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瞧這都說的是什麼話,都是治病救人,憑什麼中醫就要低人一等,難道他們之前生病,全靠自愈嗎,真是一派胡言!”

好不容易有學界人士願意聽自己講話,老先生更是將自己近日來受到的委屈全部給倒了出來。

“瞧瞧這,說什麼倘若中醫不廢除,民眾的思想就難以改變,衛生行政事業也不能取得進展,為了使民族進步、改善民生,就必須全面廢止中醫。”

“還是這個,更是不堪入目,中西醫的爭鬥,本質上把中國人的劣根性暴露地無所不至,但凡是受到過新式教育的人,都不可能在這裡受中醫的蠱惑,談什麼五行、六氣之說,怠於進取!”

眼瞅著老先生越說越生氣,甚至有氣到極點,將要昏厥的架勢。

程諾趕緊上前攔住,勸道:“老先生,您千萬不要這麼動氣,要是真把身子氣倒了,可不就是遂了這些人的心願?還是多多寬心,莫要往心裡去。”

老先生躺在太師椅上,本來要拿手指點點的,可中途伸到一半又沒了力氣,半垂著胳膊:“程教授,我實在是咽不下這口氣啊,打小就跟在爺爺屁股後面跑,天天泡在中藥堆裡,給人看了一輩子的病,從來都不敢多收半分錢。

遇到看不清病的,藥錢更是從來沒有收過,從閻王爺手下搶下的人至少繞四九城幾圈了,老了老了,沒想到居然要被人指著鼻子罵,這也就罷了,功名不過是浮雲,可關鍵是上升到中醫層次,扯什麼民族劣根性?這……這實在是讓人生氣!”

程諾也是很煩那種動不動就扯什麼民族劣根性的言論,前世年少時還曾被蠱惑過,可等到眼界稍微開闊些,就知道論民族性,我們中華民族在善良上絕對是排得上號。

而某些自詡為高人一等、聰明冠絕世界的民族,反而處處散發著劣根,世界上知名的各種禍事,這些人沒少參與,臨了還不忘自我粉飾,真真正正對“劣根”二字有了寫照。

趁著老先生喝茶順氣的功夫,程諾悄悄拿起剛才的文章,偷偷翻閱其署名,當即眼睛就有些發黑。

那人不是別人,這個是前段時間他剛收不久的課代表——傅斯年,還真是應了那句老話“只有起錯的名字,沒有起錯的綽號”,已經開始體現“傅大炮”的威力,攻擊中醫便是其中的一項。

看著有些生無別戀的老先生,程諾輕輕把報紙放下:“老先生,這些言論佔據不了主流,影響不了多數人,而且您一身精湛的醫術,就是對他們有力的反擊,當初兩個小孩子就是因為您才撿回一條命。”

談到小孩,老先生的面部表情柔和了許多,關切道:“他們兩個還好吧,當初可是沒少在我這拿藥調理身子,也是幸虧遇見了你,要是換做別人,那可真是凶多吉少了啊。”

程諾微笑道:“現在好多了,半大小子一個,頓頓都得兩碗飯,等改天一定得讓他們親自上門,謝謝老先生。”

老先生擺擺手:“有這份心就行了,他們能健健康康長大,我就心滿意足了,不過等孩子們忙完學業,過來複查複查也是不錯的,至於別的,我就不太指望了,馬上就要被丟進簸箕裡的人了,用不著別人稀罕。”

程諾趕緊勸道:“歸根到底,還是部分人將國家貧弱的原因算到了國內的學術氛圍上了,可實際上現在的歐洲也不怎麼好過。”

老先生稍稍來了興趣,便起身問道:“是嗎?”

將自己隨身攜帶的皮包開啟,程諾從中抽出一副報紙遞過去,上面除了密密麻麻的拉丁字母外,還刊登了一版漫畫,下面標註一行英文。

程諾客氣道:“老先生不妨先看看洋人給他們自己畫的畫?”

手拿著報紙,老先生遲疑道:“這就是洋人的畫?畫的我怎麼有點看不懂,而且旁邊還配的有文字,這是他們對這幅畫的註解嗎?”

畫的內容很簡單,就是人與骼骸跳舞的畫面,然後在旁邊註解:“

歐洲現在是發狂的跳舞‚,拼命的取樂‚,因為他的墓穴‚早已掘好了。”

將表面上的意思解釋出去後,程諾繼續說道:“剛剛經歷過世界大戰,歐洲現在自身問題頻頻。莫名疫病流行,人民身體衰弱,消極悲觀等等,某種意義上來說,西方已經有了反對科學的苗頭,對於中西醫方面也開始進行了反思。”

話雖然這麼說了,但老先生的臉上卻不見得有多高興,反而慎重道:“我們不能矯枉過正,這樣反而落了下風,之前那麼悲觀,就是因為某些人要全面取締中醫,如今要翻轉到禁止西醫,卻也不見得有多高明。”

沒想到對方站得如此之高,程諾欽佩道:“在人們眼裡,‚所謂中國文化是落後的、舊的等觀點,不過是對國勢衰微的想當然理論,而不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真實價值,國民影從其後,所謂的劣根性不過是弱國民族的自卑心理。”

老先生深以為然:“英雄所見略同,老夫也是這般以為的,西洋人對於東洋文明的批判,不過是東洋文明發源地之中國,日貧日弱,為東洋文明劣點之標準。”

程諾感慨道:“中醫藥之爭,剛好是被殃及池魚,深層次是文化之爭,民族之爭,但中西醫不是你死我活,兩者是可以共同生存的,而且還有一個共同的目的,那就是治病救人。”

來老先生家之前,程諾就做過初步的社會調查,瞭解到當下的中西醫之爭的雙方目的都不怎麼單純,支援廢除方認為中醫如同孔家學說,都是舊時代的垃圾,應該如同滿清皇帝一般,被掃進歷史的垃圾桶,扛起“科學”的大旗。

而反對方也有藉著維護中醫,來保留封建傳統的意思,加上歐戰後引起的國人較前更為高漲的文化民族主義,拿起“民族主義”這柄雙刃劍,來攻擊敵對方。

救亡的緊迫感和振興國家的責任感,又成了他們倡揚民族文化的巨大感召力,使得戰後中國的文化民族主義發展到了最高峰。

所以這個時代不僅有“科學救國”,同樣也有“東方文化救世論”。

如果站在程諾的角度,哪一方他都不想站,真正選擇的也是勞苦大眾這一方,即便公家想照搬日本全面廢除漢醫,在地大物博的中國,龐大的人口下根本行不通。

況且這個時期的西醫在某種程度上更加先進,但問題是這種優質的醫療資源只服務於上層人士,更廣大的人民還是得靠中醫,甚至就這也看不起病。

西醫雖好,看得見卻摸不著。

“我們中國擁有世界最多的人口,但醫療條件比較落後,全國兩千多個縣基本上靠的就是中醫,貿然廢除中醫,對於老百姓的負面影響實在是太大了,所以為了同胞的健康著想,中醫的重要性短時間內不會降低。”程諾緩緩道。

老先生卻搖搖頭:“話又說回來,中醫發展了上千年,雖然民眾對我們有著充分的信任,但上限已經是看得見摸得著了,但西醫可不一樣,就像是個孩子,眼下雖然走路磕磕絆絆,但它的上限很高很高,不能這麼放棄。”

程諾疑惑道:“那麼依老先生的意思是?”

老先生眼中閃過一絲狡黠:“我聽過章太炎先生就在貴府?”

程諾稍稍愣了下,隨即恍然大悟,原來在這等著他:“老先生,你這是不是早就打算好的了?”

老先生哈哈大笑:“這是你說的,我可沒這麼說過,炳麟的有些做法我是看不慣的,但在中醫方面,他是有些合我胃口,對於你們的醫學院,我更是神往已久啊。”

程諾眨著眼:“凡病有西醫所不能治而此能治者?”

老先生點點頭:“對,就是這個意思,沒必要在言論上與西醫爭個高低,還不如多多進行我們的醫學實踐,百年前華佗就在關羽身上動刀了,那時候還沒西醫一說,論實踐的底蘊我們可不差。”

此時的老先生一改疲態,談到後面中醫的看法後,臉上更是充滿了神采,各種精彩語句層出不窮,顯然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想出來了。

想到這裡,程諾忍不住笑了:“我們科學院的一貫準則是‘專業人做專業事’,不知道老先生可否願意加入我們的隊伍,為中醫的改良做出貢獻。”

老先生等的就是這一句話,雙手撐著柺杖從椅子上站起來,沉聲道:“老祖宗從小就告訴我,說‘不為良相,但為良醫’,如今老了老了,我也就做到了‘問心無愧’,但‘良醫’二字還擔不住,差的就是這個機會。”

程諾跟著起身,莊重道:“好,中醫也好,西醫也罷,眼下他們的教育都做不到規範化、系統化以及建制化,之前還擔心章太炎先生理論雖然豐富,但實踐欠佳,如今能有老先生的加入,剛好補足醫學院短板,建立起標準化醫學醫院。”

老先生眼睛一亮:“醫學院校?程教授莫非是想著透過醫學人才來推廣醫學?”

程諾不置可否:“我們中國的版圖實在是太大了,要做的很多,要走的也很長,現在做的很有限。”

有了這位老先生的加入,程諾的醫學院實力再上一層樓。

本來章太炎的醫學研究就很豐富了,涵蓋臨床醫學、基礎理論、方劑學、中藥學、診斷學等,差的就是實踐環節,來對這些新理論進行驗證。

如今有了老先生的加入,配上其過硬的醫術,直接令醫學院的其他醫生退而震驚,以為中醫之發明家,前無古人。

而程諾則有意讓老先生每個星期抽出一兩天,在廣播上開辦醫學講座,對尋常百姓容易得的病進行講解,順便普及醫療衛生知識,慢慢地也讓聽眾們有了基本的醫學概念。

短短几天下來,程諾等人迅速與老先生拉近了關係。

某天,程諾從電報中得知載濤一行人已經再次到達德國後,立馬又去了醫學院。

畢竟普朗克的名字,也在這次計劃名單當中,下屬們幹著活,他也得去做好後勤工作才是。

剛出家門,就看到狗蛋兒他們幾個放學回家,只不過與平常大不一樣的是,小傢伙們居然沉穩了起來,之前可都是能跑就不走,順便還要翻兩個跟頭那種。

揉揉狗蛋兒的頭,程諾好奇道:“狗蛋兒,你這是怎麼了,是不是上次炸牛糞,你爹揍你揍得太狠了?”

狗蛋兒緊了緊書包帶子:“那怎麼可能,我爹能追得上我?”

“是嗎?那你怎麼這幾天一直蔫巴?”從恆諾本來還想繼續追問,但看到小孩子吱吱嗚嗚的樣子,估摸著也問不出個什麼所以然來,便說道:“行了,今天你們幾個有空沒,我帶著你們去醫學院一趟,介紹個爺爺給你們認識。”

不料這狗蛋兒立馬錶現得跟老鼠見了貓似的,從程諾的手下滑到一邊:“不,不不,我們就不去了。”

扭頭看看別的孩子,表現得都大差不差,退到一邊連連搖頭。

回想起剛剛自己說過的話,程諾有些明白了:“是不是你們提前見過那位爺爺了。”

狗蛋勐點頭:“對,不僅見過了,還讓我娘給我們開了好多中藥,說是強壯身子用的,讓我們好好學習。”

程諾有些不明所以:“這不挺好的嗎?”

狗蛋兒有氣無力道:“可……可這也太苦了,不喝完我娘還不給零花錢,唉!”

說完這話,四個小傢伙皆無奈地搖搖頭,朝著回家的方向走去,玩鬧什麼的,顯然是提不起興趣了。

程諾倒是忍不住笑了,能同時讓他們幾個吃癟的人,還真是不多。

不過是藥三分毒,再好的東西也不能多吃。

眼下還是儘快過去,商定一下普朗克女兒的事。

人才的加入,程諾永遠都不嫌少。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靖康四十年

掛機的阿v

人在木葉已成影二代

桔子不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