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誰接替自己的位置?

方源就這個問題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

隨著張三等人離開,皇帝聖旨的訊息傳了出去。

這次聖旨中,就方源和李丹秋姐弟以及薛博武四人封官。

其他人都是口頭嘉獎,或者獎勵一些錢財等等。

實際上也不是不封,而是朝廷只封重要人物,剩餘的由方源進行賞賜。

但方源現在重傷在床,故而其他人升職加薪的事就暫且落下,只能等方源好了之後再說。

隨著聖旨的訊息傳出去,遼州城的世家一個個震動不已,知道方源要升遷到長安當縣令!

刺史變縣令,儘管聽上去是降職,但那是長安令,上縣,且歸皇帝管,只聽命皇帝就行。

有這個身份,長安城那些二品大臣,三品大臣,四品大臣等等,甚至是皇親國戚也得給長安令一點點面子。

最關鍵的是,吏部再無法掌控方源的升遷!

不是四品,但卻有四品才有的特權,榮耀加身。

“老爺,城裡的世家一個個都要祝賀您,要請他們進來嗎?”

紅絮進來稟報道。

遼州的世家不是張三他們,不是想見方源就能見方源的。

他們只能進入方源大廳等待,方源確定見他們才能進來。

“讓他們進來吧。”

方源沉吟片刻,澹然道。

紅絮離開,很快,柳永壽和薛文博等人進來。

“方刺史,恭喜恭喜!”

“一朝入帝城,從其魚入大海,前途無可限量!”

柳永壽等人恭喜道。

他們是萬萬沒有想到,方源竟然還升職了。

才從一個小小的縣令破格升為遼州刺史,還不到一年的時間,再次破格升為長安令。

如此快的速度,縱觀他們家族內部,也沒有這麼快速的升遷速度,創下了大唐之最。

“謝謝諸位。”

“請恕本官無法起身迎接。”

方源微微一笑,輕聲道。

“應該的。”

“我們明白。”

“方刺史要注意身體。”

眾人紛紛開口。

不算小的房間都快擠滿了人。

不僅是柳永壽和薛文博這些本地世家到來。

葉承敏和趙原質這些外來世家也全都到齊。

也不知道是默契還是他們聯袂而來,挺齊人的。

“本官聽說你們昨天全部聚集一起,都談了什麼?”

方源似笑非笑說道。

這些世家的會議挺嚴密的,方源的人無法竊聽到他們的訊息。

但這麼多世家一同開會,這點訊息方源還是能夠掌握的。

以他們的尿性,估計又是聊些離開遼州的話題吧。

“當時我們討論是否要組織人數支援你。”

“沒想到就聽到爆炸聲,然後就獲得了勝利,激動萬分。”

“方刺史當真是我們遼州的貴人,遼州有你真是我們遼州的福氣!”

柳永壽笑了笑,拍著馬屁說道。

除了薛文博將頭轉一邊去,其他人都紛紛應是。

自然,戰爭勝利了,他們不會承認他們之前是想逃離遼州城的。

經過這一次,遼州徹底在河東道打響了名氣,遼州城將來必定會變得更好。

更重要的是,方源即將離開,那麼遼州的資源他們可以慢慢佔穩在手中,變成他們的。

如果這個時候得罪方源,被方源如同喜聞裴氏一樣趕走,那就太虧了。

“呵呵,你們找本官何事?”

方源不信他們鬼話。

但也沒有繼續追究下去。

這點小事抓著不放沒什麼意思。

“沒,主要是想看看你的情況。”

柳永壽等人相視一眼,最終訕訕道。

實際上,他們之間都有小心思,但人太多了。

“既然你們沒有話要說,那老夫有話要說。”

“請你們先出去,老夫的話要單獨和方刺史說。”

薛文博嗡嗡說道。

說著,直接走到眾人的面前,還將眾人往外趕。

“你,你這人怎麼可以這樣?”

柳永壽頓時不滿了。

只是薛文博才不管他,粗魯地將眾人趕出去。

眾人剛才也說沒有事,不好意思強行留下,最終被趕出方源的房間。

薛文博順手還把門關上,回到方源的床前搬來一張凳子坐下。

“方刺史,想來你也知道我這個人比較豪爽,我就直言了。”

“遼州刺史的位置你有沒有人選?能不能賣給我汾陰薛氏?”

“錢可以儘管開口,另外你到長安城,我汾陰薛氏在長安城的分支可以做你盟友,幫你三次除造反之外的任何事。”

薛文博直接開口道。

說著雙眼就緊緊盯著方源。

這次,他和其他世家到來,其實就是想遼州刺史這個位置。

遼州現在不同了,有方源打下的基礎,還有小區正在開發。

前段時間經過他們的宣傳,那些遷移進來的難民都想要一套。

這相當於他們還沒有開始賣,就已經確定能夠全部賣完,妥妥的賺錢。

而其中,遼州有四五萬的難民,如果能夠將這些人的錢都賺來,那將是一筆很大財富。

自然,遼州現在所擁有的遠遠不止這些,還有水泥路等等,也將會是遼州未來成為河東道中心的可能。

更重要的自然就是遼州刺史這個位置了。

相當於他們家族之中有一人從縣令升到刺史,大大的提升家族的實力。

因為方源剿滅東突厥千騎,守護遼州於為難之中,朝廷會念及方源有功,對他的推薦幾乎是無阻攔透過的。

“薛老的話本官記在心裡了。”

“如果我選擇薛老,一定轉告薛老。”

方源沒有拒絕,但也沒有同意。

相信除了薛文博,還會有其他人也想這樣交易。

如果找不到合適的自己人安排進來,那麼賣出去也是可以的。

“行,那我就不打擾你休息了。”

薛文博重重點頭,起身告辭。

他明白,自己應該是第一個開價的。

方源有自己的人選,或者估價而為等等都有可能。

“慢走。”

方源點點頭道。

薛文博剛開門,就看到柳永壽等人在門口候著。

一看到薛文博進來,柳永壽立即就閃進方源的房間,並將門關上。

如薛文博一樣,也是想要遼州刺史之位,並且還開出了豐厚報酬。

柳永壽離開後,葉承敏進來......

最終相繼六人給方源開了不同的條件。

各有各的開價,都是非常豐厚。

等他們走後,方源以為終於可以清淨了。

卻沒想到,四縣的縣令也過來彙報工作和探望。

遼山縣的蘇琛是最先到來的,簡單關懷之後他說明他意。

“方刺史,太子殿下想要您的刺史之位,並邀請您成為他的太子家丞。”

蘇琛如實說道。

“太子殿下?”

方源感到意外。

自己所治縣下竟然還有太子的人?

前不久司馬楊思訥表示他是三皇子李恪的人。

現在遼山縣令蘇琛表示他是太子李承乾的人。

這是什麼情況,一個小小的遼州竟然有兩位皇子的人?

這一刻,方源隱約間感受到兩位皇子之間明爭暗鬥的劇烈程度。

“正是太子殿下。”

蘇琛恭聲應是。

他是太子李承乾的人。

由太子李承乾安排到遼州任職。

“太子殿下是強逼嗎?”

方源沉吟片刻說道。

“額......”

“不是,只是商量。”

蘇琛愕然,詫異看向方源。

想了想,好像太子李承乾也沒有強逼。

一個遼州刺史而已,太子殿下看得也不是太重。

“本官懂了。”

“遼山縣現在情況如何?”

方源微微點頭,問起遼山縣的情況。

遼山縣是距離遼州城最近的縣,受到影響也肯定是最大的。

“遼山情況穩定。”

“方刺史,對於太子殿下的意思,您怎麼回覆?”

蘇琛又是愕然。

回答方源的話之後再次追問。

他得問清楚方源的意思,然後給李承乾回信。

“本官身體有些不適,這個問題遲點再回答吧,你也先回去。”

方源眉頭微微一皺,澹然道。

“可是......”

蘇琛還想追問。

但被方源伸手打斷。

張張嘴,蘇琛只能嘆息離開。

沒多時,周凱樂他們也過來,相繼問候方源之後離開。

最後,楊思訥再次到來,代表三皇子李恪丟擲橄欖枝,待遇比李承乾開的還要好。

但同樣,方源都沒有同意,將話題轉移,讓他回去工作等等。

相比於蘇琛,楊思訥明顯識相點。

得知方源不想聊之後立即就不再追問。

楊思訥走後,天漸漸黑下來,再無其他人到訪。

方源再次陷入沉思當中。

說實在,這次晉升為長安令並沒有給方源帶來太多的興奮,反而有不少煩惱。

長安令雖然是正五品上,但遼州再發展一兩年,其實也能夠升為中級州,刺史一職會升為正五品下。

用一兩年時間來沉澱,發展好遼州,鞏固自己的實力,也並不是不行的事。

但也有弊端。

那就是下次升遷之後,遼州的東西還是留給下一任,自己想要完全掌管幾乎不可能。

從這個方面來說,還是升遷去長安城比較好,因為在長安城能做一輩子的官也不用遷移去其他地方,可以在遼州城長期發展。

這是弊端裡的好處。

所以面對升遷,方源儘管不是很興奮,但也沒有推辭,心底已經確定升去長安城。

就在這個時候,房門吱的一聲被推開。

趙梓萱給方源送飯過來,楊秀蘭也跟在身後。

“萱兒這丫頭,爭著要給你送飯。”

楊秀蘭進門就解釋道。

原本是紅絮或者青媱給方源送飯的。

但趙梓萱強烈要求,還差點發脾氣,最後紅絮青媱就讓了她。

“趙嬸,你覺得跟朗州相比,遼州如何?”

方源腦海裡突然靈光一閃,想到了一個人。

“遼州比朗州好多啦。”

“這裡充滿生機,還比朗州大不少。”

楊秀蘭先是一愣,隨即想了想回答道。

她被方源接來遼州城也已經將近一個月了。

這段時間她也沒有完全留在方府,而是和李夫人到處逛逛。

可能比起來,比方源去過的地方還要多,四個縣她們都有去閒逛過。

“如果說......”

方源立即準備說明情況。

但這時趙梓萱卻坐在方源的床邊。

“源哥,你是不是沒看到人家給你送飯?”

趙梓萱氣呼呼說道。

她興高采烈給放眼送飯過來。

但一進門,方源的注意力都自己在孃親身上。

是和孃親的感情比自己的還要好咯?

“哦哦,抱歉,一時激動忘記了。”

“謝謝你給我送飯。”

方源笑了笑,安慰道。

他知道趙梓萱有點小調皮,稍微安慰一下就好。

“嗯嗯,這才對嘛。”

“來,我餵你吃飯。”

趙梓萱嘻嘻一笑,不再有怒意。

她端起飯碗,就要給方源餵飯。

“不急,我先和你娘聊聊事。”

方源擺擺手說道。

“不行!”

“要不你邊吃邊說吧。”

趙梓萱板著臉道。

現在方源的身體還沒有好,得注意吃喝才行。

聊事情可以緩後,但吃飯不行,她直接塞到方源的嘴邊。

方源嘆息,只能張嘴吃飯。

一旁的楊秀蘭看著,掩嘴一笑。

越看,就越覺得方源和自己女兒像一對。

“趙嬸,朝廷現在要升我為長安令,遼州的刺史之位就會空出來。”

“遼州不出兩年就會升為中州,我想,我推薦趙叔成為遼州刺史,怎麼樣?”

方源沉聲道。

趙英才是方源的貴人。

方源能有今日,可以說趙英才功居首位。

剛才沒有想到趙英才,是因為趙英才距離自己太遠。

現在看到楊秀蘭母女,頓時就想起自己身邊還有這麼一個人。。

趙英才肯定夠資格的,他本身就是刺史,在朗州也做了幾年的刺史了。

“這......這樣好嗎?!”

楊秀蘭頓時大驚。

這麼重要的位置,竟然送給自己丈夫嗎?

一時間,趙英才心中感動,也更加覺得愧疚。

以前她還挺看不起方源的,沒想到現在到方源反哺趙英才了。

還好以前沒有和方源鬧得太過,要不然不會有今日的局面,他可能不會照顧自己。

“很好的。”

“只要你去說服他。”

方源鄭重說道。

因為趙英才是個有自己堅持的人,不輕易接受他人的大饋贈。

方源在武陵縣的時候想要幫他修通朗州各縣的水泥路都被他拒絕,只要一條路。

像是遼州刺史這麼大的饋贈,他估計會拒絕的,所以方源先和楊秀蘭聊聊,再讓楊秀蘭說服他。

“好!”

“我去說服他!”

“方源,謝謝你,趙嬸謝謝你!”

楊秀蘭變得哽咽說道。

這是大恩,天大的恩情。

她不是什麼都不懂的小姑娘。

也算是出生弘農楊氏,見過世面。

如果猜得沒錯的話,今天一整天那麼多人過來,還因為遼州刺史一職。

想必很多人都會給方源開價,但方源還想著自己丈夫,這份恩情天那麼大。

“不用謝,趙叔對我有知遇之恩,我一直當作是一家人。”

方源笑了笑說道。

他流民出身,起步天坑。

要不是趙英才最開始的提攜,沒有現在的自己。

“嗯嗯,好,好!”

楊秀蘭依舊很感激。

小手擦了擦眼角的淚水。

“嘻嘻,源哥,不用當作是一家人。”

“你把我娶了,我們就真正是一家人啦。”

趙梓萱嘻嘻一笑,眼睛也是微紅。

方源對自己家,她看在眼裡,心裡開心。

“一邊去。”

方源白了她一眼說道。

準備接過飯自己吃,要將她打發出去。

但趙梓萱收回,要親自給方源餵飯,態度很強硬。

“那我今晚回去就給他寫信?”

楊秀蘭見兩人的樣子,笑著問道。

信怎麼寫,什麼時候寫,她想問問方源。

家裡有男人,她習慣性依靠男人,也依靠方源。

“不,我明天讓人送你回去,你面對面說服趙叔。”

方源沉吟片刻,搖搖頭道。

寫信傳回去的時間與人回去的時間差不多。

那還不如送楊秀蘭回去,讓楊秀蘭當面將他說服。

“會不會太耽誤時間?”

楊秀蘭問道。

遼州到朗州至少也要五天的時間,來回一趟也要十天了。

“無礙,皇帝讓我修養好身體再去報道。”

方源擺擺手說道。

聖旨沒有時間限制。

傳旨太監的意思是不超過三個月。

因為聖旨不單止是給方源的,所以聖旨在刺史府就宣讀了。

“好的。”

“那我明天就動身!”

楊秀蘭重重點頭道。

她聽從方源的安排。

“那我就先不回去啦。”

“反正爹應該是回遷移到遼州的。”

趙梓萱立即說道。

她想留下來陪著方源。

不想來回奔波,太累。

以老爹對孃親的態度,應該會答應的。

楊秀蘭沒有說話,而是看向方源。

“你也跟著回去吧。”

“兩個人勸比較容易成功。”

“你也不想你爹錯過這麼好的機會吧?”

方源沉吟片刻說道。

“哦。”

趙梓萱癟癟嘴,最後很不情願點頭。

楊秀蘭看著,越看越滿意方源,越想將趙梓萱許配給方源。

就這樣,楊秀蘭母女次日天亮就離開遼州城。

隨著時間的推移,轉眼三天過去,方源恢復差不多,從床上下來。

在方源的主導下,遼州四邊城門重新修整,擴大了它的規模等等。

幾天後,趙英才來信,願意接受方源的推薦。

至此,方源確定遼州刺史人選。

而薛文博等人還在等待方源的答覆。

很快,方源向朝廷推薦接任人選,並確定就任長安令時間。

帝都長安城,方源即將前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洞房當天,我代替新娘從軍

鄰居家的女孩

大唐:國師威武

小小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