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不著急

夜已深了。

外面是天寒地凍。

狗子小黑從車上下來,凍得瑟瑟發抖。進了餐廳,小黑還抖著身子。

陳墨拿了小黑的飯盆,給小黑盛了一碗羊雜湯,裡面撈了很多的羊雜和羊肉,拍了拍小黑的腦袋。

小黑鼻尖動了幾下,伸出舌頭舔著。羊湯很燙,小黑小口舔著,沒一會兒,就暖和起來。

老爸他們也盛了羊雜湯,喝著湯。

一碗羊雜湯,暖胃也暖身體。

“快點過來哦。”程唐喊道。

“來了。”陳墨過去坐到程唐旁邊,端起面前的羊雜湯,和程唐碰了一下:“後面工作都制定出來沒有。”

“制定出來了。”程唐道:“不過後面的工作,我們是請人還是自己買機器。”

6萬畝土地,要是買機器,得投入不少。

請人過來,也就是請機器過來,也要花不少錢。而且需要機器要提前聯絡,還不一定能找到那麼多。

當地的氣候,玉米播種時間大概就是四月底五月初,前後二十幾天的時間。

最好的情況,每天播種3000畝。但是考慮實際情況,也就是減小風險,每天得播種5000畝才行。

陳墨他們之前聊過究竟是買機器,還是情人的問題。

買機器的話,首先是拖拉機。

拖拉機的選擇決定了產量,馬力小的拖拉機,那就選用免耕播種的方式。這樣的玉米產量低……

大馬力拖拉機,投入高,產量也高。

即便同樣用免耕播種的方式,大馬力拖拉機播種的玉米,產量就是比小馬力拖拉機的高。馬力大,力量大,可以耕稍微深一些。

然後大馬力拖拉機可以在四月初的時候進行翻土,如果條件允許,翻土之前還可以拉一些有機肥進去。四月初深翻,順便將土地平整,確保墒情。等到五月,拖拉機換上播種外掛機,一次實現播種施肥和鎮壓。

其實吧,通常來說,下肥的時間應該是丘田,也就是秋收之後翻土的時候,下肥比較好。

但對陳墨他們來說,現在是沒有辦法。

“買機器吧。”陳墨說:“買農機政府有補貼,還能貸款。花不了多少錢。”

張成看了過來,陳墨也注意到張成眼神:“有問題?”

張成搖搖頭:“買約翰迪爾?”

“嗯,約翰迪爾6j-1654。”陳墨道。

有些東西不得不承認,約翰迪爾的拖拉機,質量確實不錯。就是價格貴……

一分錢一分貨的吧。

買貴一些,出問題的機率小一些。在這般耕作幾萬畝土地,陳墨和馮學哲聊過……他說,在這邊做農業就是和時間賽跑。

跑贏了時間就能賺錢。如果某些環節出問題了,會虧的很慘。

“你們去問過價麼?”陳墨道。

“問過了。”張成說:“一臺約翰迪爾6j-1654,現在的價格是56萬,農機補貼是5萬元。算下來,51萬……然後是犁地機,播種機,拖拉機外掛車廂這些,一套下來,70萬——75萬。要滿足6萬畝,只要需要5套。為保險起見,需要8套。另外,這種拖拉機可以配套牧草收割,規整,以及外掛打包機,85——100萬。”

“貸款吧。首付300萬,剩下的貸款……”陳墨說:“儘量用最好的。機器用好一點的,能節省很多人力。”

“現在要預定玉米種子了。6萬畝,全部種玉米?”程唐問。

“全部種玉米。然後就看今年的情況了,如果氣候好,就留下來收玉米。如果氣候不好,就用作青儲。”陳墨看向馮學哲:“馮師傅,你覺得呢?”

馮學哲是東北人,點點頭:“我們的農場距離水源地近,如果缺水,可以抽水灌溉一些。農場裡面還有兩口水井……今年如果幹旱,可以灌溉到的土地,至少也有幾千畝。不能灌溉到的土地,看情況收割了做青儲飼料也不錯。”

如果幹旱,就像是去年,比較差的牧草都賣了一千多1噸。好的牧草,一千六七百塊錢1噸。很多牧民買不起牧草,提前賣羊羔的有很多。

6萬畝,看種植密度吧。

種植密度不用特別高,4斤種子1畝,那都需要24萬斤。只是種子,就要三百萬左右。

他們公司總共只有1850萬元,看似很多,但是要經營起6萬畝的農場,還是有些困難的。

牧場和農場,已經花出去700萬,另外欠銀行700萬。

陳墨他們公司的賬戶上,現在還有一千一百多萬。機器裝置這塊,肯定是要貸款的。牧場那邊也要投入一些的……

這樣算下來,他們公司並不富裕。

就祈禱今年順順利利,特別是農場這邊。今年要是風調雨順,陳墨再偷偷給一次靈泉,就能解決今後的資金問題。

但是如果今年繼續幹旱,就不好搞了。

陳墨扯了一條羊腿,遞給爸媽他們。然後又給老丈人他們扯了一條羊腿……

這隻羊還挺大的,陳墨繼續切一塊肉,和林玲兩個分著吃:“舅,你們也吃,別客氣。”

“不得客氣。”小舅道:“伱們剛才說,農場有6萬畝?”

陳墨‘嗯’了一聲,點點頭。

“6萬畝全部種玉米,要是畝產能有兩千斤,那不得了的。”小舅道。

“兩千斤,怕是不可能的哦。”陳墨笑著道。

“兩千斤有點難。那得風調雨順,肥料給夠……一千多斤產量比較正常。”馮學哲道。

只要不遇到自然災害,這邊玉米畝產量,一千斤左右是很容易的。管理比較好的,能到一千五百斤。據說還有畝產兩千斤出頭的……

像馮學哲之前所在的農場,好一些的地塊,正常年份,畝產量是一千二三。差一些的地塊,畝產六百到一千斤的……還有長勢差的,兩三百斤產量都有,甚至更少的。

去年乾旱,雖然有抽水澆灌。算下來,平均畝產量才四百多斤。

“幾萬畝玉米,收穫的時候要怎麼晾曬?”小舅又問。

幾萬畝,不是幾百畝。

每畝產量一千斤好了,6萬畝,那就是30萬噸。

30萬噸,一車拉20噸,都要拉1500車。這麼多的玉米,怎麼晾曬?

這個農場有晾曬場,倉庫……但是晾曬場和倉庫都不大,還有一個塔式烘乾塔,但是每天只能烘乾兩百多噸的玉米。後面肯定要擴建晾曬場,再建幾個烘乾塔,倉庫。能貸款多少就貸款多少……

如果最後自己還是不能消化掉,那玉米收穫後,直接就賣了。溼玉米帶棒子是可以直接賣的,就是要便宜很多。實在不行就賣青儲,賣青儲,弄不好比收玉米賺的更多……

一步步來吧,不著急。

用手頭的資金,儘量把可以看到的事情做好。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末世求存:種族的延續

箐瘋

王津靚的日常生活

王津靚的幻想記錄

魔王闖詭異

謝襄