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初分,盤古大神開天闢地,清氣上升為天,濁氣下沉為地,那時的天地靈氣分散在三界各處,仙凡無分,人鬼無隔。

之中有伏羲氏、神農氏、女媧氏,還有蚩尤、刑天、夸父、后羿等無數大神出世,在三界之中接連粉墨登場,才讓三界有了最初的模樣。

然則三界以此發展無數年,紛爭不斷,三界仍處於混亂之中,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趨勢,直到鴻鈞教主出世,依循天道,建立天庭。

這裡的依循天道,指的是天地靈氣的流轉規律天然向上,因此他將世間能力強大者設定門檻,將先天仙人聚居於九天之上,仙人永隔。

然而凡間依舊源源不斷有修道之人,無論是妄圖理解道之本源,還是想要強大己身,不斷有強人出現,依舊實實在在的影響著三界既有秩序的運轉。

比較有代表性的便是李天王一家。

那麼上升的渠道就會變得無比重要。

鴻鈞教主便為凡間設定了兩種向上晉升成仙的渠道。

一者為修煉正統道法而成,需經歷三災九劫,只有成功者方能位列仙班,二者為打神鞭毀滅肉身,或在人界影響巨大及功勳卓著者,以靈體方式上天為神。

只是他大概也想不到這世上還會有第三種人的存在,但這種方式很顯然要比其他兩種還要難上無數倍,因此在天庭存在至今無數年,肉身成聖者也是鳳毛麟角的存在。

但無論當神仙的門檻是什麼,都代表著鴻鈞道人想要讓仙人徹底分開,互不影響,至少是要控制在一定範圍之內。

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便是在那時開始遴選座下門人或者說傳人。

二人對於道的理解有著本質的不同,從而導致他們遴選的方式發生了極大的差異。

但無論如何,能力強大者上天為神仙這個大方向或者說是大原則從來沒有改變過。

而這個伏線連綿了數千甚至上萬年的工程,有一個十分貼切的名字,被稱之為絕地天通。

只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三界的逐漸演化,變成了讓人始料未及的模樣。

凡間的天地靈氣的確是在以不可逆的速度減少,但仍然有許多修煉成功的生靈出現,這些生靈既不符合實力強大到足以成仙的地步,也錯過了或者說不滿足被打神鞭劈散成神的要求。

於是即便看到了現在凡間的紛爭已經消弭了許多,然而人心思動,在這種大環境背景下,凡人所設立的規則竟是越來越有些向著深淵滑坡下去。

其中有道德淪喪,有萬法凋敝,有髒唐臭漢……

於是天庭的統治者,包括元始天尊、玉皇大帝、紫薇大帝,在鴻鈞道人失蹤不見的情況下,想了個辦法。

也就是來一場真正的地絕天通。

想要做成這件事情他們需要完成至少三個最主要的任務,首當其衝的便是儘可能的削減在凡間的大能力者,不管這些人是否真的有成為仙人的潛質。

這些人裡面有妖、鬼、人、魔、精、怪,不一而足。

他們要做的事情,就是讓這些能力強者徹底失去對人間施加影響的能力,其中不乏有普通人供奉的山神土地,但對於他們來說沒有任何區別。

這些人便是李靖所率領的散仙大軍們。

第二個主要的任務便是削減天庭的神仙數量,這很顯然要比第一件事情更難做,但只要天庭的神仙數量變少,對於人間可能產生的影響便會更弱,尤其是那些截教的神仙們,缺少規矩約束不說,似乎對於人間施加影響這件事情沒有任何心理負擔,自然是重中之重。

而這件事情很顯然就像當年封神榜那件事情一樣,是不能被通天教主知道的,不然再來一次誅仙大陣,那麼三界危矣。

第三個重要的任務便是讓天庭更加徹底的遠離凡間,只有天庭遠離,才能徹底讓二者互不干涉,因為天地靈氣的互相浸染,正是因為天庭還離凡間太過接近的緣故。

基於這三個主要的任務而衍生出來的其他工作自然不勝列舉,總是要有方案的。

但還是要從最難的入手。

於是紫薇大帝便和玉帝配合演了一出大戲,藉此不僅極大地消耗了天庭神仙的數量,還讓天庭遠離了凡間。

沒錯,事實上推動天庭遠離凡間的能量,便是雙方戰鬥甚至死亡損耗所提供的。

這只是其中的方面,事實上他們做的事情遠不止於此。

比如要保住六道輪迴有序輪轉,比如要保證天庭在一定範圍之內不發生系統性的亂局,比如保證佛門不會趁虛而入。

餘下的便是見招拆招,隨機應變。

最初他們做的還不錯,甚至紫薇大帝還有效利用了小隊眾人這些域外天魔,順利完成了權力的過度。

有佛門這個潛在敵人存在,沒人會把懷疑的目光轉向玉帝。

只是大概紫薇大帝和玉皇大帝都想象不到小隊眾人會成為這件事情的變數。

接下來的發展到也算的上順利,只是佛門那邊看不出真正企圖而已。

接下來便是天庭對於凡間散仙的懲治。

小隊眾人在這裡起了非常關鍵的作用,甚至為他們的目的推波助瀾了一把。

當散仙大軍即將攻上天庭,甚至還帶上了四海水族的時候,毫無疑問會讓他們的計劃再前進一大步。

這個時候,對於玉帝和紫薇來說,這場雙方之間的勝負便已經不重要了,無論是散仙大軍被殲滅,還是徹底入主天庭,二人的目的都會實現。

小隊眾人之前所想不明白的許多事情,比如紫薇大帝為何選擇對天獄不設防,原本固若金湯的四座天門為何沒有太多抵抗,其實都說的通了。

站在紫薇大帝的立場上,這樣做十分合理,直到引出了這件事情的第二個變數——鬥部。

鬥部的下場不光逼迫的紫薇大帝不得不繼續加快地絕天通的步伐,更是連之前對於佛門的警惕也只能暫時拋下。

鬥部的組成很複雜,三十三萬兇星惡煞受到影響的因素也有很多,但毫無疑問他們之中絕大多數都是截教子弟,因此紫薇大帝從來沒有真正的信任過他們,甚至連事情的真相都沒有向鬥姆元君吐露。

鬥部起事的時機抓的太好,好到他們只要團結一致便能徹底攻佔天庭,讓紫薇大帝和玉皇大帝乃至元始天尊所有的謀劃都付之一炬。

而能準確抓住這個時機並且還有能力一呼百應影響鬥部的人,只有那一個。

通天教主。

不過很顯然通天教主所謀也極大,絕不只是佔領天庭甚至控制三界這樣簡單。

他想要以此徹底踐行自己對於道的理解,至少要證明自己的正確。

往好處說,他這樣做可以讓三界變成天地大同,眾生平等的美妙場景;往壞處說,三界只怕又要回到混亂紛爭的狀態之中,那麼無數人所為三界和平付出的努力,只怕都要毀於一旦。

講述到這裡,玉帝隨手一劃。

空中便出現了一道透明光幕,其中景象緩緩浮現出來。

那是一片煉獄一般的景象,無數人正在畫面之中戰鬥,這戰鬥的規模,即便比凌霄寶殿外那一場天兵與散仙之間的戰鬥比起來,也不遑多讓。

自然也比天庭之中的戰鬥更加慘烈和血腥。

無數人在同一時間死去,接著又會有無數人重新加入戰場,雙方似乎不知疲憊,只是衝上去,然後直到戰死為止。

神仙的隕落也是不可逆的要進入到六道輪迴之中,於是他們可以十分清楚的看見那些曾經和散仙大軍戰鬥過的天兵,甚至是散仙們,都出現在其中一方的戰陣之中。

“地府的門檻不高,門簷卻是極低,所以無論是你還是寡人,都進不去。”玉帝朝著鬥姆元君輕聲開口說道。

維持這道道法明顯也讓玉帝消耗頗大,他揮了揮手,面前的光幕便消失不見了。

“玉帝,對面那些都是什麼人?”齊貞忽然問道。

“不知教主用了什麼辦法,那些都是他在陰氣極重之地,放出來的域外天魔。”玉帝說。

沒有人注意到此時齊貞的眼中,早已經震驚的無以復加。

事實上這是他從進入到這個遊戲以來,最為失態的時刻,甚至沒有再注意聽他們接下來談話的內容。

但是玉帝這三言兩句之間,似乎也向眾人昭示了另外一部分真相。

為何瘟部明明在宮殿群裡潛伏著,卻並不在殿外埋伏,反而是在宮殿群之中發起偷襲,為何真武大帝和天猷副帥沒有選擇畢其功於一役而是選擇認輸撤退,將凌霄寶殿拱手相讓。

因為這裡本就不是整場戰爭的焦點,地府那裡才是。

而天庭裡死的人再多,也無非只有兩個結果,一是這些戰鬥所形成的能量會成為養料繼續推動天庭遠離凡間,二是死去的靈魂會去到地府變成兵士繼續和域外天魔戰鬥。

而通天教主那邊很顯然也同樣是如此想的。

活著的兇星佔領天庭,死去的惡煞統治地府!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祭道永恆

書清秋

末日降臨,我有億點點能打

真理於夢

神明訓狼要忠心

塵光之色

唯你陪我看夕陽

叉燒包包小肥

我是來開無雙的,不是來吃軟飯的

墨衍春秋

萬里江山

飯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