父皇及諸位的心中,三十年之後的大秦,是個什麼樣子?”

嬴玉的聲音很輕,卻振聾發聵。

始皇及眾臣赫然一震。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乃先人的告戒。

正所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在人生的春天就認真思考人生終點的意義和價值。

其引申義有三:一是凡事要有目標;二是凡事要有計劃;三是凡事要有原則。

嬴玉簡單直白的問題,讓眾人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顯然,並非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只是沒有如此單刀直入,而且也沒有結果。

畢竟,君臣都是面臨開天闢地第一個大一統的帝國。對於未來,沒有參照,沒有對標,導致並沒有一個清晰具象的藍圖。

莫說三十年,甚至十年、五年後的藍圖一團模湖。

帝國需要藍圖嗎?

在座集萃了帝國的精英,肯定懂得藍圖的重要性!

但,要把帝國打造成什麼樣子?卻是抽象而茫然。

若說滅國戰爭期間,大秦的目標堅定而且一致,那便是一統天下。

獎勵耕戰,軍功進爵,秦地百姓都盼望著戰爭。

君臣一心,舉國上下鐵板一塊,即便時局變化,但目標和方向從未變過!

正所謂戰略決定成敗,執行決定快慢。

目標確定後,只要戰術不犯大錯,實現目標,只是時間早一年、晚一年而已。

而滅國戰爭之後,舉國茫然。

商鞅變法以來,大秦不是打仗,就是在備戰的路上。

現在,天下一統,沒仗打了,卻整不會了!

耕戰軍功晉爵,帝國的動力之源,隨著六國的滅亡,將慢慢冷卻嗎?

戰時秦法,註定了窮兵黷武,才能保持帝國的活力,哪怕是天下一統後,假裝自己很勤奮,加之巨大的戰爭思維慣性,便開啟了南征百越,北擊匈奴的濫戰模式。

同時為了向天下彰顯一統的功業,傾國之力,大興土木。

千古佇立的萬里長城,惠澤至今。

開通以咸陽為核心的九條高速公路。

其中一條寬近70米,長達700餘公里直道,這是何等浩瀚的工程?這可是用落後的生產工具,沿著山嶺和沙漠草原修築啊!!!

同時大興水利,南水北調,修建靈渠。

唉!

後世王朝一邊心安理得的享用著始皇留下的遺產,一邊評頭論足罵其愚蠢昏聵。

這些舉措有錯嗎?

當然沒錯!

只是在錯誤的時間,做了正確的事情。

做事的順序搞錯了。

而且是齊頭並進,卻實實在在把大秦透支了,拖垮了。

所以,歷史評論,始皇,開國之明君,濟世之昏君。

其不朽功業,罪在當代,功在千秋。

嬴玉既然穿越至此,自己的命與大秦國祚捆綁,當然不可能辣麼偉大,先讓大秦活下來,才是第一目標。

國都沒有了,還談個屁的理想,還談啥千山萬水,星辰大海?

……

“既然如此,我們便先制定一個十五年的小目標吧!”

嬴玉看向眾人一臉求知的眼神,雲澹風輕繼續道,“十五年後的大秦……

人口增加一倍。

國土增加一倍。

人均收入,國稅收入,皆增三倍。

國防戰力,單兵野戰作戰能力提高一倍。

如何?”

“(⊙o⊙)?”

“???”

“當真?”

“這尼瑪,是小目標?”

目瞪口呆,一臉震驚。

這是何等的功業?

橫向,相當於再造一個大秦,不但國土大了一倍;縱向,而且富裕程度是現在的三倍。

嬴政內心如同隕石撞地球一般震撼。

這才是治國方向啊!國家又大又強,又清晰啊!

哪怕,目標資料腰斬,也是不可估量之功業啊!

……

嬴玉提出的目標依據為何?

雖然動輒一倍、三倍的增長,基數低呀!

當下的大秦,面積不過340萬,人口兩千萬。

十五年後,無非是土地變為700萬,人口達到四千萬以上。

西漢時代的疆域,便是610萬平方公里,人口暴增到6300萬。

至於產能,來自裡耶秦簡,畝產石,每石27斤,一夫百畝,就是每戶產150石。

這農業產能,實在太落後了,稍微加入些許科技,翻個三番極為輕鬆。

當然,先秦的畝田,和現代的畝完全是兩個概念。

周制,每畝,就是一步寬,一百步長。

秦制,每畝,是一步寬,二百四十步長。

“少年有朝氣有衝勁,敢想敢幹沒錯,但,不可大放厥詞啊?!如何做到呢?”

右相馮去疾蹙眉,一臉質疑問道。

“重拳出擊之時,先把拳頭收回來。

首先,我們確定“攘外必先安內”的原則。

大後方穩若磐石,無後顧之憂。

糧草軍資豐沛,兵強馬壯,再行東突西進,必將摧枯拉朽,勢如破竹。

然否?”

“攘外必先安內?”

“然也!”

“大善!”

“後方作祟,前方衝鋒,後方捅刀,完全是腹背受敵,雪上加霜,先把後方的蠹蟲清理乾淨!”

眾人點頭稱是。

“為了實現十五年大目標,我們又將目標戰略解碼,再行分解為三個五年。”

第一個五年,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輕徭薄賦,休養生息。

其目標,國民產值翻翻一倍。

簡單說,無論是稅收、亦或黔首的糧食、布帛、收入,雞、豚、狗、彘是現在的一倍。

黔首吃飽穿暖,誰還會跟著六國餘孽造反?

一五計劃實現後,可以預見,我大秦便堅若磐石。

如何實現,且聽我稍後的治國三策。”

“第二個五年,以基礎建設為中心,大興土木,縱橫聯網。

長城,乃百年計劃,也無需在第二個五年內完成,哪怕三十年完成,都是豐功偉績。

而此階段,興修馳道、水利,形成縱橫交錯的交通網和水利網。

同時打造鐵甲軍團和輕騎兵軍團。

第三個五年,以擴大領土為核心,東突西進,南北擴張。

有錢有糧,兵強馬壯,戰將無數,此時橫推大草原,一鼓作氣,殺入長生天。”

……

“九公子等等……”

話音被蒙大將軍打斷,“也就是十年之後,才開始戰爭,這十年期間,僅僅是戰略防禦?”

“是的,這十年內,以外交手段為主,遠交近攻,原則上,我們保留主動攻擊的權利!”

“兩個問題,一是這十年內不打仗,甚至連我都彈壓不住軍界、乃至民間耕戰授爵的熊熊慾火。

其次,你確定最後一個5年,能將國土放大一倍?”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我提議:

除了必須的工程,其餘的都暫緩,甚至停止。

能不打的仗,先不打。

能不修的牆,暫緩緩。

必須修的路,拉長時間線,慢慢修。

修養生息的十年,對外戰爭,由主動性攻擊,轉為戰略性防禦。

先讓好戰分子穩穩。

同時,邊疆30萬駐軍暫時裁撤10萬轉入地方,網格化清掃六國餘孽,抓餘孽等同軍功。”

隨之咧嘴一笑,“再說匈奴不是已被蒙大將軍打怕了嗎?

你不找他麻煩,他們便已千恩萬謝燒高香了。

當然,期間也可小股部隊主動出擊,以震懾為主。

同時,在一五期間,我輔助蒙大將軍,打造一支萬人精銳輕騎兵,便可主動殺到胡人的長生天,讓他們再不敢露頭……”

“是何神物?既然只要1萬人馬,便可孤軍深入,殺入長生天?”

蒙恬頓時一振,急不可耐的再次打斷。

“此神物,天機不可洩露……”

嬴玉故作神秘的搖頭晃腦,“但我有絕對的信心,或許幾日之後,或許我會公開展演此神物的威力。”

蒙恬半張著嘴說不出話來,神情卻透著萬種不信。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

之所以會敗兵,根源在於並無長策,邊戰邊看,先戰了再說,焉能不敗?

結果,幾乎舉國拖入戰爭和興建的泥潭。”

聆聽中的嬴政,越聽越有味道。

哪怕不再擴充疆土,哪怕是一五計劃,讓國家生產總值提高一倍,已然讓嬴政怦然心動。

“且聽玉兒重點說說第一個五年如何操盤?”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血色紅軍

隨緣作家

多子多福,從發媳婦開始

亙古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