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

壽春縣主口噴茶水。

人從凳子上站起來,向前弓著身,以免茶水打溼衣服。

因為身體正對著方源,她脖子以下的衣服因重力向下,向方源展示。

“你是方源?!”

壽春縣主指著方源,驚訝道。

絲毫沒有注意到自己已經在方源面前走光。

楊師道和楊豫之兩人同樣沒有注意到,兩人也被這個訊息給震驚到。

自己等人剛剛就在問方源有沒有遺漏什麼把柄的,但沒想到問的人就是方源。

這個烏龍,夠他們半輩子都尷尬的。

“正是。”

方源鄭重點頭。

視線在壽春縣主身上,大方欣賞著。

果然,皇室女子就沒有可能是營養不良的。

“你!”

壽春縣主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不再面對著方源,而是看向楊師道,身子也站直了。

“沒想到竟然你就是方源,真是令老夫沒想到。”

楊師道感嘆道。

經過短暫的驚訝,他恢復了神色。

剛才他就有些懷疑,現在得到證實,不再驚訝。

“讓楊老見笑了。”

“我並沒有隱瞞身份的想法。”

方源起身,向楊師道拱拱手道。

他沒有想過隱瞞身份,是對方一直沒有問而已。

“倒是讓方刺史見笑了。”

“剛才所問,並非針對方刺史,僅是好奇而已,請坐。”

楊師道擺擺手,坦然道。

“謝謝楊老。”

“但如果沒有事,我們兄妹就先離開了。”

方源沒有坐下。

是不是針對,是不是好奇,讓時間去證明。

至少從楊家搶奪武陵縣一事來說,雙方之間肯定不是朋友。

當然,方源並非因為自己做過武陵縣縣令就覺得武陵縣就是自己的。

而是因為楊家從趙英才的手裡搶走武陵縣的控制權,這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

“豫之,送一送方刺史。”

楊師道沒有挽留,澹然道。

“方刺史請。”

楊豫之起身,做出請的姿勢。

“謝謝,告辭!”

方源向楊師道和壽春縣主拱拱手,轉身離開。

楊師道還微微點頭,但壽春縣主卻臉色難看盯著方源。

剛才她驕傲地說著方源喝不到特級茶,但沒想到打臉那麼快。

她知道,真正推出茶葉的是方源,而不是杜妙顏,杜妙顏只是管理而已。

故而在方源的面前說方源喝不到特級茶,讓她感覺很丟臉,現在臉滾燙滾燙的。

楊府門口。

方源感謝楊豫之相送,離開。

楊豫之看著方源的背影好一會兒才回去。

“源哥,我們去逛街吧。”

趙梓萱突然說道。

看著街道上人來人往,她蠢蠢欲動。

“別想了,快回去吧。”

“趙叔可能已經知道我們來了楊家,肯定擔心著。”

方源搖搖頭道。

“哦,好吧。”

趙梓萱縮了縮頭說道。

今天差點就鬧大事了,現在想想都有點怕。

誰能想到,平常欺負自己的那個男孩的孃親竟然是壽春縣主。

以前都沒有聽孃親說過的,自己之前也沒有見過他們幾個人。

實際上,楊師道等人並不是長居朗州,而是剛好這段時間在這裡。

然後恰巧楊師道看上了武陵縣,就利用自己的吏部侍郎的身份奪了過去。

故而趙梓萱不認識他們幾個大人也是正常的。

很快,方源幾人就回到趙府。

中午休息後,趙英才酒意已經散去,不過不在客廳。

“你們去哪裡了?”

楊秀蘭臉有點潮紅,上前問道。

她剛才起床,找遍了趙府都沒有找到方源幾人。

“沒,帶源哥出去轉轉去了。”

趙梓萱鬆了口氣,暗歎應該沒有發現。

“方源,你趙叔找你,在書房。”

楊秀蘭沒有繼續追問,看向方源笑道。

“好的,謝謝趙嬸。”

方源點點頭。

讓紅絮和青媱幾人留下。

書房,趙英才正在練書法,沉浸於賢者時間。

方源沒有打擾,在一旁看著趙英才練書房,時不時點頭讚歎。

很難想象,趙英才這種長相粗狂的人竟然還能沉下心來練書法。

在趙英才身上,方源感悟最深的就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一刻鐘後,趙英緩緩收筆,一副鏗鏘有力的楷書展現在方源的眼前。

“趙叔力透紙背,字裡行間透露著大氣磅礴,厲害,厲害!”

方源拍馬屁道。

“你這小子又拍我馬屁,來這邊坐。”

趙英才瞪了一眼方源,但卻呵呵笑道。

他雖然知道方源是故意誇獎,但心中也受用,對自己的書法很滿意。

茶几邊,這裡有方源送來的蜂窩煤正燃燒著,水壺正在上面燒著,水已經沸騰多時。

“趙叔,水不要沸騰太久,喝下會對身體不好的。”

方源取出水壺開始泡茶,並囑咐道。

“又是你墨家研究院研究出的歪理?”

趙英才翻了翻白眼說道。

這些年,他從方源這裡聽到不少奇奇怪怪的歪理。

比如吃飯之前要洗手,能夠降低生病機率。

比如飯後要散步一炷香,有利於身體健康。

比如不要在昏暗燈光下看書,避免傷害眼睛。

“你當作是就行。”

方源笑了笑說道。

這些都是他穿越前的小常識。

平常多注意,能減少生病和有利身體健康。

古人很少注意這些,他們沒有這方面的概念,也使得古人的壽命普遍很低。

“行,我下次注意。”

趙英才笑了笑說道。

方源不會騙他,這是可以肯定的。

故而方源的一些大小意見他都欣然接受。

很快,兩杯茶出現,聞味道可能比剛才壽春縣主的還要好一點點。

“你剛才去楊家了?”

趙英才突然正色道。

“是的。”

“本是給萱兒討回個場子,沒想到見到楊師道和壽春縣主他們。”

方源如實回答。

對於趙英才知道此事並不意外。

趙英才已經在朗州做了兩年半的刺史,對朗州掌控應該很深。

趙英才將武陵縣職位推薦給方源之後,他調取一個大縣做縣令,歷經三年後升為朗州刺史。

“萱兒那丫頭是替我們打抱不平,以後這種事你不要摻和了。”

趙英才一聽就明白,搖搖頭道。

他不知道方源和楊師道是否有交談,沒有問。

因為他沒有跟方源說過武陵縣是楊師道奪去的,以為方源不知,不想方源牽扯進來。

“趙叔真不打算納個妾?”

方源沉吟片刻,沉聲道。

趙英才沒有兒子這件事被很多人冷言冷語。

不管是政敵還是朋友又或者是家族,都對此事相當不滿。

在這個時代,沒有兒子會遭到鄙夷的,比後世嚴重很多。

“不了,你嬸待我很好,我現在也很好。”

趙英才搖搖頭,堅定道。

“嗯,好。”

方源沒有再勸。

人總有自己的堅守,這或許就是趙英才的堅守。

有自己在,百年後趙英才的棺會有人抬。

“我聽說,朝廷要重視科舉,要求各地至少要通知到鄉里,你聽說了嗎?”

趙英才迴歸正事道。

每年方源過來,他都和方源談談政事。

一開始是他指點方源,教導方源如何為官。

後面方源的見識多了,兩人變成相互探討,相互分析時事。

“出發前剛剛收到訊息,等回去再推行下去。”

方源點點頭道。

他離開遼州前已經收到朝廷的訊息。

朝廷要求各地的刺史負責這件事,安排關係的各縣通知下去。

務必要做到各鄉百姓都知道朝廷正在推行科舉,並且還建議各州墊付學子前往京師的路費。

不過路費這裡朝廷只說建議各州府墊付,但是卻沒有說朝廷之後會報銷,意思應該是各州內自行解決。

“推行科舉,無疑是傷害了各世家的利益。”

“皇帝雄才大略,不應該看不懂這點,你怎麼看的?”

趙英才沉聲道。

他最近考慮如何推廣科舉的一事?

是隨便敷衍過去,還是按照朝廷的要求去辦事?

前者大家都好,皇帝也看不到朗州那麼遠,但後者會讓不少世家敵視。

朗州位於南方,世家遠沒有北方多,但同樣也有不少世家分支,比如方源剛去的楊家,乃是弘農楊氏分支之一。

實際上,趙英才也是來自世家,只不過因為種種的原因,他並沒有得到家族的扶持,幾乎是靠自己才獲得現在的地位。

“趙叔應該知道朝廷要對東突厥開戰了吧?”

“此戰朝廷必勝,皇帝將攜萬勝之勢推行科舉,勢不可擋,我們聽朝廷的辦事就行。”

方源沉聲道。

推行科舉是比較難的。

但滅掉東突厥之後,李世民的聲望就會空前的強大。

到時候沒有人能夠阻擋他的意志,科舉推行勢在必行的,最終就看地方是否配合了。

“此戰必勝?!”

趙英才驚訝道。

對方源的信心感到好奇。

東突厥很強大,武德九年差點滅掉大唐。

這才貞觀三年,才過去三年而已,大唐就有必勝的實力了?

“是的,必勝!”

方源鄭重點頭道。

歷史對於這種大事件的記載不會有錯的。

儘管其中的細節不知道,但方源知道此戰大唐必勝。

李世民肯定也是想到利用滅掉東突厥的威勢來推行科舉制度的。

“既然如此,那我就好好推行!”

趙英才相信方源的自信,沉聲道。

“我得到訊息,此戰行軍大總管應該是李靖。”

“趙叔如果認識他,或者有認識他的好友,可以走近走近。”

方源沉聲道。

現在李靖的名聲還不是很大。

因為玄武門之變置身事外的原因,他受到冷遇。

但是這一戰之後,李靖將會獲得軍神之稱,成為軍中第一人。

“兵部尚書李靖......我知道了!”

趙英才喃喃,沉聲道。

身在官場,沒有走獨木橋的說法。

只有關係廣,利益大,才能相互走得更遠更高。

趙英才就是懂這些,才使得哪怕沒有家族幫助也坐上刺史之位。

兩人聊了不少,分析了不少當前的問題,以及對後面發展的猜測。

方源雖然是穿越者,但是他也只是普通人,對唐朝的歷史瞭解有限,在和趙英才的交談中獲得了不少經驗。

“對了,你現在的風頭很盛,不少世家都看你不爽,回去之後最好能夠低調點,未來兩三年就專門搞發展,沉澱一番。”

趙英才突然說道。

從他的關係網中,他得知不少世家都看方源不爽。

一個流民出身的人,做到刺史之位不說,竟然還一連滅了好幾個世家,還有些是來歷不凡的分支。

大部分世家明面上相互爭鬥,但同樣也是有各種各樣關係的,各種聯姻等等,關係錯綜複雜。

故而對於方源的行為他們之中有些世家受到波及的,故而有世家發出聲音,會讓方源不好過。

“我也想好好搞發展,但是他們不允許啊。”

方源嘆息道。

他又何曾不想認真搞發展呢。

可是有些世家就是把脖子伸過來叫他砍,方源也很無奈。

“你出身卑微,導致很多世家都看不起你,他們不允許你站在他們頭上。”

“你今年也二十五了,我給你找門好點的親事,把這個問題解決,會好點的。”

趙英才沉聲道。

出身世家的他知道,世家對於底層人的偏見。

像方源這種出身流民的卻踩在他們頭上,很多世家都忍受不住的。

於是在武陵縣或者遼州的時候,都被各大世家針對。

“不用了吧。”

“我覺得現在挺好的。”

方源擺擺手道。

今年才二十五,年輕自由得很。

家裡有紅絮和青媱兩人服侍著,外面有陸楚楚照顧。

現在成親是否被人管著先不說,但估計因為出身的問題也娶不到多好的姑娘。

“你別管!”

“我給你找個好家世的,也不會讓你上門的!”

趙英才板著臉道。

這事他拍板了,不容方源再拒絕。

上一年也是,方源說著說著又過去了一年。

今年趁著當上刺史,應該會有些世家不在意方源出身的。

畢竟才二十五就是刺史,就是大世家的嫡脈也沒有幾人。

“好吧,但得讓我看得上眼。”

方源嘆息。

但也心裡暖暖的。

“嗯,那就這樣決定。”

“對了,你準備什麼時候回去?”

趙英才滿意點頭,輕笑道。

“明天中午吧。”

方源想了想道。

這次時間太緊了,沒辦法。

本來想待兩三天的,但時間不允許。

“有點趕......我讓你趙嬸給你準備些東西帶回去。”

趙英才喃喃,有些失落。

但身在官場,有些事不能自己。

很快就是上元節了,到時候看看有沒有時間再見。

“好的,謝謝趙叔。”

方源嘻嘻一笑。

沒多時,兩人結束談話,喝茶吹水。

晚上,趙梓萱拉著方源聊了很晚才放回去睡覺。

這一晚,方源在趙府睡得很香。

第二天中午,張三和綠夏到來,眾人出發。

幾天後,方源幾人回到遼州城,開啟貞觀三年的新生活。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廢柴大學生:穿越遇到神秘軍火商

王留跡

原來是一場清夢啊!

西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