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陽光燦爛。這天氣,開始熱了起來,有些血氣旺盛的漢子,已經脫下棉襖,只穿著春衫幹活。江清估摸著,今年的春節不會寒冷到哪去。

早飯吃的還是米飯加配菜。江清剛嫁過來時,還想過煮粥煮麵的,可是杜老爹說吃其它食物不抗餓,幹活沒力氣。江清就只好天天早餐吃飯,慢慢地,也就習慣了。

杜老爹吃完早飯,沒像平時一樣坐到靠背椅上剔牙,而是走到廳堂門口,極目遠望,神色是難得一見的憂慮。

“大寒不寒,年後必有倒春寒。”杜老爹喃喃自語。

江清一頭霧水,望向杜子遠,眼神示意:啥意思?

“明日大寒。”杜子遠言簡意賅。

“嗯?還是不懂。”

此時的江清,特別抓狂,對古代知識的不瞭解,使他看著像是個傻子,特別無助。

“若是大寒之日不冷,來年就會倒春寒,莊稼易受寒死秧。”杜子遠耐心解釋。

江清似懂非懂,他隱隱約約感知到,暖冬未必是好的。

這時,有人找了過來。杜老爹急急忙忙收拾東西,和那人搭夥,一起往鎮上走去。

杜子遠待江清做完家務,就帶他來到自己專用的小書房。江清之前進來打掃過,看到滿櫃子的書籍就發慫。如非必要,他甚至都不想進來再看一眼。可是今天,嗯,沒法逃避,杜子遠專程看著他呢!

桌面上,擺放著一本舊書。江清開啟看了看,書頁暗黃,上面有些地方做了標註,字跡看著有些年代了。所以,江清猜測這是杜子遠的啟蒙讀物。至於裡面的文字,還好,也是方塊字。看著比繁體字簡單,比簡體字複雜,介於兩者之間。江清大呼幸運,信心大增。

杜子遠在一旁研墨,江清打趣道:“古有紅袖添香,你這是,佳夫伴讀?”

杜子遠瞥了他一眼,默不作聲。

江清自顧拿來木板和黑炭,敲了敲木板,提醒道:“剛開始學,用不著筆墨,讓你失望啦!”

說完,就去臨摹書本上的字。寫得倒是像模像樣,就是不知道寫的是什麼字什麼意思。

杜子遠無奈地嘆了一口氣,吩咐道:“清哥兒,你把那櫃上的紙拿過來。

江清一看,有黃的,白的,還有一種有圖案的。那種有圖案的紙,無論從質地還是色彩來看,都極為考察,很是精巧。他拿起一張摩挲幾下,基本能確定,這就是古人用的箋紙。他真是想不到,杜子遠居然會有這東西。

“你剛開始練,先用竹紙。待有所小成,可用宣紙。箋紙,你可用來寫書信,予我。”

杜子遠說完,也不臉紅,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江清聽了,則是詫異。“相公,紙挺貴的吧?給我用來練字,太浪費了。”

“你既知紙貴,更當用心學習。過來,我先教你執筆。”杜子遠拿起一支毛筆,先是給江清展示了握筆的姿勢,再讓他模擬。江清憑藉著先天優勢,倒是做得有模有樣。杜子遠眼中露出讚許之情。

沒過多久,杜子遠挑選了幾個簡單的字,拆解出結構筆劃,教杜子遠讀音與釋意。江清也很快掌握要領。

“清哥兒,你比我預想的還要厲害。”杜子遠都喜不自禁誇獎起江清來。

江清得意洋洋,眉飛色舞。“那是,我那個爹可是童生,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想當年,我也是一年級語文考試80分的人......呃,不是,我那個爹,教過我,說我是有天分的......”

江清心裡吐槽了一句“臥槽”,差點掉馬甲,好險好險......

杜子遠倒是沒在意這個,又挑選出幾個字,繼續講解。

就這樣,一個上午的時間,江清學會了十五個生字的寫法與運用。杜子遠毫不吝嗇地表達了他的讚許,江清則謙虛了起來,只說是記憶力不錯的原因。至於書寫問題,這個,就一言難盡了。好在杜子遠也沒苛責他。

午休後,江清又去竹山砍竹子,杜子遠則繼續搭窩棚。日子就這麼有規律地持續了半個多月。

這期間,窩棚搭好了。三隻小動物住進了新家,只等江清存夠了錢,給它們尋找伴侶。

江清認識的字詞早已過百,甚至能看些簡單的書籍。只可惜,在練字上,已經退化到用木板木炭甚至沙地了。當初在毀掉幾十張紙,也寫不出一個好字時,江清主動提出用回木板。杜子遠則是久久無語,最終默許。

杜老爹帶著移動柴火地鍋灶的設計稿,去問了鎮上的鐵匠鋪。鐵匠鋪的老師傅研究過圖紙後,認為能鍛造出來,就接了單子。前天那學徒杜阿毛回村,捎回了這兩天能送成品過來的訊息。

這天下午,江清在編織竹籃。前些天,他拉回了一大堆竹子,離掙到錢的計劃又近了一大步。

“清哥兒,你快去村口看看,那是不是你家的大鍋?”籬笆門口傳來了呼叫聲。江清扭頭一看,是表伯婆。

聽到是大鍋,江清心下了然。杜老爹不在家,他和杜子遠說了一聲,就跟著表伯婆往村口走去。

“應該是我家的,但是,那鐵匠鋪的人為什麼不直接拉到我家呢?”

“嗐,大家都新奇著呢!大家夥兒都沒見過這個樣子的大鍋,那鐵匠鋪的一到村口,就被人圍了起來。大家都在說,這大鍋看起來會好用。然後一問價格,天哪,都嚇壞了!也就你家捨得花這錢來造這麼個玩意兒!”表伯婆聲情並茂的解說,倒是讓江清警覺起來。財不外露的道理,誰都知道。他突然惹出這事,也不知是福是禍。

等來到村口,果不其然,好事的村民都對著江清指指點點。江清倒是不怕這些,只要不動手,都好說。

“哎,借過借過。”江清穿過人群,看到了牛車上的柴火地鍋灶。說實話,他也很震憾。以往他見過的那些戶外柴火地鍋灶,因為都是流水線產品,會考慮成本,雖然沒有造得很粗糙,但也談不上美觀。而眼下的這件成品,線條流暢,造型古樸。光是看外表,就知道材料很有份量。怪不得一進村,就被村民圍觀。除了新奇,恐怕是因為它渾身都散發著金錢的味道,惹人羨慕妒忌。

那隨行的學徒杜阿毛見到江清,就趕緊上前邀功。“表叔,這是我們鋪裡所有師傅加工加點趕製的,絕對質量保證。您先走,我這就給您拉回家!”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樵夫家的小夫郎

二毛一斤糖

勾心遊戲

ELiane

熟客

椰汁清水

鎧甲:爆殺異能獸,這人太離譜

晚若深秋

穿書後還是很花痴

吃瓜沈洛

程總,遲小姐說她不想續約了

陵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