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月後。

黑水城(原亦集乃城)郊外。

荒野之中,有一座不太起眼名叫安寧寺的小型寺廟。

此時,寺廟前院的地上橫七豎八躺著數十具僧人屍體,後院裡有兵戈碰撞的打殺之聲響起。

這些被大明官兵殺死的僧人皆是瓦剌安插在大明境內的探子。

陝蒲一軍戎政提督恭順伯吳克忠,剛剛親率一隊神機精兵殺進了這座寺廟,並將寺內負隅頑抗的十幾名瓦剌探子團團包圍在了後院之中。

“投降不殺.”

吳克忠抬手止住身邊手握燧發火銃的眾神機兵,然後看著面前渾身是血的瓦剌探子們高聲說道。

這些瓦剌探子久居大明,自然聽得懂吳克忠在說什麼。

不過,他們也不是愚笨之人,當然明白投降的下場免不了要遭受刑訊。

於是,為首的瓦剌探子舉起砍刀,用瓦剌語大喝道:“寧死不降,兄弟們殺啊!”

“既然你們不想活,那就別怪吳某無情了.”

吳克忠大手一揮,下令道:“將這些瓦剌探子就地格殺,一個不留!”

隨著他的一聲令下,眾多神機兵齊齊扣動火銃扳機,觸動燧石點火,爆發了一陣陣“砰砰砰”的火銃聲。

十幾名瓦剌探子很快被打成了篩子,並倒在血泊中,永遠的停止了呼吸。

“伯爺,接下來怎麼辦?”

神機兵隊長吳應走過來向吳克忠行禮問道。

吳克忠行至院牆邊柳樹下的水井邊坐定,抹了一把額頭的汗水,吩咐道:“搜查全寺,務必找到賊人的藏寶之處.”

“是.”

神機兵隊長吳應恭聲道。

一刻鐘後。

“伯爺,我等把整個寺廟裡裡外外搜了三遍,也不曾尋到一兩銀子、一塊銀圓.”

吳應前來複命道。

“真他孃的見鬼了!”

吳克忠先是忍不住罵了一句,接著尋思言道:“咱們的人明明看見那些瓦剌僧用牛車偷偷運了三箱財寶進入寺廟,莫非這財寶還能自己長出翅膀飛了不成?”

“伯爺,財寶不會飛,但是會鑽地.”

吳應順著吳克忠的話說道。

“對,挖,都去給我挖,那些財寶必然被埋進了地下.”

吳克忠一拍大腿道:“就算是掘地三尺,也要把那些財寶給找出來.”

他說到這裡,豁然站起道:“陛下不日便會抵達黑水城,我等若能尋到這些財寶,獻給陛下,必然是大功一件。

爾等要仔細些!”

朱高煦準備對瓦剌用兵,自然要先巡視北疆諸要塞。

雖然永樂年間朝廷花大力氣在遼東與努爾幹都司境內修了不少路,但遼東山高路遠,巡視起來耗時耗力。

再加上遼東與努爾幹境內的數處要塞皆是洪武年間就開始修築的軍事重鎮,如今皆有重兵把守,巡視的意義不大,只要起到震懾韃靼即可。

因此,朱高煦離京後,會先後巡視宣府、東勝、寧夏、涼州、肅州、黑水(亦集乃)、哈密等七處軍事要塞。

“伯爺,我等幾乎是掘地三尺,仍舊一無所獲.”

半個時辰後,吳應領著幾名什長來到柳樹下,向乘涼的吳克忠稟告道。

“寺內可有遺漏的地方未挖掘?”

吳克忠沉聲問道。

吳應思索片刻,然後認真答道:“若說遺漏的地方,還真有一個.”

“前面帶路,這次本提督親自去挖.”

吳克忠瞬間站了起來,火急火燎的說道。

“伯爺,那個地方就在您身後.”

吳應訕訕一笑道。

吳克忠一拍腦袋,“哎呀”叫了一聲,道:“咋忘了這口水井.”

他指著剛才說話的吳應吩咐道:“你,下去看看.”

“是.”

吳應剛想推脫,見吳克忠一瞪眼,立馬行禮道。

吳克忠又把目光移向吳應身後的兩位什長道:“你們倆用繩子放他下去.”

“是.”

兩位什長行禮道。

“伯爺,找到了,這水井下面沉著十一口大箱子,內藏有黃金、珠寶、白銀.”

不一會兒,水井裡傳來了吳應的叫聲。

吳克忠聞言大喜,連忙走到水井邊俯身高聲道:“好,本提督親自拉你上來.”

等井下財寶悉數被打撈上來之後。

吳克忠看著眼前初步估計,摺合銀圓約一百二十餘萬兩的財寶,眉開眼笑的環視眾官兵道:“本提督定會替你們向陛下請功!”

“謝提督!謝伯爺!”

吳應等人連忙行禮道。

數日後。

黑水城內。

原陝蒲一軍軍部署衙,現乾熙皇帝行營之外。

恭順伯吳克忠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站在門口焦急等待著。

太子朱瞻域昨日深夜派人傳訊息告訴他,當今皇帝已經得知他在黑水城“弄虛作假”的事。

他不知道朱高煦會不會大發雷霆,一怒之下治他一個欺君之罪。

“傳陝蒲一軍戎政提督恭順伯吳克忠覲見.”

康平的聲音從行營之中傳了出來。

待吳克忠行至乾熙皇帝的臨時書房時,朱高煦正低頭翻看陝蒲一軍下轄四個營的官兵花名冊,太子朱瞻域伺立在側,康平守在房門口。

“稟陛下,微臣有罪.”

吳克忠作揖行禮道。

“你有何罪?”

朱高煦頭也不抬的問道。

吳克忠躬著身,恭敬無比的說道:“黑水城竟然暗藏瓦剌探子,微臣原先身為節制亦集乃的指揮使,竟然多年不察,數日前才將其破獲,微臣瀆職,罪無可赦啊!”

他見朱高煦仍然不說話,連忙改變話題道:“陛下也有一喜,微臣從瓦剌探子的據點巢穴中取出財寶摺合銀圓一百二十餘萬兩,有此意外收貨,朝廷征伐瓦剌的軍餉就更充足了.”

朱高煦放下手中的花名冊,抬起頭看向吳克忠道:“瓦剌探子為首者何人?”

“法名叫少風,本是一名瓦剌籍僧人,在大明境內的身份是黑水城南郊安寧寺的主持.”

吳克忠答道。

朱高煦問道:“此人現在何處?”

“微臣遲了一步,少風在其黨羽掩護之下,隻身一人逃出了黑水城.”

吳克忠低頭道。

“啪!”

朱高煦猛地拍了一下桌面,瞪著吳克忠,訓斥道:“朕此次北巡是一帆風順,唯獨你黑水城出了意外.”

他前面巡視的宣府、東勝、寧夏、涼州、肅州五處要塞,皆在守將治理下軍紀嚴明,井井有序。

別說有韃靼或瓦剌探子混進去,就算是大明本土商人想進城,都得經過層層盤查,並且在入城後得集中居住,接受官兵的監視與管理。

這五處要塞,乃是真正意義上施行軍管的軍事重鎮。

“微臣百密一疏,險些釀成大禍.”

吳克忠連忙順著朱高煦的話說道。

朱高煦恨鐵不成鋼道:“看看黑水城現在的樣子,你是百疏一密!”

“那個少風僧人在黑水城待多久了?”

朱高煦決定了解一下詳情,於是壓住胸中怒火,緩緩問道。

ps:明天上午我休息,在家碼字,儘量多更。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我有一首詩

天天天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