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武真乃我大吳戰神,寡人沒有看錯他。”

事實證明,打臉來得非常之快。

得到祁縣之戰的捷報後,慶忌盛讚了孫武一番,忘了之前還斥責孫武使用“關門打狗”戰法的時候。

打臉?

如果打臉能讓慶忌得償所願,慶忌願意自己被多打臉幾回。

孫武的滅代之戰,迄今為止,殲滅了燕、代、胡人聯軍不下二十萬人,俘虜只有區區的兩萬人,還盡是燕軍。

而吳軍折損的兵馬不算多,前前後後的戰事,大概是四萬人。

不過,因為胡人在太原、恆山、上黨三郡燒殺搶掠的緣故,死掉或失蹤的黎庶,包括老弱婦孺在內,也有差不多五萬人。

好在時至今日,代地可謂是吳國的囊中之物了。

孫武取得這樣輝煌的戰果,出人意料,慶忌應該慶幸,自己並沒有在一個月前,因為孫武在戰法上的小小失誤而臨陣換將。

如若不然,吳國未必能這麼快就擊敗進犯的胡虜,還取得這樣豐碩的戰果。

孫武將決戰的地點選在晉陽、祁縣一帶,是正確的。

慶忌心中暗贊,孫武不愧是歷史上的“兵聖”,果然用兵如神。

此時,慶忌坐在陛臺之上,環視一週後,緩聲道:“二三子,代國基本上已經宣告覆滅。寡人得到訊息,逃回平城的趙無恤,已經帶著殘部逃亡漠北,不知去向。”

“故,寡人之意,故代之地,置代郡,為我大吳的第四十二個郡!”

“大王英明!”

群臣山呼道。

此時,設立代郡之後,吳國已經有了整整四十二個郡,分別是:吳郡、會稽郡、九江郡、泗水郡、閩中郡、廬江郡、蒼梧郡、南海郡、象郡、桂林郡、南郡、南陽郡、豫章郡、黔中郡、滇郡、交趾郡、漢中郡、衡山郡、武陵郡、三川郡、淮水郡、巴郡、蜀郡、長安郡、上郡、隴西郡、河東郡、潁川郡、上黨郡、濟北郡、清河郡、恆山郡、太原郡、河內郡、魏郡、北地郡、東郡、東海郡、泰山郡、渤海郡、琅琊郡、代郡。

代郡是在代國三郡的基礎上設立的。

趙無恤將代國劃分為代郡、雲中郡和雁門郡,疆域還算遼闊,只是跟吳國的郡比起來,就相形見絀了。

有鑑於此,慶忌還是決定,只設立一個代郡。

“顏回。”

“臣在!”

“你前往代郡上任,為郡守。另外,選派一些能臣幹吏,到代郡赴任,務必儘快恢復代郡的民生,調解好各個部落的關係。”

慶忌意味深長的看著顏回,道:“顏回,寡人對你為代郡郡守任上,只有一個要求。對待胡人,以牙還牙,以血還血!”

“若胡人敢於叛亂,即刻出兵鎮壓,先斬後奏,無需過問寡人。”

“諾!”

顏回臉色一正,立馬領命。

顏回是孔門十哲之一,孔門七十二賢之首,儒家五大聖人之一,被後世稱之為“復聖”,能力不差。

按照慶忌的一貫做法,新設立的郡,一般都會派遣自己的兒子走馬上任,作為郡守,執掌一郡之軍政大權。

但,現在大可不必了。

塞外的胡人基本上被吳軍震懾住了,哪裡還敢鬧出什麼么蛾子?

即便是想叛亂,多半有心無力了。

吳國原本就在那裡駐防著眾多的兵馬。

“文種。”

“臣在!”

“替寡人擬一道詔令。免除恆山、太原、上黨三郡黎庶兩年賦稅、徭役!”

“諾!”

這一次胡人南下,河北三郡是深受其害,死掉的五萬黎庶當中,基本上都是抗擊胡人而死的。

慶忌心裡有些歉疚,所以免除他們兩年的賦稅徭役,讓河北三郡儘快恢復元氣,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二三子,孫武上疏,請命滅代之後,挾大勝之勢,一鼓作氣,滅亡燕國。不知道二三子可有異議?”

滅燕?

面對慶忌的詢問,群臣都不由得面面相覷。

原本,在吳國君臣的計劃中,燕國如果不以禮來降,是要等到明年再發兵滅掉的。

但是隨著這一次的大戰,燕國最後的可戰之兵,也是折損殆盡了。

這個時候要是不發兵滅燕,豈能說得過去?

話說回來,燕國本身就是軍力不強的一個國家。

就連中山人、趙人都能把燕人摁在地上摩擦。

燕人能欺負的,也就是塞外的遊牧民族了,有時候還不一定能打得過。

可想而知,滅燕一定是馬到成功的事情。

文種想了一下,便道:“大王,臣以為,滅燕的事情可以緩一緩。先禮後兵,大王可再派出一名使者入燕,威逼利誘,迫使燕人以禮來降。”

“若燕人不降,到時候大王再讓武安君出兵滅燕。”

“好。”

能不戰而屈人之兵,對於吳國而言,那是最好不過的事情。

……

時間進入吳王慶忌三十二年,即公元前482年,農曆五月末。

祁縣之戰後,孫武繼續率軍北上,佔領了代地,置郡管理。

滅代之後,孫武奉慶忌之命,休整一番後,帶著吳國十五萬步騎進抵易水南岸,安營紮寨。

若燕國還是不願意以禮來降,等待燕國的,就將是滅頂之災了。

在這一關鍵時刻,萬念俱灰的燕國君臣終於想透了。

燕國還有一百餘萬的子民,還能徵召得出十餘萬的青壯入伍,跟吳軍血戰。

但是,最終還是避免不了覆滅的結局。

理想是美好的,現實卻非常的骨感。

這幾年的折騰,燕國的精銳之師基本上被打殘,真正的可戰之兵少之又少。

用那些不堪一戰的青壯跟吳國的虎狼之師廝殺,那無異於是找死。

於是,燕王姬厚派人向孫武致信,並在吳軍抵達薊城的時候,按照慣例,舉行了一場盛大的投降儀式。

這就代表著,存在了五百多年的燕國,正式宣告滅亡。

姬厚被冊封為“燕侯”,賜薊城食邑一千五百戶,世襲罔替,慶忌還賞賜了一座咸陽的上等宅邸,讓姬厚及其家眷入住。

另外,黃金、玉帛、絲綢、良田之類的東西,慶忌都很是大方的給了姬厚,善待了他。

而中山國那邊,中山人還在負隅頑抗,所以吳國還不算是真正意義上實現大一統。

但,在形式上,吳國已經建立起了一個大一統的國朝……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轉輪帶來的愛之風

住在春山裡的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