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利坎星系第95星區羅伯昂星球。

幾千米甚至上萬米高的高樓,高低錯落,一道道透明護盾組成的通道橫貫在這些高樓當中,間或有著一輛輛色彩靚麗、形狀奇怪的交通工具從其中穿行而過。

看的人眼花繚亂,甚至分辨不出來應該在哪個時候走哪個路線,不過也確實不用人眼來進行分辨。

在科技已經高度發展的星際時代,星網是聯通一切星際人生活的必要組成,大部分的星際人體內都會有植入式的星網晶片,其作用就像是身份證一樣的東西,用來證明自己的身份。

而各種星際時代的科技物品,更是隻識別人體的星網晶片,離開了晶片,在星際人社會便只能寸步難行,分分鐘會被星網上的各個系統以黑戶身份給抓捕起來。

像是這種複雜的交通路線,更是在坐上交通工具,設定好本次出行的目的地時,就已經被星網的交通系統智慧“順子”給安排的明明白白。

星網是一個極其龐大的系統,範圍涵蓋了星際人所佔據的全部位置,只以一個人工智慧來做這種統合全部資料的事情,肯定是不現實的。

所以星網整體採用的是一個主系統智慧“創世神”加上其他諸多功能子系統智慧的框架,例如交通方面的內容由功能子系統智慧“順子”負責,訊號溝通交流由功能子系統智慧“星語”負責等等。

此外,有些星系比較繁華,科技發達,而且人員數量極多,所以採取的另一種模式,由地區次級主系統智慧主管,也就是主要事物由本地區的次級主系統智慧進行統合管理,定期給主系統智慧“創世神”進行資料彙報即可。

如康利坎星系便屬於這種極為繁華的星際人常住星系,平常事物都有一名叫做“康利”的地區次級主系統智慧來管理。

居住在羅伯昂星球上其中一棟公寓樓的芬蕾娜,清早剛剛醒來,經過一系列自動清理的機器,做好清晨洗漱之後,坐在了餐桌上。

雖然科技發達的星際社會,想保證人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元素,完全有各種營養膏之類的食物,節省時間又省時省事,但大部分家產足夠的星際人,還是喜歡去品嚐各種食物,而非營養膏。

食物的做法也有很多,比如最頂級的那種富有的星際人肯定是純人工大廚做出來的飯菜,食物也都是自家餵養出來的純天然食材。

上等的星際人家庭就只能自己去買昂貴的天然食材了,而大部分中等的星際人家庭,有些會買比較平價的食材回家自己做菜,也有些會買現成的半成品菜品,拿回去交給機器人進行加熱處理。

至於最低等的星際人組成,營養膏就是他們唯一的選擇了,正常食材的價值可比營養膏要昂貴多了。

芬蕾娜並不算低等那種星際人,她是羅伯昂星球上最有名的星際大學的學生,每年來自學校的助學金就可以讓她過上相當寬裕的中等星際人生活,就如她此時居住的學生公寓,都是她考上星際大學之後獲得的福利。

由機器人加工後的半成品菜品,味道還是不錯的,起碼比不會廚藝的星際人強行下廚之後做出來的東西要好吃的多——一開始芬蕾娜也是有自己下廚的打算的,但在第三次引起房間裡的報警裝置後,她也只能放棄這個事情了。

今日是學校休假,提前並沒有和同學約好需要去哪裡做什麼,所以芬蕾娜今天有相當充裕的一天空閒時間,連早飯也可以儘可能吃的慢一些,更多的去品嚐飯菜的口味了。

一些規律比較嚴格的星際人,在吃飯的時候是不允許做其他的事情的,要專注於食物本身,不過像芬蕾娜這種自己獨居的年輕星際人,就很少有這種麻煩的習慣。

芬蕾娜經常會在吃飯的時候同時搜尋各種星網上的新聞訊息,當做自己下飯的佐料,據她所知,目前好像大部分的年輕星際人都會有這種習慣。

半透明的投屏出現在餐桌上方,一行行圖片標題飛速的劃過,芬蕾娜隨意看著,偶爾對幾個感興趣的標題停留一會,檢視一下里面的內容。

“怎麼都是標題黨,內容和標題一點關係都沒有。”芬蕾娜有些不悅,看標題那麼有趣,結果內容乾巴巴的枯燥死,真是浪費人的感情。

【驚!蟲族女皇軌跡曝光,曾到過這些地方……】

一個標題突然吸引住了芬蕾娜的目光,大部分的星際人對於蟲族女皇還是充滿好奇的,在蟲族銷聲匿跡一百多年的時間裡,在這些遠離邊境星區的地方的星際人,差不多已經遺忘了蟲族這種生物。

甚至近些年來,還有不少“蟲族的存在就是一個謊言,實際上根本沒有蟲族這種生物”的說法出現,獲得了一定的討論性。

哪怕以芬蕾娜這種學過不少蟲族相關知識的星際人來看,這種說法搞笑的就如同笑話一樣——生物課上有單獨的蟲族分類,歷史課上也有和蟲族有關的大部分歷史。

可就是有不少星際人對此充滿了堅定,也不管有多少實質性的正劇擺在眼前,反正打定主意一切都是“創世神”的陰謀,都是“創世神”編造出來,試圖控制星際人的證據。

芬蕾娜猜測,面對這種星際人,哪怕把蟲族甩在他臉上,他們恐怕都會認為是“創世神”弄出來的合成生物,是假的吧。

芬蕾娜雖然從來也沒有見過蟲族,更是一直生活在最為安逸的幾個星系星區之一,多年的學習下來,卻也知道,蟲族是多危險的生物,又如何影響著她們的生活。

現在確實是星際人更強大一些,但蟲族這種生物,只要給它們機會,那強大起來的速度是極快的,而且基本上沒有什麼弱點。

像她們這些星際大學的學生,到時候會有一半都進入到和蟲族有關的行業當中,聽說最開始和蟲族戰鬥那些年,星際大學裡的學生,都是送往和蟲族戰鬥一二線的主力。

也就是這些年安逸了下來,這個比例才一再降低,而且都不是去一二線了,而是進入了各種後勤行業——進入一二線的主力補充,有專門的幾個學校,要求都相當嚴苛。

像芬蕾娜這種普通一點的星際大學,最終能去的和蟲族有關的行業,就只有機甲維修製作、新型武器研發、蟲族生物基因研究等等了,而那些專門培訓出來應對蟲族的星際大學,則是一些機甲實體操作、星際飛船駕駛的內容,還有不少異星球生存考驗之類的東西。

如果連蟲族都是假的,那這些被訓練出來的學生,豈不是一輩子都在為一個虛無的目標所努力,那也太悽慘了一些吧。

整個新聞帖子裡並沒有太多無關內容,把蟲族女皇從兩年前開始,出現的一些地方都寫了上去……看到這裡,芬蕾娜退出去看了眼這個帖子的賬號,是比較有公信力的一家媒體,那麼應該是可信的,至少八成能信。

剩下兩成就要看這家媒體有沒有接什麼廣告了,要是接了廣告,少不得要編一些內容把讀者的注意力轉移過去,這是這家媒體比較專業的情況下,要是那些不可信的小媒體,估計八成都是編的。

其實能保證大部分的資訊真實度,還要多虧這些系統智慧的存在,它們不是人類,沒有那些花花腸子,明白撒謊或者說掩飾過去,人工智慧的邏輯是非常純粹的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所以星網上的系統智慧會根據每家媒體發表的新聞稿子的真實性進行記錄,而這不是人類能夠插手的計演算法,導致一些瞎編亂造的媒體,在信用度上直接降低到完全不可信的地步。

不過系統智慧也不是完全的好,就比如它在一些措辭上,是無法容忍模稜兩可的概念的,而大部分新聞卻給不出太具體的資料,又或者說具體資料不能被髮出來,就顯得這些系統智慧在稽核上有問題了。

反正經歷了很多變化,最終官方對於新聞稿子的智慧稽核,做出了一些改變,也就是說,正式新聞稿子,最多容許出現20%的不合事實的內容,給了大部分新聞稿子一個模糊概念的範疇。

而對於一些花邊新聞之類的媒體稿子,則放寬要求到20%的真實性,也就是說,一個假新聞必須有20%以上的真實內容,才能透過系統智慧的稽核。

因此像芬蕾娜這種上多了星網的星際人,早就可以自己分辨出來大部分的真假內容了。

關於蟲族女皇蹤跡的帖子,最少裡面提及到的這些地方,都是沒有多少問題的,也就是裡面提到的各種損失,可能會有些出入。

有些地點是蟲族女皇襲擊之後,留下來的各種痕跡記錄,還有一些就是單純的人證,比如某某某在哪裡看見蟲族女皇過去了,不過他藏的好所以蟲族女皇沒有發現他,這才逃過一劫。

像這種內容信不信,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反正芬蕾娜是絕對不信的。

果不其然,在這個某某某的事蹟後面,帶了一個廣告,看的芬蕾娜一個白眼翻了出來。

不過這上面的一個內容,還是讓芬蕾娜揪心了許多,上面提到蟲族女皇的身影出現在過北搖光星系。

北搖光星系對於星際人來說,是極為有名的地方之一。

應對蟲族的主力軍北七星軍,就包括了北搖光星系,是由北天樞、北天璇、北天璣、北天權、北玉衡、北開陽、北搖光這七個星系所組成的,一道極為狹長的邊緣星系防線。

蟲族女皇會出現在北搖光星系,一點都不讓人覺得意外,畢竟那裡就是阻攔蟲族的第一道防線。

芬蕾娜當然不是在憂心蟲族會不會趁機攻擊過來,而是她突然想到,自己最喜歡的星際明星“弗恩斯”這會正在北瑤光星系,拍攝一部和蟲族有關的電影,雖然可能性很小,但如果真的碰見了蟲族女皇,他要怎麼辦啊。

早飯在這種擔憂的情緒下結束了,刷碗這種事當然不需要芬蕾娜親自來做,管家機器人會處理好一些雜事,甚至不用芬蕾娜額外的命令,這已經是智慧機器人普遍的功能了,它們擁有一定的簡單的自主決斷能力。

很多時候,它們都清楚自己應該做什麼,而不用等到主人去下命令才會去做。

如此空閒的一天休息時間,芬蕾娜預約了半天的圖書館學習,想要保證她現在的生活,保持優異的學習成績是一件相當有必要的事情,那之後才是一些類似於逛街之類的消遣。

不過大部分逛街的時候,芬蕾娜都是和同學一起去的,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她更傾向於網購,速度又快又省時間。

圖書館是一個相當巨大的公共場合,這裡歡迎所有人前來學習,想要在星際社會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知識是必要的,除了基礎的義務教育學習之外,都可以透過在圖書館預約相關的書籍進行自學。

但效果嘛,就因人而異了,要看自己是不是能夠學習進去,以及能不能學會——私教課是相當昂貴的一種東西,通常不會有人選擇,如果有些家底的星際人,也更傾向於讓孩子去上星際大學。

圖書館裡通常有兩種模式,一種是私人學習模式,一種是公共學習模式。

私人學習模式下,會有一個獨立的空間,以及提前預定的各種書籍,還可以隨時申請各種飲品食物……除了基礎的營養膏,其他的食物需要自己訂購。

公共模式則是有多種方案,有多人學習桌,有雙人學習桌,還有公開的講桌,主要是給學習同樣內容的星際人,一個交流的機會,互相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可以交流著學習。

比如雙人配對學習,又或者多個人在一個桌子前討論同一個內容,又或者有人對於某個課題比較自信,所以開放講桌模式,進入者就可以討論這個課題。

芬蕾娜只是鞏固一下學校學習的知識,不需要去討論什麼問題,因此預定的是私人學習模式,有一個非常私密的個人空間。

“叮”手腕上佩戴的個人星網終端突然傳來一聲提示,芬蕾娜點開檢視了一眼,發現是她正擔憂著的明星“弗恩斯”,即將在幾個小時後開啟星網直播的通知。

(有一種脖子承受不住頭的感覺,發燒前幾天感覺都還好,不知道為啥這幾天,感覺自己人好像要沒了似的,晚上一宿一宿睡不著,今天雙更失敗,明天繼續嘗試)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快穿之顧雲

草莓味奶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