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鐘鳴的墮落,馮老爺子其實是很失望的。

可失望歸失望,在聽了張起航的建議之後,老爺子再三考慮,還是決定跟鐘鳴好好談談。

畢竟,不管怎麼說,鐘鳴是自己當初很看好的人,他能夠成為客車集團的總經理也是因為自己的大力推薦。

所以儘管馮老爺子對於鐘鳴的墮落深感痛心,但從馮老爺子的本心來講,他還是希望鐘鳴能夠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畢竟對於現在的鐘鳴來說,他如果能夠幡然醒悟,及時的懸崖勒馬,一切都還來得及。

而就在馮老爺子考慮好了應該跟鐘鳴談些什麼、打電話讓鐘鳴來自己的辦公室的時候,張起航正興致勃勃的打量著眼前這架用於技術驗證的傾轉旋翼機。

是的,經過幾年的努力和研發,華騰集團的這款傾轉旋翼機終於完成了原型機的製造工作,在設計之初,康斯坦丁·安東諾夫和伊戈爾·雅羅斯拉夫斯基就吸取了美利堅v22“魚鷹”傾轉旋翼機容易出現“死亡墜機”的教訓,特意將發動機短艙設計成了類似v280“勇士”傾轉旋翼機的“發動機短艙不動,旋翼進行傾轉”的結構,只是在垂尾和平尾的設計上更加傳統的,沒有采用v280“勇士”傾轉旋翼機的v型垂尾設計,依舊是類似v22“魚鷹”的大平尾雙垂尾的設計,看上去倒是有些像v22“魚鷹”和v280“勇士”的混合體。

只是在個頭上,眼前這架技術驗證機就太寒磣了,自身重量還不到一噸!

如果單純的將這架技術驗證機與v22“魚鷹”、v280“勇士”比較一下個頭,估計跟一輛渣土車旁邊停了輛兒童腳踏車差不多。

康斯坦丁·安東諾夫是知道張起航對這款技術驗證機有多麼關注的,可以說從這個專案立項開始,張起航就一直在持續關注著這款技術驗證機的發展過程,他對這款請轉旋翼技術的驗證機的各種資料、情況已經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不過雖然如此,康斯坦丁·安東諾夫還是簡單的向張起航介紹著這款傾轉旋翼技術驗證機的情況:“張總,在之前的靜力試驗中,咱們的這架傾轉旋翼機完美的達到了當初的設計目標,最起碼機身結構這一塊是沒有問題了。

所以今天的測試主要就兩個專案,分別是測試傾轉機構在飛機自身動力下的實際運轉效果以及地面滑跑測試,其中重中之重是傾轉機構的實際運轉測試。”

張起航聽的連連點頭,隨即好奇的問道:“那‘死亡墜機’試驗什麼時候進行?”

所謂“死亡墜機”,是傾轉旋翼機這種特殊的飛行器特有的一種極其危險的空中險情,全球首款傾轉旋翼機:美利堅的v22“魚鷹”多次出現在垂直降落的時候,飛機在接近地面時忽然出現不受飛行員控制的快速向地面墜落的情況,因為此時飛機距離地面已經很近,在這突如其來的空中險情面前,飛行員根本甚至還沒來得及做出反應,飛機就已經摔在了地上,機毀人亡。

一開始的時候,大家都搞不清楚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詭異的情況,貝爾波音的工程師和專家團隊為此遭受了很大的質疑和壓力,後來透過對多起墜機事件的調查分析以及計算機模擬,這才明白搞清楚這個“死亡墜機”到底是怎麼回事:一句話,都是v22“予以輕”傾轉旋翼機特有的發動機佈局惹的禍。

當v22“魚鷹”傾轉旋翼機採用垂直下降模式時,整個發動機是呈“豎起”的狀態的,此刻發動機尾部的“尾噴口”會向地面噴射出高溫高熱的高速氣流,如果是在高度比較高的空中,這股氣流對於v22“魚鷹”傾轉旋翼機就會沒什麼影響,但當v22“魚鷹”傾轉旋翼機處於臨近地面的狀態的時候,會在地面形成一個區域性的低壓區,而此時飛機的上方則是密度較高的冷空氣,如果飛機以一個較高的速度下降,下面的低壓區會一直維持,在氣壓的作用下,v22“魚鷹”傾轉旋翼機就會像被一隻無形的手猛然按向地面一樣,而又因為此時距離地面實在是太近,就非常容易出現機毀人亡的慘劇出現。

根據貝爾波音公司專案組專家的計算,想要避免“死亡墜機”,辦法有兩個,一個是控制飛機的下降速度,一個就是讓發動機噴出的高溫高熱尾氣不要衝著地面,只要在機身下部不要形成這麼一個低壓區,v22“魚鷹”傾轉旋翼機自然也就不會墜機了。

而在隨後的試驗中也證明了專家給出的辦法是正確的:當v22“魚鷹”傾轉旋翼機按照貝爾波音公司的專家給出的下降速度緩緩下降的時候,試驗飛機沒有出現過一次墜機事故。

只是,華騰集團這邊雖然已經知道了造成傾轉旋翼機出現“死亡墜機”的原因,也知道理論上主要保證發動機的高溫尾氣不要衝著地面噴就可以避免“死亡墜機”的出現,但該做的試驗還是要做,原因麼其實用一句話就能概括:誰能保證貝爾波音的專家們在說“死亡墜機”故障的時候,沒有藏了一點其他的?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神經病真的很無敵

蒼嶼海

新十日談

猛禽銜玫瑰

我有五座異能神殿

阿辰lzc

化愛為謀,賭你情深不負

暈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