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噽看著對面滿臉感傷神色的申包胥,淡淡的道:“申子,而今前塵往事,皆已作古,一筆勾銷了。”

“或許,在下跟伍子胥還要感謝楚平王、費無忌。”

“若不是他,就沒有今日的伯噽與伍員。”

申包胥沉默許久,終於喟然長嘆道:“廷尉所言極是。”

“廷尉,實不相瞞,在下此來,是想詢問廷尉,不知大王可有意興建吳王宮?”

正所謂拿人手短,吃人嘴軟。

伯噽要接受申包胥送出的黃金,自然是要付出一些代價的。

不過,伯噽並不想出賣吳國。

準確來說,伯噽是不想,也不敢出賣吳王慶忌。

沉吟片刻後,伯噽搖搖頭道:“申子,我伯噽雖為大王效力十餘年,卻依舊無法摸得清大王的脾性。”

“大王也不喜歡別人揣摩自己的心思。”

聞言,申包胥微微一笑道:“難道廷尉便不想大王興建王宮,並將這一份差事攬下來嗎?”

“……”

申包胥可謂是已經將伯噽的為人吃透了。

吳國的公卿大夫當中,最期望慶忌興建吳王宮的,莫過於伯噽。

一方面是因為吳國的面子工程不容有失。

另一方面,伯噽期望自己能接下這一份差事,然後從中牟利。

對待大臣,慶忌一向是比較寬容的。

只要伯噽不是大貪特貪,肆無忌憚的貪汙腐化,慶忌就還能接受。

……

翌日,伯噽就進入吳王宮,在滋德殿覲見慶忌。

他這一次來,是想探一探慶忌的口風。

“不知大王可否有意,興建王宮?”

伯噽疑惑的問道。

坐在御座之上的慶忌,瞥了一眼伯噽後,說道:“寡人的確有意興建王宮。怎麼,你對這件差事感興趣嗎?”

“臣願為大王效勞!”

伯噽主動請纓。

對於伯噽心裡的想法,慶忌跟明鏡似的。

不過,慶忌並不打算讓伯噽負責興建王宮的事宜。

“寡人正準備下詔,命治粟內史范蠡、大工令干將負責興建王宮之事。伯噽,你還是將自己的分內之事幹好吧。”

“諾。”

伯噽的臉色有些尷尬。

但是對於慶忌做出的這一決策,並沒有不滿的情緒。

這倒不是慶忌不信任伯噽。

伯噽對慶忌,絕對是忠心耿耿的,只是他那貪婪的性格無法改變。

毫無疑問,伯噽是和珅、蔡京那樣的貪官奸臣,只不過對慶忌大有用處,故而一直委以重任。

慶忌知人善用,什麼樣的人,放在什麼位置上,慶忌一清二楚。

像是伯噽這樣的,絕對不能讓他擔任管理國家財政的治粟內史這一位置上。

因為慶忌也不敢保證,伯噽會不會冒著掉腦袋的危險,貪墨公款。

像是這一次興建王宮的事情,一定會有很多油水可撈。

以伯噽的貪財為人,怎麼可能不心動?

正因如此,慶忌就更不能讓伯噽負責興建王宮的事宜。

一旦伯噽捅出了大簍子,新建的宮殿是豆腐渣工程且不說,伯噽貪汙的款項太多,屆時慶忌作為國君,都不好袒護他。

慶忌這正是為伯噽著想。

“伯噽,你這次來,有沒有什麼事要稟告寡人?”

慶忌忽然問道。

“這……”

伯噽愣了一下,似乎是意識到了什麼可怕的事情,旋即額頭冒出冷汗,心虛的低著頭道:“大王,臣的確有要事稟告。”

“何事?”

“最近,申包胥跟臣來往密切,臣只是跟他虛與委蛇一番,不過申包胥卻賄賂了臣不少的財貨。”

伯噽的臉上堆著笑意,道:“臣這次來覲見大王,正準備將申包胥賄賂的財貨悉數獻給大王!”

“請大王笑納!”

聽到這話,慶忌深深地看了一眼伯噽,然後搖搖頭道:“不必了。”

“既然是申包胥送你的財貨,你就自己收下。”

“伯噽,寡人還是那句話。寡人給你的,你可以要,寡人不給你的,你不能偷,更不能搶……”

“諾!”

伯噽忙不迭的朝著慶忌點頭哈腰道:“大王的教誨,臣一定牢記於心,永不敢忘!”

“沒事的話,退下吧。”

“臣告退!”

看著伯噽漸行漸遠的背影,慶忌陷入了沉思。

伯噽這樣有才無德的奸臣,恐怕會被很多人唾棄。

不過,相對來說,慶忌用起伯噽十分的順手。

比起計然、孔丘、文種那樣德才兼備的大臣,伯噽有性格缺陷,有把柄握在慶忌的手裡,而且風評不佳……

慶忌若是想處死伯噽,輕而易舉。

只是沒有必要!

就慶忌所知道的,伯噽這些年來貪墨的財物不知凡幾。

譬如收受他人賄賂,或者貪汙公款等等。

只是伯噽掩飾的很好,不易被人察覺出來。

饒是如此,這種事情是瞞不住慶忌的!

黑冰臺的情報網路不止是對外,也是對內,充當著慶忌的耳目,為他蒐集各種各樣的情報。

朝中的公卿大夫,以至於各地方的官吏,誰忠誰奸,其實慶忌不難辨別。

如伯噽一般,就是奸臣小人的代表。

如孔丘、文種、計然這些人,是清流賢臣的代表。

總的來說,這個時代,包括吳國在內,賢臣良將數不勝數。

真正貪汙腐敗的大臣官吏是很少的。

只不過,貪婪是一個無底洞。

伯噽這麼多年來,貪墨的財物已經讓他富可敵國……

一分不花趙德漢?

不不不,人人都知道伯噽是一個貪財的奸臣。

國人知道,各個諸侯國的君臣也都知道。

但,這些都是慶忌在縱容伯噽。

反正伯噽自己知道分寸,什麼該貪,什麼不該貪,伯噽心裡一清二楚。

像是賑災的款項,或是戰爭的款項,伯噽是一文錢都不敢貪汙,有的時候還會自掏腰包,來補貼一下國家。

這樣的大臣,慶忌上哪裡去找?

慶忌對於伯噽,已經打算好了。

伯噽將是慶忌留給後繼之君的一個“新手大禮包”。

誰先去世不要緊,反正伯噽有生之年貪汙的財物,日後都會被吳王逼著全部吐出來。

當然,慶忌肯定會留下一道遺詔,保住伯噽及其家眷的性命……

公如青山,我如松柏。

君臣之情,永不相負。

這就是慶忌的原則。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壞了,陛下想要寵幸我!

褚不正

開局封王,我在封地搞工業革命

文筆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