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黃曆4443年、乾熙二十年,正月十八日,小雨。

前幾日我沒有寫日誌,是因為乾熙皇帝陛下的嫡孫、太子朱瞻域唯一的嫡子朱祁錚在正月十五的夜裡薨了。

我懷疑小殿下的薨逝與他的哥哥朱祁欽有關,但我目前還沒有找到朱祁欽暗害朱祁錚的證據。

眼下我牛玉(注1)雖說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年內侍宦官,卻也有著一顆明辨是非善惡的心。

因為我寫的是日誌,將來有可能會傳之後世,所以在日誌裡我不得不直呼太子與小殿下之名,否則後人怎麼能知道我說的人是誰?

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我本來沒有寫日誌的習慣,但自從鄭三寶奉乾熙皇明之命編著《皇明親王藩國志》之後,我深受啟發,思考多日之後終於定下目標,那就是也要寫一本能夠流傳後世的書。

不過,我只是禁宮之內眾多雜役內侍之一,並不是某位小殿下的貼身內侍,沒有資格參與編著高規格的書籍。

因此,我只好退而求其次,認認真真的寫一本能夠傳之後世的日誌。

畢竟,日誌也叫日事、筆錄、起居,記錄的是書寫者日常的所見所聞所感。

我雖是尋常雜役內侍,但我寫的日誌多與乾熙年間的皇家生活息息相關,對後世人來說那就相當於研究乾熙年間大明皇家生活的第一手資料。

歷史上的太史公司馬遷受過宮刑,跟我一樣是個殘缺不全的人。

他能寫出《史記》,咱沒他那水平著作史書,但寫一本《牛玉日誌》應該還是可以的。

今日我能有時間寫日誌,多虧了司禮太監康平向乾熙皇帝的提議。

因為乾熙皇帝陛下的嫡孫朱祁錚毫無徵兆的暴斃,所以近幾日伺候過小殿下的宮女內侍一律要接受調查。

我只是個雜役內侍,平日裡做的都是些掃地灑水、搬桌挪椅之類的雜活,與東宮三位小殿下的直接接觸少之又少。

康太監建議乾熙皇帝放了像我這樣先後被司禮監、錦衣衛等衙門調查過且身上並無疑點的雜役內侍,讓我們這樣的雜役內侍儘快恢復當差,畢竟宮裡操辦小殿下的後事需要很多幹雜活的人。

康太監對乾熙皇帝忠心耿耿,他奉命調查朱祁錚小殿下暴斃的原因,所以我們這些雜役內侍在被關押數日後,得到了釋放。

我在被關押期間,聽到身邊其他人都在議論朱祁錚暴斃的真相——窒息而亡。

畢竟貼身照顧朱祁錚起居的內侍、宮女就有好多人,他們早上喊小殿下起床,發現小殿下沒有了動靜,而且小殿下面部腫脹、發紫,已經沒了呼吸。

一般中毒的人會七竅流血,或者口鼻流血,但朱祁錚小殿下沒有這些症狀,顯然不是中毒。

儘管那些貼身照顧朱祁錚的內侍宮女被第一時間關押了起來,但稟告小殿下出事到這些內侍宮女被關押之間是存在時間空隙的。

而且小殿下暴斃的這種大事也瞞不住,至於小殿下為何會窒息,太醫院給出的診斷結果是食道反流導致食物殘渣進入了氣管所引起的窒息。

這個訊息能傳出來,就說明至少乾熙皇帝在目前是認可太醫院這個診斷結果的。

當然,或許真相還未調查清楚,這個訊息只是傳出來穩定人心的。

而我之所以會懷疑朱祁錚小殿下的暴斃與他的哥哥朱祁欽有關,是因為朱祁錚薨了之後,對他的哥哥朱祁欽最有利。

自從太子朱瞻域在乾熙初年娶妻納妾之後一直到朱祁錚薨逝之前,太子的妻妾們一共給他生了五個兒子、八個女兒,其中有兩子一女早產夭折,其餘三子為一嫡兩庶,七女為兩嫡五庶。

太子妃曾因早產導致身體大虧,後來調養多年才為太子朱瞻域再次誕下一嫡子,也就是朱祁錚。

兩年後太子妃誕下一女,此後近十年就再也沒有懷過孕,也就說她以後也無法再為太子誕下嫡子了。

按照《皇明祖訓》“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規定,若太子朱瞻域的嫡子朱祁錚薨逝,那麼將來朱瞻域繼位,只能冊立他的庶長子朱祁欽為儲君。

我沒算錯的話,朱祁欽今年已經十四歲了。

這個年紀的少年,除了身體還在發育之外,其心智已與成人無異。

若他指使朱祁錚的貼身內侍宮女對朱祁錚暗使手段也不是沒有可能。

當然,這僅僅只是我的猜測,畢竟我也沒有證據。

今天太子朱瞻域身體不適,沒有到小殿下的靈堂,是乾熙皇帝領著他的一眾子孫在為小殿下守靈,但我沒有在靈堂見到美王與夏王兩位殿下。

或許,他們奉皇命去執行秘密任務了。

朱祁錚是太子朱瞻域唯一的嫡子,他的死對朱瞻域打擊極其巨大。

在我看來,太子身體不適,很可能是悲傷過度導致的。

朱祁錚為什麼會在睡著之後窒息?究竟是不是食道反流所致窒息,還是另有隱情?

我只是個雜役內侍,今日不僅要掃地、灑水、除塵,還要搬桌椅、祭品等物件,累了一天,沒有時間去調查真相,所以等過幾日我調查一番,再繼續寫,今日就寫到這裡。

炎黃曆4443年、乾熙二十年,正月二十日,晴。

今日我當值在東宮負責掃灑,見太醫院院使戴特到東宮為太子診病。

臨近午初時,我在走廊外擦窗戶,聽見太子朱瞻域在殿內大發雷霆,質問道:“太醫院為何此時方才想起解剖之事?孤是那種蠻不講理的人麼?”

我也不懂解剖是什麼意思,只知道一會兒之後,太子朱瞻域就帶著戴特離開了東宮,看方向像是去尋乾熙皇帝了。

晚上下值後,我聽在小殿下靈堂當值的幾個內侍說,太子今日向皇帝陛下請求對小殿下進行解剖,好查明小殿下窒息的真相。

皇帝陛下以茲事體大為由,沒有立即答應,而是希望太子殿下給他時間考慮。

不過,傍晚的時候,小殿下的遺體被錦衣衛百戶袁彬、樊忠帶人抬走了。

這時候我透過向在其他宮殿當值的雜役內侍打聽方才得知,原來解剖就是用特製的刀、剪把人體或動植物體剖開。

我覺得,朱祁錚小殿下窒息的真相很快就要揭開了。

注1:歷史上的牛玉,字廷圭,別號退思居士,祖籍龍門,吳元年遷徙京師,定居在涿州,天順時期的司禮監掌印太監,成化時期的南京司禮監掌印太監。

弘治六年,牛玉上奏書乞求能迴歸家鄉養老,明孝宗朱佑樘念其往日功勞,優待特許他回鄉養老,並賜給他僕人使用,弘治十三年去世,享年九十二歲。

歷史上的太監牛玉活了九十二歲,這是有史料記載的,並非我瞎扯。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秦:開局召喚錦衣衛

倒騎一女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