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義渠王來到雍地參與會盟後,其餘西戎八國的國君,也都相繼趕到。

西戎八國,分別是:綿諸、緄戎、翟、鎔之戎、義渠、大荔、烏氏、朐衍。

這八個戎狄國家的實力,不容小覷。

再加上西戎八國的軍隊,此時由慶忌所主導的聯軍,已經達到了十萬之眾!

後續是否追加兵員,慶忌還不得而知。

只是在慶忌看來,十萬人的聯軍,已經足夠對付勞師遠征的波斯人了。

歃血為盟後,在慶忌的統率下,聯軍便浩浩蕩蕩的離開雍地,朝著西域而去。

……

時間進入吳王慶忌二十年,即公元前494年,農曆十一月末。

扜泥城之戰後,孫武便按照慶忌的吩咐,率軍殲滅了盤踞在西域諸國的波斯殘兵,幫助列國復辟。

原本,在絲綢之路打通後,西域三十六國都紛紛遣使,迢迢數千裡的前往金陵朝拜慶忌,獻上了諸如葡萄、象牙、胡瓜之類的土特產,建立了貿易關係。

誠然,西域諸國並非是吳國的附庸國。

但是在這一次過後,西域三十六國臣服於吳國,確立宗藩關係,似乎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慶忌之所以堅持要打這一仗,可能不乏這一層關係……

此時此刻,慶忌已經率領十萬人的諸侯聯軍,抵達了樓蘭國王都扜泥城。

城門口那裡,孫武早就領著眾將等候。

而慶忌第一時間要慰問的,則是伍明。

“伍明。”

“臣在!”

慶忌打量了一陣眼前的伍明。

伍子胥有兩個兒子,長子伍明,次子伍亮,都是不可多得的將才。

而今的伍明,更是為吳國立下了赫赫戰功!

慶忌於是拍了拍伍明的肩膀,緩聲道:“伍子胥生了一個好兒子!”

“你以微弱的兵力固守孤城,抵抗波斯數萬大軍,經年累月,耗盡了全部心力,鑿山打井,煮食弓弩,先後殺傷敵人不下萬人,忠勇俱全,你沒有使我吳國蒙羞,更大漲華夏之氣!”

“伍明,寡人應當賜給你榮耀的官爵,以激勵將士。”

聞言,伍明一臉感動的神色,連忙朝著慶忌躬身行禮道:“大王,扜泥城之戰,臣不敢居功!”

“這都是城中我吳國將士、商人、士子盡皆用命,樓蘭人不遺餘力支援的結果!”

慶忌聽到這話,只是微微一笑,道:“伍明,難得你不居功自傲。”

“寡人一直以來都賞罰分明,有功必賞,有過必罰。”

“汝為寡人,為吳國立下潑天之功,寡人怎可不封賞你?寡人暫且賜左庶長之爵予你,若你再立新功,戰後再論。”

“臣,叩謝王恩!”

伍明感激涕零的謝了恩。

他這一回,可算是連升兩級了。

按照吳國的二十級軍功爵位制,左庶長屬於第十級,有獨領一軍的權力。

不過,以伍明立下的赫赫戰功,慶忌封一個左庶長的爵位給他,絲毫不過分!

扜泥城之戰,畢竟是打得太過慘烈。

原本兩三千人商隊,折損過半。

商隊中的吳國精兵,更是十不存一!

就算是還活著的將士,多半都是缺胳膊少腿,落下了一身的傷病……

想到這些,慶忌又抓起了伍明的雙手,感慨萬千的道:“伍明,走,與寡人同乘一車。”

“啊!大王,這如何使得?”

“寡人讓你同乘,你便同乘。”

說著,慶忌便挽起了伍明的胳膊,讓他下一步登上屬於吳王的戎車,而後自己再上。

與國君同乘一車,這對於臣子而言,是莫大的榮耀。

伍明何不具有榮焉?

看著跟慶忌搭乘同一輛戎車的伍明,在場的吳軍將領,眼中都不由得浮現出了羨慕的神色。

好在,他們都知道這是伍明應得的榮耀!

僅憑扜泥城之戰,便足以使伍明成為一代名將,名垂史冊了!

望著慶忌遠去的背影,人群中的公子繁,頗為不解的道:“黑夫將軍,你我立下的功勞不比伍明小。”

“甚至於斬獲比伍明都多,何以父王獨獨寵幸伍明,以他居首功,這般禮遇?”

聞言,黑夫笑吟吟的道:“繁公子,軍中將領,每個人立下多少功勞,大王都心裡有數。”

“誠然,若論斬首數,在扜泥城之戰中,你我二人比伍明多。只是,若無伍明堅守扜泥城,跟波斯人斡旋半年之久,又何來的扜泥城大捷?”

“善。”

吳繁點了點頭,表示贊同。

他倒不是在意功勞大小,所獲得的爵位之高低,他只是單純的想讓父王誇讚自己……

從真正意義上來說,在扜泥城抗擊波斯人的伍明,的確是功勞最大的。

……

大軍在城外駐紮後,慶忌則是來到樓蘭國的宮殿當中,接見了西域諸國的國君。

西域三十六國,其實不止是三十六個國家。

就慶忌所知道的,西域諸國就包括龜茲、焉耆、若羌、樓蘭、精絕、且末、小宛、戎盧、彌、渠勒、皮山、西夜、蒲犁、依耐、莎車、疏勒、尉頭、溫宿、尉犁、姑墨、卑陸、烏貪訾、卑陸後國、單桓、蒲類、蒲類後國、西且彌、劫國、狐胡、山國、車師前國、車師後國、車師尉都國、車師後城國等國。

這些西域國家或者部落,大者人口數萬,小者只有幾千人。

現在慶忌要接見的,只是大大小小五十三個西域國家的君主。

“樓蘭君何在?”

坐在臺階上的慶忌環視一週,看著在座的國君詢問道。

此時此刻,在慶忌的面前,自然是沒有任何一個西域國家的君主,敢於稱王的。

“……”

聽見慶忌的問話,在座的國君,竟然沒有一人站起身。

就在慶忌皺眉的時候,一個身穿華麗長袍,滿臉胡絡腮的中年男人站了起身,朝著慶忌行禮道:“大王,樓蘭君在逃亡的途中,被波斯人所殺。所以,而今樓蘭國並無君主……”

“原來如此。”

波斯人這一次的侵略,對於西域諸國而言,無疑是前所未有的深重災難,一國之君死於亂軍當中,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

慶忌想了一下,便道:“樓蘭國此番相助我吳軍抗擊波斯人的入侵,難能可貴。寡人決意,復立樓蘭國,這樓蘭國君之位,可從已故樓蘭君血親中選出一人繼承。”

“爾等,可有異議?”

“大王聖明!”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嘉啟紀事

林道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