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舉兵,討伐董卓。

這件事情沒有出乎齊貞意料之外,只是沒有想到來的這麼快。

諸葛亮手裡的東西是討賊檄文,不知是出自郭圖田豐許攸哪位軍師之手。

齊貞心裡面琢磨著如此短暫的時間,也不知道自己的隊友們有沒有做好十足的準備。

時間定在一個月之後,會盟地點在洛陽之外,想必袁紹已經有了一些把握,至少在決定召集會盟之前,已經與許多路諸侯私下透過氣,要不然也不會如此大張旗鼓的將此事昭告天下。

文武官員濟濟一堂,開始各抒己見,有說如何屯兵的,有說如何納糧的,還有說與哪位交好的州牧或者郡守私下串聯的。

可無論對細節方面如何推敲,沒有一個人表達對於此事的非議,全部一邊倒的支援諸葛亮出兵討伐的建議。

這倒是有些出乎齊貞的意料之外。

孔伷其人,本就是由董卓根據周毖的推薦才扶持上位的豫州刺史,這些人就算心裡面有著匡扶漢室的偉大理想抱負,可此時就跳將出來,難道不怕孔伷是和董卓才是一條心的?

反過來說,到底是什麼才能促使他們不顧自己的身家性命也要站出來支援討伐董卓?這些人也不會用精神力探查。

想到這裡,齊貞撇過頭看了一眼還在那假裝興奮的諸葛亮,內心升起了一股寒意。

還好孔伷心裡對伐董這件事情也抱有極大興趣。

只不過齊貞知道這件事情,那些文臣武將們卻未必知道,同理,諸葛亮也不知道,可他既然能展露出如此篤定的狀態,那便證明,他一定是有備而來,即便孔伷不同意,他也有辦法能讓這件事情順利地推進下去。

孔伷並不知道自己從鬼門關走了一遭。

和諸葛亮勸解的一樣,他認為自己一展宏圖的機會來了。

大的戰略方向既定,接下來還有許多細務的問題需要商定,但還好會盟在一個月之後,留給豫州眾人探討的時間還有很多,倒是不急在這一時半刻。

三言兩語敲定了事情的大概脈絡,孔伷讓底下的文武官員各自寫條陳上奏,便遣散了堂下眾人。

此時已近午間,齊貞和諸葛亮二人回到府中用飯。

“即便我們已經馬不停蹄,可是時間還是有些緊。”齊貞扒了幾口飯,邊嚼邊含糊不清的說道。

“南陽的事情必須抓緊了。”諸葛亮點了點頭。

“本來想等著劉備和黃月英那邊有了眉目我再過去,現在看起來不能等了,我一會就出發,這邊的事情還是得交給你來。”齊貞說道。

“豫州的事情我不擔心,只是冀州那邊你得給我個準話。”諸葛亮說道。

“公孫瓚和劉虞不會動,至少在會盟之前,青冀兩州還是會保持現在的態勢。”齊貞說道。

“趙雲和郭嘉那邊會不會參加這次會盟?”諸葛亮一直提著筷子,卻沒見他往嘴裡送吃的。

“不會。”齊貞肯定的說道,“這次會盟註定是個稀爛的下場,這點想必你也能看出來,即便是孔伷,其實心裡也是藏著他自己的小心思,更何況袁紹那種一方豪強,所以郭嘉和趙雲那邊,還是會慢慢休養生息,我就盼著他們趁著這段日子趕緊把幷州打成鐵板一塊,成為我們最為穩固的大後方。”

諸葛亮點點頭,總算是夾了一筷子青菜吃了。

“至於公孫瓚那邊,這次應該會幾乎傾巢出動,我走之前會傳信給他,此次出兵會盟要兵分兩路,其中一路直接進入司州洛陽城外參與會盟,另外一路兵在進入司州之前折道向東,直接進入兗州境內安營紮寨,一旦這聯軍打到虎牢關,兗州這部分兵馬也可以開始動起來了。”齊貞接著說道。

諸葛亮聽到這個訊息乾脆把手中的筷子放下了。

他看著對面前飯菜發起狂攻的齊貞,緩緩陷入沉思。

他要思考這些驚天地的大動作對於整個局勢的影響。

“別想那麼多,兗州的兵馬不一定會動,這取決於虎牢關乃至整個伐董的過程,不確定的因素有很多。”齊貞看了一眼眉頭緊鎖的諸葛亮,輕聲勸慰道。

“真不知道你的腦子裡都在想什麼,這動靜也太大了些。”諸葛亮拿起筷子苦笑著說道。

齊貞心說我還沒把後來的事情告訴你呢。

“有個事情需要你來做,只是不知道你願不願意。”齊貞笑著說。

“我有的選?”諸葛亮問道。

“光你做還不行,得孔伷配合。”齊貞用筷子的尾端蹭了蹭略有些發癢的額頭。

“什麼事?你先說。”諸葛亮疑惑道。

“矯詔。”齊貞說道。

“啥玩意兒?!”

……

來豫州的時候慢慢悠悠不慌不忙的,這次回荊州南陽齊貞明顯有些急迫。

主要還是因為他並不知道現如今南陽到底是個什麼情況,原本留給黃月英二人許多時間去經營,結果因為袁紹急急起兵,留給他們的時間便不多了。

齊貞此次去南陽,一方面是要見到黃、劉二人,搞清楚具體情況,另外一方面則是伺機而動,看看能不能在控制住事態的情況下,把袁術殺掉。

袁術在三國當中,毫無疑問是所有諸侯裡面目光最短淺,功績最低的一位,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會固執己見,後在揚州地區割據,成為三國曆史當中第一個稱帝的可笑皇上,這皇上當了也就兩年的功夫,卻驕奢淫逸,橫徵暴斂,把整個江淮地區搞得烏煙瘴氣,最後就這麼一文不名的死了。

對於這種依靠祖輩遺德,自身能力卻半點沒有的傢伙,齊貞也很難想象他到最後是如何能坐擁三十萬兵馬的。

齊貞在第一次接觸到三國曆史的時候就對袁術這個人印象很深,倒不是因為他長的如何尖嘴猴腮,雖說後世的影視遊戲作品裡面他確實都以一個奸佞的形象出現,但讓齊貞最為印象深刻的是他居然能為了一塊破石頭,放走孫策和四位老將回江東,這就讓齊貞很難理解了。

且不說是否真的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說法,即便真的有,那個破玉璽既不當吃也不當喝,除了自己手底下那些本來就聽自己的人之外,真蓋上了這個破印也沒人認可,卻白白放走了五個中堅戰力,這也太不值得。

而另外一位被和氏璧迷了眼睛因此身喪的人,是孫權他爹。

所以說三國裡面聰明人很多,傻子也確實不少,大概是齊貞還無法理解這些東西的象徵意義吧。

但齊貞這次下南陽,也從沒想過就可以順順利利的接手南陽郡的一應事務,畢竟他不是林疋那種狠人。

需要考慮的東西太多了。

征討前夕,袁家四世三公的名頭太大,並且歷史中袁紹在此時對袁術還是十分信任的,不然也不會在會盟時任命他為後將軍,掌握聯軍糧草。

袁家的名望是一方面,袁術本人的下屬是更重要的一方面。

就像齊貞納悶的那樣,袁術既然能坐擁三十萬兵馬,自然有其原因。

而最重要的原因,一定是因為他手下的這些能臣良將。

就像有個諸葛亮輔佐,即便是那個扶不起來的阿斗,也能綿延蜀漢四十年國祚,可以想見這個時期最大的特點往往不是主公的能力有多麼強大,而是手下的謀士如何,武將又如何。

如此牽扯的人和事情就會更多,事情也會變得更加複雜。

齊貞不怕事情複雜,只是害怕時間不夠。

如果在會盟的時候,齊貞的勢力沒能在南陽這個地方有足夠的影響力,那麼在齊貞的設想中,只怕在聯軍徹底分崩離析之後,針對袁術及其南陽一部的掌控,會費更大的周折。

那時將會對齊貞完美完成遊戲的目標,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因此齊貞此時必須趕往南陽,和黃月英接上頭,搞清楚情況之後再行商定如何行事,並且越快越好。

南陽別名宛城,位於現今的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陝三省交界地帶,因地處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而得名。

董卓進京勤王之後,袁術為了避禍,便來到了這裡。

無論在哪朝哪代,甚至從先秦開始,南陽就已經是神州大地上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

可以想見其繁華。

幽州自不必說,南陽的城池,若說繁華程度,即便相較於益州也不逞多讓。

饒是齊貞已經是飢餐渴飲曉行夜宿,也足足用了三天的功夫才從豫州府趕過來。

齊貞瞬間可以爆發的速度自然要快過馬匹,可要說持續性的奔跑,還是用快馬來的好些,他也就不展現自己異於常人的奔跑速度與耐力了。

沒有什麼閒情逸致逛街遊玩,齊真進了南陽城之後,便一頭扎進了酒肆。

倒不是他貪杯,只是他要問問有沒有人知道黃月英和劉備二人在哪裡。

沒錯,齊貞雖然已經進了南陽,可他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並不是如何掌控乃至於殺死袁術,而是他不知道黃月英和劉備現在何處。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之哥哥別太寵

狐竹竹

葉羅麗:神月清華

鞠銀禕

任她驕縱

風蘇綿

人間樂土

江林姓李

緣劫:女劍宗情愫

玥明月

誰說社恐難談戀愛

狗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