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多久,高士廉到來。

見到方源也在後,高士廉臉色微微一變,但很快就恢復。

“陛下,你找我?”

“方尚書也在啊。”

高士廉向方源行禮。

然後假裝注意到方源也在這裡。

但是他不像在戶部一樣稱呼方源為尚書大人。

而是有意澹化和方源之間的上下級關係。

他這樣稱呼也沒錯,畢竟他是國公,地位在方源之上。

“許國公。”

方源很識趣起身還禮。

“高士廉,坐。”

李世民讓人搬來座位。

“謝陛下。”

高士廉頷首,坐下。

“朕聽方源說,你去了華夏錢莊視察?”

李世民直言道。

“是的。”

高士廉恍然大悟。

明白了是方源來告狀了。

真是快速,自己前腳才剛剛去了趟華夏錢莊,人都還沒回到戶部就被叫進宮。

“華夏錢莊不屬於朝廷任何機構約束,以後不用去視察了。”

李世民面無表情,澹然道。

“為何?”

“華夏錢莊是最大的經濟組織,卻不受朝廷約束,豈不是很容易失控?”

高士廉臉色變了變,不解問道。

“他受朕和方源的約束。”

李世民補充了一句。

“陛下日理萬機,方尚書也是很忙。”

“我以為,華夏錢莊交給戶部管理會更好。”

“陛下,華夏錢莊涉及大唐的命脈,還請慎重考慮。”

高士廉正色道。

“朕會慎重考慮,你先回去吧。”

李世民頷首,擺擺手道。

“臣告退!”

高士廉的臉色更加難看,起身就離開。

“陛下和許國公的感情不好?”

方源有點意外問道。

“挺好的,只是高士廉喜歡仗著皇后過分做份,朕不希望他覺得朕對他不錯。”

“你也回去吧。”

李世民擺擺手道。

高士廉是長孫無忌和長孫皇后兩人的舅舅。

自然,在名義上高士廉也是李世民的舅舅。

但自己的親舅舅李世民也不可能對他們太好,更不要說媳婦的舅舅了。

可是高士廉卻時不時因為長孫皇后的身份做事過分,老是讓李世民格外照顧他,所以李世民就表面對他一般。

之前他不在長安城,就是因事被貶出長安城的。

“臣告退!”

方源沒有多言,起身離開。

不過讓方源意外的是,返回戶部之後卻沒有看到高士廉。

實際上,高士廉從皇宮出來之後,就沒有回戶部,而是去了吏部。

“舅舅,你怎麼來了?”

長孫無忌很驚訝自己舅舅的到來。

以舅舅的政治覺悟,一般不會在這個時候來找自己的。

有什麼要事都是下班回家之後,關起門兩人小聲私聊。

“今日可把我氣得不輕。”

“你跟我說,那個華夏錢莊是怎麼回事,只有方源和皇帝能夠過問?”

高士廉氣呼呼說道。

他坐下之後就自己給自己倒茶。

在吏部的這間辦公室,他可能比長孫無忌還要熟悉。

“華夏錢莊是方源在遼州的時候創立的,來到長安城之後才和皇帝合作。”

“現在華夏錢莊主要是存錢,貸款以及紙幣兌換三個業務。”

長孫無忌想了想說道。

紙幣印刷是紙幣局負責,華夏錢莊只是負責兌換出去而已。

它本身是不具備印刷紙幣功能的,只不過紙幣的彷真技術都是華夏錢莊想出的,故而紙幣局在華夏錢莊之內,但不歸華夏錢莊管。

“原來是這樣子,怪不得除了皇帝還有方源可以管理。”

高士廉算是明白了。

原來華夏錢莊是方源創立的。

怪不得皇帝可以管之外,方源也可以管。

“華夏錢莊是最有油水的地方。”

“都說方源不缺錢,他的錢隨便印刷就行。”

長孫無忌酸熘熘說道。

自然,這話也就在高士廉這個親舅舅面前才會說。

“既然如此,為何還讓方源掌控華夏錢莊?”

“為了朝廷的發展,為了帝國的大計,華夏錢莊應該歸朝廷才對。”

“帝國不允許這麼龐大的組織卻不受帝國控制!”

高士廉正色道。

“這...不好吧?”

“華夏錢莊現在也是在皇帝的掌控中。”

長孫無忌訕訕說道。

如果說華夏錢莊只由方源一個人掌控,那他肯定會有意見,並且肯定還會有不少大臣有意見。

但除了方源,皇帝也是負責人之一,相當於是皇帝的私有產業。

比如茶葉和細鹽一樣,皇帝都是私有產業的,大臣們能從裡面賺到什麼錢就賺到什麼錢。

“為了帝國的穩定,這種產業怎麼能只由皇帝和方源兩人掌控呢?”

“這是專權,對於華夏錢莊來說不是好事,我們要為了大唐和天下的百姓,錢莊應該歸於朝廷管理!”

高士廉沉聲道。

正義的樣子讓長孫無忌為之動容。

但對於自己的舅舅,長孫無忌可以說是非常瞭解的。

“舅舅,你給我透個底。”

長孫無忌小聲說道。

“誰掌握了華夏錢莊,誰就是財神爺,帝國第二富有權勢也不為過。”

“這麼龐大的一個組織,怎麼能給一個毫無根基的年輕人掌控?”

高士廉沉吟片刻,嫌棄地看了一眼長孫無忌,沉聲道。

“可這種事,單單靠我們兩人肯定無法實現。”

長孫無忌被說得有些心動。

他也是知道華夏錢莊的重要性,甚至想過奪得。

但擁有火銃的方源實力太強,強行搶不來的,也就只能放棄。

“誰說只有我們兩人的?”

“只要我們放出風聲,很多人會支援我們!”

高士廉冷哼一聲道。

他不是為了自己,是為了大唐,是為了天下百姓。

到時候,不管是不是自己這一邊的同僚,都可能會支援。

肯定很多人都不喜歡方源和李世民兩人獨享華夏錢莊的好處的。

“這個可能性很大。”

“舅舅真的決定做嗎?”

長孫無忌想了想,深以為然點頭。

“你不是對方源有意見嗎?”

高士廉沉聲道。

他就是因為長孫無忌對方源有意見才去戶部的。

要不然,他看不上一個小小的戶部侍郎。

“我懂了!”

“我這就進宮,造勢!”

長孫無忌點點頭,沉聲道。

既然決定,那就立即開始。

這事不需要從長計議,只需要大多大臣支援。

很快,長孫無忌進宮面見李世民。

“陛下,有空嗎?”

長孫無忌一副要談很久的樣子。

“說說看。”

李世民不是很有空。

但看是長孫無忌,就姑且聽聽要說什麼。

“臣以為華夏錢莊是國家重器,不適合由個人掌管。”

長孫無忌沉聲道。

“你來給你舅舅討個說法?”

李世民眉頭皺了皺說道。

高士廉前腳剛走,長孫無忌後腳就來。

這難免不讓李世民想到這一點上。

“不是,陛下誤會了。”

“舅舅不知道情況,他去華夏錢莊我也是不知道的。”

“但臣突然覺得,華夏錢莊由個人掌管,很容易造成專權的行為。”

“現在方尚書沒有異心,但陛下百年之後呢?方尚書百年之後呢?”

長孫無忌沉聲道。

“輔機,你是不是想得太遠了?”

“朕和方源才三十幾歲!”

李世民眉頭皺了皺說道。

“國之大事,千年之計。”

“陛下,千年重器,不得不提前考慮啊。”

長孫無忌一臉沉重道。

自古國之大事,都是要考慮良久的。

華夏錢莊和大唐寶鈔都是千年大計,理性考慮良久。

“你說得對,但此事得從長計議才行。”

“且現在朝廷的事情太多了,忙完這段時間再說吧。”

李世民想了想說道。

這是敷衍長孫無忌的話,但也是有想法以後再考慮。

華夏錢莊是國之重器,掌握在方源的手中他不放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他才放心。

“這......臣告退!”

長孫無忌猶豫片刻,行禮後退。

他看得出,李世民是敷衍他的,不打算追究。

這是情理當中的,他並沒有感覺特別的意外。

畢竟華夏錢莊是方源創立的,奪去的話多少有些不好意思,畢竟方源沒有犯錯。

但李世民不好意思,不代表他不好意思,他這次覲見只是開始。

很快,長孫無忌就離開。

同樣,他沒有返回吏部,而是去了中書省找房玄齡。

“真是無事不登三寶殿...長孫尚書,何事讓你親自過來啊?”

房玄齡看到長孫無忌親自過來感到驚訝。

但驚訝歸驚訝,他大門敞開,歡迎長孫無忌的到來。

“確實是有事。”

“房相,你對華夏錢莊怎麼看?”

長孫無忌頷首,在房玄齡對面坐下。

“新鮮的事物,朝廷的重器,對未來的發展必將很深遠。”

房玄齡想了想說道。

錢莊是才出現一兩年時間,以前都沒有的。

這種新鮮事物應該能夠影響很深遠,是利國利民的重器。

“既然是重器,為何掌握在方源和皇帝的手中?”

“皇帝幾乎不管,就相當於方源一個人控制了華夏錢莊。”

長孫無忌沉聲道。

“此言何意?”

房玄齡眉頭微皺,不太確定長孫無忌的意思。

“既然是重器,就不應該由一個人掌管,而是由朝廷掌管才對。”

長孫無忌沉聲道。

房玄齡明白了,但是他沒有說話。

他想過華夏錢莊這麼重要的東西應該該朝廷掌管的。

但那是方源搞鼓出來的,方源現在也已經是戶部尚書,沒必要鬧得那麼難看。

所以最終就什麼都沒說,一直到現在長孫無忌提起,又讓他再次考慮著這個問題。

“我覺得,以房相心懷天下的胸懷來看,必定也是覺得華夏錢莊應該歸朝廷掌控的。”

“也許我們應該聯合其他大臣,一同說服方尚書,讓朝廷給一些補助給方尚書,讓他將華夏錢莊交由朝廷掌管。”

長孫無忌見房玄齡沉思,猜測到了幾分。

因為他知道,房玄齡和杜如晦一樣,都心繫天下,很少有私心。

這樣的人面對這樣的事,更多的是考慮朝廷,考慮大局。

“我雖然有想法,但是覺得這很不妥。”

“就像是強搶了方源的東西,難以說服良心。”

房玄齡嘆息一聲,搖搖頭道。

華夏錢莊國之重器,什麼補助都有點假。

“此言差矣,我們都是為了朝廷,為了國家,怎麼能說搶?”

“方尚書可能不會很樂意,但他是識大體的人,肯定會願意的。”

長孫無忌搖搖頭說道。

方源同不同意問題不大,同意的大臣多就行了。

面對群臣的意思,方源的意見就不重要了,朝廷直接派人去管理華夏錢莊即可。

“我要想想,你先回去吧。”

房玄齡沒有給出答覆,搖搖頭道。

“好的,我去找其他大臣聊聊。”

長孫無忌沒有追問,也沒有逼迫。

他就知道,房玄齡不會這麼快答應的。

但是沒關係,如果更多的人答應了,房玄齡也會答應的。

從大局上考慮,華夏錢莊歸朝廷管理,更加穩定於歸方源和皇帝管理。

房玄齡送長孫無忌出門口,看著長孫無忌離開的背影,心中嘆息。

他感覺長孫無忌是故意刁難方源,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華夏錢莊確實歸朝廷管才好。

很快,長孫無忌就去找了另外一位大臣,一位又一位,跟他們說華夏錢莊應該歸朝廷管理。

長孫無忌這麼明目張膽聯絡一眾大臣很快就讓方源知曉。

“真是不讓人安心!”

“舅甥兩人都盯著華夏錢莊。”

方源眼神一冷,喃喃道。

華夏錢莊的重要性只有方源知道。

如果不是華夏錢莊,研究院的火銃根本就造不起。

還有其他研究的支出,很大一部分都是從華夏錢莊來的。

現在先是高士廉,然後是長孫無忌,這對舅甥可真是不讓人省心。

“方青平,讓人給華夏錢莊的綠夏帶訊息過去,讓他查查長安城中有哪些官員和官員的家屬貸款的,把資料給本官。”

方源叫來方青平,吩咐她去辦事。

“是。”

方青平立即應是,帶著方源的命令離開。

很快,綠夏就帶著資料來戶部找方源。

至於長孫無忌,還在聯絡這各大臣,甚至是皇親國戚。

針對華夏錢莊的問題很快就波及整個朝廷。

很多大臣被聯絡,一些大臣支援長孫無忌,一些大臣沒有表態。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在黎明的號角吹響前仍要戰鬥

努力寫作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