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提斯,這戰書,寡人接了。”

“回去告訴大流士,明日午時,敵我雙方各三千精兵,戰於籍端水北岸。”

慶忌淡淡的道:“讓他洗乾淨脖子等著。”

“大王!”

在場的孫武、范蠡、伍明等大將,想要勸阻慶忌,卻是被慶忌揮了揮手打斷話頭。

達提斯聞言,忍不住臉上一喜,道:“吳王陛下,既如此,在下告退!”

當達提斯離開後,看見眾人都是一副疑惑不解的模樣,慶忌緩聲道:“漢中郡有變故。伍子胥來報,一批糧秣輜重在經過丹水之時,負責押送的崑崙奴作亂,殺害督糧將士,而後落草為寇。”

“甚麼?”

一聽這話,眾將都不由得勃然變色。

孫武皺著眉頭問道:“大王,不知糧草能否追回來?”

“能。”

慶忌眯著眼睛道:“畢竟是在我吳國疆域之內,那些叛亂的崑崙奴逃不了多遠。然,這需要一定的時間。”

“我軍已然等不及了。”

波斯人的糧草已經告罄,華夏聯軍又何嘗不是?

從中原轉運糧秣輜重,尤其是從吳國本土轉運糧秣輜重到西域,本就是迢迢數千裡,十分的困難。

這一次跟波斯人作戰,又是冬春交替之際,大雪封山,道路難行,能成功送到前線的糧草所剩無幾。

慶忌承認,這一次是自己失算了。

為了省時省力,慶忌臨時徵召了十幾萬的崑崙奴充當押送糧秣輜重的民夫,始料未及的是,崑崙奴會在這種節骨眼上爆發叛亂。

過去,吳國沒少徵召崑崙奴服勞役,負責押送糧秣輜重。

一直都沒有出過事。

為何這一次跟波斯人作戰,出了岔子?

原因,大概是吳國這一年來,對巴蜀之地的戰爭,對波斯人的戰爭,過於頻繁,導致南郡、南陽郡、漢中郡的兵馬幾乎被抽調一空。

負責督運糧秣輜重的將士過少,這就導致崑崙奴們生出了反抗之心。

再者,可能是慶忌之前提高了一下崑崙奴的伙食待遇,讓他們可以吃個半飽……

現在慶忌之所以決定跟大流士一世來一場公平對決,便是考慮到糧草無以為繼的因素。

烏壘之戰後,華夏聯軍還有六七萬人馬,還有數以萬計的波斯戰俘。

這每日人吃馬嚼的,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慶忌想就地徵糧,也根本辦不到,因為西域諸國慘遭戰火蹂躪,生計窘迫,他們本就缺衣少食的,華夏聯軍要是再搶糧,恐怕會激起民變。

而且,那還是杯水車薪的口糧,完全不能供應這麼多人食用。

這一次的糧秣輜重斷絕,對於華夏聯軍而言,屬於是不痛不癢。

只是要養著那些波斯戰俘,恐怕不容易……

為今之計,慶忌便只有選擇速戰速決,一戰擊殺大流士一世,徹底消滅波斯軍,方可致全勝,班師回朝。

“父王,沙場兇險,兒臣以為,父王還是應當慎重考慮,切勿意氣用事。”

公子鴻硬著頭皮勸諫道。

然而,慶忌只是微微一笑,說道:“吳鴻,寡人在疆場上廝殺,被冠以‘吳國第一勇士’名號之時,你小子還尚未開花結果。”

“大流士確有一些文治武功,然,論勇武,寡人自信可以碾壓他。”

“籍端水一戰,讓羽林軍、虎賁軍和陷陣營出戰。”

“三千吳國銳士,對戰三千波斯近衛軍,豈有不勝之理?”

此時此刻的慶忌,是自信滿滿。

這可不是自負。

因為,他的這種自信,來源於自身的實力。

慶忌的個人勇猛,在早年,便被世人稱之為“天下第一勇士”,無人可及。

至於吳國的三大精銳,更是個個都能以一敵十,甚至是以一敵百的存在。

有這樣的精兵強將,慶忌何懼之有?

這一戰,慶忌若是勝了,西域至少能太平十年!

這個時候,御史大夫范蠡的眼珠子轉悠了一下,忽然道:“大王,臣以為波斯人已經是強弩之末。”

“然,他們仍有一戰之力,至少拼死突圍的話,大流士未必不可在其近衛軍掩護下,成功殺出重圍。”

“為何大流士非要跟大王來一場正面對決?事有蹊蹺,大王不可不防。”

聽到這話,慶忌摸了摸自己的下巴,若有所思的道:“范蠡,你是說,大流士出戰是假,突圍是真。”

“他之所以向寡人下戰書,可能是想掩人耳目,給自己製造出最佳的逃亡時機?”

“正是!”

“善。”

慶忌微微頷首,表示贊同。

畢竟,防人之心不可無!

“黑夫、伍明。”

“臣在!”

“你二人即刻率軍一萬趕往大宛國,駐防於錫爾河畔,若見到波斯殘軍,即刻絞殺!”

“諾!”

慶忌必須要防患於未然。

正所謂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

華夏聯軍現在的兵力,不過是波斯軍的三四倍,還要分出一部分人馬來看押戰俘,兵力已經是捉襟見肘的。

所以,大流士一世想突圍出去,說難不難,說容易也不容易。

只不過大流士一世已經被打怕了,變得謹小慎微起來,故而想以一戰定勝負,順勢突圍。

“父王。”

這個時候,公子繁進言道:“波斯人已經勢窮,走投無路,父王又何必真要跟大流士堂堂正正一戰?”

“以兒臣之見,父王何不在明日之戰,以重兵跟進,將波斯殘部全部殲滅於籍端水一線?”

公子繁的這一主張,屬於是不講武德。

雖說,對待波斯人這種番邦外夷,慶忌可以使用詭詐奇謀。

但,戰事進行到這個地步,慶忌的確也需要一場純粹力量之間的廝殺,讓大流士一世敗得心服口服,也使吳國鞏固自己在西域的絕對統治力!

“吳繁,切記,陰謀詭計,終究是難登大雅之堂。”

慶忌淡淡的道:“這一戰過後,偌大的波斯國是否覆滅,或者是分崩離析,陷入內亂,寡人不得而知。”

“然,寡人必須要將波斯人打服、打怕,使他們從此對吳軍聞風喪膽,不敢再行東征,染指西域半步!”

而要做到這種程度,慶忌免不了是要大開殺戒的。

……

翌日,在籍端水北岸,三千吳國銳士與三千波斯精兵,組成兩個巨大的方陣,對峙起來。

僅憑氣勢,以及方陣之嚴整,慶忌就能意識到,對面的波斯精兵,的確是戰力不俗的。

慶忌要是沒有猜錯的話,對面的波斯精兵,應該就是傳說中大流士一世最強的部隊——

萬人不死軍!

當初的波斯國王,四方之王岡比西斯二世在征伐衣索比亞時,麾下大將宮廷禁衛軍統帥馬哈庫拜不幸陣亡。

作為岡比西斯二世的親信和堂兄弟的大流士一世被任命為宮廷禁衛軍的統帥,大流士一世掌握兵權,這也為後來其建立萬人不死軍提供了有利條件。

之後,岡比西斯二世離奇逝世,阿契美尼德王朝陷入內亂,掌握軍權的大流士一世,於是殺死了篡位的岡比西斯二世的冒牌弟弟巴爾迪亞,加冕稱王。

大流士一世本人組建了一支萬人不死軍,乃全國最精銳的部隊。

如果人員一出現空缺就會有後備人員迅速補上,自始至終保持著萬人的規模,所以被稱為“萬人不死軍”。

這支萬人不死軍曾在大流士的率領下橫掃亞非歐三大陸,四大文明古國中三大已歸入波斯人的版圖,被他所征服。

作為征戰大軍中的核心力量,萬人不死軍可以說是為大流士一世立下了赫赫戰功。

歷史上,萬人不死軍一直是波斯軍隊的核心力量,橫行天下二百年。

但最終還是遇到了強有力的對手,那就是在二百年之後出現的另一位強悍的大帝——

亞歷山大。

而今,大流士一世引以為傲的萬人不死軍,也只剩下這幾千人,可堪一戰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四合院:回鄉之後與於莉共度時光

愛自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