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山王氏府邸客廳。

王志誠夫妻在這裡招待周凱樂。

說是招待,其實也就是送上一杯茶聊聊天。

“怎麼還空手來?”

王志誠的妻子剛坐下就陰陽怪氣說道。

“孃親,剛才先去刺史府辦公,禮物遺忘在刺史府忘記拿了。”

周凱樂神色尷尬,只能如實回答。

對於這個丈母孃,他一直覺得很憋屈。

“還是先去刺史府的?”

“刺史府那個人不是什麼好東西,你還先去他那裡。”

王志誠的妻子語氣更不好了,直接對周凱樂翻白眼。

“孃親恕罪,下次我先到府上拜見您二位再去刺史府。”

周凱樂訕訕陪笑道。

他聽妻子說起了瓷福軒的事情。

瓷福軒對外說是遼山王氏的,但實際上是王志誠的妻子外家的。

外家的東西被方源勒令關門整改,王志誠的妻子對此非常不滿,還和王志誠吵了兩次,要王志誠去討回公道。

“哼,下次下次。”

“你們聊吧,我約了幾家夫人看戲曲。”

王志誠的妻子陰陽怪氣說道。

說著就直接起身,僅僅是向王志誠行個福禮就離開。

“孃親慢走。”

周凱樂連忙起身恭敬行禮。

待王志誠的妻子離開後,還不敢坐下,看向王志誠。

“坐吧,一個婦人而已,無須太多理會。”

王志誠澹然道。

“謝謝爹。”

周凱樂不敢苟同,訕訕坐下。

“榆社縣管理得如何?”

王志誠問道。

“已經上手。”

“謝謝爹的栽培。”

周凱樂又是起身感謝。

榆社縣令是王志誠給他討要的。

在此之前,王志誠只是其他州縣的主簿。

“坐吧,不用太客氣,這裡也是你的家。”

“榆社縣距離遼州城不遠,多帶蓉兒回家。”

王志誠擺擺手,澹然道。

“是。”

周凱樂應是坐下。

但卻不敢將這裡當做是家。

上門女婿的悲哀,只有他自己清楚。

王志誠沒有再主動問話,周凱樂知道到自己開口了。

“爹,這次到來,是有一事求爹幫忙的。”

周凱樂恭敬道。

“何事?”

王志誠端起茶杯喝茶。

看都沒有看周凱樂,澹然回應。

“我想修建一條水泥路,從榆社縣城到遼州城。”

“為了榆社縣的發展,以後也好方便帶蓉兒回家看望您兩位。”

“就是,就是差點錢,想向您借點。”

周凱樂緊張問道。

王志誠同意與否,關乎他能否修建水泥路,也關乎他未來的前途。

“你能看到水泥路的作用,這點不錯。”

“但修路一事,應該是州府和縣府之間的問題,你還想自己貼錢?”

王志誠也是看出水泥路的重大好處。

自從有了水泥路之後,遼州城和遼山縣的交流多了。

遼山縣很多商販往返遼州城,增加了兩地的經濟和人員交流。

不僅如此,遼州城內也能夠深深體會到其中的好處。

而且以前從城南到城北需要兩三個時辰的,現在一兩個時辰就足夠。

還有貨物的運輸,也變得快速,而且不再像以前中途就因為路顛簸損壞一大堆。

“縣裡現在沒有那麼多錢。”

“而年底了,需要上繳稅收,不敢亂用錢。”

周凱樂訕訕道。

這是沒辦法的事,要不然他也不會上門。

“要多少?”

王志誠沉吟片刻,問道。

“要幾百到上千貫。”

“方刺史那邊沒有給出一個準確的數。”

周凱樂緊張道。

成功與否,就看現在了。

“不是小數目。”

王志誠緩緩道。

“爹,我會還的。”

周凱樂連忙說道。

“我知道。”

“但不是小數目,我需要在族裡開個會。”

王志誠看一眼周凱樂,語氣微微一沉。

“謝謝爹。”

周凱樂感謝,但笑容有些僵硬。

以他對王志誠的瞭解,這樣說一般是沒有下文的。

這點錢他自己拿得出手,但卻說要開族會個會,然後結果就是族裡有人反對。

如此,也就能夠拒絕自己,又不遭到自己對他的不喜。

但這種把戲前幾年有用,現在他已經看清。

“嗯,過幾天給你答覆。”

王志誠一如既往欣慰點頭。

“謝謝爹。”

“那我先回去了。”

周凱樂起身,笑道。

“不吃飯再回?”

王志誠沒有起身,澹然道。

“不了。”

“回榆社縣需要些時間,太晚回去怕蓉兒擔心。”

周凱樂搖搖頭道。

妻子不在,留下吃飯也是看丈母孃的臉色。

這飯不吃也罷。

“那你回去注意安全。”

王志誠點點頭,還是沒有起身的打算。

他從來沒有單獨送過周凱樂,除非他女兒也一起來。

“爹放心。”

周凱樂恭敬行禮,離開。

待周凱樂走遠後,王志誠叫來管家。

“派人去問問少爺,問他有沒有想過修路。”

王志誠沉聲道。

他口中的少爺,就是他的兒子,也是遼山縣的縣令王承柘。

王志誠想看看女婿都有這樣的眼見,作為親生兒子是否同樣有那樣的眼見?

遼山縣目前是有一條水泥路,但其實是在遼山縣的外圍,替換通往遼州城官道的,不在遼山縣縣城中。

“是。”

管家應是,準備離開,但又被王志誠叫住。

“再備份好禮,給方府送去。”

“就說我明晚拜訪,為瓷福軒說情。”

王志誠沉聲道。

瓷福軒被關門整改已經好幾天,也沒說何時能夠開門營業。

想必方源是知道瓷福軒背後是遼山王氏,等著自己上門示弱。

再考慮到這幾天妻子也都給他臉色,夫妻間鬧得挺不愉,也該去找方源了。

選明晚拜訪,是想著今日遼山縣來回就能確定兒子是否想修路一事,想修路的話明日順便與方源談談。

“是。”

管家離開。

晚上,王承柘親自回來。

向王志誠表示也有修路的想法。

只不過同樣是縣裡沒錢,希望王志誠幫忙。

對此,王志誠自然是沒有任何意見的,兒子肯定要幫。

兒子與方源同齡就已經是連任兩次縣令,未來晉升刺史肯定不是問題。

至於答應周凱樂開會討論是否出錢幫他修路一事,如周凱樂所想,他根本就沒有想過借錢。

次日晚,王志誠帶上王承柘敲響方府大門。

方府客廳。

方源在喝茶,鉅子在烤火。

紅絮和青媱則是在算賬,算修路的費用。

“方刺史,深夜攜犬子冒昧打擾,請見諒。”

王志誠遠遠就開口。

王承柘更是快幾步走來,向方源行禮。

“客氣,客氣。”

“王族長能來,寒舍蓬蓽生輝。”

方源起身,呵呵笑道。

鉅子見有人來,起身就返回後院。

“方刺史,下官剛接手遼山縣,公務太過繁忙,一直分不出身拜見刺史大人。”

“現如今晚上才來拜見,請您見諒,不要放在心上。”

王承柘再次開口。

這時,方源才發現,王承柘穿的是官服。

“哪裡,哪裡,都是為朝廷效命,坐。”

方源呵呵笑道。

也高看王承柘幾眼。

深夜拜訪,擔心被說平日沒時間卻晚上有時間,穿官服以顯得他忙也要拜見上級,顯得被人說閒話。

“方刺史,深夜打擾,是有兩件事麻煩你的。”

王志誠坐下,直入話題。

“王族長請說。”

方源示意道。

“第一件事,就是瓷福軒一事。”

“我是現在才知竟然做出那樣的湖塗事,所以特意來向你表示道歉,並保證以後不會再發生類似的事。”

王志誠痛心道。

“原來如此。”

“我還以為王族長不要瓷福軒了呢。”

方源呵呵笑道。

笑王志誠真是會裝湖塗。

都七八天過去了,才說現在才知道。

要是訊息真有這麼延遲,族長也不用當了。

“唉,讓方刺史見笑了。”

“不知道瓷福軒什麼時候才能開業呢?”

王志誠嘆息一聲,一副羞愧的模樣道。

“明天你讓人找張三走個流程吧。”

方源沉吟片刻,呵呵道。

走個流程,交個罰款,籤個保證書什麼的。

總不能說給你開你就開,還得給點好處才給你開的。

“謝謝方刺史。”

王志誠笑道。

他以為方源不在追究。

自然沒有想到其實還要走那麼多流程。

“不客氣。”

“請喝茶。”

方源笑了笑道。

一旁的紅絮已經倒好茶。

又繼續和青媱一起算賬。

“謝謝方刺史。”

父子兩人感謝,意思意思喝口茶。

“第二件事,就由犬子與方刺史說吧。”

王志誠呵呵笑道。

將王承柘推出,在方源面前表現一番。

雖然王承柘不靠方源,晉升也無須方源幫忙,有王家就行。

但不管怎麼說,方源是王承柘的上級,升遷的時候如果能夠得到方源同意肯定是更好的。

或者說,不同意沒關係,但不要阻止就行。

“方刺史,是這樣的,下官以為,水泥路的出現,大大改變了遼州的樣貌。”

“現如今,遼州一城三縣就像是充滿活力的驕陽,正在方刺史的帶領下逐漸成長,並吸引著周圍州縣。”

“假以他日,遼州必定會吸引更多的商行投資,遼州的百姓將會全都吃飽穿暖,過上幸福的日子。”

王承柘帶著崇敬的語氣,恭聲道。

這是他和王志誠交流後的話,專門說過方源聽的。

“王縣令能有這樣的見解,不愧是大家族子弟。”

方源隨便回一句。

他聽得出王承柘是在奉承他。

但也不是說假,水泥路的出現確實會改變遼州。

不過從目前來說,只會改變遼州城,還不會改變遼州其他縣。

遼州目前有足夠的地支援其他商行的投資,其他縣沒有水泥路就很難帶起。

“故而想要請求修建水泥路,緊跟上方刺史的步伐,共同造福遼州。”

王承柘激動道。

“修路自然沒有問題。”

“但所需的費用得各縣衙自己出。”

方源輕笑道。

修路是一件雙贏的事。

各縣想要獲得和遼州城的交流。

遼州城同樣想要獲得各縣的人流量。

相對而言,遼州城更具有好處,更能吸引人才停留。

“此事我們已經知道。”

“此次深夜來,就是想向方刺史討個優惠的。”

王志誠插話道。

修建水泥路幾百上千貫到底是貴了些。

而水泥廠是方源的,深夜親自過來問,看能不能優惠一些。

“原來如此。”

“紅絮青媱,算出結果了嗎?”

方源恍然。

猜測應該是周凱樂跟王志誠說了。

“一里三十貫那樣子。”

紅絮確定一番說道。

方源一聽,心裡大概估摸著,覺得大賺。

“一里三十貫?”

王志誠父子相視一眼,心中同樣盤算著。

一里三十貫,遼山縣縣城到遼州城有二十里左右,也就是要六百貫左右。

六百貫挺貴的,聽到這個數,父子兩人都有點心疼,嘴角都是一陣抽搐。

“方刺史,我們也算是老朋友了。”

“我家詩語還和你是好朋友,開個友情價?”

王志誠笑吟吟道。

說著,拿出兩個小盒子,並且開啟。

是兩塊看上去很不錯的玉,一拿出來就將紅絮和青媱吸引住。

“那就打個九折,夠朋友吧?”

方源看紅絮和青媱一眼,呵呵笑道。

水泥路定多少錢,方源這邊都賺,多賺少賺的問題而已。

這兩塊玉紅絮和青媱喜歡,那開個友情價也不是不行,做生意都這樣子。

“謝謝方刺史。”

父子兩人相視一眼,開心道。

雖然還是很貴,但至少便宜了不少。

“不客氣。”

“今日周縣令也來找本官,你們是一起修嗎?”

方源搖搖頭,將兩塊玉推向紅絮青媱一邊。

紅絮和青媱頓時喜開顏笑,開開心心收下。

“他那裡先不急。”

“方刺史,我們就先告退了。”

“明天我就將修路公文請求送給您。”

父子兩人相視一樣,王承柘開口道。

“怪冷的,本官就不送你們了,路上注意安全。”

方源起身,意思意思。

父子兩人也跟著起身,拜別方源。

兩人一走,紅絮和青媱就連連謝謝方源。

次日早上,王承柘的請求公文送來,方源很快批覆。

......

榆社縣。

周凱樂很快就知道遼山縣要修路一事。

同時,他也確定,他的猜測沒錯,王志誠真的不會借錢給他。

“藍主簿,就沒有辦法湊來那幾百貫嗎?”

周凱樂臉色難看,盯著一旁的主簿喝問。

“州尊,別說幾百貫,就是幾十貫也難啊。”

藍永豐哭喪著臉道。

還好上一任留下的攤子不是很爛。

要不然今年的稅收都不知道怎麼樣才能交上去。

“可惡!”

周凱樂憤憤拍一下桌子,起身走出去縣衙。

他看著遠方的山,眼神深沉又可怕,深感深有抱負卻無法施展。

突然間,一陣寒風吹來,他凍得哆嗦,什麼壯志都被吹散,連忙跑回縣衙靠近蜂窩煤取暖。

看著蜂窩煤,周凱樂頓時陷入沉思,他記得,蜂窩煤的產地就在武東山,而武東山就在榆社縣境內。

一時間,有股野望從心底湧出。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從秦時來

木魚花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