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防備麓川復叛進攻雲南,朱高煦命黔國公沐晟坐鎮定邊府,同時調膠縣公薛祿領兵入楚雄府、浚縣公陳懋領兵入元江府,從北、東北、東三個方向完成了對麓川的合圍之勢。

乾熙十三年五月,太子朱瞻域離開廣西府,帶領部分有功將士返回京師述職,論功行賞。

六月,張輔被調入交州,擔任交州都司指揮使。

十月,張輔完成朱高煦佈置的秘密任務,回京述職,論功升為大都督府左都督。

這個所謂的“秘密任務”,大體上由三個方面組成。

其一,放鬆對交州(安南)地方豪族的壓制與管控,讓那些被大明鎮壓了三十多年仍沒有消磨掉野心的傢伙跳出來。

其二,散佈“麓川之戰明軍贏的非常吃力”、“再打一次明軍就會失敗”的虛假訊息,讓那些野心家認為大明在走下坡路。

其三,派出大量間諜分散進入扶南半島各大土司煽風點火,鼓動那些有野心之人跳出來“起事”。

乾熙十四年正月,交州清化府梁江藍山鄉的豪族黎利發動叛亂,自稱“平定王”,盤踞該地與明軍對抗。

三月,寮國(瀾滄王國)宣慰使刀孟泰(刀線歹之孫)得知黎利與交州明軍對抗有輸有贏,認為明軍不過如此,於是自稱“永珍王”,舉兵響應“平定王”黎利,向東攻打交州境內的縣城,同樣是有輸有贏。

四月,已經入主木邦休養生息一年的思任法,集十五萬戰兵,分三路,一路三萬人向南進攻勃固王國(大古剌宣慰司),一路三萬人向西進攻阿瓦王國(緬甸宣慰司),另一路九萬人向東進攻景邁王國(八百大甸宣慰司)。

自洪武十九年至乾熙三年期間,由於孟族統治集團之間有矛盾,阿瓦王國與勃固王國爆發戰爭,歷史上稱為四十年戰爭。

乾熙四年,兩國政治聯姻結盟後,這場戰爭才宣告結束。

但四十年的戰爭讓兩國的國力消耗殆盡,農田荒蕪,人民迫於饑饉、戰禍,紛紛向東籲逃荒和避難。

至乾熙十四年,兩國經過十年的發展,國力恢復了不少,但對上攢了二十多年家底的麓川王國,依然不夠看。

與此同時,位於阿瓦王國西南的底兀剌(東籲王國)宣慰使吞禿魯,竟然也起兵攻向了阿瓦王國。

東籲是扶南半島上的衝要之地,是大明從雲南、交州通往平緬各司的中心。

凡北往阿瓦,西至蒲甘,東赴景邁,南往勃固,均以東籲為交通要道,各地賈客雲集,商業繁盛。

其所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是特別優質的產糧區。

自從思任法舉兵霸佔伊洛瓦底江以西的地盤後,東籲王吞禿魯就一直想發兵奪回土地,但他怕打不過麓川,又怕阿瓦王國偷襲。

當思任法被大明狠狠教訓了一頓後,吞禿魯見機會來了,趁機奪回了一部分土地,不過他怕大明教訓他,不敢鬧太大動靜。

可眼見著黎利、刀孟泰的勢頭越來越大,明軍也露出了吃力鎮壓的模樣,甚至對思任法攻打阿瓦、勃固、景邁三國也不管不問,吞禿魯終於被野心吞噬了理智,他選擇了起兵攻打阿瓦王國。

阿瓦王國佔據著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的上游,他覺得以他的實力,從思任法手中分一杯羹並不難。

事實也是如此。

思任法小瞧了勃固王國與阿瓦王國的實力,被他發九萬兵攻打的景邁王國最先覆滅,然後阿瓦王國在思任法與吞禿魯的前後夾擊下覆滅,最後才輪到位於阿瓦王國南方的勃固王國。

六月,思任法與吞禿魯完成對阿瓦、勃固兩國的瓜分。

至此,扶南半島上,除了交州省(原安南國)還在大明的控制下之外,北部已被東籲(吞禿魯)、麓川(思任法)、瀾滄(刀孟泰)瓜分,南部則由早在洪武年間就臣服大明的暹羅、真臘、占城三國佔據著。

七月,緬甸宣尉使莽得刺抵達京師見到了朱高煦。

他痛哭流涕,請求朝廷發兵剿滅思任法、吞禿魯。

朱高煦假裝不知道扶南半島發生的事情,詢問莽得刺遇到了什麼難事。

莽得刺把思任法、吞禿魯的所作所為添油加醋的講了一遍,又說他從五月份開始出逃,南下暹羅,走海路到福建泉州,幾經輾轉,歷經千辛才得以見到聖天子。

於是,朱高煦下旨黔國公沐晟,命其從定邊府發兵兩萬,討伐思任法。

沐晟收到天子密詔,方知這次讓他發兵兩萬,只是對思任法實力的一次試探,試著收復孟養土司的一些領地即可,沒必要南下去木邦尋思任法的主力作戰。

八月,朱高煦召張輔、朱能、楊洪等武將勳臣隨太上皇朱棣巡視大漠。

八月底(二十七日),太上皇朱棣於龍城行宮駕崩,享年七十八歲,諡文皇帝,廟號太宗。

當朱棣駕崩的訊息傳到南征軍營時,主將沐晟剛剛經過一場惡戰,收復了孟養境內的又一座城池。

此時的沐晟已經七十歲,經過多日軍旅作戰,早就勞累不堪,忽然得知朱棣駕崩的訊息,只覺得兩眼一黑,昏死了過去。

由於主將沐晟昏死,副將沐昂留下數千兵馬駐守城池,領兵退到了金齒衛。

明軍對思任法的試探性進攻,至此告一段落。

沐晟的年紀比朱棣小八歲,又是沐英的次子,所以當年沐晟在軍中歷練時,與朱棣的關係還算親近。

朱棣也非常欣賞不苟言笑,為人沉穩,喜好讀書的沐晟。

洪武三十一年,沐晟的異母長兄、西平侯沐春逝世,因沐春身後無子,朱棣力薦朱元璋讓沐晟承襲西平侯爵位,朱元璋答應了。

沐晟承襲西平侯爵位後,屢立戰功,更是在永樂年間累功被朱棣晉升為黔國公。

可以說,朱棣對沐晟有著知遇之恩。

沐晟醒來後,乾熙皇帝派來傳信的內官告訴他,太上皇朱棣曾留有遺命——若沐晟平定了麓川,那就把沐家移封麓川,按照位同一省的標準建國,國公爵位由沐家世襲罔替,與國同休,不再降等傳襲。

聽聞朱棣遺命,沐晟激動萬分,立即面北而拜,叩謝聖恩。

乾熙十四年九月,沐晟病逝於行軍途中。

朱高煦聞訃訊,賜祭葬,追封他為定遠郡王,諡號“忠敬”。

十月中旬,明太宗文皇帝朱棣入葬長陵之後,朱高煦召集大都督府、兵部、內閣等相關臣僚在武英殿議事。

沐晟雖逝,但大明對麓川的征伐不能因此停止,更何況此時朱高煦已經料理完朱棣後事,可以騰出手來專門收拾扶南半島。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劇集紅高粱

金興

大唐,我他孃的義大利炮呢

歐陽寶寶

神奇寶貝:開局閃電鳥,成為大師

一個修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