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上去!”

“斬殺象兵!”

慶忌當機立斷,下達了這樣的命令。

“殺!”

面對五十多頭大象的猛烈衝擊,吳軍頓時陣腳大亂。

大象的蹄子一踩,就能踩死一個吳軍士卒,使之化作肉醬。

大象的鼻子一甩,也能擊飛一名吳軍將士,讓其口吐鮮血,整個人都倒飛了出去。

不死,也要殘廢!

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吳軍計程車卒都只能被動的爬上象身,試圖攻擊大象頭上的象兵。

然而,這一切都是徒勞無功的。

因為哀牢人的戰象身上裝有堅木箱子,吳軍如果射擊,象背上的戰士就會躲入箱子,而大象的皮又無法射透。

所以一開始吳軍方面傷亡損失相當慘重,戰鬥打得非常艱難。

就算是吳軍將士想爬上去,也不是太容易。

趁著吳軍的陣腳大亂,對面的哀牢人和滇人,就撒開腳丫子,朝著吳軍方陣衝擊過去。

這些戰象,就好似裝甲車一樣,讓吳軍一時間根本對付不了。

這倉促之際,哪怕是孫武、伍子胥,也無計可施。

“撤!”

“鳴金收兵!”

不得已的情況下,慶忌只能下達了撤退的命令,以求最大限度的減少己方的傷亡。

……

回到瀾滄水一側的吳軍營寨後,慶忌又將孫武、伍子胥、勾踐等一眾吳軍將領傳召到中軍大帳議事。

“大象這種巨大的動物,卷著長長的鼻子,被人馴服之後載人作戰,十分厲害。”

“尤其是那振聾發聵的叫聲,對人和戰馬是一種巨大的威懾,不管是體型還是聲音,從氣勢上先勝了一籌。”

慶忌緩聲道:“我軍若要破敵,必須要擊破哀牢人的象兵不可。”

“二三子有何破象兵之策?”

聞言,在場的吳軍將領都不禁陷入了沉思。

如果沒有辦法打敗哀牢人的戰象,吳軍想要滅掉哀牢國,把哀牢國納入到吳國的版圖當中,的確是一種奢望。

過了許久,勾踐第一個站出來,朝著慶忌躬身作揖道:“大王,哀牢人之強,強於戰象。”

“既如此,我軍何不揚長避短,派人劫營,殺入哀牢城,將他們的戰象奪過來,為我所用?”

聽到這話,慶忌只是搖搖頭道:“勾踐,你能想到的,哀牢人就未必不能想到。”

“這哀牢城固然算不得一座易守難攻的堅城,卻也不是我吳軍能輕易攻下的。”

搶走哀牢人的戰象?

勾踐也是真的敢想。

不過,理想是豐滿的,現實卻很骨感。

慶忌也不願太過打擊勾踐的積極性。

勾踐退下後,孫武沉吟片刻後,便道:“大王,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

“能使敵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敵人不得至者,害之也。”

“故敵佚能勞之,飽能飢之,安能動之。”

“臣以為,或可在明日一戰中,在我軍方陣後邊挖幾道壕溝陷阱,若戰象陷進去,則不能輕易出來。”

“如此,戰象可破矣。”

“……”

孫武引用的,是《孫子兵法·虛實篇》當中的一段兵法。

其意為:凡是先到達戰場並牢牢佔據戰場,從容等待敵人的,就獲得了主動權;而後到達戰場,匆忙投入戰鬥的就會身處被動,從而為疲勞所累。

所以,善於指揮作戰的人,一定是能成功調動敵人而不被敵人所調動的。

一定是能使敵人自動進入預設好的區域的,是因為小利引誘了他;能使敵人不能達到其預定地域,是因為給敵人制造困難。

當敵人休整較好時,能設法讓其疲勞;當敵人給養充足時,能設法使之處於飢餓。

當敵人安穩不動時,能設法讓敵人行動起來。

總的來說,孫武的這一計策,還算是中肯。

吳軍是可以做到的。

只是,這要吳軍付出多大的傷亡代價?

慶忌沒有說話,只是坐在帥位上,閉起了雙眼,淡淡的道:“能奪敵之所恃,則敵屈矣,能出敵之不意,則敵潰矣。”

“總以所長攻所短,不以所短攻所長,勿舍易而圖難,勿知己而忘彼。”

慶忌所言,跟孫武的那一段兵法,大同小異。

能奪取敵人所依靠的條件,敵人就會屈服:能出其不意地打擊敵人,敵人就會潰敗。

總要以我之所長攻擊敵之短處,不要以我之所短攻擊敵之長處,不要捨棄容易解決的敵人而謀求難以解決的敵人,不要只考慮自己而忽略對敵人的瞭解和研究。

在不知不覺中,慶忌與孫武還討論起了兵法……

不過,這恰恰證明,二人已經有辦法對付哀牢人的戰象了。

古今中外,大象都有很多次,被用於戰爭中。

慶忌知道有一種“破象陣”,就是專門對付戰象的。

講起破“象陣”,倒是莫過於明朝驍將鄧子龍。

當時,緬軍憑藉十萬重兵,尤其是浩蕩的“象兵”、馬隊,所向披靡,塗炭百姓,危及大明西南邊陲。

鄧子龍示敵以弱,敵軍一到,火弩齊發,利箭如雨……霎時,“象兵”大亂。

當然,那是在明朝,有火器火炮,不是現在的吳軍所能比擬的。

不過慶忌又想到了另一種法子,專門對付哀牢人的戰象。

“二三子,爾等可知道大象的天敵嗎?”

“天敵?”

眾人都是一頭霧水的,表示不解。

大象這種巨獸,能有什麼天敵?

要知道,大象處於食物鏈的頂端,一般來說,它沒有天敵,只有獅子、老虎會攻擊老年的孤象。

不過,這並不代表大象就是無敵的,沒有天敵。

“獅子。”

慶忌已經想到了這種動物,似乎是可以剋制大象。

至少,獅子再不濟,也能讓大象產生一些恐慌的心理。

於是慶忌說幹就幹,自己畫出一張圖紙後,就命令吳軍將士們連夜趕製出獅子的模型,務必要保證栩栩如生,而且多多益善。

獅兵退象,這個戰例在歷史上,還是真實存在的。

慶忌依稀記得,南北朝時期的宗愨就幹過一次。

縱然,大象是地球上最大的陸生動物,體重超群力大無比。

對一般的動物它不屑一顧。

但是,它卻懼怕獅子。聰明的兵家可以抓住這一點,來制服“象兵”!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躺贏公主,皇后求我做駙馬

白開水318

【甄嬛傳】

小恨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