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最緊要的戰鬥,必須是帶頭人親自上的。

因為只有你衝上去了,才能代表萬眾一心,代表賭上一切,下面的人才能跟你拼命……烏巢劫糧,曹老闆手下不是沒有能打的將領,但是對不起,在這個決定生死的時候,他必須衝上去。

面對張家的家丁,譚德玉帶隊衝鋒,他有把握。

面對馬得功的部下,趙應元上去,他能拿捏得住.

可面對的是清軍,就必須朱頤垣上,不是他多厲害,而是隻有他上去了,所有人才會玩命,以弱對強,要的就是這口氣!

事實證明,朱頤垣賭對了,他奮力衝殺,義軍緊緊跟在他身邊,奮力保護著,他們不斷向前,朱頤垣一次又一次揮動長刀,砍殺清軍。

義軍計程車氣也隨之不斷提升。

反觀清軍,他們是很悍勇,但不要忘了,這些人在沂州待了一年多,富貴溫柔鄉已經消磨掉了很多銳氣。

偏偏他們自己還不知道,尤其是當義軍不顧一切,衝到近前,以白刃搏殺的時候,那些只簡單披甲的弓手,最先崩潰了。

他們扛不住義軍的攻擊,陣型大亂。

緊跟著那些甲士也亂了起來,朱頤垣果斷將他們分割開,趙應元狠狠衝進來,每個人都玩命了。

狹小的縣城,又沒有逃跑的路,只能拼死一戰。

戰鬥持續了兩個多時辰,最後一名清兵倒下去,義軍又撲上來,把他大卸八塊。環顧四周,終於結束了。

朱頤垣並不知道自己殺了幾個人,他只是很疲勞,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大口大口喘氣。

這一戰之後,那些士兵,包括毛陽鎮的百姓,都不再懷疑,這個年輕的書生可不光是言語和氣,下手也真狠。

趙應元匆忙過來,詢問道:“僉事,你受傷沒有?”

朱頤垣搖了搖頭,“趙將軍,你按照規矩,收拾戰場吧。我要去休息一會兒。”

趙應元一愣,打贏了一場苦戰,消滅了幾百名真正的清兵,正是收攏人心,論功行賞的時候,似乎不該是自己在前面。

“朱僉事……”

沒等他說完,朱頤垣又道:“告訴將士們,也趕快休息,稍後我要帶著人去穆陵關。”

穆陵關?

趙應元陡然明白了朱頤垣的意思……朱公子好胃口!

穆陵關是個什麼地方?

這處關隘位於號稱齊南天險的大峴山上,在春秋戰國年間,是齊魯兩國之間的天險,曾經是天下第一雄關。

齊國為了防備魯國,還修了長城。

朱頤垣打算進入沂蒙山區,穆陵關就是一扇門戶,可以阻擋青州方向的兵馬。

也就是說,堵住了穆陵關,義軍就能放手經略沂水、莒州、諸城這一片。

一個區區蒙陰,還是太小了,根本不夠施展。

還是一樣的道理,這一戰關乎生死,朱頤垣必須親自帶隊。而且必須要快,一定要搶在青州兵馬南下之前,堵死穆陵關。

趙應元作為沙場老將,面對朱頤垣的判斷,也不由得伸出大拇指。

“快,把這些韃子的盔甲都給扒了!”

趙應元親自指揮,扒下盔甲,把完好的集中在一起,能修的抓緊時間修復,另外強弓,重箭,砍刀、利斧……所有最好的兵器,全都集中起來。

趙應元又火速搜刮清軍的物資,什麼糧食、藥品、騾馬,總而言之,能用得著的,全都撿最好的,集中起來。

大約兩個時辰之後,朱頤垣爬了起來,戰鬥的疲憊消失不見。

“朱僉事,我現在就去叫醒大傢伙。”

“別!”

朱頤垣攔住了趙應元,“讓將士們再睡一會兒,我檢查一下東西。”

果然,朱頤垣親自到了這些物品前面,一樣一樣,仔細查驗,鎧甲、弓箭、糧食、馬匹……“對了,趙將軍,有布條嗎?”

“布條?”

“對,就是用來纏住小腿的,方便長途行軍。”

趙應元連忙道:“這個容易,我這就讓人在城裡找到布匹,裁剪出來。”

半個時辰之後,布條送來。

那些將士也都爬了起來,朱頤垣招呼大傢伙,教他們如何使用綁腿,隨後率領著將士,果斷出發。

他帶來八百人,在戰鬥中損失了一百多,趙應元又給補了二百多人。

朱頤垣就帶著這一支不足千人的隊伍,迅速出動。

他們翻越長山,涉過蒙水,一路前行,依舊秉持著傳統習慣,絕不擾民。

遇到了老鄉,也要和善對待。

正因為如此,他們進軍不但速度快,還沒有驚動清廷。

不得不說,簡直是個奇蹟。

臨朐距離穆陵關不足百里,而且是開發了兩千多年的官道,派兵到穆陵關,不到兩天時間就到了。

即便算上傳遞訊息的時間,三天之內,也是可能做到的。

一旦穆陵關落到了清軍手裡,那朱頤垣經營沂蒙山區的構想,還沒實施,就先失敗了一半。

不過清軍的遲緩,讓朱頤垣大吃一驚,他們翻山越嶺,渡河涉水,足足花了五天時間,終於趕到了穆陵關。

站在大峴山上,眺望齊魯,豁然開朗。

一個清軍都沒有,朱頤垣大喜過望。

可探查之後,朱頤垣的心又下墜了。

穆陵關這個天下第一雄關,那是春秋年間的,等天下一統之後,地位直線墜落,由於年久失修,關城殘破不堪,長城也不復存在,只有一些堪稱遺址的東西。

朱頤垣和將士們尋找,黃英眼尖,發現了一塊嘉靖年間重修穆陵關的石碑。

但是很可惜,這次修葺穆陵關,不是當做關隘修築,而是作為南北通商的咽喉建的,還能找到稅卡的遺蹟,剛剛荒廢沒有多久。

就這麼個四面漏風的玩意,還能受得住嗎?

正在這時候,黃英突然又喊道:“朱僉事,你看看這個,是鹽巴嗎?”

朱頤垣匆匆過來,面前是一段齊長城的遺蹟,上面有類似食鹽的晶體,朱頤垣又看了看,這座長城是用三合土壘起來的,而凝結在一起的大鹽塊,和石頭也差不多。

確實在一些食鹽資源豐富的地方,用鹽塊壘牆,甚至建房子。

這個齊長城居然建造的時候,也用到了鹽,真是讓人吃了一驚。

“僉事,這個鹽能吃嗎?”

朱頤垣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城牆裡的鹽塊太髒了,直接吃會壞肚子,需要用水溶解,過濾雜質,然後暴曬,或者用火蒸乾水份,就跟煮海製鹽一樣。”

聽到這話,黃英立刻大喜過望,“鹽!這裡有鹽!弟兄們,快來看啊!”

其他士兵果然聞訊而來,興奮詢問朱頤垣,是不是真的。

朱頤垣這時候才恍然,原來食鹽對於當下的百姓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放眼看去,長長的齊長城遺址,如果真的能弄到幾十萬斤食鹽,不光將士們能用得到,甚至能和周圍百姓交換物資。

這下子格局就開啟了。

唯一的問題,就是會損壞這個兩千多年的古長城……不過要是驅逐了胡虜,避免了文字獄的悲劇,能保住的文明,又何止一截齊長城!

朱頤垣微微點頭,緩緩道:“如今穆陵關沒有關,我們到了,也就有了關!將士們,讓我們做庇護百姓的萬古雄關吧!”

將士們立刻答應,振臂高呼……隨後就投入了緊張的忙碌中,大傢伙就地取材,填補破損的城牆,在交通要道上,挖掘壕溝,又在山頭囤積石塊滾木。

就在大傢伙忙碌的時候,從南方來了一騎,正是送信的。

義軍果斷把他拿下。

“不要殺我,我全都招了……小的是沂水知縣派來的,他聽聞蒙陰失守,立刻向青州求救,不成想好漢們先到了這裡。”

朱頤垣神色澹定道:“沂水求援,現在城中虛實如何?”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宋崛起,從暗殺開始

牛肉蘑菇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