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淵閣的會議結束之後,朱高煦並沒有在閣內逗留太久。

當值的解縉、黃淮各有各的事務要做,故而朱高煦只是例行公事的對解、黃二人勉勵了幾句,便打算離開。

不過,解縉似乎有意趁此機會結交朱高煦,特地以謙遜的姿態,虛心向朱高煦請教道:“下臣解縉,懇請世子不吝賜教.”

“解顧問穎悟絕人、才高八斗,哪裡是我能指點的?”

朱高煦打趣道。

解縉肅容道:“稟世子,此科舉革新之章稿,結構整齊,文思清晰,不僅立意高遠,而且言之有物,方便著手。

下臣懇請世子指點迷津,如何才能寫出此等上乘的治政之稿?”

人之患,在於好為人師。

面對大才子解縉的請教,朱高煦也不能免俗,當即興致勃勃的作了一番講解。

“學習、徵引古人之文章言行,當以治事、救世為急務,一言以蔽之,即堅持‘經世致用’之原則.”

“所謂‘經世’,即治理世事、經國濟民;所謂“致用”,即盡其所用。

為國謀功,為民謀利……”

昔日,從小就聰穎絕倫,有“神童”之稱的解縉,在洪武二十一年中進士後,因其聰明且富有才華,而被朱元璋授為翰林學士,並時常帶在身邊,任秘書員之事務。

不久後,解縉因呈萬言書與《太平十策》進言而得到朱元璋讚賞,但他卻恃寵而驕。

他先是在兵部出言不遜,被人打了小報告;之後改任御史期間,竟代替他人起草為李善長鳴冤的奏疏;甚至後來又為御史同僚起草奏疏彈劾其頂頭上司都御史。

朱元璋任解縉為御史,本意為了讓其收斂,可解縉似乎並未理解,數年後仍無改變。

或許是出於惜才的原因,朱元璋便命令二十出頭的解縉回家修身養性,打算十年後再用他。

五年前,朱棣入主東宮,朱元璋為朱棣網路人才,培養羽翼,解縉遂提前得到啟用,並憑藉著出色的才具,一舉成為了朱棣的心腹。

再次受寵的解縉,似乎忘記了當初被朱元璋趕回家的遭遇,這五年來他因恃寵而驕得罪了不少朝臣,其中就包括朱高煦扶持的官員。

朱高煦對歷史上解瑨的悲慘人生感到惋惜,所以這才強調“經世致用”之原則,算是提醒解縉寫文章得跟做人做事一樣,求真務實,切勿執著於不切實際的幻想。

“世子天縱英才,下臣佩服至極!”

解縉彎腰拱手,甚是恭維道。

朱高煦接著又旁敲側擊的提醒解縉,平日裡多注意同僚之間的關係,儘量顧及他人感受,不令人難堪,隨後特地關心了一下黃淮的工作,又對其勉勵了幾句。

“多謝世子,下臣必宵衣旰食,以明天子!”

黃淮恭聲道。

離開文淵閣後,朱高煦去了寶源局,他需要視察洗衣皂與新幣的製造情況。

“恭迎世子殿下.”

當值的二十多名小吏,以及分管洗衣皂、新幣制作的兩名剛剛上任的官員,得知燕王世子朱高煦來訪,連忙趕到寶源局正門外的空曠處迎接。

“不必多禮.”

朱高煦抬手示意眾人平身。

“謝世子殿下!”

眾人齊聲道。

接著,那兩名官員向朱高煦迎了上來。

“下臣工部侍郎練安(戶部侍郎夏原吉)見過世子.”

兩人齊聲躬身道。

他們正是剛被提拔為工部左侍郎、戶部右侍郎的練子寧與夏原吉。

洪武二十五年萬壽節上,朱高煦以豆油皂作為壽禮獻給朱元璋,引起了對方的極大關注。

自那不久後,朱高煦研究出了真正意義上的洗衣皂,隨即洗衣皂就被朱元璋確立為皇家商行的經營物品。

為了確保洗衣皂的製作工藝不被洩露,在朱高煦的提議下,朱元璋把洗衣皂的製造納入了寶源局的司務內容之中。

寶源局是大明製作通寶錢幣的衙門,朝廷對在其中做工之人管理極其嚴密,將洗衣皂放在寶源局製作,最適合不過。

但由於場地有限,而且鑄幣需要用到水力衝壓器械,寶源局之後便進行了一次大的擴建。

於是,擴建之後的寶源局,成為了工部與戶部奉命兼管的衙門。

一如眼下,練子寧任工部左侍郎,兼管著寶源局的洗衣皂製作;夏原吉任戶部右侍郎,兼管著寶源局的新幣制作事務。

“知道你們剛上任,我只是過來隨便看看,沒有別的意思。

製作洗衣皂與新幣要緊,讓那些小吏退下罷.”

朱高煦點了點頭,緩緩說道。

兩人恭聲稱是,轉身揮手示意眾吏員各歸其位。

“帶我去作坊瞧瞧.”

朱高煦吩咐道。

“世子殿下這邊請.”

練子寧做了一個請的手勢,躬身恭聲道。

不多時,朱高煦在康平、練子寧、夏原吉等人的陪同下,來到了一處給洗衣皂切割定型的操作室入口處。

站在門口,朱高煦向室內望去,看見了一個個跪坐在矮桌前,手執小刀為皂模定型的做工者。

此時,他有種置身於後世工廠流水線操作間,觀看工人做工的感覺。

“目前洗衣皂的售賣與製作情況如何?”

朱高煦問道。

練子寧恭聲答道:“洗衣皂物美價廉,經皇家商行推廣售賣兩年後,逐漸風靡天下,給無數百姓帶來了極大的洗衣便利。

所以,市面上對於洗衣皂的需求量,眼下仍是與日俱增.”

“皇家商行下設的十幾家商號皆在售賣洗衣皂,寶源局每月作出的洗衣皂總數,一直跟不上商行每月售出的洗衣皂總數.”

“看來,練侍郎做過不少功課.”

朱高煦負手點頭道:“都說你才學過人,果然如此!”

練子寧連忙躬身道:“世子殿下過譽了.”

“你接著說.”

朱高煦道。

練子寧道:“眼下製作洗衣皂的工匠共有九百多人,其中負責切割定型這一流程的工匠有一百五十人.”

“目前施行五十人一組,三組輪流,十二個時辰不間斷做工,批次切割洗衣皂,每人每日可切割出兩百塊,一百五十人一日可出三萬塊洗衣皂.”

“不瞞世子,市場上每日對洗衣皂的需求之數,絕不低於三萬塊.”

按照這個資料,朱高煦默默在心中算了一筆賬。

每塊洗衣皂售價兩文錢,若每日售出三萬塊洗衣皂可得六萬錢,即六十貫錢。

一年下來,僅此洗衣皂一個進項,就是兩萬多貫,相當於後世上千萬元。

這是一筆龐大的收入。

由於市面上供不應求,有些商人便會抬高價格,轉手販賣,謀求差價獲利,很多人因此發家致富。

當然,就目前這個時代,真正能用的上洗衣皂的人,仍然是家境殷實者。

許多窮苦百姓,連飯都吃不上,洗衣皂對他們來說,依舊十分遙遠。

“新幣的製作情況如何?”

朱高煦忽然問道。

夏原吉躬身一禮,接著從袖袋裡掏出兩枚錢幣。

“這是兩枚用新式水力衝壓機,以強力壓制成的新幣樣式錢,請世子殿下過目.”

華夏古代利用水力的發明與裝置太多了,如筒車、龍骨水車、水碓,冶鐵用的水力鼓風裝置水排等。

新式水力衝壓機的問世,是這個時代精英工匠的傑作,數年前朱高煦只是向寶源局的工匠們提供了一個改進水力裝置的方向。

“不錯,比我想象中的好些!”

朱高煦端詳著手中圓形方孔的銅錢、銀錢,輕聲讚道。

在漢朝時,華夏就見識過西域的金銀幣之錢,然而後世各朝各代依然使用圓形方孔錢,可見圓形方孔錢自有其優勢。

若錢幣為圓形方孔,便可以用繩子串起來,更方便攜帶,這體現了華夏古人的智慧。

“製作出此新式錢幣的一眾工匠,皆當賞!”

朱高煦喜形於色道。

ps:感謝老鐵們的鼎力支援,讓本書衝到了簽約作者新書榜第六位,萬分感謝!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隋唐幻世錄

樹下躲雨遭雷劈

大吳聖祖

金江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