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是藥三分毒。

說真的,慶忌對於扁鵲、南榮等人煉製出來的抗衰老丹,仍是有些心存疑慮。

做不到長生不死,也做不到延年益壽,但是抗衰老的作用,同樣是不小。

畢竟,慶忌期望自己能一直保持著最旺盛的精力,年過古稀,還能跟中年男人一樣,春秋正盛……

“這丹藥,可曾找過人試藥否?”

慶忌眯著眼睛詢問道。

“回稟大王,找過了。”

扁鵲拍了拍手,就有三名稚氣未脫,面板黝黑的少年,帶著驚恐萬分的目光,身子抖如篩糠的被宿衛帶進了滋德殿當中,跪在了陛臺之下。

扁鵲指著這三個少年,緩聲道:“大王,這三人,大王目測是多少歲?”

“十一二歲?”

慶忌猜了一下。

扁鵲朝著慶忌躬身行禮道:“大王,他們大概十五六歲。”

“四年前,他們服用此藥後,身子便不再發育,一直維持這樣的形態,而且身體健康,並無疾病。”

這足以證明,這三個被試藥的少年,將一輩子維持在十一二歲的樣子,一輩子不變。

值得一提的是,他們都是崑崙奴,所以被拿來試藥,死了都無傷大雅。

“善。”

慶忌微微頷首,姑且是相信了這抗衰老丹的功效。

長生不老藥無法煉製,抗衰老丹卻是未必的。

“陳緩,這抗衰老丹,還有多少枚?”

“五枚。”

“可否量產?”

“不可。”

扁鵲遺憾的嘆氣道:“大王,抗衰老丹,所選用的盡是珍稀藥材,可謂是天材地寶,很是稀有。大王服用一枚,即可見效,又何須太多?”

“儘量多煉製。”

慶忌只是交代了一句。

抗衰老丹,慶忌可以服用,季蔻、西施、鄭旦等后妃,還有慶忌的功臣兒女,未必不可服用。

實在是稀少的話,慶忌只能選擇,讓自己的親近之人服用。

青春永駐,延緩衰老,這可是了不得的丹藥!

……

時間進入吳王慶忌二十三年,即公元前491年,農曆二月。

吳國休養生息,恢復民生的時候,也已經出現了新的格局。

韓、趙、魏、代四國聯軍滅智,這代表著,原來霸主晉國的疆域,基本上被韓國、趙國與魏國瓜分。

而今天下,還存在著十一個諸侯國,分別是:吳、齊、韓、趙、魏、宋、魯、衛、鄭、燕、中山。

代國則是跟西戎八國一樣,屬於戎狄方國,並不是周天子冊封的諸侯,所以不列其中。

新的格局已經形成。

此時,慶忌正在跟孫武、伍子胥、計然、范蠡等肱股之臣,坐在滋德殿當中,商議國事。

滅秦之後,慶忌認為首要之務,便是恢復民生,施恩於黎庶,所以吩咐計然、文種等群臣,進行一次全國性的人口普查。

慶忌手中拿著閱覽的,正是計然呈上來的奏章。

“大王,經過數月的全國普查,不包括西域都護府,我吳國二十四郡,三百六十八縣,統計得出,戶數二百九十二萬,人口一千四百六十二萬餘。”

“戎車一千六百七十乘,戰馬四萬七千餘匹,禁軍十五萬,邊軍、郡軍三十五萬,共計五十萬常備軍。”

“另外,不錄入戶籍的崑崙奴,以及之前的波斯戰俘,大概是九十六萬人。”

聞言,慶忌還是頗為滿意的。

一千四百多萬的人口,豈不能讓吳國橫掃天下?

“大王,臣有一言,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太宰計然頗為遲疑的道。

“但說無妨。”

“我吳國而今百廢待興,正是致力於恢復民生,垂拱而治之時,五十萬的常備軍,數量過於龐大。臣以為,可削減部分兵員,使其卸甲歸田,以讓國家節源開流。”

聞言,慶忌沒有直接決斷,而是看了看孫武、伍子胥,詢問道:“孫武、伍員,爾等意下如何?”

這兩個人,一個是國尉,一個是大司馬,善於領兵作戰,而且在軍中極負盛名。

慶忌要進行裁軍的話,自然是要過問一下他們的意見。

孫武沉吟片刻後,便回答道:“大王,臣以為太宰所言,不無道理。”

“原來叛亂四起的南方九郡,多年來,已經人心歸化,不再動輒暴亂。”

“以大吳而今之強勢,北方諸國只能苟延殘喘,雖還在厲行改革,卻始終不可能追得上我吳國的腳步。”

”因而,來自北方的威脅,大大減少。既如此,大王何不裁軍,以此來為國庫減免一些軍費開支,同時使他們返回故里,自力更生?”

“大王,臣附議。”

伍子胥表示自己毫無異議。

裁軍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

五十萬的常備軍,吳國自然是養得起。

但,真的沒必要!

吳國的君臣可以預見,未來幾年之內,吳國不會動輒大戰,只會一心專注於民生大計。

北方列國也不敢南下,侵犯吳國的疆界。

經過那麼多年的打拼,開疆拓土,吳國的絕對霸權地位,不可撼動。

而且,如果不是幾十萬的諸侯聯軍,吳國沒必要維持那麼多的兵馬作為常備軍。

若能讓部分士兵退役,轉業為農民,勤懇耕耘,多多繁衍子嗣,豈不是對吳國更加有利嗎?

只是裁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怎麼裁,裁撤多少兵力,慶忌需要考慮考慮。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慶忌終於做出決斷。

“我吳國而今,疆域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常備軍不能太少。”

“裁軍……十五萬即可,保留三十五萬人馬,屯駐於各地方,都城駐紮十萬禁軍。凡退役之將士,一定從重撫卹,妥善安置。”

慶忌將目光放在了左丞相文種的身上,緩聲道:“文種,此事,便交給你全權負責。”

“諾!”

吳國三十五萬的常備軍,是必不可少的。

畢竟,別的地方且不說,巴郡、蜀郡和長安郡(故秦之地),都是新併入吳國版圖的地方,需要駐紮有一定的兵馬,以備不測。

“大王。”

伍子胥皺著眉頭道:“現在我吳國兵強馬壯,光是戰車,便有一千六百多乘,鐵騎兵二萬人。”

“然,臣以為在如今的戰場上,戰車的殺傷力已不及甲具齊全的騎兵。”

“是故,臣以為大王應當考慮逐步淘汰戰車,全力打造更多更強的精兵鐵騎!”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唐朝直播破案

清九玄

戰火世界2

北海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