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十一月。

在金陵的稷下學宮,此時是一番熙熙攘攘,人聲鼎沸的盛況。

寬闊的過道上,此時已經是擠滿了人。

入目所及之處,皆是穿著各色衣裳,鬥志昂揚的年輕人。

他們有著不同的身份,如士子、商賈、工者、農人等等,但是,此時無一不在翹首以盼,等候著吳王慶忌的到來。

他們都想要一起一睹吳王的風采!

寒風蕭瑟,炙熱的卻是他們那一顆赤誠之心……

今日,是為稷下學宮的一大盛會。

來自五湖四海計程車子,都將匯聚於此。

凡是受到吳國的朝臣官吏所舉薦的人才,會被以舉“孝廉”、“秀才”的方式,透過考核後,被遴選出來,出任朝中或者是地方官吏。

這一次的考試,主考官雖是公子恆,但吳王慶忌也會到場。

“來了!來了!”

不知道是何人,忽然叫嚷一聲,所有人的目光就都匯聚到了過道之上。

寬闊的過道上,早已經有披堅執銳,膀大腰圓的宿衛站在兩側,為慶忌開出道路,同時負責維持秩序。

為了一睹慶忌風采計程車子,也都不敢輕舉妄動,只是遠遠的站在那裡,期望能看到慶忌。

當先映入眼簾的,是代表吳王的專屬旌旗。

紅黑色的底紋,旌旗中間繡著一隻火紅顏色的大鳥(鳳凰),還環繞著一個醒目的“吳”字!

觀其規制,就知道是一軍之大纛旗,再看看那隻火鳳凰,有識之士便能認得出這是吳王的專屬旌旗。

王旗!

緊接著,手持方天畫戟的宿衛,昂首闊步,走在最前邊。

他們穿著漆黑顏色的鎧甲,徵袍是緋紅色,待著肅穆的青銅面具,斗篷如戰衣一樣,是紅色……

渾身上下,都散發出一種讓人不寒而慄的煞氣。

可想而知,這些宿衛,全都是從屍山血海當中殺出來的精兵強將。

旌旗蔽空!

一輛又一輛的戎車緩緩的走過,馬蹄踐踏在青條石磚打造的街道上,滴答作響。

慶忌所在的羽葆蓋車,已經映入眼簾。

這一回,慶忌並沒有搭乘自己的六御王車,而是以一輛羽葆蓋車,來向士子們彰顯自己的風采。

“大王萬年!大吳萬年!”

見到慶忌的那一刻,所有人不禁高呼起來。

懷揣著虔誠之心,他們宛如瞻仰神祇一般,恭恭敬敬,撕心裂肺的高呼著“大王萬年,大吳萬年”!

此刻的慶忌,穿著一襲玄色的絲質羽衣,雕龍畫鳳,袖口與領口,皆是赤紋,勾勒著他那高大的身材。

頭戴紫金冠,腳踏雲履,一手扶著龍淵劍,昂藏八尺,相貌雄毅,氣質不怒自威……

這正是所有國人心目中,對於慶忌的形象。

這是他們的王!

相較於繁瑣而厚重的冕服,其實慶忌平日裡更喜歡穿戴這種帝王常服。

類似於西裝和休閒裝,慶忌自然是更鐘愛於休閒裝。

只是,在一些特定的場合下,慶忌不得不穿著冕服,以此來敬天法祖,彰顯自己的權威。

“大王萬年!大吳萬年!”

面對著喧囂的人群,正在高呼不已的黎庶,慶忌只是站在自己的羽葆蓋車上,面帶笑意,揮手致意。

他本人是十分親民的,在所有吳國臣民的心目中,慶忌就好似上古之世的大堯、大舜一般的存在。

備受吳國臣民的擁戴!

當然,在慶忌看來,這些吳國臣民的熱情,更像是現代的追星族對待自己的喜愛的明星那樣……

終於,慶忌緩緩的走下羽葆蓋車,步入稷下學宮當中。

他來到會場的時候,所有被舉薦計程車子,早已經各就各位。

透過吳國所推出的察舉制,不少士子都被朝中的公卿大夫,或者是地方上的郡守、縣令推舉出來。

這一次要透過考試,被選用為官吏計程車子,大概是五百六十二人。

他們究竟有多少的真才實學,還不得而知,主要是從策論當中,以優劣程度來一探究竟。

在這個時代,人才資源還是頗為匱乏的。

基本上有機會讀書識字的人,非富即貴,很少會有真正一窮二白的普通人家,可以受到文化教育……

像是孔丘,早年喪父,家道中落,既窮苦又沒地位。

但,孔丘也是一個貴族出身,有人脈!

孔丘的祖上是殷商王室的後裔、宋國的貴族,先祖是商朝開國君主商湯。

他的父親叔梁紇是魯國出名的勇士,叔梁紇先娶施氏,生九女而無一子,而後娶了孔丘的母親,生下孔丘……

其父叔梁紇雖死,卻還有一些人脈,這不是普通人家所能比擬的。

慶忌曾一度打算開啟民智,在吳國廣辦教育,以教育興國。

但是,這個事情可不容易實現,而且完完全全觸犯到了貴族的利益。

所以慶忌只能暫且擱置不提。

就現階段而言,吳國的人才還是夠用的。

慶忌早年就設立了稷下學宮,禮賢下士,吸引了大量的天下士子入吳。

即便士子們不為當官,淡泊名利,也可能想到稷下學宮來增廣見聞,豐富一下自己的學識。

察舉制的推行,也是慶忌為了吳國有足夠完善的人才儲備,以及官吏選拔制度。

“參見大王!大王萬年!”

見到慶忌到場後,在座計程車子便都紛紛站起身,朝著慶忌作揖行禮。

站在四方臺上的慶忌,跟著回了一禮,然後朗聲道:“二三子,今日會試,不問出身,唯才是舉,唯德是舉,有德才兼備者,吳國皆可用之為大夫、官吏!”

“對策的內容有四項:寡人之不德,吏之不平,政之不宜,民之不寧!”

“二三子可取其一為策論。”

頓了一下,慶忌又道:“會試過後,當酌情而論,以策論為二三子甄選合適之官位。”

“或朝中大夫,或地方官吏,無不可。”

“然,寡人有言在先,若有對自己官位存在異議者,可拒而不受。”

“一旦上任,擅自掛印而去,休怪國法無情!”

“諾!”

所有士子都連忙躬身行禮,答應下來。

吳國的法令,是較為嚴苛的。

國家徵辟你為官,你可以辭而不受。

但,若是已經上任,又打算“辭職”,怕是罪責難逃!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系統!我要換個氫彈平了那山頭!

獨居一格男子

紅樓夢續集

廬州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