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對韓魏發動滅國之戰的時候,遠在臨淄的齊國君臣已經坐不住了,忙不迭的商議出兵事宜。

齊王呂壬一方面遣使到宋、魯、燕、中山四國,請列國聯軍,另一方面以左相田恆為大將,鮑牧為副將,即刻發兵救魏。

至於韓國,鞭長莫及的緣故,列國是無法及時救援的。

田恆領了王命後,就來到了臨淄城外的營寨中,憑藉虎符調兵遣將。

去年的洹水之戰,齊國精銳之師盡喪,二十萬人馬幾乎有去無回。

即便是齊國在滅衛之後,國力損耗嚴重,也是難以彌補的。

這不,偌大的營寨中,年輕力壯的齊軍將士不多,反而是兩鬢斑白的老者,以及稚氣未脫的少年居多……

這讓田恆很是氣餒。

如此齊軍,如何能戰勝吳國的虎狼之師?

那不是去送死嗎?

“田子,下令吧。”

身邊的鮑牧催促道。

田恆點了點頭,將一眾齊軍將士都聚集到了校場之上。

齊國空國而出,連八萬人都湊不齊!

如何是好?

怎麼跟吳軍鬥?

田恆眯起了眼睛,而後高舉著手中的虎符,朗聲道:“二三子,我田恆奉王命,誓師出征,發兵救魏!”

“此役,務必大破吳師,一雪前恥!”

“……”

一聽說是跟吳國的虎狼之師作戰,所有齊軍將士都被嚇得瑟瑟發抖,很是惶恐不安。

畢竟,即便是沒有跟吳軍廝殺過的齊卒,都知曉去年的洹水之戰的慘況。

他們的父兄、子侄,好多人都沒有返回故土,生死未卜,不知道是戰死了,還是被吳軍生擒。

吳軍的不敗戰績,以及赫赫兇名,讓齊軍根本提不起多少鬥志。

有鑑於此,田恆咬了咬牙,道:“二三子,吳人也是娘生爹養的,也是血肉之軀!他們並非是不可戰勝!”

“我大齊銳士,焉能畏敵如虎?”

“現在,聽我號令!”

“父子同在軍營者,父歸!”

“兄弟同在軍營者,兄歸!”

“是為家中孤兒者,留守大營!”

“諾!”

不少的齊軍將士這才鬆了口氣。

……

吳國都城,咸陽。

此時的慶忌,正在閒暇之餘召見亡國之君韓不信。

時值農曆九月,韓不信亡國之後,被安置到了咸陽。

慶忌還特意賜給他一座上等的宅邸,以及大片的良田,其餘黃金、玉帛、絲綢之屬,更是讓韓不信可勁兒的花。

“韓侯,你這幾日在咸陽生活如何?”

慶忌饒有興致的問了一句。

韓不信回答道:“承蒙大王關照,臣錦衣玉食,過得很是安逸。”

“你還思念韓國嗎?”

“此間樂,不思韓。”

“哈哈哈哈。韓侯,你可真是一個妙人,若魏君如你一般識趣就好了。”

“魏國……也亡了嗎?”

慶忌微微頷首道:“寡人適才得到捷報,伍子胥率軍攻破大梁,魏駒自縊身亡了。”

“……”

韓不信不禁三緘其口,被嚇得臉色直髮白。

魏駒血氣方剛,難免會做出這種衝動的事情。

相對於識趣的韓不信,幾乎不加以抵抗就直接投降的韓國,魏國選擇了奮起反抗,最終卻還是逃不過覆滅的結局。

不過,為了收買人心,慶忌還是能找一個魏氏的嫡系後裔,立為“魏侯”,給予其食邑五百戶,聊表心意。

這待遇自然是不能跟韓不信相提並論的。

畢竟,韓不信屬於主動歸降。

而韓不信的兒子韓庚,倒是有血性,在野王被俘虜之後,不堪亡國之痛,最終還是找個機會拔劍自刎了。

眼下韓魏兩國皆已覆滅,慶忌可謂是心中大定,再無後顧之憂了。

慶忌又寬慰了韓不信幾句,隨後就離開了他的府邸,在崇政殿召開一次臨時大朝會。

“二三子,而今韓魏兩國皆已覆滅,寡人之意,在韓地、魏地置郡。”

“故韓之地,置河內郡;故魏之地,置魏郡。”

“文種,你即刻選派能幹的官吏到河內郡、魏郡走馬上任。另外,讓商賈入河內郡、魏郡,兜售囤糧,把糧食賣出去給國人果腹。”

“諾!”

太宰文種立即答應下來。

這是無可厚非的事情。

吳國透過一場貿易戰,導致韓魏兩國的黎庶迫於生計,不得不耽誤了春耕,紛紛鍛造武器出售。

因為吳國的經濟封鎖,家中沒有餘糧的黎庶,雖有錢而買不到糧食,早已是飢腸轆轆的狀態,宛如災民一般。

現在,慶忌讓商人們到新設立的河內郡、魏郡賣糧,價格一定是相當高昂的。

為了活下去,當地的黎庶也不得不把之前的錢財用來買糧度日。

有鑑於此,慶忌會考慮開倉放糧,接濟難民的事宜。

但,絕不是現在。

畢竟一場貿易戰,吳國付出的錢財也是非常之多的。

在增設河內郡、魏郡之後,吳國現在已經有整整三十五個郡,分別是:吳郡、會稽郡、九江郡、泗水郡、閩中郡、廬江郡、蒼梧郡、南海郡、象郡、桂林郡、南郡、南陽郡、豫章郡、黔中郡、滇郡、交趾郡、漢中郡、衡山郡、武陵郡、三川郡、淮水郡、巴郡、蜀郡、長安郡、上郡、隴西郡、河東郡、潁川郡、上黨郡、濟北郡、清河郡、恆山郡、太原郡、河內郡、魏郡。

古代以黃河以北為河內,以南、以西為河外。

吳國的河內郡位於太行山東南與黃河以北。

大概是野王、陽翟、河陽等十多個城邑,跟歷史上秦朝的河內郡差不多,只是多了陽翟這座古代都邑。

至於“魏郡”,則是在碭山、鉅野澤一帶,相當於秦朝的碭郡,大同小異。

“寡人適才得到急報,齊、宋、魯三國聯軍八萬人,屯於陶丘,原本是想出兵救魏。卻因為魏國覆滅太快,故而舉棋不定。”

慶忌眯著眼睛問道:“二三子認為,我吳軍是否繼續東進,跟東方三國開戰?”

對於列國而言,這實在是比較尷尬的事情。

齊、宋、魯三國聯軍,這才八萬人,而吳國隨時都能動輒三四十萬的大軍進一步東征。

軍力、國力之懸殊,高下立判了。

當然,齊、宋、魯三國之間齷齪甚多,各懷鬼胎,如若不然還不至於連十萬人的軍隊都湊不到。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唐朝直播破案

清九玄

戰火世界2

北海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