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臣有罪!百死莫贖!請大王治罪!”

隨城之外,聯軍營寨。

在中軍大帳之內,此時廷尉伯噽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跪在地上,請求慶忌治罪。

原本慶忌正在前線督戰,卻突然接到伯噽的運糧隊伍遭到楚軍伏擊,全軍覆沒的訊息。

這打了慶忌一個措手不及,連忙鳴金收兵,停止繼續進攻隨城。

聯軍的糧秣輜重被付之一炬,這無疑是對聯軍的一個沉重打擊。

伯噽看見坐在帥位上的慶忌沉默不語,自知罪孽深重,忙不迭的哭訴道:“大王,此乃臣之過也!”

“臣錯信了那些當地的楚人,更沒有料到楚國還有數千人的舟師,出沒於清發水上,還與隊伍中的楚國民夫內外勾結。”

“以至於我聯軍的糧秣輜重,被楚人盡皆焚燬!”

“臣,有負於大王厚望!”

在場的孫武、伍子胥、黑夫等將領,得知聯軍的糧秣輜重被全部燒燬之後,也是一個個臉色凝重,不太好看。

軍需輜重且不說,那十萬石的糧秣,可是聯軍將士的口糧!

這一時半會兒的,幾萬聯軍將士斷糧,豈能繼續作戰,豈能不譁變?

不過,這其實也怪不到伯噽的頭上。

畢竟誰也沒想到,楚人在這個時候還留有後手,數千人的楚國舟師,一直蟄伏在清發水上,按兵不動。

沈諸梁的目的,想必一定是趁機讓這支孤軍截斷聯軍的糧道,好讓慶忌知難而退。

要知道,伯噽麾下的可戰之兵,也不過區區千人,實在是擋不住楚人的兇猛進擊。

即便是沒有運糧隊伍中的楚國民夫裡應外合,跟江上的楚軍舟師勾結在一起,想必伯噽的運糧隊伍也是難逃如此厄運。

包括慶忌、孫武、伍子胥在內,也是沒有想到楚人還有這一招!

截斷糧道,使敵軍陷入窘境,這分明是慶忌的慣用戰法。

當年慶忌就是靠著這一招,以少勝多,硬生生的逼著沈諸梁的父親沈尹戍不得不率軍歸降,最終沈尹戍兵敗自刎。

沒想到,這一招竟然被沈諸梁學了去。

慶忌這可真是,終日打雁竟然教大雁啄瞎了眼!

對於這種事情,慶忌內心也是十分窩火。

但是,慶忌知道這個時候去責怪伯噽,或者生氣,也是無濟於事的。

“起來!”

慶忌緩緩的站了起身,來到伯噽的跟前輕喝一聲道。

“大王……”

伯噽還在抹著眼淚。

他這一次死裡逃生也是不容易,渾身上下盡是乾涸的血液,有敵人的,也有他自己的。

此時此刻,伯噽身上也有一兩道箭傷,頭髮凌亂,戰盔都不知道被甩飛到哪裡去了,整個人顯得十分的狼狽。

“伯噽,你太讓寡人失望了。”

慶忌搖搖頭,看著伯噽訓斥道:“男子漢大丈夫,在眾人面前哭哭啼啼的,成何體統?”

“莫哭!”

“失敗一次兩次,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知恥而後勇!”

慶忌親自將伯噽扶了起來,語重心長的道:“只是丟了一些糧秣輜重,死了一些士卒民夫而已!”

“不要緊!人活著就好!伯噽,你能活著回來,就是我吳國最大的勝利!這是讓寡人最欣慰的事情!”

一聽這話,伯噽忍不住熱淚盈眶,帶著哭腔道:“大王,臣……臣實在是羞愧難當!臣已無顏面對大王,恨不能在當時就拔劍自刎!”

“請大王責罰!”

現在的伯噽,內心是五味雜陳,既羞愧,又感動,還很是憤恨。

他是一個貪生怕死的人,在察覺到無法阻擋楚軍的襲擊後,第一時間就腳底抹油開溜,不然也不能活著跑到隨地再見慶忌。

拔劍自刎?

這在伯噽看來是十分愚蠢的事情。

伯噽這一輩子還沒有享受夠,不想死。

在戰敗的時候,伯噽想了許久,當時擺在他面前的有三條路。

其一,力戰而死。

其二,逃回隨地。

其三,逃亡於中原(晉國)。

第一個選項被伯噽直接排除,第三個選項,則是伯噽在畏罪潛逃。

吳國固然沒有覆軍殺將的傳統,但是對於伯噽這樣的敗軍之將,一定不會輕饒。

逃回隨地,伯噽想到了自己可能面臨的下場。

被慶忌下令處死,斬首示眾,或者是被剝奪一切官爵,將功折罪。

這是伯噽所不能接受的,所以他打算逃亡到中原,最好是得到晉國的庇護。

但,伯噽左思右想之下,還是放棄了這一想法。

因為他能有今日,依靠的都是吳王慶忌的重用和信任。

離開了慶忌,離開了吳國,伯噽什麼都不是。

即便能在晉國謀個一官半職,恐怕伯噽都很難真的榮華富貴,一生受用不盡,還會落得一個被吳人唾罵的惡名,聲名狼藉。

為此,伯噽連忙逃回隨地,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告知慶忌。

伯噽以為自己會被慶忌嚴懲不貸,沒想到慶忌居然能說出這種鼓勵他的一席話。

這讓伯噽如何能不感激涕零?

士為知己者死!

這一刻的伯噽,恨不能死在清發水沿岸,為國捐軀!

因為慶忌的這種恩德,是他無以為報的。

中軍大帳之內的眾將,看見慶忌這般維護伯噽,鼓勵伯噽,也是有感於慶忌仁德,寬以待人。

這要是放在楚人身上,恐怕幹出這種事情的敗軍之將,早就被拉出去斬首示眾了。

慶忌卻能寬恕伯噽,還出言寬慰!

這是何等的仁慈?

慶忌只是用這種辦法,收攏一波人心而已。

這個時代,人命的確不值錢。

倘若被一般計程車卒聽到慶忌的這些話,指不定心裡會有什麼想法。

好在,在場的都是將領,也不會太過在乎部下的死活。

“來人,將伯噽帶下去,重打三十軍棍!留職待用!伯噽,你可服氣?”

慶忌將目光放在伯噽的身上。

伯噽立馬弓著身,感激涕零的朝著慶忌作揖道:“臣心服口服!”

話音一落,伯噽就自顧自的跟著兩名宿衛下去受罰。

伯噽應該感謝慶忌的不殺之恩。

留職待用,是能讓伯噽將功折罪的,不然戰後他一定會被秋後算賬。

對於伯噽,慶忌也要小懲大誡一番,不然無法服眾。

有功必賞,有過必罰,這是為人君者的一大原則!

而慶忌這樣一手蘿蔔,一手大棒,不但能服眾,伯噽也是無怨無悔。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凌三國之逆命

瀟然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