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吳王,你饒了我一命,你以為我會感恩戴德嗎?”

師修冷笑道:“不,你只是想彰顯自己的仁德愛才之名,我師修絕不會成為你的墊腳石?”

“你又錯了。”

慶忌淡淡的道:“師修,你太高估自己,也太小覷寡人了。”

“你不願為寡人編撰《吳頌》,寡人不介意,還能饒你不死。寡人就留你一條命,讓你看看這大好河山,看看這世事變化!”

“十年後,你再來到寡人身邊,看看在寡人治下,在大吳治下,天下萬民究竟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還是一個太平盛世。”

“你……”

師修不由得愣住了。

“送師修離開!”

“大王。”

御史中丞伯噽義憤填膺的站了出來,道:“此人配合豫政行刺大王,罪無可恕。大王,若不處死師修,實在不足以平民憤!”

“不必了。”

慶忌淡淡的掃了一眼師修,道:“師修,不瞞你說,你們的刺吳計劃看似周密,實則寡人早就得到了風聲,有所防備。”

“你為何刺殺寡人,寡人也知道。你兒子死在大梁,為魏國殉葬了,這怨不得寡人,怨不得吳國。”

“欲殺人者,必須要做好被人殺死的絕悟,將軍難免陣上亡。”

“有這樣的兒子,你應該為他感到驕傲,而不是想著為他復仇。如此活著,太累。”

“你要是有本事,也不該行刺,而是堂堂正正從正面擊殺寡人……寡人言盡於此,你,走吧!”

聞言,師修沉默了許久,終於緩緩的抱著古琴站了起身。

“暴君,去死吧!”

師修忽然跟發狂一般,抱著古琴砸向慶忌。

而慶忌的眼神一冷,“噗”的一腳踹飛了師修。

兩名金甲武士連忙將師修摁住,讓他動彈不得。

眼看著師修還執迷不悟,想著襲擊慶忌,群臣都紛紛進言,要將師修跟豫政一般,五馬分屍。

但,慶忌最終還是擺了擺手,讓人送師修離開。

這不止是彰顯了慶忌的大度,寬仁為懷,也是慶忌真的沒有處死師修的想法。

殺一個師修容易,但是千千萬萬個師修呢?

一味的殺戮,終究是於事無補的。

慶忌要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就是在行動上證明,自己的確是千古聖王,能讓天下萬民都免受戰亂之苦,從此富足安康。

……

師修被送走之後,偌大的崇政殿,血跡被擦乾了,慶忌與一眾公卿大夫都陷入了短暫的沉默當中。

“臣等有罪!”

文種、范蠡、伯噽、孫武等群臣全部下跪。

“二三子何罪之有?”

太宰文種硬著頭皮道:“大王,臣等見到豫政刺王殺駕,沒有上前阻止,險些使大王命喪當場,實在是罪該萬死!”

“請大王降罪!”

聞言,慶忌淡淡的笑道:“這怪不得爾等。是寡人早年定下的規矩,沒有王命,武士不得上殿,卿等也不得逾越陛臺一步。”

“豫政突然暴起,誰都未曾料到。好在,寡人在關鍵時刻,識破了豫政的不良動機,這才免去了一次殺身之禍。”

文種嘆氣道:“大王有上蒼的氣運庇護,逢凶化吉,天命所歸,只是大王若不降罪於臣等……臣,實在是愧對大王,愧對江山社稷,愧對大吳千萬國人!”

“若大王不降罪,臣當辭去太宰之位!”

“請大王降罪!”

群臣嘩啦啦的跪了一地,深感惶恐,都異口同聲的山呼道。

就連文種這種權力慾望極大的人,都說出這種話語,可想而知內心多麼自責。

雖然是慶忌有王命在先,但是他們見到國君有危難,還顧忌王命,害怕因此有殺身之禍,的確是百死莫贖的。

群臣的心裡都過意不去。

慶忌則是語重心長的道:“既如此,二三子每人,罰俸半年,以示懲戒。”

“諾!”

群臣這才鬆了口氣。

好歹是小懲大誡。

太子恆這時不得不硬著頭皮出列道:“父王,豫政行刺之際,兒臣為權宜之計,命令武士上殿,請父王責罰!”

“你無罪。”

慶忌微微頷首道:“事急從權。你是寡人的嫡長子,大吳的儲君,你有資格代寡人發號施令。”

”諾。”

這只是慶忌在故意為太子恆開脫

如若不然,慶忌真的追究下來,太子恆這個儲君是當到頭了,即便不被處死,至少也會被廢黜儲君之位。

“適才上前護駕的那個寺人何在?”

“小人在。”

陛臺下首的一側,一名面白無鬚的年輕寺人站了出來,跪在地板上,向慶忌畢恭畢敬的行禮。

這偌大的崇政殿中,除了吳國的君臣,還有幾個宮娥、寺人。

寺人是可以走上陛臺的。

畢竟是閹人,他們沒有資格幹“大事”。

所以他們走上陛臺是無罪的,至少慶忌不追究下來,就不會有罪。

“你叫什麼名字?”

“回稟大王,小人名喚趙高。”

“你……你叫什麼名字?”

“趙……趙高。”

這個寺人也是命大,被豫政投擲出的匕首砸到還不死。

這還要歸功於趙高胸口處的一塊玉佩,不偏不倚正好就射中了那塊玉佩。

玉佩碎了,但是趙高安然無恙。

不過,他還是有護駕之功的。

“你是故秦國宗室?”

慶忌皺了皺眉頭。

畢竟,秦國與趙國都是趙氏,只有宗室之人才能以“趙”為氏。

“不敢。”

趙高低著頭道:“大王,小人祖上的確是出自秦穆公一脈,但是早已家道中落。小人的祖父、父親都曾到當時還是晉國治下的邯鄲定居,發生戰亂後,小人一家一路顛沛流離,兜兜轉轉,又回到了關中。”

“原來如此。”

慶忌語氣稍微有所緩和,便道:“這趙高……不好聽。寡人賜你吳姓,日後你便稱之為‘吳高’。”

“多謝大王賜姓!”

吳高千恩萬謝的跪了下來,喜笑顏開。

能被慶忌賜一個姓氏,還是國姓,這可是莫大的榮幸了。

尤其是對吳高這樣的寺人而言。

有著護駕之功,慶忌是不好虧待吳高的。

“日後,你便為滋德殿主事。”

“多謝大王!”

被慶忌這樣破格提拔的吳高,不由得感激涕零的跪了下來,一個勁兒的磕頭。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秦吋我當神醫的那些年

燒鵝小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