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姓七望會議結束後。

針對李丹秋的江湖劫殺令被髮布。

上次毗沙門和鄧陵氏之墨被髮出劫殺令之後,現在幾乎銷聲匿跡。

如今五姓七望再次發出劫殺令,李丹秋恐怕是凶多吉少。

但這些方源都顧不上了。

因為方京玉失蹤了。

自己出去玩之後就沒有回來了。

本來還以為是晚點回來,但晚飯了還沒有見她回來。

從方京玉入住方府那麼久,她還是第一次在晚飯前沒有回來的。

最關鍵的是,沒有任何訊息捎回。

“讓人將訊息帶去給羅正,幫忙找方京玉。”

方源沉聲道。

方京玉是個很乖的孩子。

她突然不見,且沒有任何訊息,很有可能是出現了意外。

這一晚,方府上下出動,尋找方京玉的蹤跡,但都沒有任何訊息。

“老爺,京玉一晚沒有訊息,她會不會出了什麼事?”

紅絮紅著眼睛說道。

她昨晚找了大半夜,隨後幾乎一整晚都沒有睡,想著看看能不能等方京玉回來。

但是現在太陽都已經升起,還是沒有見到方京玉回來,一整晚都沒有訊息了,恐怕凶多吉少。

“澹定點,長安縣衙那邊已經在找了。”

方源沉聲道。

他也很擔心,但只能等了。

長安縣衙那邊昨晚就已經出動人手搜查。

保安隊的人也已經出動,全城搜查著方京玉的蹤跡。

還有八方集團的門店,方源都給他們方京玉的畫像,讓她們一旦發現就看住,通知方府或者帶回方府。

給點時間,方京玉應該會找到的。

“我還是很擔心,我繼續去找找吧。”

紅絮想了想,又再次出門。

方源想叫住她,但想了想還是隨她了。

換了衣服後,方源交代杜妙顏有方京玉的訊息就讓人通知自己,隨後就去上早朝。

早朝過後,方源回到戶部辦公。

還想著響午過後會有方京玉訊息的。

但依舊沒有!

為此,方源真的開始擔心她遭遇不曾。

“方大人,有位叫羅正的衙役想見您。”

就在這個時候,朱雀門守城的將士過來通報。

“謝謝。”

方源一愣,隨即起身離開。

朱雀門之內,就是皇宮的範圍。

一般人是沒有資格進入皇宮的,哪怕是衙役。

但卻可以通報,不過大多數時候都是要出朱雀門見面。

沒多時,方源就走出朱雀門,見到羅正。

“大人!”

羅正當即恭敬行禮。

“有訊息了嗎?”

方源沉聲道。

“昨天下午,有人見到方京玉跟人離開長安城。”

“聽見者的描述,方京玉不像是被人拐走,而是自願跟著對方離開的。”

羅正恭聲道。

他經過多方搜查,終於有了線索。

但也僅限於這個,方京玉離開長安城後的還沒有任何訊息。

“對方長相如何,有沒有描述?”

方源眉頭一皺,沉聲道。

方京玉在長安城沒有朋友,不應該跟人離開才對。

她雖然年紀小,但從小的經歷導致她不會隨便相信別人,不可能被騙。

“身穿黑色衣裳,頭戴著斗篷,看不出樣貌。”

“我問了守城計程車兵,他們說那人給了通行令,所以沒有搜查真身。”

羅正恭聲道。

“難道是他?!”

方源大為震驚。

一瞬間想到一個人,毗沙門的軍師。

那天他雖然同樣被困在秦始皇陵,死亡的可能性很大。

但以他的能力,活著走出來也是正常的。

只是沒想到,他會帶走方京玉。

“大人有線索嗎?”

羅正問道。

如果有線索,他還能繼續搜查下去。

“很有可能是毗沙門軍師。”

“你搜查下去的時候小心點。”

方源沉聲道。

他第一想法就是找鄭觀音問問。

但自從上次的事情發生之後,李世民就囚禁了鄭觀音。

不再是軟禁,而是被關進天牢當中,想要見到她......也不是沒有可能。

“毗沙門軍師?!”

羅正驚撥出聲,大為震驚。

作為搜查人才,他聽說過毗沙門軍師。

沒有門主的毗沙門,毗沙門軍師就是毗沙門的首領。

一個很厲害的人物,至今都沒有人知道他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你先去搜查,我要去見一個人。”

“如果得到有用的資訊,我會傳給你的。”

方源沉聲道。

他決定透過劉政會見鄭觀音。

“屬下告退。”

羅正行禮,離開。

方源重新返回皇宮,直接去找劉政會。

劉政會一開始是不願意的,但方源用了人情之後他不得不同意。

隨後沒多時,方源就在劉政會的幫助下進入天牢,見到被囚禁的鄭觀音。

多日不見,鄭觀音憔悴了很多,人看上去也消瘦了不少。

“方源?!”

鄭觀音見到方源後,滿是驚訝。

被關進這裡之後,沒有一個人來看過她,包括皇帝,從此就好像是被遺忘一樣。

一開始鄭觀音覺得這樣還不錯,但後來就不行了,開始感到孤單,開始變得憔悴。

“我有一事想問你。”

“你知不知道毗沙門的軍師為什麼要帶走方京玉?”

方源直入主題道。

劉政會只給他一炷香的時間。

一炷香之後,方源就要離開這裡,避免被發現。

“知道。”

鄭觀音先是一愣,隨即露出得意笑容。

“會不會傷害到方京玉?”

方源眉頭一皺,沉聲道。

果然,是毗沙門軍師帶走的。

而且鄭觀音似乎還知道一些事情。

“肯定不會的。”

鄭觀音呵呵笑道。

用奇怪的眼神看著方源。

還想著方源是詢問他們的下落。

但不曾想竟然是關心方京玉會不會受傷。

“可否告知方京玉在哪裡?”

方源沉聲道。

“不可以哦。”

鄭觀音齜牙一笑。

在她身上的端莊嫻雅不復存在。

“告辭!”

方源轉身就離開。

他也不抱著能從鄭觀音這裡問出下落的希望。

知道方京玉是跟誰離開的,有沒有危險就可以了。

剩下的就交給羅正吧,能找到最好,不能找到的話......

“唉,方源,你就這樣走了?”

鄭觀音感到意外。

甚至還感到失落。

好久和人交流過了。

方源就這樣離開讓她有點難過。

“要不然你告訴我方京玉下落?”

方源頭也不回往出口走去。

鄭觀音張張嘴,但最終沒有叫停方源。

她是不可能告訴方源方京玉下落的。

實際上她也不確定方京玉在哪裡。

只知道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很快,就有大事發生了。

方源出了天牢後,就回了戶部。

讓人將訊息傳回方府和羅正,讓他們不用擔心。

羅正沒有從方源這裡得到有用的資訊,所以他的搜查依舊很難進行著。

時間一晃過去幾天,但都沒有方京玉的訊息,方府眾人只得放棄繼續尋找的決心。

這一日,一道訊息傳回,驚動整個長安城。

河北出現叛亂。

叛亂的主力軍是當地的百姓。

自古以來,百姓的叛亂才是最可怕的。

那幾乎代表著朝廷魚肉百姓,使得當地百姓揭竿起義。

於是乎,整個長安城好像是地震一樣,都在談論著河北的叛亂。

方源知道後十分驚訝,不敢相信在李世民的治理下竟然會有百姓為主力的叛亂。

“夫君可能有所不知,河北百姓的心不在朝廷。”

杜妙顏得知方源的驚訝後,嘆息著解釋道。

“此話怎講?”

方源好奇問道。

“當年大唐初立,寇建德在河北雄踞。”

“還是秦王時期的陛下親率大軍討伐,活抓了寇建德。”

“原本陛下是許諾不殺寇建德的,但太上皇執意要殺,最後殺了寇建德。”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真是因為太上皇執意要是寇建德,大失河北百姓的心,於是有了如今的局面。”

杜妙顏嘆息著說道。

當年寇建德在河北的聲望很高,愛民如子。

明明李世民代表著朝廷許諾不殺的,但最後卻出爾反爾還是殺了。

於是河北百姓對朝廷很有意見,時不時會鬧一些動亂,偶爾還可能會爆發叛亂。

有些大,有些小,但對朝廷的穩定來說非常不利。

朝廷每次都得派兵平亂,但又不能像是對嶺南一樣以殺止殺。

畢竟嶺南名義上是吐司之亂,而河北則是百姓之亂,罪名都不好找。

“原來還有這樣的秘辛。”

方源嘆息道。

他不知道這段歷史。

所以感到相當感嘆。

河北叛亂,估計太上皇正在懊悔吧?

如方源所想,李淵確實是在懊悔。

河北叛亂的訊息傳來之後,他就後悔了。

後悔了當年沒有聽李世民的話,不應該殺寇建德的。

殺了寇建德是一時爽了,但後續中河北一直不能真正歸屬大唐,這是他的心病。

“問問皇帝,打算怎麼處置河北問題?”

李淵嘆息道。

讓宮裡的太監去問問李世民,準備怎麼處理?

是安撫,還是強權鎮壓,又或者是其他方式?

此時,李世民也在頭痛,又剛李恪和李泰都在,於是決定考考他們。

“你們說說,河北叛亂應該如何解決?”

李世民沉聲道。

“父皇,兒臣是兄,青雀是弟,由青雀先說吧。”

李恪率先說道。

表現出兄長謙讓的一面。

李世民見狀,露出一絲笑容。

“那兒臣就先說了。”李泰看了眼李恪,心中吐槽李恪不安好心:“兒臣以為,河北百姓愛戴寇建德,多年來未曾有過變化,也許我們朝廷要給寇建德建一座碑,向河北百姓道歉,以仁德感化他們。”

李世民聽完,微微點頭,不作任何評價,看向李恪。

“父皇,兒臣以為青雀所言不妥。”

“河北的叛亂已經不是一次兩次的問題了。”

“而我們朝廷每次都採取仁政的態度去處理問題。”

“以至於河北百姓以為我們朝廷對他們的容忍無底線。”

“這一次,兒臣以為應該以暴力鎮壓,讓他們知道叛亂的後果。”

李恪沉聲道。

意見和李泰的相反。

“很好,都有自己的見解。”

“但父皇以為,河北叛亂不能以暴力鎮壓,也不能給寇建德造碑。”

“出兵,造勢,但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給河北百姓一個難忘的記憶,給他們一個警告。”

李世民沉聲道。

李泰的方法太過仁政,在河北問題上不可取。

李恪的方法太過暴力,容易真的將河北分化出去。

吸取兩人的辦法,不是暴力,也不是仁政,會有奇效。

“父皇睿智!”

李恪和李泰連連拍馬屁。

“父皇,兒臣想請纓,為父皇分憂。”

李泰再次說道。

想要藉此機會好好表現。

畢竟現在已經沒有了太子。

他得好好表現,才能獲得更多支援。

“青雀,你這身材就別去了,讓哥哥替你去吧。”

“父皇,兒臣請纓,為朝廷而戰,為父皇而戰,為青雀而戰。”

李恪上前一步,沉聲道。

李泰臉色一變,正想反駁,李世民已經說話。

“恪兒有心了,知道為弟弟著想。”

“好,朕就允了你,這次讓你帶兵。”

李世民對李恪所言很開心。

知道心疼弟弟,知道功勞不獨吞。

好哥哥,這才是他想要的的兒子。

“謝父皇!”

李恪激動感謝。

一旁的李泰翻了翻白眼,卻只能忍著。

他不信李恪是為他,李恪沒有那個心。

就算是為了他也沒有用,因為大臣們只看結果。

如果李恪這次大功歸來,那將會成為太子的不二人選。

“都退下吧。”

李世民呵呵笑道。

李恪和李泰兩人離開後,李淵的太監過來了。

李世民和他說了結果後,那個太監又回去通知李淵。

時間緩緩過去。

李世民的聖旨終於下達,李恪為行軍總管。

兵部立即開始調兵遣將,為李恪開戰做準備。

戶部同樣開始籌備糧草,同樣是為李恪開戰做準備。

這次糧草同樣是由方源準備,並很快就準備差不多的糧食。

下午即將下班的時候,李恪竟然親自來到戶部。

這個時候到來,想必是檢查糧草的。

唐儉親率戶部上下迎接。

“我找方侍郎的。”

李恪和唐儉客氣交談幾句後,道明來意。

唐儉沒有多問,讓眾人該幹什麼就去幹什麼。

而方源,則是被留下和李恪待在一起。

“方侍郎,本王想向你討要一個人。”

李恪客氣說道。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官府強制發老婆,反手白撿小嬌妻

Calamity傾川

穿越異世界之我與少女的幸福生活

喜歡峨嵋龍的唐華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