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張三回來。

經查,薛嬌燕提到的那兩座山沒有煤礦。

同時,他已經安排好人手,明天就正式開始開採。

至此,方源的又一樁計劃得到落實,煤炭很快就會取代木炭。

幾天後,十月中下旬,天氣變得更冷。

遼州沒有下雪,但卻有毛毛雨下來,讓人倍感寒冷。

此時,市場上開始有人賣木炭,賣炭翁拖著木炭在路上叫喊著。

遼州城內,從城南到城西,從城南到城東,從城南到城北的水泥路都相繼竣工。

從遼山縣通往遼州城的這條水泥路也正在修建,規劃的公路中八成已經正式修建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規劃的公路只有遼州城和通往遼州城的公路,其他三縣都不在規劃中。

這一日,李世民走之前提到工部的官員終於到來,工部水部郎中崔正初,攜同四位官員。

“拜見崔郎中!”

方源攜帶刺史府上下接見。

在官職上,方源比他小半級,故而得上下接見。

“見過方刺史。”

崔正初等人也向方源回禮。

他雖然高方源半級,但方源是地方刺史,權力比他還大。

“請入內。”

方源客氣道。

與崔正初等人進入刺史府。

“方刺史真是英雄出少年。”

“我在你這個年紀的時候,還只是個主事。”

崔正初邊走邊說道。

像方源這般年輕就身居高位的,除去皇室成員,剩下的就是那些大世家的世子們。

“崔郎中謬讚了,請坐,喝茶。”

方源微笑道。

同時心中高看崔正初幾眼。

不是因為對方誇自己,而是他話中的意思。

崔正初現在看上去只有三十七八歲,不到四十歲那樣子。

他口中所言的主事,也就是個從九品上的職位,與現在從五品上相比,中間間隔巨大。

用十多年的時間,就從從九品上走到從五品上,跨越十多個小臺階,晉升速度堪比坐火箭。

眾人圍著火堆坐下,身體暖和了不少。

無煙煤還沒有造出來,現在方源還是用烤火取暖。

偶爾會因為煙大嗆到流眼淚,或者搞得整個刺史府都是煙。

“這是皇家商行的茶葉嗎?”

一位年輕的官員,蕭宏才驚訝問道。

“是的。”

方源點點頭道。

杜妙顏每次炒有新茶,都會先送來給方源。

幾天過去,方源這裡的茶葉就喝不完了,也不再用自己這邊準備。

“好茶!”

“比我買到那些還好!”

蕭宏才感嘆道。

崔正初等人也跟著品茶,紛紛點頭。

現在皇家商行的茶已經正式推行,長安城已經有賣。

但是供給量還很少,供不應求,都是一些達官貴人才能買到。

而且質量也沒有杜妙顏親自送來給方源這裡的好,不是一個等級的。

在杜妙顏的經商計劃中,她將茶葉分為三等:特級、高階、中級,沒有低階。

高階和中級分兩個價格出售,想喝好茶就出高價賣,沒錢或不介意的則買中級的。

特級不出售,量也很少,只提供給皇室和杜如晦以及方源等人。

“我府上還有少量特級茶葉。”

“諸位出發之前,我讓府上的人送來給諸位帶上。”

方源輕笑道。

開始發揮送禮的優良傳統。

這是方源做武陵縣主簿的時候,趙才英教他的。

趙才英那時候教導方源:在官場上一定要學會送禮,貴重無所謂,最重要是送。

別小看一罐茶葉,有時候能夠換來一條天大的訊息,從而避免大災禍等等。

“特級?!”

“這,這怎麼好意思?”

蕭宏才驚訝道。

他只聽說到中級茶也和高階茶葉。

現在在方源這裡聽到特級茶葉,頓時就想要。

但是他很快醒悟過來,看向崔正初,不敢輕易收取。

高階茶葉已經不便宜,那特級茶葉肯定更貴,可能涉及受賄。

“茶能提神、強心,是我們此去修復黃河堤壩的重要輔助。”

“方刺史也是想為修復黃河盡一份心,我等豈能拒絕,都謝謝方刺史。”

崔正初正色道。

向方源表示感謝。

特級茶葉他聽說過。

聽說只有皇宮和杜相才能嚐到。

現在聽到方源這裡也有,他也想嚐嚐味道。

“謝謝方刺史。”

蕭宏才當即感謝方源。

其他官員也紛紛感謝方源。

“不客氣,都是為朝廷效力。”

方源客氣笑道。

對崔正初的認識又深了一層。

能用十多年的時間就從從九品升到從五品,不簡單。

“方刺史,上面有言,說你這裡有種叫水泥的東西能修復黃河堤壩。”

“就是現在的新官道嗎,灰白灰白那種。”

崔正初正色道。

開始正式進入話題。

他這次是帶著要事過來的。

“正是水泥。”

“但不一定能修復堤壩。”

方源強調道。

能和不一定能,是兩種性質。

朝廷的定義是能,若水泥修復不了,方源可能會受到牽連。

“我向朝廷說明一下這個問題。”

崔正初深深看方源一眼,正色道。

“謝謝崔郎中。”

方源感謝。

親自給他倒杯茶。

這裡有州吏在一旁倒茶的。

但方源還給他倒,算是一種感謝。

估計是剛才送茶葉起到作用,否則對方不一定理會這一點。

“請問方刺史讓誰與我同去?”

崔正初端起茶杯喝下茶然後才問道。

雖然茶文化還沒有出現,但意思差不多,他接受了方源的感謝。

“張三,派人去叫廖豐茂來。”

“你回府裡將我的特級茶葉裝五罐帶來。”

方源吩咐道。

關於隨去治理黃河堤壩人選,方源早就有選擇。

也問過廖豐茂的意見,他沒有意見。

“是。”

張三應是,然後離開。

接下來,方源與崔正初等人閒聊。

沒多時,方府的茶葉先到,廖豐茂在城南沒那麼快到來。

“謝方刺史。”

崔正初接過茶罐說道。

感受到茶罐的重量,他很是滿意。

其他幾個官員接過茶罐之後,也再次感謝方源。

“不客氣。”

方源輕笑道。

看崔正初笑容,方源也知道其中分量。

之所以叫張三回去,就是怕紅絮隨便裝半罐就送來。

以張三的聰明,肯定是那最大的茶罐,裝最滿的茶葉送過來。

茶葉雖然是特級,但對於方源來說,卻同樣是不值錢且非常多的東西。

剛才對崔正初他們說只有少量,不過是讓他們心中更加覺得禮物的重量罷了。

不就,廖豐茂終於到來。

他騎馬過來的,寒風把他吹成紅鼻子。

“老爺,您找我?”

廖豐茂忍住寒意,向方源行禮。

“下次不是急事,不用跑那麼快,靠近點火邊。”

方源眉頭微皺,沉聲道。

心中感動的同時,也有些不捨。

這個跟隨自己多年的護衛,今日要離開了。

“謝老爺。”

廖豐茂哆嗦著身體,靠近火堆取暖。

“這是工部水部郎中崔正初。”

方源指著崔正初介紹道。

“拜見崔郎中。”

廖豐茂先是一愣,隨即向崔正初行禮。

“不客氣。”

“快坐下取暖。”

崔正初親切拉著廖豐茂,讓廖豐茂坐下。

此去黃河修復堤壩,雖是他作為主官,但真實做事的是廖豐茂,和廖豐茂打好關係是非常有必要的。

“謝崔郎中。”

廖豐茂感謝坐下。

“廖壯士有什麼要準備的嗎?”

“我這裡隨時可以出發。”

崔正初問道。

“我,我要一個時辰吧。”

“還要收拾一下行李和相關的工具。”

廖豐茂看向方源,看到方源微微頷首才開口。

“既然如此,那麼我們一個時辰後城門口集合吧。”

崔正初沉吟片刻,點點頭道。

“謝謝。”

廖豐茂感謝,準備起身離開。

“先暖暖身子吧。”

“你需要的東西讓人給你備就行。”

方源叫住他。

離開前,方源想提醒他一些事。

雖然廖豐茂跟著自己這些年,表現挺聰明的。

但是官場上有些事他可能還不懂,有必要提醒他一下。

“謝老爺。”

廖豐茂笑了笑說道。

然後叫來州吏,跟他說明需要之物。

水泥,衣服等等,都需要裝上一併帶去的。

“方刺史,我們就不打擾了。”

崔正初突然說道。

“崔郎中不在這裡休息休息?”

方源好奇問道。

外面冷死了,那一個時辰也不好租客棧啊。

“不了。”

“聽說遼州城正蓬勃發展,我想隨便走走看看。”

崔正初搖搖頭笑道。

現在遼州城名聲鵲起,他在長安城都聽到。

先是朝廷幾次都無法剿滅的太原山賊試圖襲擊遼州城,被幷州都督趁機剿滅。

後是遼州三縣縣令聯手誣陷方源,被方源趁機反擊,抄家發配邊關。

出奇的是,那幾個家族的人被送往邊關的路上都被山賊殺了。

有人覺得是方源所謂,但沒有證據也沒辦法。

最後還有水泥路的出現,被人尊稱為大唐第一路。

故而都來了遼州城,崔正初就想看看遼州城是怎麼樣子的。

“原來如此。”

“那我就不陪崔郎中了,我正準備與廖豐茂說些注意事項。”

方源點點頭道。

外面冷,他不想出去。

“不用,方刺史忙就是了。”

崔正初輕笑道。

他也沒有想過方源陪同。

他雖然比方源大半級,但還沒有資格讓方源陪同。

一個工部的郎中,和一個地方的刺史,是有很大差別的。

說著,崔正初就站起身,攜同來的官員也紛紛起身。

“我送送諸位。”

方源起身,輕笑道。

與廖豐茂等人送到門口就返回。

剛出刺史府,崔正初等人就感覺寒風襲來,打了個哆嗦。

路上行人不多,可能是因為天氣的問題,都比較少出門。

“往這邊吧。”

崔正初往一個方向走去。

恰好這個方向是皇家商行的方向。

正好此時,襄城公主和杜妙顏從府裡走出,正好與崔正初等人撞面。

“大公主?!”

崔正初一驚,不確定道。

作為五品大員,有資格參加朝會和皇宮宴會,他見過襄城公主。

見到襄城公主竟然在遼州城,他震驚無比,感覺難以置信。

因為襄城公主明年開出就要下嫁蕭家蕭銳。

可如今竟不在皇宮而在遼州城。

這,蕭家知道嗎?

......

一個時辰後。

廖豐茂拜別方源離開。

隨著廖豐茂的離開,方源正式確定再招方府護衛。

決定之後,方源就讓紅絮和青媱兩人去操辦,嚴格把關,重質不重量。

幾天後,紅絮和青媱在遼州一城三縣共招了十人,其中有一個方源還認識的。

此時,時間正式進入十月底,天氣更冷了,白天六七度,晚間有時候能夠到三四度。

偶爾還飄著毛毛雨,出門的百姓更冷了,就是方源沒事也懶得去刺史府,有事讓人通報再去。

都是在方府烤火取暖。

因為雨天木柴帶來煙霧太大,方源換了木炭。

只是木炭價格很貴,就是方源不缺錢,也心疼得很。

十斤就要五文錢!

要知道,遼州城的米價也才三文錢一斗,即三文錢十斤。

都比米價貴了!

普通人根本就買不起!

這是為什麼方源想要搞無煙煤的原因。

只可惜,煤礦已經開採大半個月,無煙煤還沒有弄出來。

“湖塗啊!”

“我怎麼沒想到做蜂窩煤呢?”

正在烤火的方源突然靈光一閃道。

無煙煤怎麼做其實他也不是很清楚。

只是叫鉅子他們去研究,僅此而已。

但蜂窩煤大概知道,用煤粉和水以一定的比例攪拌製作成蜂窩然後弄乾就行。

實際上,蜂窩煤也是無煙煤的一種,只不過穿越前生活在南方的方源很少接觸清楚而已。

有了方源的這個思路,第一批蜂窩煤很快就出現。

這一日,方源與鉅子等人透過測試,正式用蜂窩煤取暖。

“好用,且不用錢,就是味道有點衝。”

鉅子圍著火紅的蜂窩煤感嘆道。

“黃山聰呢?”

“讓他大規模造蜂窩煤賣。”

方源叫喊道。

黃山聰是府裡的護衛。

目前負責著煤礦的開採。

對於一些重要的開發,方源都讓府上的護衛負責。

煤礦現在的重要性這個時代的人還不知道,但方源知道他的重要性。

“好的,我這就去辦。”

不遠處傳來回音。

方源沒看到他在哪裡回話,人就走了。

這時,紅絮從其他地方走來,坐在方源旁邊烤火取暖。

“紅絮,茶葉給趙公送去了嗎?”

方源問道。

“前兩天已經送去啦。”

“送了好幾斤,都是特級茶葉。”

紅絮一邊烤火,一邊搓著手回答。

“等會你把蜂窩煤也讓人送去。”

方源滿意點頭道。

......

又過了幾天,時間進入十一月,蜂窩煤已經進入市場好幾天。

因為價格遠低於木炭的原因,瞬間就得到世家和百姓的喜歡。

城北商業街已經規劃好,並沒有因為天氣原因而停止開業時間。

在這一日,方源向所有商鋪老闆發去通知,也包括薛博武那對姐弟。

薛博武那天雖然大鬧開發會,但在此之前已經選好了一個地址,並且也沒有人搶奪,事後薛府的管家付了錢。

此時,遼州城的一座普通府邸,薛博武姐弟穿了七八件衣服,包裹成粽子一樣坐在火炕前烤火。

他們用的是柴,因為雨天的原因,柴木很難點燃,大堂滿是煙霧,都快要看不清彼此。

“小姐,少爺,刺史府邀請我們參加商業街開業儀式。”

管家走進,一手拿著邀請函,一手幾塊蜂窩煤。

一走進大堂,他就被煙霧嗆得咳嗽和流眼淚。

“這麼冷,不去...林伯,你另一個手拿著的是什麼?不會是木炭吧?”

“你敗家啊,那樣兒得多浪費錢,咳咳咳......”

薛嬌燕瞪大眼睛道。

因為煙霧大,她看不清管家手裡的東西。

也因為煙霧大,她說話一急促就會吸進大量的煙而被嗆到。

“小姐,冤枉啊。”

“這是蜂窩煤,比木炭便宜二十倍的。”

“一個一斤重,一個能燒大半天,非常划算的。”

管家邊咳嗽邊說道。

“比木炭便宜這麼多...那也很貴啊!”

“林伯你敗家啊...哪來的?”

薛嬌燕小手扇了扇眼前的煙霧,咳嗽道。

“聽說是方刺史體恤百姓,特意研製出來的。”

“好像原料是從我們武東山的媒,不太清楚,外面都是這樣傳。”

管家說道。

忍著濃郁的煙霧要把木柴換掉。

“什麼?”

“我們武東山的煤原料?”

薛嬌燕眼睛瞪得大大的,眼淚嘩啦啦流下來。

她瞬間明白武東山價值連城,遠超過十貫銅錢,心痛得要命。

“天殺的方源,你搶我錢財。”

薛嬌燕哭得梨花帶雨,越哭越傷心,越哭眼淚越多。

“不行,搶我錢財就是殺我爹孃,小弟,抄傢伙。”

薛嬌燕大叫。

粽子一樣的身體掙扎著起來。

看一旁的薛博武沒有動,又叫了一聲,並像往常一樣一腳踢過去。

但這次意外了,薛博武不像以前站起來,而是順勢倒下。

“弟弟,弟弟,你這麼了?”

薛嬌燕大驚,撲向薛博武。

只是搞笑的是,她穿了七八件衣服,薛博武也穿了七八件衣服,兩人都跟粽子一樣,她撲過去之後竟然伸手摸不到薛博武的臉,被衣服隔開了。

一旁的管家見狀,連忙小跑過去檢查薛博武,大驚失色道:

“小姐,少爺可能是煙霧吸太多窒息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革命軍委員會

遊厲江湖的小生

穿越大秦:我靠手機逆轉國運

三個土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