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那幫文臣在殿外聚集,根本不聽勸阻呀。”

大殿中,德隆帝高坐上首,周圍燈燭點亮。

他身穿道袍,兀自盤腿打坐,一股無形的氣霧縈繞在周圍,彷彿連光亮都能吞噬。

聽到大太監黃帛的稟報,周圍的燈燭似乎被風吹拂,整個殿堂的光影都飄忽了一下。

“朕不見,誰都不見!

再敢擾朕清修,直接打出去!”

德隆帝連眼皮都沒有抬一下,聲音淡漠道。

也不知道是否錯覺,那個孤寂的身影變得更加陰森深沉了。

“遵旨。”

黃帛低頭應了一聲,緩緩倒退而出。

……

“黃公公,怎麼樣?陛下有何旨意?”

大殿外,早已有一群人等候在那裡,見到黃帛出來,急切上前詢問。

“陛下有旨,再敢打攪清修,打出去!”

黃帛略作猶豫,但卻還是不敢有違皇帝的命令。

那些御前侍衛和西廠太監們得知,紛紛應諾。

不久之後,糾集在此的一大群人便挽起衣袖,抄起木棍,凶神惡煞的威脅那些想要覲見的文臣。

“天哪,國家養士三百年,竟然斯文掃地至此!”

“陛下,你怎麼可以不聽勸?”

“您難道想要做一個昏君嗎?”

熱血的官員們哭天搶地,如喪考妣。

也有人不願意相信德隆帝會下達如此冷血無情的命令,指著那些太監和侍衛痛罵道:“都是你們這群閹狗家奴蠱惑皇帝!到底是誰,進獻那麼荒唐的方子!”

“把那個姓袁的交出來,我倒要看看,是誰給他的狗膽殘害百姓!”

“對,嚴懲罪魁禍首,給百姓,百官們一個交代!”

……

“老祖宗,那幫官員都是些不見棺材不落淚的傢伙,咱好說歹說,都勸不走他們呀。”

“還是動手吧,咱們可不是什麼君子,只知為陛下分憂!”

前方爭論之中,黃帛身邊也有幾名太監在勸道。

黃帛聞言,猶豫不決。

因為今天這場怕是無論如何都無法善了,那幫文臣熱血上頭,根本不肯退去,而陛下又是乾綱獨斷,說一不二的主。

再這樣頂下去,自己勢必兩頭受氣,也落不著絲毫的好處。

他把眼一閉,揮了揮衣袖:“打!”

“好嘞!”

手底下的太監們倒是痛快了。

那些文人士子從來都不把他們放在眼裡,如今可算終於逮著機會,能夠光明正大教訓他們一頓。

當下衝進人群,如狼似虎,動起手來。

“哎呦!”

“大膽閹狗,你們真敢動手?”

前來這裡的官員們大多四體不勤,根本不是對手。

不過凡事都有例外,當中一名身穿言官官服,年輕氣盛的,顯得格外能打,一個人就對付好幾名內侍,絲毫不落下風。

不但如此,打到興起處,他還順手搶過一根木棍,反攻了上去。

“大膽!”

黃帛終於怒了。

“給我把那狂徒拿下!”

身邊幾名高手縱身而出,身上帶著異人所獨有的陰森寒氣。

年輕言官棍棒打到他們身上,只感覺如同打到鐵柱,絲毫不見顫動,反倒自己的手被震得虎口隱隱作痛。

愣神功夫,如同鐵鉗的手臂抓來。

兩人分別從左右按住他的肩膀,用力反剪。

轉眼,這人就被制服。

“黃公公,這狂徒已經被拿下,應該如何處置?”

“給我打!著實打!”

黃帛下令道。

幾名異人高手當即把他按在地上,一棍一棍的打了起來。

“啊!”

再硬的鐵漢也頂不住這些力大無窮的異人高手執刑,年輕官員慘叫驚醒了其他還在試圖反抗的同僚。

“給我打,打死勿論!”

執刑者面目猙獰,黃帛見狀,也沒有多說什麼,拂袖轉身。

片刻之後,血染長棍,體無完膚的官員被架了起來,重重往地面一摔。

只聽得噗的一聲悶響,如同裝著豆腐的麻袋掉落在地,那人竟是兩腿一蹬,當場沒有了氣息。

“都傻愣著幹什麼,通通拿下!”

黃帛寒著臉吩咐了一聲。

……

“李大人,宮中出大事了!”

“哦?出什麼事了?”

“有一群言官想要進宮謁見,懇請陛下收回成命,嚴懲袁志,結果被亂棍打傷,還鬧出人命。

現在百官群情沸湧,疑似在串聯更大規模的進諫,宮中正嚴陣以待呢!”

“有人從裡面傳出話來說,陛下已經下了旨意,膽敢再踏入含元殿前廣場一步者,格殺勿論。”

“竟有這等事情?”

不久之後,鎮魔司署衙,捉影堂堂部中,李樗也從自己部屬口中聽到了打探得來的訊息。

這件事情乍看起來和鎮魔司關係不大,但是皇帝倒行逆施,勢必影響整個天下。

到頭來,只怕還是逃不了動亂。

“真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呀,那幫人就沒個消停嗎?”

李樗心中生出了絲絲的煩躁之意。

但他雖然口中斥責著百官,實際上卻心知肚明。

一切的根源,都在德隆帝本身。

不久之後,李新把他找了過去議事,果然也談及了這件事情。

“鎮國公與我商量了一下,說有可能是陛下病重,太監矯詔,才惹出這場動亂。”

“陛下病重……”

李樗心想,這幫人說得可還真是夠委婉的。

不就是懷疑德隆帝出了問題,汙染入體,魔化在即嗎?

不過這樣說來,和真正的病重也沒有什麼區別。

有些時候,這魔化汙染,確確實實就是一種病。

如果真的汙染入體,徹底墮落的話,那就相當於是絕症了。

但楊璟早就已經斬出邪魔化身,為什麼會鬧到這樣的地步?

難道說,是急功近利,想要煉化仙屍詭譎所導致?

“不管宮中如何變化,我們只管按兵不動就是。

百官們的事情,與我們也沒有什麼干係。”

李新看來是打定主意作壁上觀了,這也非常符合他一貫以來的對策,那就是以不變應萬變。

李樗對此實在頗感無語,私下裡又再去了祠堂,詢問李昂。

李昂大為振奮:“那狗皇帝終於出問題了?聽我說,趁他病,要他命,眼下正是千載難逢的大好時機……”

等等,您還是悠著點兒吧!

李樗果斷拒絕了李昂的“提議”。

這一老一少,就沒個讓人省心的。

他決定還是稍微探查一下,看清形勢再作做打算。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真是大魔王

叫我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