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里長感覺自從張老爺買了他們村的地,村民之間的關係和諧許多。

除了自己作死的宋老四不算,要是他不起壞心思,現在也能過上好日子了。

村裡以前大部分種的都是旱地,沒有水澆灌,種的水田很少,家家沒有餘糧,日子難過就會互相指責經常吵架。

以前宋里長為這種雞毛蒜皮的事沒少頭疼,現在這種事已經少了很多。

宋里長知道拓能榨糖,看到張明海種,他很想問張明海能不能借點拓種給村民種。

問題種了之後賣給誰,他不得而知,所以就沒有開口問拓種的事。

今天宋里長藉著插秧見到張明海,想問清楚這件事。

張明海並沒有下田,只是在田埂邊看著。

此時,宋里長看著張明海說道:“張老爺,能問你一個問題嗎?”

張明海回道:“宋里長太客氣,只要我能答的,一定會知無不言。”

宋里長雖然覺得有些難為情,但一想到村民能過上好日子面子什麼都放下了。

於是問道:“就是能問問你種的拓是賣給誰的嗎?”

方盈教帶過張明海,要是有人問類似問題,都答是自家用的。

今天,張明海第一個遇到宋里長這樣問,想起方盈的計劃,於是說道:“自家用來榨糖的,沒有賣出去。”

宋里長有點失望,畢竟不做買賣的人,怎麼好意思要求別人收你的拓。

看到宋里長失望,張明海連忙安慰他:“宋里長,我兒媳說了,明年會賒拓種給你們村民種,每戶兩畝,第一年種的拓必須賣給我們家,扣除拓種的錢之外,餘下的錢才給村民。”

宋里長失望的臉瞬間變為驚喜,要是方盈看到,肯定會感嘆,宋里長能攬變臉這個活計來做了。

宋里長追問:“那拓種多少銀兩一畝?”

張明海對這個是知道的,於是說道:“一千五百文。”

宋里長感嘆:“要是不賒賬估計很多村民買不起。”

“所以我兒媳才會要求賒賬給村民。”

宋里長繼續問道:“那能問多少錢收一斤拓嗎?”

“兒媳婦說現在暫定是一文錢一斤。”

宋里長聽到青菜的價格差不多,並不多言。

張明海以為宋里長不出聲是因為嫌給得便宜,於是解釋道:“雖然是一文錢一斤,但是一畝拓種得好的有七八千斤之多,差的也有三四千斤。”

宋里長默默在心裡算了一筆賬後說道:“我並不是嫌給得便宜。”

張明海這才知道原來是誤解了宋里長的意思。

“那之後產的拓種你們會收回去嗎?”宋里長又問。

張明海很肯定地說:“不會收回,咱們只收拓,拓種村民自己可以留來再種,或者送給親戚都可以。”

聽到訊息,宋里長心裡開始沸騰了,以後家家戶戶都種上拓,生活有奔頭了。

村民前幾年因稅致貧,這兩年都還沒有恢復過來。

宋里長感嘆道:“張老爺一家都是良善之人。”

張明海撓頭:“家裡有個能折騰的兒媳婦,她一定要做我也沒有辦法。”

“至少你沒有掬著不讓她去做,相當於支援她了。”

宋里長也是個人精,哪裡不清楚張明海這其實是炫耀兒媳的心態。

宋里長說道:“以後張老爺有什麼事到村裡說一聲,村裡的人一會去幫忙辦妥。”

“好說好說。”張明海客氣說道,各人都有各人的事要忙,這話哪能當真。

張明海只看一個早上就回桃園村了,之後都是長工潘叔在看著進展,潘叔已經由記賬的長工升為管事。

一百畝地,帶長工五十多人,三天就插完秧了,第四天張明海去發工錢。

按方盈的說法,要每人多發十文,這樣以後咱們就好僱人了。

果然個個多收到十文,村民個個都說著吉祥話,並表示到時候收稻穀也叫他們來。

張明海以前認為一家人種一百畝地是頂天,太忙了。

現在發覺再種個一百畝都不成問題。

以前自己總想著自己親力親為,現在發覺其實自己可以做個甩手掌櫃。

美源村的田種好,回頭再種桃園村的那十畝水田。

張明海覺得圓滿了,家裡現在種了一百六十畝田。

跟地主老爺比,自己就差家裡沒有僕人而已。

張明海心裡美滋滋的,這才是真正不愁吃穿的日子。

時間在流逝,桃園村的學堂建成了。

鄧尋帶著其母來到桃園村學堂,開始他的教書生涯。

方盈跟張族長說了:“收六歲以上的孩童去讀書,男女都可以。”

張族長白了方盈一眼:“姑娘家十五六就嫁出去了,讀那麼多書做什麼?”

方盈辯解:“要嫁人就不能讀書了,母親識字,以後也可以教自己的孩子。孩子又教孩子,代代相傳下去,以後就成世家大族了。”

張族長看了方盈一眼:“你的野心不小,難不成你想把張氏培養成大族。”

“張族長,有何不可,要是成了大族,出個門誰都會另眼相待,出門做工機會都比別人多。”

方盈覺得族長太過守舊,不與時俱進,以後會被社會淘汰。

所以進學堂讀書姑娘只有二房和三房的長樂。

方盈終於端卸下教娃的重擔,由鄧尋去教了。

女學這邊,姑娘不能參加科考,所以用書還是和男學那邊有所區別。

雖然去女學的姑娘不多,但還是有的,比如小喜就是其中一個。

張仲明真是個聰明人,知道方盈以後一定會開店,她自己的女兒幼小,以後肯定會僱人,所以就讓小妹去讀書。

現在去讀書的姑娘,估計是第一批店員。

可惜對方盈真正瞭解的人不多,而且不太信,認為姑娘上學又沒有什麼大用。

等三年後方盈在縣城開起水果店,賣水果的果然是當初去讀書的那幾個姑娘。

村裡的大娘後悔不已,姑娘們識字,很得城裡普通人家賞識,娶回家做媳婦。

一說到這裡,村裡的人更加後悔,雖然沒想過享姑娘的福,但不如自己苦就好。

方盈慢慢在織網,她在網人心,希望有一天有人能看見她的苦心。

雖然不求感恩戴德,但求自己於心無愧。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霸道總裁愛上假小子

幸福的媽媽

瘋批半夜來報恩,差點把她親哭!

貓貓不挑食

三年來的錯誤選擇

熊貓老闆

泰拉:我是一隻史萊姆

74天之穹頂

了了無申意

隨躍

以墨為鋒

咚咚愛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