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踐對慶忌,真的是忠心耿耿嗎?

不不不。

非也!

大奸似忠,大偽似真。

勾踐只是將自己的野心隱藏得極好,但是並不能瞞得住慶忌。

“大王萬年!吳國萬年!”

慶忌的出巡隊伍在進入番禺城後,就得到了當地黎庶的夾道歡迎。

作為嶺南之地的第一大城,番禺縣城高池深,易守難攻,而且在此處定居的人口不在少數。

就之前的人口資料普查顯示,在戶籍的番禺人,就已經超過五萬。

妥妥的“嶺南扛把子”!

“吳國萬年!大王萬年!”

慶忌並沒有下了自己的王車,向那些百越的黎庶揮手致意。

為何?

並不是慶忌不能一視同仁,善待這些同樣屬於吳國的黎庶。

只是,現在嶺南六郡的狀況錯綜複雜。

慶忌很難保證人群當中不會出現刺客,試圖行刺自己的刺客。

因此,為了防患於未然,確保自身的安全,慶忌會一路都待在王車當中,不會在大庭廣眾之下,拋頭露面。

“勾踐,現在的番禺有多少人口?常住人口是多少?”

慶忌饒有興致的垂詢道。

“回稟大王,番禺的人口,最新普查所得是一萬一千餘戶,五萬多人。”

勾踐想了一下,便回答道:“得益於國家這些年來對番禺的大力開發,還有番禺原來的底子。”

“這個地方已經交通發達,頗為富庶,堪比中原的上等城邑。”

“常住人口達到了近十萬之多。”

顯然,勾踐作為南海郡郡守,是頗為稱職的。

可以預見,日後的番禺,甚至是南海郡,將會變得更加的富庶,一切發展都向吳國本土看齊。

……

來到番禺城的慶忌並沒有閒著。

休息一宿後,慶忌就在伯噽、勾踐,還有鄧析等公卿官吏的陪同下,來到番禺的渡口巡視。

在去年開春的時候,慶忌就打算開闢出海上絲綢之路。

海上絲綢之路有兩條,其一以番禺(廣州)為起點,對南洋進行貿易,這是南部。

其二以延陵(常州)為起點,對東洋進行貿易,這是東部。

鄧析負責到番禺招募工匠,建造船廠,全權負責南部海上絲綢之路的事宜,以備不時之需。

現在,過了整整一年的時候,延陵的渡口已經開始對外貿易,前往東洋的各處島嶼做生意,還沒有音訊傳回來。

不過慶忌相信不日就能有好訊息傳回吳國。

而番禺這邊,隨著船廠、渡口的興建完成,以及大量的海船、工匠、貨物等待已經就緒,隨時都能出發,對南洋進行貿易。

“大王,船隊的各項事宜已經準備就緒,還請大王下詔,臣當率領船隊赴南洋,進行對外貿易。”

鄧析興致勃勃的朝著慶忌躬身作揖道。

別看鄧析已經是一個四五十歲的中年人,但是他“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為人仍舊十分豪邁,想為吳國,為華夏開拓進取。

對於鄧析這般積極的態度,慶忌微微頷首,表示贊同。

“鄧析,對南洋,你瞭解多少?”

慶忌眯著眼睛問道。

聞言,鄧析隨即朝著身後的屬官招了招手,頓時就拿出來一張偌大的羊皮地圖,在慶忌的面前攤開。

只見這地圖,分明是一張航海圖,只是地名和各處的島嶼名有一些模糊。

有的地方甚至是一片空白,顯然是還沒有被發現的島嶼。

此時,慶忌與一眾公卿大夫都站在戰船的甲板上,圍上去端詳著這一張航海圖。

“大王請看。”

鄧析指著那一張航海圖,正色道:“臣到任番禺後,就命人蒐集各種海圖資料,甚至是走訪曾通航過南洋的百越人。”

“經過口述或各種記載,歷時近一年,終於繪製成這張較為詳盡的航海圖。”

頓了一下,鄧析又緩聲道:“在番禺縣之外,有揚越之南裔。”

“與南海郡隔海相望的南方一座大島嶼,或是一片大陸,在唐虞三代稱為‘南服荒繳’。”

“中原人皆認為那裡就是天涯海角,實則不然,在那座大島嶼的西部、東部,仍舊有一些陸地或島嶼,散落在海洋之上。”

“東山人、馬來人都已經開始建國,或有大大小小的部族,橫貫於其地,不過其人桀驁不馴,尚屬蠻夷小國。”

“南洋物產豐富,常有一些南洋人同百越人以物易物,進行貿易,所以南方的航路已經被開闢出來,初具規模。”

頓了一下,鄧析又慨然道:“此番,大王若能讓臣率領船隊出航,則臣必當為大王,為吳國南下數千裡,開闢出更為深遠的航線,以為後世之鑑!”

“善!”

對於鄧析的雄心壯志,慶忌很是認同。

隨即,慶忌又湊上前,看著眼前的這一張不甚詳盡的航海圖,摸著自己的鬍鬚,若有所思。

吳國的南部海上絲綢之路,與陸上絲綢之路,還有東部的海上絲綢之路,都有所不同。

為何?

因為吳國能從中獲取的利潤並不大,甚至於還有可能賠本。

南洋是什麼地方?

那是化外之地,文明都尚未勃興的地方,甚至是原來嶺南六郡的百越各個小國、部族都有所不同。

百越人好歹是已經有了奴隸制國家,屬於自己的文明開始萌芽。

而在南洋這一片偌大的海域上,各處島嶼中,人們實實在在的過著茹毛飲血,如同原始人一般的生活。

南洋真正得到一定程度的開發,還得到一千多年後……

不過,慶忌並不沮喪,也不會真的因為無利可圖,而放棄開闢出這一條南部的海上絲綢之路。

此時此刻,慶忌的心裡已經產生了一個念頭。

那就是,是否要改變一下策略,將南洋納入到吳國的版圖之中?

或者是進行對外殖民,在形式上將南洋人當做吳國的奴隸?

或者乾脆抓捕南洋人,將他們帶到吳國充當奴隸,一輩子為吳國出力?

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以吳國的國力,能消化嶺南六郡的越人,已經是十分不容易了。

若是再加上一個南洋,恐怕得不償失,吳國將再無餘力北上爭霸,削弱中原列國的力量。

殖民或者抓捕南洋人為奴隸則是不一樣……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影視世界和主角搶機緣

愛吃香菜的醜醜魚

烽火十國

青璃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