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說的沒錯。”

慶忌緩聲道:“戰車的存在,猶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范蠡、曾點。”

“臣在!”

被慶忌點到名字的御史大夫范蠡,以及治粟內史曾點連忙站起身。

“你二人負責裁撤併兜售現有的戰車。我吳國的戰車數量,可維繫在八百乘左右。”

“諾!”

做出這樣的決斷,慶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畢竟,對吳國龐大的戰車隊伍“一刀切”的話,可能會造成不小的問題。

裁撤下來的戰車,可以出售給其餘諸侯國,甚至是一些遊學計程車子,也能買到。

周遊天下計程車子們,對於戰車這種代步工具,是非常熱衷的,在市場上,往往是有價無市……

“大王,臣以為可進一步組建更多的鐵騎。”

伍子胥進言道:“我大吳要掃滅列國,一統天下,鐵騎必然先驅。”

“北方列國,其地形多是平原,少有山地,一馬平川,若是能有五萬鐵騎,我吳國定可縱橫天下,四海鹹服!”

五萬鐵騎嗎?

要打造這麼多的騎兵,這可不是一件小事情。

“不妥。”

太宰計然出聲反駁道:“戰車的造價昂貴,但是騎兵的成本也不低。尤其是馬匹!”

“並不是所有馬匹,都能充當戰馬使用。”

“雖說我吳國境內,而今有多處馬場,但是能培養出來的良馬太少,多是駑馬,三川郡、長安郡,算是吳國的重要產馬之地,只是要打造五萬鐵騎,需要多少匹良馬?”

“請大王斟酌斟酌。”

“……”

慶忌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戰馬的甲具且不說,對於吳國而言,還算是小事情。

但是,這良馬的數量,著實讓慶忌有些棘手。

五萬鐵騎兵,可不是單純的一人一馬。

一個騎兵,加上馬具、行李、隨身輜重,二百多斤,對於馬來說,馱人與不馱人可謂是相去甚遠。

真的會累死馬!

那還怎麼打仗?

所以正規的騎兵,連續行軍時配備一人雙馬甚至三馬,讓馬匹有個緩衝的時間。

就是說,一人多馬是為了連續行軍和保護戰鬥工具。

但,不論是騎兵也好,或者是戰馬也罷,行軍過後不適立即打仗,都得吃好喝好休息好,每個騎兵可以騎上狀態最好的一匹馬上陣,其餘留後方。

當然,那是理想狀況。

吳國的騎兵部隊,一人配齊雙馬不容易,因為戰馬不同普通馬,價格高,還不容易養……

要培養出一名優秀的騎兵,一匹優良的戰馬,都是不容易的事情。

慶忌現在要打造一支五萬人的鐵騎大軍,勢必需要從西戎八國,或者是中山國、燕國進購良馬。

只不過,天下列國都已經透過渭水之戰,看到了騎兵的強悍之處,並跟著製造了馬鐙、馬鞍、馬蹄鐵。

他們怎麼捨得隨便出售良馬?

現在,市場上一匹馬的價格,也是非常昂貴的。

除非慶忌能不惜血本,打造騎兵,不然絕不可能成功。

“大王。”

御史大夫范蠡進言道:“臣以為,組建如此龐大的鐵騎兵團,不可操之過急。”

“而今我吳國正是恢復民生,止戈為武的時候,國內外並無戰事發生。是故,三萬鐵騎,逐年增加即可,沒必要一下子組建五萬人的鐵騎兵。”

“善。”

慶忌想了一下,的確是這麼一回事。

得益於慶忌之前未雨綢繆,六家分晉的時候,搜刮了數千匹良馬,又從燕國、中山國那裡,低價購買了幾千匹良馬。

在滅秦後,吳國的戰馬數量,更是穩居第一。

而今,普天之下,沒有一個國家的戰馬數量過萬!

即便是趙國、燕國、中山國,現在也不過是數千騎兵……

騎兵方面,吳國同樣是佔據了碾壓性的優勢。

至於日後,吳國培育了十幾年的多處馬場,還有那些牧馬人,難道是吃乾飯的?

論底蘊,吳國已經不虛北方列國了,畢竟故秦之地,還有西戎八國的地盤,可以被吳國充當產馬區。

慶忌環視一週,看著在座的計然、范蠡、文種等肱股之臣,深吸一口氣後,緩聲道:“二三子,還有一事,寡人打算跟爾等商議。”

“……”

見狀,在座的大臣都不由得面面相覷,臉上都盡是凝重的神色。

不知道多久,都沒有見過慶忌這般慎重的樣子。

所以,群臣猜測,慶忌打算跟他們商量的事情,一定關乎吳國未來的走向。

難道是新一輪的變法改革?

要知道,變法不能隨便的進行,輕則傷筋動骨,重則讓國家誤入歧途,甚至是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就在群臣都有些惴惴不安的時候,慶忌正色道:“寡人,欲遷都於雍。”

“甚麼?”

果然,一石激起千層浪。

當慶忌的話音一落,在座的大臣都忍不住勃然變色,一副不可思議的模樣。

就算是范蠡、孫武這樣,有著經天緯地之才,算無遺策之人,都沒想到慶忌會選擇在這種時候遷都。

其實,早年的時候,吳國君臣就有過遷都的想法。

如范蠡提議遷都於南陽郡的宛、申一帶,以便於吳國日後入主中原,爭雄天下。

如太子恆、公子熙等人昔日在吳國滅楚後,主張的遷都於郢,以便於吳國更好的消化楚人,促進吳楚融合,不分彼此。

但,不論是遷都於申、宛,或者是遷都於郢,都被慶忌否決了。

因為當時的形勢,絕不允許吳國頻繁的遷都。

金陵作為吳國的都城,從無到有的建立起來,已經有十多年的時間,承載了吳國的國運,繁榮昌盛。

不可輕易動輒遷都。

再者說,金陵原本就是吳國故土,王氣所在之地,依山靠水,易守難攻,交通也很是便利。

經過十多年的高速發展,金陵也成了天下首屈一指的大都會,吳國的政治中心、軍事中心、經濟中心、文化中心。

以吳國而今的國勢,想遷都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其中需要牽扯的利益要害太多……

“大王何有遷都之念,而且還是位於長安郡的雍城?”

計然頗為不解的詢問道。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盤點歷史遺憾,系統賦長生

正天

狗剩重生!杏兒!等我!

青杏WH

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國家還要大了

楚非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