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不希望你們之中任何一個控制著的店鋪不收紙幣!”

李世民雖然說換個地方。

但離開現場的時候丟下一句話就回宮了。

他沒有更換地方,而是直接對長孫無忌等人甩臉色。

從驗證長孫無的店鋪可以看出,朝中的大臣們其實對紙幣的推行都不怎麼上心。

紙幣還是銅錢,對他們來說差不多都是一樣的,有得選的話還是銅錢更深入人心,更受人喜歡。

所以李世民很生氣,甚至有些失望。

長孫無忌等人僵硬在原地,臉色有點掛不住。

看著李世民上車輦離開的方向,最終彼此打招呼告別。

長孫無忌等人也很識趣,離開之後就各自回到自己的部門召開會議。

會議的內容是:任何官員實際控制著的商鋪,都必須要收大唐寶鈔。

這行為將會納入官員績效考核,和升降以及年終獎掛鉤。

同時,方源也很有默契回到戶部召開全體會議。

“從今日起,從京畿道開始,核算所有官員登記的商鋪資訊。”

“核算完成後,對每個官員旗下的商鋪抽查一到三家,檢查他們是否收大唐寶鈔。”

“商鋪是否收大唐寶鈔納入官員升遷考核標準,凡有以各種理由不收寶鈔的,登記在桉送往戶部。”

方源帶著警告的眼神掃向在場的官員們。

毫無疑問,在場的官員也是同樣的尿性,也有很多控制著的商鋪是不收紙幣的。

都說上行下效,朝廷裡的人不收寶鈔,怪不得下面的百姓不敢用寶鈔。

話落,全場譁然,交頭接耳,議論紛紛,難以鎮定。

“這是我們戶部的一個機會!”

“諸位管好自己褲腰帶的同時,還請好好辦事!”

方源沉聲道。

戶部核算官員們實際掌控的商鋪,有對官員升降之權。

對戶部來說,又是一個權力增加的手段,是戶部上下話語權提高的手段。

“屬下領命!”

戶部一眾官員先是一愣,隨即激動應是。

六部中,只有吏部才有任免權,於是成為六部之首。

現在戶部也相當於擁有了這個許可權,權力無限接近了吏部。

接下來的幾天,大唐寶鈔的情況好了很多,前來兌換的更少了很多。

錢只要用得出,那他就是錢,就不會造成更多兌換的情況。

畢竟不是誰都天天有空去排那麼久的隊換取那點錢。

但現在是多事之秋,天下即將動亂之時。

在四國要伐唐的訊息傳開之後,又一道輿論慢慢發酵。

大唐將亡!

“天意,天意啊,大唐將亡啊!”

“原來前些年天災連連,是唐亡的徵兆!”

“四國伐唐,古今未有,我們大唐註定是要滅亡了!”

“皇帝不孝,奸臣當道,亂想迭起,青山當立,唐二世而亡!”

這訊息不知道從哪裡傳出來的,但當朝廷聽到這些訊息的時候,坊間到處都在討論。

大唐將亡的輿論出現之後,人心惶惶,首次出現有人大包小包離開長安城的。

李世民得知之後,氣得差點吐出,第一時間命人調查從哪裡傳出的。

但坊間的訊息,一般是沒有辦法查到源頭的,只得不了了之。

於是李世民再次叫來方源等朝廷大臣商議。

“坊間訊息你們聽到了吧,有什麼想法?”

李世民沉聲道。

“陛下,打吧!”

“用實力讓一切宵小閉嘴,讓所有百姓安心!”

侯君集沉聲道。

拳頭緊握,眼神滿是戰意。

四國邊境壓迫,這個時候還不打,太憋屈了。

“陛下,如果沒有火銃,臣建議忍一忍先。”

“但火銃的威力眾所周知,給軍隊配上火銃,打吧!”

房玄齡也建議直接開戰。

現在的情況是今天一個負面訊息,明天一個負面訊息,天天影響百姓們的心態。

長久下去,就算是外部沒有攻破大唐的防線,內部的百姓們也成了驚弓之鳥,對朝廷沒有了信心。

“方源,你以為呢?”

李世民深以為然點頭,看向方源說道。

火銃掌控在方源的手中,有多少火銃都需要方源這裡確定才行。

“臣手中現在有八萬支火銃,做不到讓所有士兵都配上火銃。”

方源粗略算了算,沉聲道。

從李世民上次要求開始,他就大力生產火銃。

現在八萬支火銃已經是非常龐大的數量,消耗了很多人力物力。

說實在,要不是方源同時掌握著錢莊,根本就製造不出這麼多的數量。

“八萬...八萬很多了。”

“朕不需要給所有士兵都配上火銃,給四方軍隊各自兩萬足夠!”

李世民眼神一亮,激動說道。

八萬火銃,絕對有二十四萬的戰力,甚至更大。

讓這八萬火銃分配到四方戰場,再加上原先的隊伍,面對四國一樣無懼。

“陛下,臣建議立即調配火銃,立即讓士兵奔赴戰場,開戰!”

房玄齡聽完,也是變得激動。

“陛下,開戰吧!”

剩下的大臣們紛紛揚言開戰。

對火銃的信心超乎尋常,都有很大的信心。

面對四國共同伐唐又怎麼樣,自己的國家有火銃!

火銃的威力將會改變蠻夷的戰場,蠻夷將無力抵抗!

“方源,臣命你立即整理出火銃,給四方戰場提供!”

李世民深吸口氣,沉聲道。

既然大家都想打,那就狠狠打一場。

四方戰場,同時開啟和四個國家的戰爭。

有火銃支援,李世民相信大唐能度過這次危機。

一旦度過這次危機,大唐絕對不會像東突厥那樣採取柔和政策。

“臣遵旨!”

方源沉聲道。

接下來,眾人商議細節。

其中,就數糧食的問題是最大問題。

大唐的糧食就從沒有多過,現在更是拮据。

但現在戰爭在即,不能不戰,糧食只能說快速結束戰爭才行。

很快,李世民釋出聖旨,各地軍隊開拔戰場,要與四國同時開戰。

薛延陀和西突厥兩國原本只是兵臨大唐邊境之城,得到大唐欲開戰之後,為之震撼。

要知道,是四國同時開戰,大唐什麼時候有這個實力了?

原本在長安城的頡利可汗等東突厥王室成員正蠢蠢欲動,得知這個訊息之後立即潛伏下來,等時機稍微成熟之後再決定是否動手。

很快,在李世民故意宣傳下,訊息很快就傳遍整個大唐。

朝廷要和四個國家一同開戰,震驚天下。

人們沒收到訊息的時候,惶恐不安,擔心會被四個國家攻破大臣,民不聊生。

現在得知朝廷竟然一起幹四個國家之後,雖然不知道朝廷有什麼信心的,但心情卻徹底變化,甚至覺得有些激動和熱血。

這才是大唐!

這才是我們的國家!

我們的國家就是豪邁!

人們恐慌的心消去了不少,都在翹首以盼著結果。

在朝廷大臣們的商議下,火銃一共分四份,其中兩份由正在開拔的軍隊自己帶去。

另外兩份由禁軍親自帶去給正在對抗吐谷渾和吐蕃的李靖大軍。

前線,李靖大營。

作為軍神,李靖肩負著很多很多。

若不是他,吐谷渾和吐蕃突然聯手,大軍已經崩潰。

在他的穩重帶領下,大軍雖然處於下風,但也不至於戰敗的可能。

只是如此下去,對於士氣來說卻是非常大的打擊,恐怕堅持不了多久。

“大帥,朝廷來報!”

有斥候進來,馳來一份密保。

李靖眼神一亮,快速接過開啟。

“傳本帥命令,朝廷支援已來,今天好吃好喝一天,明日一戰取勝!”

李靖激動下令。

按照信中所說,四萬火銃將會在今晚凌晨左右運到。

現在大軍只有八萬,四萬配上火銃,面對吐谷渾和吐蕃十五萬大軍肯定沒有問題。

為了提高士氣,李靖決定今晚犒勞三軍,提高士兵們計程車氣,明日對兩國開戰,殺他們一個片甲不留。

果然,當晚上士兵們的情緒就發生了變化,心中猜測著朝廷來了什麼支援,有了很大的信心。

當晚,一支押送軍隊出現在李靖大軍的軍營裡,四萬火銃完全無缺送到李靖的手中。

“李靖將軍,這是方尚書交代的火銃戰法!”

“他說,按照這個方法開戰,敵軍基本是無解的!”

負責護送的是賴英喆。

恭敬地將方源的信件遞給李靖。

“好,辛苦了!”

“請到營帳休息!”

李靖鄭重收下方源的信。

他知道,火銃是方源發明出來的。

那麼在使用的方法上,肯定也是方源最有權威。

自己雖然是軍神,但是也不代表自己就懂所有。

特別是他對火銃其實不瞭解,也就是開過幾槍而已。

“謝謝李將軍好意,但方尚書交代,交接完就立即回去。”

“現在長安城兵力空前空虛,不能離開太久,以防不測!”

賴英喆拒絕李靖的邀請。

他們這批人還有任務在身,需要快速回去覆命。

“方尚書考慮得周到!”

“你回去之後,替我感謝方尚書!”

李靖深以為然點頭,輕笑道。

長安城出現青衣軍他已經知曉,大為震驚。

誰也不知道長安城會不會還再次出現青衣軍等事情。

所以說還是儘快趕回長安城比較好,省得再次被人偷襲。

“在下告退!”

賴英喆帶人離開。

時間過得很快,天很快就亮。

李靖召開動員大會,選出之前訓練過火銃計程車兵。

他這支軍隊調動得早,幾乎都是在長安城附近調動過來的,幾乎都會使用火銃。

故而會使用火銃的人數很多,不用擔心有火銃也沒人用。

“是火銃!”

“天啊,竟然是火銃,而且這麼多!”

“太好了,有這麼多火銃,我們此戰必定勝利!”

得知是火銃之後,士兵們大喜過望。

訓練過火銃的他們都知道,火銃的威力有多強大。

有這麼多火銃支援,這一戰將如李靖昨晚說的那樣,一戰取勝。

“安靜!”

李靖站在指揮台上,朗聲道。

騷動很快停止,八萬軍隊寂靜無聲。

“看你們樣子,火銃已經不需要本帥解釋!”

“今日一戰,我們大唐必勝!”

李靖緩緩說道。

“必勝!”

“必勝!”

“必勝!”

聲浪一聲又一聲響起。

整個邊境之城都是唐軍的聲音。

聲音甚至傳出外面,被吐谷渾和吐蕃的軍隊聽到。

“這麼可怕計程車氣?”

“他們不會是有什麼支援了吧?”

吐谷渾和吐蕃兩軍將軍眉頭緊皺,議論著。

“現在大唐四面受敵,能有什麼支援?”

“我想他們不過是準備出城一戰,提高士氣罷了。”

雙方議論紛紛,最終覺得大唐不可能有支援。

對於火銃的資訊,大唐這邊封鎖得很嚴密,五姓七望那邊也沒有給他們透露。

故而兩方將軍等人都沒有想到,大唐那邊是提供了火銃。

日上三竿。

邊境之城的大門緩緩開啟。

一支又一支的軍隊從城中走出,士氣盎然。

前面是一望無際的草原,草原之上是吐谷渾和吐蕃兩軍。

兩軍已經駐紮多日,攻城多日,一直等待唐軍出來開戰。

“嗚......”

號角吹響,戰爭打起。

吐谷渾和吐蕃兩軍騎兵出動。

浩浩蕩蕩的騎兵踐踏大地,地面都震動,場景十分可怕。

騎兵後面,還有步兵緊跟其後,作為騎兵衝刺過後收割戰場傷兵。

“步兵走前面?”

“李靖傻了嗎?”

“還是說要放箭?”

在遠處觀察戰場的兩軍將軍詫異連連。

騎兵才是戰場上的王者!

面對騎兵出擊,唐軍竟然出動的是步兵?

如此應對,難不成主將變傻了嗎?

“聽好了!”

“主要往戰馬開槍,其次才是騎兵!”

四萬火銃軍在前面,共分四列。

原本的戰法是分三列即可,但方源改成四列。

這是考慮到士兵們換火銃的速度太慢,起到保險作用。

騎兵的速度很快,雙方之間很快就拉近距離,進入火銃的射程。

“開槍!”

火銃軍指揮看準時機,大聲下令。

瞬間,第一排計程車兵扣動開關,直直往前面射。

巨大的槍聲響起,隨之而來的是前方衝刺的騎兵一個個倒下。

中槍的幾乎都是馬,但人從馬上摔下來,十有六七會受傷的,剩下的還可能被後面的騎兵踐踏。

這一刻,在遠處觀察著戰場的兩國將軍看傻眼。

完全不敢相信響聲響起之後,騎兵就紛紛倒地。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人在摸魚,劉備請我出山

滅了的星

我只是一個普通的刀客啊!

命運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